端午節粽子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粽子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里,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端午節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的端午節是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流傳的風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著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著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里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致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樣提著棕葉的梗一并放進大大的鍋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里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里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著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干了,就成了藥。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葉放在鍋里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里繞來繞去,冷卻后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2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每到中夏時節,端午節便帶著艾草的味道來到人們身邊。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而端午節的兩大重要傳統:吃粽子和賽龍舟,也是由喂給魚兒求其不食用屈原尸身的飯團和打撈屈原遺體的船只演化而成。
可以想象,幾千年前,一只只漁船在汨羅江上一次又一次地打撈著屈原的遺體,船上和江邊,悲傷的漁民們把一個個飯團扔下江區,期盼著魚兒不去吃掉屈原的遺體……
但在我的家鄉萬源,因為河水的原因賽不了龍舟,但粽子還是會做的。
天一亮,我便早早的起了床,卻發現媽媽正準備出門,可見她起的更早。
“媽,你去哪?”
“買早餐,還要買些粽葉,肉,糯米什么的,好包粽子。”
是的,我家的粽子一般是端午時現包現吃的。
約半小時后,媽媽提著材料和包子(早餐)回來了。
吃完早餐,便開始包粽子。
首先,把粽葉和棕繩清洗干凈,再把糯米清洗干凈并浸泡五六個小時。在這期間就把豬肉去皮,切成兩至三立方厘米的小塊。把肉塊和生抽,老抽,料酒,鹽,白糖等佐料一起放入湯碗中,腌制三到五小時。
然后,把粽葉放入熱水中煮十五分鐘左右,煮好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這樣是因為煮過的粽葉柔韌性好,在包的過程中不易破。
接著,把糯米的水分控干,放入一勺鹽,一勺老抽拌勻。
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并往里面裝入糯米,塞入兩塊肉,裝上糯米,然后用勺子壓實。把上面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之后將兩側的葉子捏下去,折疊起來。
最后,只需要把粽子捆起來,煮熟即可。
餐桌上,我拿起一個粽子就大快朵頤,弟弟也囫圇吞棗地吃下幾個,就連平時細嚼慢咽的媽媽也大吃大喝起來,爸爸更是早已酒足飯飽。
節日有的不只是美食,更享受的是做美食的過程,真是樂在其中。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3
我小的時候十分的期待端午節的來臨,那是因為我很佩服屈原的出色精神品質,因此他在中國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為了紀念他把端午節作為一個節日專門去紀念他,這讓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還是很重視賢臣的。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是因為我能夠從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了解到了越多的歷史,每到端午節母親都會花一個小時來給我講關于端午節的故事,雖然每年我都會聽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感到厭煩,而是對屈原生活那個年代產生了更多的遐想,母親年輕的時候不會包粽子,但是我特別的貪吃,特別的愛吃粽子,非要母親給自己買,母親為了節約點錢,便學習起了包粽子,就是為了滿足我在端午節吃粽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會在端午節快要來臨的時候,人們正在忙碌的時候去給他們搗亂,有時候會入迷的看著他們包什么粽子餡,要是被我這貪吃鬼看上了的粽子,我就死活賴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給我一個吃解解饞。每次吃粽子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個熱愛國家的愛國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個年代遭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樣那么的堅強,讓我特別的佩服,屈原還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節那天我會吃許多的粽子來紀念他。
我還記得在端午節我會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別的澡,那些水是用藥草泡過的,母親每年都要求我去洗這樣的澡,我心里可是十萬個不愿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時候吃著粽子才行,母親拿我沒辦法,就答應我這樣洗澡的要求,我永遠都忘不了一邊洗澡一邊吃粽子的那些童年回憶,我一不小心沒那穩就把粽子給掉洗澡水里了,我還因為那一件事哭鬧了好久呢!在我的端午節里,一定要吃粽子,不管怎樣我都要為屈原做一些事情,畢竟父母和老師教導我不能浪費糧食,所以我不能夠像古代那些紀念屈原的人一樣,把粽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夠把粽子扔我的肚子里,那樣就算是對屈原的'紀念了吧!端午節吃粽子,為了我的偶像。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4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這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姥姥的樣貌,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之后,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貌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十分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構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5
說起端午節,大人們可能會說:“端午節,扒龍船啰!”不過,要是問起像我和表弟的“小饞蟲”,肯定會說:“噢耶!吃粽子啰!”可不是嗎?粽子香噴噴、熱騰騰的,一口咬下去,糯米和綠豆混夾在一起的味兒真是妙不可言!對于我來說粽子除了肥豬肉外,全都是超美味的“人間極品”!
不過粽子平時吃得雖然多,但我卻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于是,今天一早我就拉著爸爸媽媽飛一般地趕到“超級大廚”——姥姥的家里“偷師”,嘿嘿,不過主要目的還是吃姥姥做的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到了姥姥家,一看到姥姥,我就撒嬌地說:“姥姥,姥姥,我要吃粽子!”說著,還調皮地向姥姥眨眨眼。姥姥笑著說:“我的乖孫女,難道我還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嗎?每逢過節你都來我這吃東西,不是嗎?我早準備好了!”“哇!”我沖上前一把抓了一只大粽子,剝開粽葉就往嘴里送,還不忘說:“還不是因為姥姥您這位‘大廚’做得好吃嗎,好吃!”媽媽這時候說:“我說,你不是來學做粽子的嗎?怎么只顧著吃呢?”“哦!”說罷,我又抓起一只粽子邊吃邊學。
只見姥姥戴上“大廚帽兒”,身披“大廚戰衣”,“好威風啊!”我叫了起來,全家人都被我逗笑了。“開始授課,安靜!首先要準備好綠豆和糯米。綠豆呢,要泡一段時間,泡軟,把皮去掉;而糯米也要泡一陣子。還有粽葉要泡一下,然后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凈。這些都要預先準備好,懂了嗎?”“是。”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姥姥把兩片粽葉交叉著疊在手上,做成漏斗形,然后分別放下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片腌制好的豬肉,再放一層綠豆、一層糯米,覆好粽葉,大概做成三角形的樣子,最后用水草扎好,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就這樣一再重復上述的步驟,所有的粽子都被我們做好了。
經過漫長的等待,姥姥終于把粽子蒸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又拿起了一個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6
端午節是大家國家的傳統節日,據了解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說的正是如此的“節分端午自哪個言,萬古傳說為屈原”。我喜歡端午節是由于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比賽,這對于小朋友來講是最快樂的了。
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歷5月初五,有著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5月節”“艾節”“5日”……端午節孩子子們都會佩帶香囊,端午節大伙都會在家團聚,一塊吃粽子,在這一天,大家都非常高興。
前年,奶奶還在家自己做粽子,我在旁邊看著,聞著極香的糯米味、攪拌著盤里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奶奶說:“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可以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開心,吃不到了,“好了之后,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粽子了,一元一個,肯定是純手工,”我就吵著讓奶奶給我買,奶奶無法,只好給我買我拿著粽子十分開心,不知如何,長大之后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樣幼稚吵著讓母親給我買。
我只不過覺得,粽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征,覺得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說起賽龍舟我是非常在行的,賽龍舟在國內南方是非常時尚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20_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我喜歡端午節,不只由于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粽子,由于我感覺大家還應該向屈原致敬,為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將來我也要認真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我飛快地跑回家想早點跟奶奶學包粽子。回到家,只見奶奶已經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業。忽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只粽子,它們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么好,一定有決竅吧。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干竹筍葉,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點米,在上面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斗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只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夸我。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一盤盤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甜蜜。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300字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粽子,餐桌上擺著肉菜粽子。我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談論著屈原的故事。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歷史上,屈原是楚國朝廷的還原,是忠臣。可是他卻受到了朝廷中的奸臣的陷害,沒辦法為國家效勞。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情,屈原跳進大江中,以死來表明自己的愛國之情,楚國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魚吃屈原,就包了許多粽子,以此來堵住魚的嘴,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了。不過,這已經晚了。老百姓都很后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節時,人們就用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年年都要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8
話說古代有一個叫屈原的大作家,因為自己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處發泄,就寫了大量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后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百姓怕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人們為了紀念他,所以在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這一段歷史是我剛剛受了教訓后查到的,因為我忘記了這段歷史卻得到了一個“吃干飯的”罵名!事情還是要聽我從頭說起。
“屈原為什么要投江呢?他怎么那么廢材呢?”妹妹好奇地問。
我快速地搜素記憶,但還是記不清楚,于是回答道:“我也忘了。”
妹妹氣呼呼地說:“你是吃干飯的?這么重要的事你都敢忘?”一聽妹妹這么說話,我就生氣了,一把抓起笤帚,追著要打她。她一邊躲閃著一邊還說:“你個吃干飯的,你敢打我?你還夠資格!”說著就咯咯地笑著跑出了房間。
“我怎么就成了吃干飯的了呢?”我在心中憤憤地想:“這小丫頭,說話也忒狠了,她老哥的面子可要當抹布了。”
過了一會兒,我的氣還沒消的時候,她又笑嘻嘻地走過來,對我說:“哥,別生氣了,我們玩個游戲吧,我把你捆住,看你能不能跑?”說完,她又奸詐地笑了笑。我并沒有看出其中的詭計,說:“好啊!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
五分鐘后,我已經被她捆成了大粽子了,正當我要想辦法逃生的時候,只見妹妹她拿起笤帚,向我的屁股打去,一邊打一邊還嚷嚷著:“我打死你,什么都能忘,你這吃干飯的!”由于我被捆的很緊,一時半會還弄不開,只好被她打個痛快!
大約打了十分鐘,她把我放開了,但我的屁股卻痛的像火燒的一樣……
教師評語:小作者形象地描寫了他經歷的一次戲弄。通過對調皮的妹妹的動作、語言等細節的刻畫,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增添了一份頑皮與不屑,對于推進事件的發展,也起著促進的作用。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9
又到了端午,這個喜食粽子的節日。
街口紛紛掛出招牌:紅豆粽子、蜜棗粽子、肉粽子……我最喜歡蜜棗的,紅豆次之,肉類最末。前二者都有清甜香氣,和粽葉的清香相得益彰。肉類單吃很好吃,可放在粽葉之中反壞了那片清雅。
可惜,現在我家附近已經很少有好吃的粽子了。某次嘴饞,買了幾個,回家一煮,粽子的翠綠全沒了蹤影,蠟黃的,倒是里面的糯米成了淡青色,玉石般“漂亮極了”。
雖然我對現在的粽子已無力吐槽,但粽子仍是我極喜愛的食物之一。因為我外婆包的粽子,還是很好吃的。
外婆快70歲了,很會包粽子。以前每年端午,我家都吃她包的,絲毫不比外面的差。她也總笑呵呵的接受了這項任務。于是,一位老太太坐在門口包粽子成了我家一道獨特的風景。一位滿頭華發的老人,一手將粽葉在手中翻折幾下,另一手倒入雪白的糯米,不時丟幾粒紅豆紅棗什么的。溫暖陽光灑下,照亮了她眼底的笑。
灶具上紅紅的火苗呼呼地舔著鍋底,伴隨著咕嚕咕嚕的沸騰聲,粽子的香氣漸漸在家里彌漫開來,愈來愈濃。幾個小時后,外婆一聲令下“時間到了,關火!”我便歡呼著來到桌旁,等待著自己心愛的美食。她拿起一個粽子,麻利地解開線繩,輕輕將粽子倒入我的碗中,笑瞇瞇地對我說:“快吃吧,剛出鍋的粽子最香了!吹吹再吃,小心別燙著。”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嘴里既有粽葉的清香,又有糯米的香甜。我總是火速消滅幾個,剩下的呢?全被外婆拿走了。“小孩子吃太多糯米對消化不好的。”她認真地看著我,我央求她再給我最后一個,“不行,下頓再吃,你去喝些我的淡茶消消食。”她對我總是寵愛而又有原則。
時過境遷,現在我已不常吃到外婆的粽子了。偶爾買幾次,即使遇見味道還行的,也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感覺對粽子的熱情正一點點地流逝了,可每次看見街口擺著的那些粽子,心頭仍不由掠過那些年外婆沐浴在陽光下包粽子的身影,佝僂而美好。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0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么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 ,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里,也是粽飄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咸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咸的粽子有:肉粽,咸蛋,菜干,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里面露出黃色的糯米團,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粽子了,因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會包粽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我們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我們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是再來說說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么樣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是不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干凈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是悲壯的詩歌還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2
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性風俗最早始見于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 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端午節的粽子品種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歡迎的是肉粽、板栗粽、 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節,如加入桂圓、蜜餞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對于端午節 吃粽子的由來,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將它視為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一位藥 王,因為民間說法五月是“毒月”,這位藥王就將藥材包裹在粽子里分發給群眾們吃,人們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 安,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個端陽節的時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紀念意義,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掛艾條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種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 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藥,能提神醒腦、殺蟲滅菌。每年端午節,黔西南州家家戶戶都會在門頭上掛上艾條和菖蒲 ,菖蒲可以驅魔祛鬼保平安,艾條則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體健康,在安龍等地,尤其是婦女,在端午節這天都會隨 身帶上一兩片艾葉,據說能僻邪驅瘴。
飲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間認為雄黃酒能讓蛇 、蝎、蜈蚣等毒蟲畏懼,于是在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讓身體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節一種很特別的習俗,就是端午節當天人們總要到中草藥市場逛一逛, 看看各種中草藥,聞一聞滿街的中草藥味道,順便帶上一些菖蒲和艾葉回家掛在門口,據說這一聞就能驅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每年的端午節,大人們就縫制一些小動物掛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驅邪避災。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葉,有的 撒上一點雄黃,以避除穢惡之氣,因此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決定今天包粽子。媽媽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和粽子葉。首先,先提前把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于煮蒸。再把粽子葉放在水里泡。媽媽說:葉子泡泡就新鮮了。媽媽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后,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把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里,然后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后用線把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媽媽包得這樣嫻熟,我好生羨慕,就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吧!”媽媽笑著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媽媽身邊,跟著媽媽學了起來:我也先把粽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把大米等東西裝到里面,當我用粽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粽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里面填滿東西,最后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粽葉裹的嚴嚴實實,然后用繩子把粽子系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媽媽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媽媽說:“你系得太松了,一定要把繩子系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粽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系結實。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為止。
最后,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幾個小時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4
陰歷5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粽子、插艾葉、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美好的含義。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外婆家度過的。這一天,我和母親早早地就來到了來到了外婆家,我看了看門,門上有幾簇艾葉,聽說是用來辟邪的。“外婆,我來了!我大聲地叫著。外婆微笑著開了門,并讓我照看一下一歲多的表弟。
過了一會兒,我聞到了撲鼻的粽子清香,也顧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廚房。哇!原來外婆和母親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外婆,我可以吃一個嗎?”我說道。外婆說“還是等你姨媽和你表姐來再吃吧!人多熱鬧嘛。”
過了好久,才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把門打開一看,果然是姨媽和表姐。我拉著表姐走到餐飲店,然后就不由自主地抓了一個,把粽葉剝開一咬,哇!真美味!軟軟的,甜滋滋的,里面還有一顆紅棗呢!我便問外婆:“外婆,為何粽子里有一顆紅棗呢?”外婆笑著回答:“粽子里有棗,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狀元!”我想:一顆紅棗還有這么美好的含義啊!
我吃了一個,感覺不飽,還想吃,外婆說:“別急,別急嘛!”
這個時候,外婆從廚房里端來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個籌備剝,外婆叫住我,“說:你和表姐把蛋互相碰撞,哪個的結實,哪個就更健康!”我和表姐立刻開始撞起來,“砰砰—”我贏了,高興地笑了,這是表弟也跟著笑起來。
愉快的一天過去了,端午節這部分趣事我久久不可以忘懷。其實,端午的趣事還有不少,如:賽龍舟期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觀看到塞龍舟。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5
端午節快到了,我很想包粽子,于是,就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了粽米、粽葉、豆沙和肉,籌備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大盤子,籌備把包好的粽子放進大盤子里。接著,我拿出一個大碗,把豆沙到了進來;然后又拿了一個小碗,把切好的肉裝了進來……
好了!一切籌備就緒!
“媽媽,過來教我包粽子啦,我籌備好啦!”
媽媽正在晾衣服,一聽到我叫她,快點走過來,說:“籌備好了,那大家就開始包吧!對了,你是想先包豆沙餡的還是肉餡的啊?”
我想了想,說:“先包豆沙的吧!”
“好吧!”媽媽拿來了黑繩和白繩,說:“要不這樣吧,黑繩用來包肉粽,白繩用來包豆沙粽,你看行不?”我爽快地答應了。“話不多說,快點包吧!”媽媽說,“緊接著我告訴你如何包粽子。”
媽媽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我也學著卷成一個圓錐形,但手一松,不小心葉子散開了,“你的要緊緊地握住它。”媽媽說。
我又重新卷了一下,終于卷好了。總算完成了這一步,媽媽又說:“緊接著,你要把糯米塞進粽葉里,但不要全塞滿,要留出放豆沙的位置。”我開始把糯米塞進粽葉里,但糯米不聽話,全灑在了桌子上。媽媽見了,說:“沒關系,再試一試。”我又試了三次,還是沒成功。最后,我試著一手把卷好的粽葉捏緊一些,一手用小勺舀糯米、豆沙,這一次竟然成功了,我興奮極了。
“下一步,你得把口封上。”媽媽說。媽媽把葉子的上面折下來,封了個口。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一下子就成功了。
“最后一步了,就是用白繩把整個包好的粽子纏上。”“這一步真是太容易了!”說著,我就完成了一個粽子。
緊接著,我和媽媽一起包了大量粽子,還有肉粽呢,只不過把餡兒換成肉的,繩子系上了黑的,以便于區分。
第二天,我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吃上了自身親手包的粽子,我特別有收獲感。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粽子作文03-23
端午節的粽子作文05-26
端午節與粽子作文12-15
端午節粽子作文09-18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06-03
端午節的粽子作文11-25
端午節作文:粽子08-18
端午節粽子的作文12-18
端午節的粽子05-07
粽子的作文-端午節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