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難忘的端午作文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難忘的端午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西全南,端午節那天,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葉——可熱鬧了!
一大清早我就聽見媽媽洗粽葉的聲音,于是我就吵著讓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終于答應了,她先給我做了一下示范,然后我就照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包粽子了。我先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們卷成漏斗狀,然后放了一些糯米,接著把肉放進去,再用一些糯米覆上。我拿起繩子正要綁起來的時候,一顆顆糯米像一群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跳了出來。我覺得包粽子一點都不好玩,想要放棄的時候,媽媽鼓勵我說:“沒事,一次失敗而已,加油!”聽了媽媽的花,我又重新開始包起粽子來,終于成功啦!我看著我包的粽子,小小的,穿著綠衣服,真是可愛極了!媽媽把粽子們放進大鍋里去蒸,沒一會兒,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我急忙問媽媽:“媽媽,粽子熟了嗎?可以吃了嗎?”媽媽說:“再等五分鐘!”過了五分鐘,粽子終于熟了,我剛咬下去第一口,我就大叫了起來,媽媽瞧見了,哈哈大笑了起來。
吃飽了粽子后,我和媽媽出去散步,走到河邊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人們在喊:“加油!加油!”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賽龍舟比賽呀!我也跟著人們喊著:“加油!加油!”,本來紅隊快要贏了,誰知藍隊突然來了一個逆襲,最終藍隊獲得了勝利,真是緊張又刺激呀!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吃了美味的粽子,更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太開心了!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2
一陣驟雨,帶來初夏濕熱紛亂的躁動。農歷的五月,雨后潮濕沉悶的空氣里,總是帶著薄薄的竹葉香氣。端午節的粽子在異鄉的街頭重又出現,一種許久不經觸碰的感傷,默默涌上心頭。祖母熟悉而親切的笑臉在腦海中的印記依然清晰,她小而輕健的身影卻仿佛隔著五月的雨霧,朦朧而遙遠。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個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鄉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溫柔的疼愛里,稚嫩而單純。
我總是在初五這一天清晨,挽著祖母爬滿皺紋的手,踏著雨后的濕泥,來到村邊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鮮嫩的竹葉。青草濕了裙裾,衣袖沾滿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氣息暈染開來,和著微雨和泥土的濕氣。采回一籃子沾滿雨水的嫩葉,放在井臺旁邊。祖母搬來年代久遠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葉洗得青艷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涼的井水,竹葉泛著的微綠的光,以及祖母在井臺旁邊輕輕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總以為是一場夢,一場溫情而生動的夢。
祖母說,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溪水是“龍須水”,正午時分到溪邊清洗便可洗去晦氣。我在曠野中的小溪旁,把腳輕輕探入水中,似乎有許多小魚在腳指頭上輕輕咬動,麻麻的,癢癢的。一把烏黑的長發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輕輕游動,祖母柔柔地幫我搓著,那時的我總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會隨著溪水的游走而流向遠方。少女滿懷的夢與甜蜜在這種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鮮活。
五月的午后總會有陽光,葡萄架上的蛛網不時地反射幾縷,映著祖母的銀絲發線以及額頭上皺紋縫隙里滲出的汗水。她將一把咸草系在窗欄上,把那些泛青的竹葉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個個精巧玲瓏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欄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藝術品,可愛而誘人。我坐在祖母旁邊,學著她用咸草纏繞著小粽球,學了許多個年頭卻總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騰騰的蒸氣,竹葉香、糯米香便彌漫在空氣中。自她離開以后,這種香味我便再沒有感受過,無論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與做法,那種香味也只能永遠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祖母離開時也是將近農歷五月,也是那樣驟雨驟晴的天氣。那一年的端午節,我在空蕩蕩的老屋里猛然間發現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離了老屋,住進了城里,那曾經的一切,只剩下記憶,在一些不經意間的觸碰之中閃出些許傷感而又甜蜜的感覺。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3
再過二十來天,端午節就要到了。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斗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尸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里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從這以后,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卜,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著氣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的習俗,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為門前應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
一陣唇槍舌戰之后,我方漸漸處于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沒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終以戰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再過二十來天后的端午節,我家又免不了一場較量了。唉,我家的端午節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50字:難忘的.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外婆說,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
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4
我一直不忘那一次的端午節。
我和幾個朋友來到增江河,那里人山人海,大家都是來看龍舟的,我和幾個朋友擠進了去,隨著龍船跟去,一直跟得老遠,最后且跟丟了那條龍船,害的我們幾個從老遠慢走回家。回到家,剛進門,聞到了一種清香,是粽子的味道。我走進從廚房,見奶奶在那煲粽子,我問奶奶:“奶奶好香的粽子味,你做了粽子了嗎?”奶奶轉過身來,對我說:“是呀,都熟了,奶奶給你拿一條。”
奶奶說完從煲子里用筷子抽起來,給我。好香呀,看著粽子,口水差一點流出來。忙接過粽子,奶奶見我那么急著拿去,對我說:”小心熱呀,別急著吃,這奶奶做了一煲,“歡快的拿著粽子,走出廚房,吃粽子去。這件事我一直保留在我腦海里。
希望這次的.端午節過得愉快……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5
這個星期天是端午節,我和爸媽要回外婆家吃飯。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帶著弟弟妹妹們都回來了,家里真熱鬧。外婆說超市的粽子沒有粽子味,還不如自己包的吃著香。所以她提前買回來了粽葉打算我們自己來包粽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粽子,沒見過它到底是怎么被“五花大綁”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個凳子坐在外婆身邊看著她忙活。她在包粽子之前,先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了一下;然后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葡萄干,花生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再往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或是葡萄干什么的,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
開飯了!除了吃粽子,外婆還為我們準備了鴨蛋。爺爺說: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粽子外還要統統都要喝點黃酒,因為是祛毒氣的。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一邊吃著粽子和鴨蛋一邊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別提有多熱鬧。現在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回來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頓飯,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覺得過節的真正意義不是在于那天吃什么,玩什么,而是一家人能提熱熱鬧鬧的經常回家團聚!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6
中國有許多節日,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端午節……其中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就是端午節了。“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用來懷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聽奶奶說:“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包粽子這件事。”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粽子的形狀各異,有三角形的,有棱形的,還有正方形的'……粽子的味道也有很多種,鮮肉的、板栗的、紅棗的……味道好極了!
如今,端午節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盼啊盼啊,終于盼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一大早,我和媽媽從超市買回來了一些粽子,準備今天中午吃粽子。到了中午,我狼吞虎咽的吃著粽子,媽媽在一旁說:“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我說:“我不知道。”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因為知識淵博,所以受到楚王的重用,那些奸臣看見屈原受到楚王的重用,心里非常嫉妒。沒過多久,懷王就去世了,屈原也被逐放到了長江以南,屈原想讓全國人民振作起來,就抱起大石頭跳河自盡。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指定為端午節。“
媽媽剛說完,從電視里傳出一陣聲音,我就知道賽龍舟開始了。只見江面上十八艘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這時,黃色的龍舟加快速度,爭奪第一,觀眾一起大聲吶喊:”黃色的龍舟加油,黃色的龍舟加油。“終于,黃色的龍舟不負眾望,奪得了第一。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8
轉眼之間,又到了一個難忘的節日——端午節。
聽媽媽說:有端午節是因為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詩人因為不愿意看到國家滅亡而投江自殺,老百姓為了江中的魚、蝦不去咬他的尸體,把一些吃的投入江中,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再去咬屈原的尸體了。因為這樣,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就把他自盡那天定為端午節,還要吃粽子來加深對他的`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在端午節這天,我與媽媽一齊回了一趟姥姥家,雖然時間很短,可是卻很難忘。早晨起來,姥姥拿出了一堆粽葉和一些糯米,把糯米泡在了水里,表弟大叫道:“哇塞!必須是要包粽子了!”媽媽摸了摸他的頭,說:“對,就是要包粽子!”表弟一聽,開心的又蹦又跳。只見媽媽把一團粽米放到葉子里嫻熟的包了起來,我見狀,也學著媽媽的樣貌包了起來,可是我是第一次包,不怎樣會,包了好幾次都沒包好,眼看著媽媽包的越來越多,可我這邊卻還是空空如也,心里不免有些急了,表弟也在旁邊給我加油打氣。十分鐘,二十分鐘......我最終包好了幾個,雖然不怎樣美觀,但口感還能夠,表弟拿著粽子,吃得不亦樂乎,臉上沾滿了米粒。
這可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一陣陣歌聲傳來,哦,端午節到了。今天學校開展做香囊的活動。
掛香囊是端午節的習俗,就是用各種中草藥做出來的香包,掛在身上。在古代,它具有驅五毒辟邪的作用。在現代,大家都裝一些祛濕的中草藥,防身治病。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佩戴的香囊的形狀、圖案、香料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開始了,老師給我們分發了香料、布、針線等材料,讓我們來縫香囊。我發現香囊里面還有個福字。于是我就認真地開始縫了起來,先把其中一塊三角形布拿了出來,把福字也拿了出來,把福字縫到了布上,然后再把縫了福字的布和另外一塊三角形布縫起來,倒入香料后,把另一個邊也縫上了。老師又分發給我們流蘇和掛繩,我記著福字要倒著,于是我就把流蘇縫在了福字的`頭上,然后把掛繩縫在了福字的底下,一個精致的香囊就做好了,我滿意地看著我的作品,開心的和同學們比了起來。
做完香囊后,老師還給我們講述了端午掛菖蒲艾草的習俗和原因。放學后媽媽帶我去買了艾草和菖蒲,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艾草菖蒲掛在門口,端午的氣氛更濃了。
晚上,我們一起吃粽子、觀看電視里的賽龍舟,欣賞著各地不同的端午風俗,端午節地習俗可真豐富啊!
【難忘的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難忘的端午作文[經典]08-24
難忘的端午作文12-04
[經典]難忘的端午作文12-27
(經典)難忘的端午作文11-23
【優選】難忘的端午作文01-05
難忘的端午作文(必備)01-05
(集合)難忘的端午作文04-11
難忘的端午作文[優選]03-12
[熱]難忘的端午作文04-04
難忘的端午作文[集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