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端午的作文匯編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的作文 篇1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明白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明白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奶奶見咱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齊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端午的作文 篇2
端午時,還記得那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嗎?不錯的,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知道他——屈原。在楚國滅亡之際,他勢死也不愿做亡國奴,英勇的跳進江里。端午節就是用來紀念他的,從古至今一直未曾變過。
我們這里的端午節也是有著淳樸的習俗。永遠少不了“青青艾草飄端午,濃濃艾草‘粽’是情。”
端午時節艾香四溢,不信,你聞!端午節那天我和哥哥一大早就拿把剪刀,騎著車子出門了。我們這里艾草密集之處可數村頭的吐壩了。到了壩上,我拿出剪刀在草叢里極力尋找著艾草,用手扒開草叢,看著一株草莖上有著像粉一樣的白色,聞一聞還有種說不出的清香。因為是清晨,艾草上的露珠還未脫落,就這樣我的手上沾滿了‘神奇的藥水’。我找到了一顆顆艾草,果斷的在離它們根部10公分的地方斜著剪下去,這樣在來年就又會生根發芽。
我抱著親手找的艾草回家。把上面枯黃的葉子除掉,一根根插在門頭上,堂屋、鍋屋、車棚、連小瓦房都不放過。媽媽把剩下的艾草的葉子一片一片摘下來,放在大柴鍋里煮,然后讓我和哥哥用艾草水洗澡。她說這可以防疾病,我并沒覺得,只覺得晚上睡覺少了許多蚊子來親我,而我也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
糯糯的'粽子彈牙、可口,不信,你嘗!粽子在端午節可是名角,它就像中秋的月餅一樣,必不可少。粽子在端午前幾天媽媽就開始包了,為了包它,可把我累壞了。我在這幾天東奔西走,到處找葦葉,我們的粽子都是用它包的。先把米放在水里泡上一會兒(這非得糯米才行)。然后再把打來的葦葉在開水中煮,讓它變得有韌性,這樣在包的時候才不會斷裂。把葦葉彎成一個漏斗狀,把米放進去 ,七折八折就好了,看著媽媽靈活的手法,我卻不會。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煮,伴著米香、葦葉的香味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
龍舟競賽渡江河湖海,不信,你看!我們這里沒有精彩的龍舟賽,但今年不知為何,我們的淮河里來了許多‘龍舟’。說是龍舟不過是漁船罷了。船頭有一個人在吶喊,另一個則在奮力的搖著木槳,雖然劃得不是很快,但還是激動人心的。你看,那個船上的人激動地在船上蹦起來了,雙手緊握,振臂高呼,船也隨之搖搖晃晃,一不小心掉進了河里,圍觀的人不禁捧腹大笑,還有竊竊私語“這家伙,真會耍威風。”
炮聲噼里啪啦端午到了,不信,你聽!端午節到了,我們村最重視的就是中午這頓飯。家家桌上擺滿了好吃的,豐富極了,酒、肉、雞、青菜當然還少不了我們最愛的飲料。村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此時一點不亞于新年。因為,你聽,端午到了。
忘不了,這個最有味道的端午;忘不了,艾香四溢;忘不了,粽米香醇;忘不了,淮河上龍舟競賽;忘不了,爆竹聲聲響,這個端午真是別有味道。我到這里不禁想說:“下一個端午,快些來吧!”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有吃粽子、賽龍舟、采草藥的風俗習慣。6月9日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綦江的老瀛山,跟隨12個家庭一起參加了一個“采草藥”的親子活動,做了一天“小郎中”,真是收獲滿滿呀。
在專業的中醫帶領下,我們認識了很多的草藥:看起來平凡無奇的“火炭母”,是清熱解毒的良藥;重慶隨處可見的竹葉心,卻又一種很神奇的功效:治療心火旺、睡夢中流口水、脾氣怪,最后這個治療脾氣怪真把我笑壞了,我逗趣地對同行的小伙伴說:“千萬不要裝怪喲,不然我給你熬一鍋竹葉心來喝”;有一種草藥特別漂亮,開起花來一排一排的,墜在莖上,像一串鈴鐺,那就是玉竹,具有很多保健功能。
中醫老師采到一棵像小松樹一樣的植物,介紹說:“這是青蒿,請問哪位同學知道這種草藥”,我在心里“哇”了一聲,馬上舉手回答:“就是科學家屠呦呦從中提取了青蒿素,用來治療瘧疾,得了諾貝爾獎”老師表揚了我,并詳細介紹了這種大名鼎鼎的植物。我在心里感嘆:科學家們真厲害,竟然能從這么一棵不起眼的植物中發現它的醫用價值,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真是太偉大了!
最好玩的是“雞屎藤”,中醫老師讓我們聞一聞,啊,好大的臭味,原來是它在發出雞屎的`味道,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雖然它不好聞,但對于小孩子來說,卻是一種良藥,可以治療小兒厭食和消化不良。
另外,我還認識了其他二十多種草藥,原來那么普通的植物,生長在大自然中,經過人類的“慧眼識英雄”,經過無數代人的“勇嘗百草”,竟然成了治病救人的武器。不得不佩服中醫的神奇。老師還告訴我們:端午這天的草藥是一年中最好的,不老不嫩,氣味最濃,藥性最好。人們在這一天“采百草,驅逐毒邪”就成了一種風俗,寄托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采完草藥,中午我們吃飯時用能清熱解暑的草藥熬了一鍋湯,大家一起喝,雖然苦苦的,但是喝了卻很舒服。最重要的,我們還用草藥水給爸爸媽媽洗腳了,洗腳時,我發現爸爸媽媽腳上有很多老繭,我知道這是他們整天辛苦忙碌的結果,我用熬好的中藥水細心地給他們洗腳,希望能為他們去除“毒邪”,帶來吉祥和健康!我還跟著中醫學著用“艾灸”來給媽媽治療頭疼。學的越多,越能發現中醫中藥的深奧之處!
最后我和小伙伴們總結了一下,收獲太多了:學習了有趣的中藥知識,了解了端午的傳統習俗,知道了對父母的感恩......雖然在烈日下爬山采藥很辛苦,可我們依然特別開心。
端午的作文 篇4
團圓端午節,我和弟弟會回老家和爺爺奶奶團聚,奶奶會準備一桌熱菜,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在餐桌前,大人們閑聊家常,小孩們一陣狼吞虎咽后一溜煙跑樓下玩了。
包粽子過端午怎么能少了包粽子呢?每年我都要照葫蘆畫瓢學著包粽子,但粽子在我手里從來都是怪模怪樣。這時我會很崇拜奶奶,奶奶手真靈活,先把粽葉繞成一個小口袋,再抓一把糯米,拳頭下端輕輕一松,米緩緩流入小口袋里,塞入喜歡的食料比如蜜棗或蛋黃,再在上面覆蓋上米。最后一步也是最難的,把粽葉翻折過來封住小口袋,捏出四個角后用繩子綁定。每次我都是在最后一步栽跟頭,那四個角怎么都捏不出棱角。最后我的粽子總是怪模怪樣的',但最易辨認,我也只吃自己包的粽子,還吃得津津有味。
龍舟比賽有龍舟比賽時,有的人早早圍在河邊等著龍舟隊伍。我們這些小孩都是等激烈的鼓聲和吶喊聲響起時才急匆匆像箭一樣飛到河邊,擠入擁擠人群,小巧的身形一下就擠到人群前面。三輛龍舟齊頭并進,不分上下,隊員在陣陣鼓聲中合拍的有節奏地劃著龍舟。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龍舟,心急如焚地喊著加油!因為我們觀看點不在終點,漸漸地龍舟隊伍身影越來越小,我們才依依不舍離開觀看點。
端午的作文 篇5
說到端午,我們便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等常見的習俗。但是,我家不同。除了這些,我們還有一道必備“佳肴”。
說起這道必備“佳肴”,我們這人年年吃的人真不多。每次我們在制作或是品嘗的時候,一些鄰居總會來問問這道菜的名字。想必他們是不吃的吧!說來也奇怪,每逢端午,我從沒在這看見別人吃過呢!倒是我外婆家,年年都燒。也許就是從外婆家——當然,那兒引過來的吧!
既然每年我們都吃葫酥餅,那這葫酥餅怎么做呢?哈,顧名思義,這餅里頭肯定有葫蘆咯!你也許會奇怪,這“餅”里怎么放葫蘆呀?味道多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葫酥餅可以稱為“餅”,也可以冠以其他的稱謂。因為它的制作過程是這樣的:
先勺一些面粉,加入適量的水,放進切成絲的葫蘆,一個勁的拌呀拌。直到面粉糊拌到可以下鍋的`狀態,就行啦!接著就是在普通不過的步驟啦!起油鍋,倒油。你也許會納悶,這餅不用塑形嗎?別著急,這才是葫酥餅最大的樂趣!你可以用勺子隨意撈起一些面粉糊,或多或少,然后把它倒入鍋中。這時,“調皮”的葫酥餅就開始造型了!這時便不用理會,接著倒面粉糊。有時,一些“重情義”的葫酥餅會粘在一起,你得將其分開,否則,就會誕生一個超級大的葫酥餅啦!待到兩面金黃,撈出就可以吃。
每次,我都是最貪吃的食客。當然了,我也會發揮我的想象力,來想象葫酥餅像些什么東西,雖然大多數時候葫酥餅還是寫不規則的圖案,可我卻也樂此不疲!
啊,端午的葫酥餅……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11-11
端午的作文11-17
端午的作文12-04
(精選)端午作文12-12
(經典)端午作文12-13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3
端午的作文11-20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9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端午的作文(經典)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