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3篇【推薦】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作文 篇1
時間飛逝,一轉眼就到了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說起端午,唐代杜甫的《端午日賜衣》寫道:“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宋代蘇軾在《浣溪沙·端午》中寫道:“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宋代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寫道:“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
包粽子,無非是端午節最最重要的習俗了。每年外婆都會從集市買來粽葉,繩子,糯米等等。回到家,她便拿來粽葉,肉,米等一系列工具,開始包粽子。她先把洗干凈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筒”形狀,再把白白的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后再倒滿糯米,用勺子壓實,最后,把粽子弄成錐形,用繩子把它捆起來,一個包好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著外婆嫻熟的手法,一個個粽子擺在盤子里,外婆便把它們拿去煮。煮好的粽子,
輕剝開墨綠色的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粽葉包裹著一粒粒飽滿的米粒 米粒飽滿,像極了小珍珠。肉粽夾雜著燜煮的紅燒的五花肉,散發著一陣陣肉香,咬一口真是美味極了。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龍舟競渡最早是古代南方吳越先民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包粽子,賽龍舟構成了粽葉飄香,歷史悠久的端午節。
端午作文 篇2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根據這句詩,能猜到它所描述的節日嗎?對了,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奶奶家,知道我們要做什么嗎我們要拜奶奶為師,讓她教我們如何包粽子。準備材料有:幾把蘆葉、一些糯米、一些紅豆和一把剪刀。
開始教學了,只見奶奶把蘆葉搭好,兩根手指夾住蘆葉輕輕一卷,放上糯米紅豆,一個精巧的粽子就做好了。看起來很簡單嘛!我躍躍欲試起來。按照奶奶說的,先把四片蘆葉按順序放在一起,在中間扣上一片,然后把蘆葉卷起來,放入糯米紅豆,再把葉子提起來
做到這一步時,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糯米都像一群群調皮的小孩子,一會兒從這個縫鉆出來,一會兒從那個縫鉆出來。我捏了這邊補那邊,忙得不可開交,最終也沒阻止糯米像流沙一樣逃出了蘆葉的包圍。我連忙去請教大師奶奶。奶奶仔細檢查了我包的粽子,指著這條蘆葉:這條蘆葉壞了,卷的時候也沒卷緊,你重新再做一遍試試。我點點頭,接下來做得非常小心,終于,我成功地包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我拿著它手舞足蹈,樂得像已經吃到嘴里一樣。
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這些辛勤的汗水也換成了一個道理涌上我的心頭: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端午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小記者們一起來到了綠野仙蹤薰衣草莊園,開始為期一天的野營活動。
我和我的朋友早早地來到了大門口,然后在短暫休整后進入了園區,又來到了搭帳篷的地方,很快搭好了帳篷。
我們吃過飯,就到了下午活動的時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包粽子和蹴鞠游戲了。先說蹴鞠吧。蹴鞠就是足球,我需要把球踢進小圈里才算成功。終于輪到我踢了,哇,球好獨特呀,看樣子是用樹枝編成的。我把球放在腳下,眼睛盯緊那個小圈,“砰”的踢了一腳,沒進!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的`情緒。又輪到我了,我助跑了一下,然后飛起一腳,將球踢了進去!我太高興了。然后就是包粽子了,我先有模有樣地拿來三片粽子葉,然后彎成一個小勺,我趕緊抓來一把米放在里面,又摸了一顆棗扔在里面,顯得手忙腳亂,然后又把剩下的葉子那頭蓋在米和棗上面,又用毛線一陣亂捆,耶!成功了!當然還有許多項目都很有意思。
晚上,我和朋友躺在帳篷里,看天上繁星數點,斑駁的月光灑在帳篷上,小蜘蛛,小甲蟲在外面爬,我們就這樣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