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大全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的作文 篇1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非常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非常高興。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的作文 篇2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日,可今年的端午節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回到家里媽媽把一個盆子里裝了水,把棕葉放在里面,我很納悶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把棕葉泡在水里?”媽媽說“棕葉泡在水里才不會發干變硬,這樣我們才好包呀!”噢,原來如此。媽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里,我連忙對媽媽說“媽媽,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媽媽點點頭說“是的。”
終于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葉子順著漏斗包裹起來,最后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可是我的粽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媽媽告訴我在卷成漏斗形狀時要注意不能有縫,那樣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進去的時候也要按緊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才結實;我小心翼翼的包著,終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將我包的粽子用繩子系好,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要留作紀念。
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 篇3
硬邦邦的鄉下土路上,響起了一陣陣清脆的腳步聲。稚嫩的童聲回蕩在混夾著泥土清香的上空,“端午,端午……”
“吱呀”,推開了塵舊的木板門,我歉意地對墻角幾只蕩來蕩去,搖搖欲墜的蜘蛛笑了笑,目光落在下面一叢說綠不綠,說黃不黃的草上。只見這草干干的,葉子并無水分,無力地耷拉著。我湊近聞了聞,一股獨特的氣味向我撲來……今天是端午節,這是——艾草!
撒開丫子跑上了鄉間土路,一路上,歡呼聲和尖叫聲蜂擁而至——這要是在平時,我不躲在家里捂耳朵那就不錯了!可今天是端午節,我也極度亢奮,兔子似的向河邊跑去……終于到了河邊,我無暇去看那碧綠的.河水與五彩的龍舟,急忙向岸邊一棟氣派的朱紅大樓跑去。上了一級級結實而又華貴的樓梯,坐在了一個圓桌旁,望著在這兒的其他人……只見一桌大概十七八歲的青年正在品嘗著雄黃酒,這或許是他們第一次喝吧,幾個青年剛喝了一口,便全身一陣戰栗,但還是硬著性子大聲喝道:“好酒!”可聲音卻不禁微微發顫。鄰桌是一些妙齡少女,只聽他們唧唧咯咯說個不停,這時一盤散著清香的粽子端上了桌面。女孩子紛紛抖出了白皙的手腕,她們各自在腕上綁了美麗的五色線,隨即像中獎一樣輕捏著粽子的一角,揭開一層皮,她們有的輕聲歡呼,有的默不作聲,還有的皺了皺眉。料來那是一盤多味粽吧。
坐在酒樓的桌邊,嚼著剛送來的肉粽,從窗邊眺望著下面的河面。只見下面人聲鼎沸,敲鑼打鼓聲不絕于耳,空氣仿佛凝固了,處處都是爆破聲,激動人心的賽龍舟如期舉行。“哐哐哐……”龍舟上的選手各就各位,隨著“一二一二”的喊聲飛速地劃著龍舟,齊心劃一地扳著槳。龍舟的威武震撼了全場,喧鬧的酒樓竟也鴉雀無聲。人們使勁地沿著河岸跑了起來,近乎瘋狂地揮舞著雙手,追著龍舟,而龍舟上的人卻只以“嗨呦嗨呦”的吶喊來回答……龍舟漸漸遠去了,河邊也慢慢安靜了,空氣開始一如既往地流動,而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卻被我記在了心里……
鄉下的端午,那股濃濃的傳統氣息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明白了真正的端午。
端午的作文 篇4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就會想起吃粽子,劃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么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么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作文02-16
【經典】端午的作文01-06
端午作文[精選]01-19
端午作文(精選)01-19
端午作文【精選】01-13
[經典]端午作文12-14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3
端午的作文(經典)12-13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