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

時間:2024-12-07 08:17:09 端午節 我要投稿

實用的端午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端午的作文

端午的作文 篇1

  端午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劃龍舟、吃粽子、懸艾草,。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著打掃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于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鍋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著看著,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奶奶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奶奶講完后輕輕地撫摩著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是啊,其實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園,并不是那么難的事。只要我們遠離硝煙,遠離戰爭,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一個美麗、和諧、溫馨的家園!

端午的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等所有的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你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聞得我們直流口水,看起來特有食欲,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在端午節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賽龍舟”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整個賽龍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的作文 篇3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的作文 篇4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傳統節日正是它最好的載體。五千多年來,中華文化在年復一年的節日中傳承,而每一個節日,都被烙下了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印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寄托著人們對團圓的渴望,令多少團圓之人興奮不已;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七夕寄托著人們對愛情的向往,令多少青年如癡如醉;

  “重陽不敢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陽節寄托著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令多少背井離鄉之人感慨。

  但,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端午節,因為,它被寄予了愛國的情懷。

  端午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古代五月稱“午月”;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這一天,陽氣(龍氣)旺盛,于是,崇拜龍的吳越之地便開始紀念這一天。后來,他們便開始做“角黍”,也就是用米作的“粽子”。漸漸的,這個節日就傳開了……

  過了幾百年,吳國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物——伍子胥。他愛國為民,在世的時候,曾經率眾興修水利,東通太湖,西入長江;建蘇州城、攻楚國,功勛累累,實在是令人可圈可點。據說他還曾以糯米筑城墻,災民就以吃“墻磚”度過了饑荒。但在公元前484年,他卻因為被吳王懷疑,賜劍自刎了。這一天,正值端午。“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他的死,對當時的人們是一種多大的沖擊!他這種愛國的情懷被深深地烙在了每個人的心上。為了紀念他,從此以后,角黍的原材料變成了糯米,它,便是我們所熟知的粽子。

  再過了一百四十多年,屈原降生了。他以他的無畏,以他的“舉世皆濁我獨清”,開創了浪漫主義詩的先河,成為了《離騷》這本與《史記》同一層次的名著的作者。《離騷》這篇文章,正是他忠貞愛國的見證。

  但是,一切仿佛都靜止了,在他投江之后。端午這一天,正是利用陽氣除害的好日子。屈原雖然已經去世了,但他的那一身陽氣之神永存。于是,天的“陽氣”與人的“陽氣”結合——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端午節寄托著人們對除“陰”的強烈愿望,令多少愛國者感同身受。

  傳統節日的傳承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認識和尊重,蘊含著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情懷,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我們的老祖宗將他們的情感寄托在節日中,醞釀出美酒一樣香醇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11-11

端午的作文11-17

端午的作文12-04

(精選)端午作文12-12

(經典)端午作文12-13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3

端午的作文11-20

端午的作文(精選)12-19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端午的作文(經典)12-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 亚洲第一Aⅴ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