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有哪些講究
迎春節,貼對聯!春節貼對聯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習俗,是家家戶戶新年必做的事情之一。下面是關于貼春聯有哪些講究的內容,歡迎閱讀!
貼春聯有哪些講究 篇1
一、倒貼“福”字
據古籍《夢梁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其中所說的“貼春牌”,指的就是貼“福”字。很多地方都熱衷于倒貼“福”字,其實這來源于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相傳,在清朝恭親王府的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仆人貼在庫房與王府各個門上,有個仆人不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此時大管家靈機一動,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后來,福倒習俗也就一傳百,百傳千,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因此,希望來年有福的人,可以在大門上倒貼“福”字祈求福到。
二、五行用神選對聯
五行用神,可謂是命局平衡與調控的重要點,我們可以利用用神來增加運勢,亦可以改善許多不佳的先天運勢。而我們在選擇春聯時,也可以根據一家之主的命理喜用神,來選擇相應的春聯文字,從而催旺運勢。點擊進入易奇八字“命盤”,查看你的用神為何
1、用神為水:宜使用“太極呈祥”,可生旺命局水勢,助好運連連。
2、用神為木:宜使用“三陽開泰”,可生旺命局木勢,助錦上添花。
3、用神為火:宜使用“兩夷開運”,可生旺命局火勢,助福祿綿綿。
4、用神為金:宜使用“四象獻瑞”,可生旺命局金勢,助出門遇貴。
5、用神為土:宜使用“五福臨門”,可生旺命局土勢,助福祿滿堂。
三、如何選擇春聯的色彩
市場上,各種春聯繽紛多彩,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很多人都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春聯,其實從命理的角度來說,如果依據命格的喜用神來進行選擇,可得到助旺運勢的功效。命理上,命格喜用神為金與水,可以購買金黃色底、黑色字的春聯,皆因黑指水,金色屬金,金水相生,生旺運勢。用神為火的人,可以用大紅色的紙張作為春聯的喜用色彩。而用神為木的人,可以選擇有花草樹木裝飾的春聯作為開運之物。
四、貼春聯的忌諱
一選門神,過新年貼門神講究的是討個吉祥。現在市場上最流行的門神,有將軍、招財童子、福神、天仙四大類。這要根據家庭的情況來選擇。
1、假如你們家是做生意做貿易的,可以用招財童子、賜福天官,也有劉海戲金蟾、五路財神、關羽等。
2、假如你家是上班做官走仕途的,最好選擇福神、文官門神,比如海瑞、包青天,還有福祿壽喜、(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象征官廉清正、平安吉祥、步步高升的。
3、將軍類的門神,適合居住比較偏僻,家里容易不安靜的家庭,主要有秦瓊、尉遲敬德、關羽、張飛等,通常是手持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副威風凜凜,兇神鎮煞之象,用于鎮妖伏怪、驅鬼辟邪,驅除災禍之功效。
4、天仙類的門神,一般比較有針對性,比如福祿星適合于家有老人,象征福祿常壽,送子娘娘則適合想添丁的人家,象征人丁興旺等等。
5、現在還有是人們用毛筆寫的象征各行業或家庭興旺發達的對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聯。很多朋友在街上隨意買上一副對聯就貼上,這樣其實不好,別小看了對聯上的十幾二十個字,那里面包含著你家庭的美好愿望,包含著對未來的期盼,例如求升官的、求財的、求學業的、求子的、求平安健康的等等,因此最好選擇一些適合自己家人與家庭的內容,這樣更有意義。
二貼門神、貼春聯。現在很多人,一進入過年時節就把門神貼上,也不分具體的時間,實際上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帖門神與春聯的時間,是除夕這一天。貼門神或貼春聯有三個要點:
1、家里過年的人都到齊之后再貼,因為貼上 門神后家里不能再進新人啦,要是家里進了新人,門神誤認為不是自己家里的人,會降災星于他,對他來年的運氣不利。
2、就是貼完門神后,家里的金錢財富就不能再進進出出啦,過去有欠債的人,除夕那天天不亮就貼上 門神,怕的`是有人上 門討債。還有就是做生意的,為了做生意,到了除夕那一天關門之后才貼上 門神,是為了做買賣多賺錢。
3、家里要是請神、請自己的祖先回家過年的,就要先把神仙與先人請到家后才能貼門神或貼對聯,要是先貼門神,再請神仙與家里的先人回家過年,門神是不讓進門的。
三敬門神。比較講究的人家,會在門兩邊點上兩盞燈,表示出入光明,也象征是門神的兩只眼睛,達到吉祥平安的功效,在除夕晚上與初一五更,在門前擺上供品,然后焚香燒紙供奉門神,請門神保佑一家人出入平安,吉祥如意。另外,我們也要保護好門神,在初五以前千萬不要破壞,這是對門神的尊敬。還有舊門神、春聯換下來后,要燒掉,不要隨處亂扔,這樣也是對門神的尊敬。
門神與春聯,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這一習俗的傳承不僅僅是一種民族的特征,更多的是表達了我們人民對吉祥、幸福、順達、安康的美好祈愿,是陽光而積極的,希望朋友們都能認真對待,開開心心的為自己的家選擇一副最合適的春聯或門神,在心底一年里諸事順遂,吉祥如意!
貼春聯有哪些講究 篇2
貼春聯的講究
區分春聯的上下聯,一般有以下四種方法:
1、按音調平仄分。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按因果關系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按時間先后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后。)
4、按空間范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后。) 一般最后一個字重音(三四聲)上聯,輕聲(一二)下聯
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顧名思義,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
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系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準來撰寫。不過在實用對聯中,采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詩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如何斷定對聯的上下聯呢?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后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必須注意的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些不同。自從推廣漢語拼音化,和以北京語音為全國通用語言以后,同一漢字的平仄發生變化。如按《佩文韻府》音韻標準的四聲是平、上、去、入。平聲列為“平”,上、去、入都歸納進“仄”。
按北京語調,則分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樣一來,平聲字多,沒有“入”聲,把一部分去入聲字歸入平聲,這是學習撰聯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一書中,作如下的分析:
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余韻。
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
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
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沉,無尾音。
貼春聯有哪些講究 篇3
1、春聯的貼法
傳統習慣,春聯的上聯要貼在右手邊(即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左手邊(即門的右邊),橫批也是從右往左讀的。上下聯不可貼反。
怎么判斷春聯的上下聯:
譬如,“紅梅含苞傲冬雪;綠柳吐絮迎新春”,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時序遞進關系,貼反啦就錯啦;還可從尾字的平仄來判斷,通常三聲、四聲的(即仄聲)是上聯,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另外,春聯通常都有因果、遞進或時序等關系,張貼前結合橫批認真讀聯,弄明白聯句的內容。 注意:自從豎式書寫改為橫式書寫后,原豎式從右往左的閱讀習慣也改為從左至右,那么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但特別要注意的是,橫批順序也須相應從左至右書寫和張貼。
2、春聯的尺寸大小的選擇
為啦協調,居民家的門戶貼15-20厘米寬、長度超過門框一半的春聯為宜,而商家鋪房店面要根據門戶的寬窄,貼20-30厘米左右、長度亦以超過門框一半的春聯為宜,這樣顯得協調、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機關大門,如果貼春聯的話,其春聯的寬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長度也需超過門框的一半。
3、“福”字要倒貼
福倒貼著就是福到啦。且民間還有一個很多關于福倒貼的傳說,比如:相傳,在清朝恭親王府的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啦許多個“福”字,讓仆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各個門上,有個仆人不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啦。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此時大管家靈機一動,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啦,乃吉慶之兆”。后來,福倒習俗也就一傳百,百傳千,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因此,希望來年有福的人,可以在大門上倒貼“福”字祈求福到。
貼春聯有哪些講究 篇4
春節即將來臨,除了購買春聯外。那么春聯該怎么貼呢,相信現在很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都不清楚,往往就是隨便往墻上,門上一貼就了事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不僅使貼春聯失去了意義,而且意義混亂,毫無讀法,往往讓人看了感覺這家人偷懶可笑吧,如果貼對聯都偷懶的話,那么新的一年祈求的意思何在呢?
貼春聯其實是門學問,貼對聯的時候建議咨詢一下年長的老人,而且老人對貼春聯的講究很多,春節該怎么貼對聯?一起來看看春節對聯的正確貼法吧。
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后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
正確的貼法是: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三、四聲)及入聲字在右邊。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臺語發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兩幅的最后一字都是第一、二聲,就必須用臺語念看看是否為入聲字哦!
下面舉幾個例子:
天增歲月人增壽(右)
春滿乾坤福滿堂(左)
生意興隆通四海(右)
財源茂盛達三江(左)
爆竹聲中辭舊歲(右)
梅花香里報新春(左)
天賜平安福祿壽(右)
地生金玉富貴春(左)
源運昌隆增百福(右)
富業振興獲千祥(左)
近年來,對春聯的貼法、念法頗有爭議:河南師進通先生在“春聯的兩種貼法”(見《中國楹聯報》總第722期)一文中這樣認為:“最常見的眉批由左向右寫和貼,這種情況,是根據建國后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橫排的文字,書寫和印刷統統由左向右分布之后出現的。既然眉批由左向右寫和念,那么,門上的對聯也應該由左向右貼和念,即左為上,右為下。”
《揚子晚報》曾刊登的張學文先生的“網民揭春晚差誤”中,列舉的第8個差誤:“對聯念錯。主持人讀對聯時,右邊是上聯先念,左邊是下聯后念,但橫批卻是從左向右念,很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湖南李先鴻先生在《對聯作法與提高》一書中,關于對聯的“橫批與對聯貼法”這樣認為“從書寫上來看,無論從右向左或從左向右,都是橫寫,兩種寫法都有理由,都允許……按當代形式把對聯也順著橫寫將左邊貼上聯,右邊貼下聯,這就有悖視覺和豎式排版方式了。”山西張延華先生在“對聯貼法亟待規范”(見《中國楹聯報》總第727期)一文中認為:“除了不懂亂貼亂讀以外……就是社會上各行其是的原因了。”
既然承認橫批由左向右寫和念符合國家有關部門的橫排文字的規定,那么文字的豎寫和印刷由右向左,也是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所以說對聯(當然包括春聯)的貼法和念法也應該是右為上,左為下。不能因為橫批從右向左寫,春聯就右為上,左為下;橫批從左向右寫(現時大多這么寫),就左為上,右為下了。如果春聯允許這么貼和念,會場的會標、舞臺的沿幕、景點的匾額,一般都是由左向右寫,對聯怎么貼掛和念呢?恐怕大多數人不會同意左為上,右為下的。《對聯》雜志下半月刊2007年第1期封三所刊登的“海峽兩岸農展和推介會”會場對聯上下聯貼反了,北京鄭海庭先生就提出了批評意見。
春節對聯的貼法學習了沒有?該會了吧,其實是很簡單的,所以,貼春聯要注意橫批從右向左貼、或者是從左向右寫都是允許的貼法,而春聯的貼法還是應該右為上,左為下,念法也應該是從右向左,既符規定,又合習慣。也許有人說怎么不順當呢?怎么別扭呢?怎么差了呢?我并沒有這種感覺,春節對聯的正確貼法您懂了嗎?
貼春聯有哪些講究 篇5
貼春聯首先要知道哪邊貼上聯哪邊貼下聯,一般是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但是具體哪邊貼上聯是要看橫聯,橫聯從哪邊開始讀哪邊就貼上聯。
第二就是要知道哪聯是上聯哪聯是下聯了,一般來說都會有寫,如果沒寫話,記住仄起平收,所謂仄就是指拼音中三四聲就是閃聲和去聲,平指是一二聲,即陰平和陽平,仄要在上聯,平要在下聯
貼春聯記住要選擇寓意好而且要適合哦,比如你已經腰才萬貫,那春聯還是低調點選擇平安類,如果你還不是很富裕,那就要招財進寶了。
貼春聯前要把舊春聯給撕下來然后把墻壁清理干凈這樣有利于新春聯能夠貼更加久不會掉。
貼春聯時用漿糊或者膠水,如果是比較薄那種紙,就要少抹一點,要不然會破,如果是后那種紙片型就要多抹一點不然容易掉下來。
抹漿糊時候記住對聯四周都要抹上,中間要隔段點上漿糊,這樣才能保證春聯不會從旁邊脫落,才能更加穩當。
【貼春聯有哪些講究】相關文章:
貼春聯有什么講究?11-14
貼春聯有什么講究03-05
過年貼春聯有什么講究03-08
貼春聯有什么樣的講究02-13
關于貼春聯有哪些忌諱02-16
貼春聯的講究02-14
春聯有哪些11-14
經典的春聯有哪些09-10
貼春聯講究的細節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