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的來歷及春聯故事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于春聯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春聯的來歷及春聯故事,歡迎查閱!
春聯的'來歷及春聯故事 篇1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風旋轉 霧迷漫
梅花朵朵報春天
雪如煙 暮添寒
時鐘嗒嗒數流年
迎新春 慶團圓
鞭炮聲聲送吉祥
看春晚 笑開顏
歡歡喜喜迎龍年”
---《迎新春》
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過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為高潮。在除夕當天我們都有貼對子的習俗。
春聯的來歷及春聯故事 篇2
王羲之妙書春聯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于是王羲之書寫了一副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世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這幅寫的是:鶯啼北星 燕語南郊
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都掛上了春聯,唯獨自己家門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幅,寫完后,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于門口: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的不太吉利。盡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著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的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蘇小妹生氣難和尚
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碧紗帳里坐佳人,煙籠芍藥。
一天,蘇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蘇東坡正為她煎藥,佛印和尚正巧來訪蘇東坡。東坡一見老友來訪,非常高興,就和佛印飲茶談天,竟忘了給臥病在床的小妹按時送藥,蘇小妹見哥哥還沒有送藥來,就在床上高聲念出一聯:清水池邊洗和尚,浪浸葫蘆;
以“葫蘆”隱喻和尚的“光頭”,實在大為不敬。蘇東坡曉得小妹脾氣,知道她又生氣了,連忙去為她送藥。佛印就苦了,既挨了“罵”,還要對下聯,但思來想去,一時難得佳對。忽然,他抬頭看見蘇東坡端了藥碗,撩起碧紗帳,正要給蘇小妹喂藥,猛地觸動靈感,立即對曰:“碧紗帳里坐佳人,煙籠芍藥。”蘇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將藥喝個精光。
【春聯的來歷及春聯故事】相關文章:
貼春聯小學作文02-20
貼春聯小學作文15篇01-15
除夕貼春聯作文10篇11-29
春節貼春聯作文800字12-19
春節貼春聯作文通用10篇01-05
有關春聯作文300字(精選35篇)12-22
關于貼春聯的作文800字(精選5篇)03-04
元旦的來歷及相關諺語12-27
鼠年過大年簡單七字春聯帶橫批01-06
貼春聯小學生作文600字合集10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