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1
當豪華本“大書”代替了“讀書破萬卷”的虔誠,成為擺設。
當囫圇吞棗式的略讀代替了細品推敲的熱忱,成為炫耀資本。
當經典圖書的塞滿書架代替了經典內容的熟讀深思,成為附庸風雅的道具,我總有一種期待:
我們何時才能冥然兀坐,品讀經典?
茶越沉越厚,便不會人走茶涼;酒越存越香,便不會酒醉人傷。品讀那些被時代篩選過的經典,不失為一大裨益。
品讀經典,能讓我們享受無窮的“正能量”,讓人生如月牙泉般碧綠澄澈,生生不息。經典,一經品讀,便會釋放點點滴滴的'正能量,然后星火燎原般在潛移默化中凈化我們的心靈。一個不去品讀經典的人,如何能讀出司馬遷的憤懣與頑強、屈原的求索與赤膽、文天祥的堅韌與傲骨?只有去品讀那些落滿塵埃的經典,才能喚醒那些穿戴越來越花哨,也越來越難以遮擋單薄的人們,讓他們在經典中尋到一味良藥,去拯救那脆弱而麻木的內心。由此可見,品讀經典的力量不容小覷,其正能量巨大無比。
品讀經典,能讓我們察古知今、規避風險,讓人生不再“秋月春風等閑度”。縱然歷史與當代不同,但事物發展的趨勢卻具相似性。品讀經典,恰能有這作用,唐太宗品讀經典,明白“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而勤儉治國,勤于納諫,成就“貞觀之治”;毛澤東品讀經典,知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終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莫言品讀經典,謹記鋼鐵一般的意志的重大作用,終煉就一身質樸與剛毅。他們都是璞玉,是品讀經典的力量讓他們在人生枝頭灼灼其華,也正是這份力量將引領他們走過千秋萬代。所以,莫忽略了品讀經典的力量,而應找尋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理由,進而“擇其善者而從之”。
誰將聲震世界,必將長久保持緘默,誰將點燃閃電,必將長久如云漂泊。在日益喧囂的現代,何不靜默端坐、品讀經典,如鯤鵬展翅,背負青天而天下望?
品讀經典,猶藥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潔身正性。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2
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而古典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品讀經典,是一場經典的盛宴;是一出名人大家的相約;是一段穿越時光的回想。在品讀經典中滋養著心靈,聞著書香伴我們健康地成長。
讀——經典
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有一定文學價值和影響的',它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樓夢》這本偉大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它將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種無限的力量。品讀《紅樓夢》,讓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傷感和寶玉的凄美愛情……在我高興時快樂時,我會翻開書,繼續吸取營養知識;當我傷心沮喪時,我也會翻開書,在書里面尋找知音,讓我知道,生命是美而圣潔的,人生是幸福與苦難相伴而隨的。正如古人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品——經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有這樣一則小故事,父子倆在林間散步,父親問:“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兒子答到:“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是一輛空馬車”。兒子問:“你怎么知道是一輛空馬車?”父親說:“從聲音可以分辨出來,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父親簡單的話語,告誡我們人不要高傲自大,自以為是,應腳踏實地。正如古人所云:“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悟——經典
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的獲獎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筆耕不輟,但卻也與那些博大精深、滋養心靈的經典作品不無關系。他出身貧寒,但也從為放棄過讀書,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將圖書館里1000多冊文學書籍幾乎全部看過,才最終登上世界文學之巔。莫言的成功驗證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訓。
經典如一壇老酒,醇香濃烈,馥香逼人;經典如一首古詩,絕唱歷史,彌久珍藏;經典如一支舞曲,圓潤華麗,不失內涵。品讀經典就如飲酒、誦詩、跳舞,領略藝術的至善至美。品讀經典,猶藥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潔身正性。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3
舒婷在談及閱讀經典的感受時曾說:“心境由此釋放,如同不同的光照耀在山水上,衍生出千變萬化的景觀來。”
看來,品讀經典的確如觀案頭上的山水,給予人類享受和思想的啟迪。但不知何時,這種沉靜寧謐的美感被浮華喧囂所打破,散落一地。
當震耳欲聾的流行樂淹沒了李白的踏歌,當哈里·波特的魔法棒打落了青藤老人的畫筆,當浮躁喧囂成為這個世界的主旋律時,品讀經典是否成為一種非主流,那含蓄典雅或睿智深刻的經典是否也要隨風飄去?
且不說經典著作,任何文學創作都難以排名論資的,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然而,版稅卻是可以計算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所謂的“作家富豪榜”、“文學版稅榜”便應運而生。可是,當我們看見位居三首的.是郭敬明、南派三叔、當年明月時,那種文化的失落感是難以言語的。再看《飄》《百年孤獨》等世界經典之作被小資文學、快餐文學遠遠甩在后面時,那種羞愧感同樣是難以言表的。莫說品讀經典,我們竟連“讀”也失去了。
現代人太忙了,忙得沒有時間去閱讀厚重而生澀的經典文學。然而,他們究竟是“忙”還是“盲”呢?
品讀經典從來都不是時間問題,是內心訴求的問題。約瑟夫說:“當水流經管道時,管道是什么形狀,水就是什么形狀;當生命之泉流經你時,思想是什么形狀,生命就是什么形狀。”經典便是生命的塑形模板,品讀經典的過程便是塑造生命的過程。
然而,當經典閱讀成為一種任務,壓在孩子們心頭時,他們還能品味其中的甘甜嗎?怕只剩下苦澀的渣子吧。我們要讀經典,更要品經典。閱讀一旦蒙上功利的灰塵,如何能“潤物細無聲”?
八十歲瑞典詩人至今仍在反復閱讀海涅、雪萊的詩歌,為遠離世俗功利,他常年獨居小島,十年磨一劍,《畫廊》的問世震驚歐洲。錢鐘書因《圍城》《管錐篇》而享譽文壇,而在這之前,他反鎖書房苦讀經典,為自己打造一座抵擋浮華的圍城。這才是真正的品讀經典,不因外物,只聽心聲。
品讀經典,讓我們既“讀”又“品”。在經典這片佳山水上,觀賞無窮景觀,真正做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書與人的融合。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4
經典,是在歷史長河的不斷篩選中遺留下的珍寶。品讀經典,就是對過往的審視。
何謂經典?經典匯聚天地之精華,經眾人的傳誦、贊美而一直流傳至今,其本質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挾著過往的塵土,等待著我們去品讀。
經典中凝聚著民族的精華,我們可以從中品味一個時代的精神。“李杜詩學”展現了盛唐時雄奇的景象,《三國演義》揮灑了三國時代的英雄豪情,《紅樓夢》則用其犀利的筆觸描摹了清廷時期的官府浮沉。打開一部經典,其恢弘的歷史便展現在眼前,其鮮明的時代特征令人回味。
經典的魅力是由其極具特色的人物所表現的。看過《阿甘正傳》的人一定會被其奮斗的歷程所感動。他在戰爭中幫助他人,沖鋒陷陣;他買捕魚船,建立自己的事業;他功成名就,卻從不忘記鋪施群眾。阿甘的.成長史就是一部有血有淚的奮斗史,我們從中品讀到真善美的真諦。看吧,那個吝嗇的葛朗臺,即使得到了再多的金子又如何?他的虛榮、貪婪使他丟失生命,最終在金幣中死去的他還是幸福的嗎?在作家有力地勾勒中,我們品讀到假惡丑對人性的褻瀆。生命也是如此,由真善美與假惡丑構成。品讀經典,讓我們在對假惡丑的抨擊中走向真善美的殿堂。
作品的經典還體現為文字的經典,那一個個含蓄雋永的詩句,那一篇篇纏綿悱惻的文章,讓我們深深贊嘆,并想要背誦成篇,成為自己的財富。而在不知不覺的熏陶中,我們的文章已然有了韻味,有了優美,這便是經典的力量。
品讀經典,是品讀其精神實質,從而使我們的內心豐富充實。一個熟讀萬卷書的人一定不會做出低賤之事,因為他的人格已是崇高的。把自己埋入經典之中,你會發現這個喧囂的世界原來可以如此寧靜。
然而,經典不是一成不變的。孔孟儒學雖將“仁”發揮到極致,但其“中庸之道”仍未盡善盡美。真正的經典之作,經由眾人的傳承,而更加熠熠生輝。對經典,僅有品味并不夠,更要加入革新、再創造,方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經典,不是永恒,它是襯托優質的最好底盤。品讀它,讓我們感受經典的魅力,讓經典融入到我的生命當中!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5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為響應學校號召,我帶女兒選擇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因為我對里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話語映像深刻,希望女兒開闊自己的胸懷,立下遠大的志向。
這篇古文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所著,文章分敘事、寫景、議論。作者在略敘原因之后,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再岳陽樓上觀看到的景色,通過寫景反映人們的'心情。
我的感受是,大部分的人只因環境變化而心情變化,絲毫沒有把國家安危放在眼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該時刻把國家放在心中。我們的祖國不單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更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實現航天飛船載人飛行的成功。祖國的強大讓我們每一個華夏子孫都感到驕傲和自豪。而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明天的中國等著他們去建設。
悠悠歷史千載事,說不完,道不盡。《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當時正被貶官,本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閑自在,可他沒有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不問世事,任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我喜歡作者用細膩逼真的筆觸刻畫出的一幅幅美景,更陶醉于其用意義深遠的文字所傳達出的終極價值高標。
今天的社會瞬息萬變,唯一不變的就是過去的歷史。經典潤澤生命,閱讀點亮童年,讓我們好好讀讀這篇文章吧。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6
閱讀,是一種享受——享受鳥語花香,輕風流水。
閱讀,是一種情懷——讓人敞開心扉,親近自然。
閱讀,是一種成長——既增長知識,又陶冶情操。
閱讀,是一種收獲——讓我們收獲果實,收獲知識。
小時候,《安徒生童話》讓我知曉了人魚公主為救王子而不惜變成泡沫的執著;丑小鴨履經嘲諷和排擠后美麗的蛻變;灰姑娘在忍受非人的家庭待遇后與王子邂逅的真誠回報;阿里巴巴通過“芝麻開門”獲得無數珠寶的智慧……在這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中,我感悟著他們的生命軌跡,體味著真,善,美的內涵。書,如陽光雨露。滋潤了我的心田,是我靈魂的導師,指引著我生活的航向。更賦予我美好的品格——善良,真誠,博愛和無私。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閱讀視野越來越開闊,收獲越來越多,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經》開始,我吟唱著風雅頌,拜讀著屈原的《楚辭》和《離騷》,體味著他滿腔的愛國熱血卻又報國無門的苦楚;敬服著荊軻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俠肝義膽和蒼涼悲壯。誦讀著唐詩宋詞,引航著平仄之韻。在那深遠優美的文辭中自然沉醉。讀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領略那一副別樣的壯美秋景;讀張繼的《楓橋夜泊》感同身受他當時落寞的情感聆聽他內心的凄涼無奈體味他愁緒萬千的無眠;讀岳飛的《滿江紅》深深折服與他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激昂豪邁;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肅然起敬于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從容;看今朝文壇,百家爭鳴,百家齊放,一路走來書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不僅教會我無窮的知識,還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賦予我神圣的使命——愛與責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無論時空如何變化,不變的依然是我對書的熱情,對書的執著,因為閱讀讓我知道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讓我們收獲更多的知識,更讓我知道世界的美好,讓我收獲滿滿,更加讓我幸福滿滿。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讓我們以書香為伴,在閱讀中積極思考吧!讓我們放飛夢想,暢游書的海洋吧!更讓我們收獲更多知識吧!
讓閱讀潤澤生命,讓書香伴我們成長,讓收獲源源不斷。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7
走進教室門口,耳邊頓時傳來朗朗讀書聲,心里突然涌起一陣波濤洶涌的浪花,心情油然而生,我迅速放下書包,也加入了他們的團隊。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再加上這美妙旋律,讓校園增添了不少色彩!
詩歌,正如一輪紅日,照耀我們茁壯成長;詩歌,正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進之路;詩歌,正如一簇簇美麗的鮮花,散發出它的芬芳清香。
當我們隨意浪費,隨意挑食,我會不禁想起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我在做數學題時,經過老師的指點,我又脫口而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到廬山,自己的腦子里就冒出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振奮人心的美景引入我眼簾......每當走進教室時,心中自然就多了一份期待,多一份驚喜。
在現代詩的.世界里,也是別有一番韻味。
夜晚,當我看到天上一閃一閃的繁星,我就想起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當耳邊傳來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時,自己就會知道,那準是《爸爸的鼾聲》......
假如我是一只小魚,我就會在詩的世界里盡情遨游;假如我是一架鋼琴,我就會彈奏出一首動人心弦的曲子;假如我是一片落葉,我會在空中譜寫一首首小詩;假如我是一起蝴蝶,我會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獨自漫游在世的海洋中。
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新的發現,讓我們一起富有活力,一起來迎接這每一個黎明!
晨誦,讓生活更精彩,讓生命更潤澤。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8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像世界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曾有一位老師對我說:“當你把很多書看完了,你把收獲寫下來。”現在,我就把它寫下來。
在書中得到知識
當我把第一本書《十萬個為什么》看完后,我發現這世上竟有這么多巧妙地知識。我以前都沒有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自從我把《百科全書》看完了以后,我才知道:要離開火車兩米的地方,避免卷進火車底……世間萬物,千變萬化,唯有書中的知識永存。
在書中感受痛苦
我是看小故事長大的,對于那些“成功之鑰”我是不會忘記的,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那些黯淡傷神的悲慘故事,我怎能忘記呢?人物的悲慘身世,悲慘經歷,我們雖不曾經歷,但卻可以感受那份揪心苦痛。那時那刻,我的心,我的思想,就這樣,在激烈地碰撞中成熟,我生命也在痛苦中得到升華。
在書中潤澤生命
在書中,痛苦,開心,流眼淚,這都是無法避免的;在書中,我們成為了高尚的人;在書中,我們清洗著人類骯臟的生命。
讀者們,你們還沒有忘掉那位老師吧?
那位老師就是書,他現在正在問我:“你尋找到了你想要的東西了嗎?”
“是的,我尊敬的老師,我尋到了,而且是在不停地尋,孜孜不倦地尋,永遠地尋……”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9
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那場景,就像濃茶浸過,透出些許古色古香的感覺;同時,也包含著一種淡淡的溫馨的意蘊。
我們曾經。
我遇見你時,你比我小了一歲,卻是一個世紀的“漫長”。我出生在一個世紀末,似乎還含著那個世紀所經歷的痛處,而你,出生在一個世紀之初,充滿了新世紀所贈予的陽光,但這一切并沒有絲毫影響到我們的友情。
我們經常在一起玩,玩得痛痛快快,玩得大汗淋漓,簡簡單單的頭腦,簡簡單單的快樂,簡簡單單的一切,伴隨著我們簡簡單單的每一天。
一切就像是夢。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的秘密基地?那一叢矮竹深處——藏滿了我們的憧憬和歡樂;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翻過鐵柵欄,到那個童真的幼兒園里去,還處處提防著看門的老大爺?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那一只雨天死去的小小麻雀?那一次,我們用那棕黃色的.土,為它壘起了小小墓碑;
你一定還記得,我和你,還有那一幫孩子,在蕩著秋千,你總愛左邊那個秋千,我總愛右邊那個秋千,在秋千架下快樂的笑,商討新鮮的玩法……
一切的一切,像翻過一本積滿灰塵的相冊,一頁頁陸續浮現在腦海,而且漸漸親切起來,很久,很久……
如果說,遇見是一種緣,那分別就是一種愁了。因為我們曾經一起說,我們就這樣一起生活——這也算是個約定吧。而我,卻先違約了。
前不久,爸爸給了我一張照片,是你在操場上跑步,鏡頭很遠,卻是那么親切。得知你即將去南京戲劇學院學習,還在茫茫人海中穿梭的我,祝福你順利邁入自己的舞蹈生涯。
這次回家,我在那一叢矮竹前久久佇立……
我們曾經打水仗的那一片操場,躲雨的那一方斜檐,還有……沉浸在兒時的回憶里,猛地拉回現實,才覺得已經過了兩年。
兩年的時間,說長也不長,也僅僅是生命長河中的兩朵小小浪花。說短也不短,已然是過了700多個日日夜夜。
兩年來,無論是這陽光下的觸景遐想,還是那夜深處的回首翹望,總會不由自主地憶起我們的相遇,和相遇中的我們。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盡管有這千古名句的撫慰,我還是更珍惜相遇對生命的潤澤。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 10
“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難取舍,悲歡離合,都曾經有過。這樣執著,究竟為什么……”每每耳畔想起這首旋律優美的曲子時,我禁不住思緒萬千。仿佛只是在轉瞬之間,多年的期盼、耕耘、收獲。又匯記憶成詞了。撿幾片黃葉,回味走過的路,我和黃葉一樣的茫然。抓幾把泥土,咀嚼走過的歲月,我的心情和泥土一樣的沉重。翻幾頁日記與讀書心得,檢點流逝的光陰。去的盡管去著,來的盡管來著。然而。在來與去的中間,我又做了些什么呢?
作為一名普通的職業教育工作者,執教多年時間磨去了年輕的沖動,看慣了教育上的許多過程與形式,但我深知,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深知自己文學功底的`淺薄與童年教育的偏激。我始終沒有忘記多讀多寫。多少次孤燈冷對、多少回雨夜徘徊、多少次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心中盛下的太多。我只是默默地讀、靜靜地寫。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周圍的事物:苦難和不幸是一筆千金難買的財富,孤獨和寂寞則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境界。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里,我看長河落日圓;在濁浪排空之時,我閉門讀書、窮究學問……
“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恩怨忘卻,留下真情從頭說。”我陶醉在自己創造的意境之中,人是需要有理想、有激情、需要美,需要以美的意境與情操陶冶自己,讀書正是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雖然也曾哭過、笑過、愛過、恨過而不敢有作家的夢,但有著對文學的執著與追求。多少年來興趣未減,我想把這一生都獻給了文學,也無怨無悔。
“敢云大隱藏大海,且耐清貧讀我書。”
這就是我的自畫像!有興趣便就有熱情,為什么讀了頭一本小說就無法抑制,就產生了一種想把五千年傳統文化經典中的文學書籍都挨個讀一遍的強烈愿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如是說。現在想來只能歸于興趣。回顧以往的路,我一直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回旋中求索。求索是自救、求索是反省,但從“奴在心者”到“我是我”的蛻變卻是如此艱難。而讀書這種精神需求的狀態才使完成了這種蛻變,才一年又一年地填充著我腦海中的空白,換句話說,就是在我的心靈深處有一種“信”的力量。所謂的“信”,我要表達的是主體與客體的同時肯定,一個人已經徹底消除了他所要從事的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眾多障礙,而以主動、積極的姿態使愿望與目的相吻合。盡管說這種吻合或者說統一僅僅發生在“主觀世界”中,被外人看作是一廂情愿的夢想,但對于某個人來說卻是完整的、自足的。在當下的生活環境中,在個性都將被馴服成職業模式的觀念形態中,晨曦和夕陽對無數個相似的影子恐怕已經沒有多少意義可言,的確,人活著太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說“我信”。它可以確立自己的價值規范和行為準則,可以增強生命的內在力量;也正是“信”才使那么多人默默守護著一種東西。在急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去尋找精神的棲息地。置身于一方書的天地,獨目那些或發黃或嶄新的書籍,用它那睿智的靈氣會將我的心靈撫慰。
仰天長問,胡馬啾啾,太多的忙碌,飽經風霜的臉上笑容依舊,回顧從坎坷的風雨歷程,還依然是那么地清晰,還依然是那么地凝重。仿佛那些事全部發生在昨天。,一次次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失去與得到、追求與理想,任憑迷茫將自己吞噬,但我從未后悔。用關中作家陳忠實的話講,就是“在鍛煉自己承受痛苦的心理能力懂得整個生命歷程中,成就我的藝術理想,成就我的人生理想。”
關山腳下,生機盎然,風景這邊獨好;汭水河畔,桃李芬芳,職校真情更濃。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結緣書香,潤澤生命。“讀書萬卷笑納古今成妙趣,享百歲壽靜觀天地悟禪機”,愿汭水成為美麗永恒的文學之流。愿職教師生的讀書活動及各項事業擁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我用曾國藩的四季讀書來結束我的讀書體會;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生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陰寸陽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夏讀書,日正長,打開書,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燈下苦讀聲朗朗。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農村四月閑人少,勤學苦攻把名揚。
秋讀書,玉器涼,鉆科研,學文章,晨鐘暮鼓催人急,燕來雁去催我忙,菊燦疏籬情寂寞,楓紅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虛度,老大無成空自傷。
冬讀書,年去忙,翻古典,細思量,掛角負薪稱李密,囊螢映雪有孫康。圍爐向火好勤讀,踏雪尋梅莫亂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載寒窗一舉湯。
【征文:品讀經典,潤澤生命】相關文章:
生命的頑強作文征文03-08
堅毅的生命植物征文(精選36篇)03-30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征文「最新」02-13
品讀人生作文02-08
品讀夏天作文03-20
品讀生活作文03-07
品讀人生作文02-20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征文(精選52篇)06-11
初三珍愛生命遠離火災征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