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這樣寫新聞》讀書筆記
1.劉x奇同志教我這樣寫新聞:
記者的品德:不寫違心的文章,不能為了發表,就去迎合;發表不是寫文章的目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不能為發稿而發稿,因為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2.記者的寫作:
為什么人家就寫得好,群眾愛讀,自己就寫得差,讀者不喜歡呢?原因很多,語言貧乏、枯燥無味,恐怕是一個重要原因。(想寫好新聞,就要不遺余力地努力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駕馭語言的能力。忘了再哪看到的,有時老百姓的大白話比記者的語言更生動準確。而且,我認為個人閱歷、知識儲備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3.胡喬木頤園話新聞:
胡喬木提出了“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問題。他說:“我們的報紙有共同的方向,但是又要有適當的分工,即所謂統一性和多樣性。”(這就是不同媒體都有自己的定位吧,定位不同,偏向也就不同。)
4.我怎樣寫經濟報道:
人們常說這樣的一句話:經濟報道往往寫得“內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大多數讀者往往都站在外行的.角度看新聞,學術性較強的新聞要求記者必須自己先把這些東西弄懂,自己都不了解怎么給別人解讀呢,受眾即使看完了也還是云里霧里放光彩。)
5.要別出心裁——抓活魚:
我們當記者的,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新聞總要有點新鮮味才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新聞報道,不僅讀者討厭,我們自己打開報紙也不想看。(同一個新聞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當人有我精變得很難時,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做到人無我有。)
6.怎樣做到重大突發事件中的深度報道:
深度報道必須像拳擊手出拳一樣,追求“快”、“準”、“狠”。
快:深度報道的根本屬性是新聞,新聞就要“快”;否則,新聞就成為明日黃花。“快”是針對于動態消息而言,而深度報道首先講求的是深度,重大突發事件的深度報道同樣要“快”,快也是深度報道的生命!(起初我不明白深度報道為什么要快,后來看了這篇文章中的案例才懂,深度報道也要時效性,如果一件重大事件發生后十幾天甚至幾十天才登出深度報道,就算相似的深度報道沒被別人寫出來,恐怕受眾的興奮點也早就轉移了。)
7.皇冠明珠的昭示:
不少人寫消息常把背景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黑壓壓的,讀之令人頭疼。總結獲獎消息的成功經驗,其中有一條是最好把背景打散了用,或分為幾個自然段,穿插于其他材料之中;或干脆不用集中的背景段,而把背景變成定語或狀語來用。這樣,既可增加信息量,又可避免成段照搬背景的冗長和沉重。(能分散著把背景穿插進去并且寫全應該不太容易吧……但確實,平時看那種整段的一板一眼的背景感覺很枯燥,恨不能一眼就掃過去)
8.新聞不能含甲醛:
打假報道要深入再深入。(這篇新聞主要還是強調真實性,講的是山西文水縣一酒廠兌假酒致使數十消費者死亡的新聞,然而這一家酒廠出了問題卻使山西知名的汾酒銷售遭到沉重打擊,該記者深入采訪為汾酒正名;讓我想到陳永洲事件,如果最后沒有調查出陳永洲是在發假新聞,任由輿論自己發酵,中聯重科恐怕還要遭受更大的損失。)
【《記者這樣寫新聞》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新聞記者辭職申請書07-14
新聞與正義讀書筆記09-14
《做新聞》讀書筆記12-03
我是新聞小記者作文500字09-16
關于新聞記者自我介紹范文11-26
魚記者的新聞稿作文400字07-09
老鼠記者讀書筆記(精選5篇)07-01
這樣的我-寫人作文05-11
這樣的我寫人作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