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喧囂的孤獨》讀書筆記
無意中購得的書,只因為喜歡這個題目而已。因為一個學生的放鴿子,一個下午的時間,看完了。
《過于喧囂的孤獨》作者是捷克作家赫拉巴爾。這是一個在廢紙收購站的老打包公漢嘉的獨白。漢嘉一生沒有結婚,沒有家庭,也沒有孩子,三十五年間一直在一個廢紙回收站做打包公。三十五年間,他一直呆著臭氣熏天的地下室,操作一臺壓力機。將各地收集來的廢紙、廢書、廢畫等壓縮成四方的大包。搭配著酒。雖然這個工作辛苦,環境糟糕。但是,他卻一直自得其樂,在堆積成山的廢紙堆中,尋找文學的經典書籍,并且自學其中的知識,了解哲學,懂得基督和老子,欣賞名畫,并將所有的大包都用精美的畫作裝飾上,搜尋出廢紙中的精華書籍,送給需要的人......這份在別人看來的低下的工作,在漢嘉眼里,樂在其中,甚至是打算退休之后,仍然沉浸其中。就像他的叔叔退休后,仍然沉迷于火車站信號員的工作一樣。但是,生活總是充滿著意外和痛苦。時代的發展,新一代的工作方式出現了。大的壓力機,機械化卻高效率的工作人員的出現,漢嘉失業了。在喪失了唯一的生活和生存樂趣之后,漢嘉將自己送進了壓力機.....
一直在思考孤獨和喧囂。這里的孤獨和喧囂分別是什么呢?
文中,讓人尤其印象深刻的便是下水道中老鼠的廝殺。“然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于一份學術報告,說明小灰鼠和褐鼠像人類一樣也進行過一場總體戰,結果以小灰鼠的全面勝利而告終,但戰后小灰鼠立即分化為兩群,兩個灰鼠宗派,兩個有組織的灰鼠團體,此刻它們正在布拉格地下所有的下水道和陰溝里進行著你死我活的戰爭,一場聲勢浩大的鼠戰,哪一方取勝,它們便有權占有下水道中流經波德巴巴的全部廢物和排泄物。我從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淘溝工口中得知,這場戰爭一結束,取勝的一方又將立刻合乎辯證法的分裂為兩個陣營,正如瓦斯、金屬以及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要分裂一樣,使生命通過斗爭向前發展,然后通過尋求解決矛盾的愿望而取得一分鐘又一分鐘的平衡,因此從整體上看,世界一秒鐘也不曾跛掉一條腿。”
這既是寫老鼠之間的無休止的爭斗。更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物質利益,進行的'無休止的戰爭。這本書寫于二戰的背景之下。因為利益之爭,世界分裂成兩個陣營。壓迫者(希特勒)和被壓迫者(比如,茨岡人),壓迫者強大的勢力,將無辜的百姓拖入了戰爭,而且毫無還手的力量,直接是殘酷的屠殺,就像那個可憐純潔無辜的茨岡小姑娘一樣。在這個年代,外面的世界是喧囂的,充滿了炮火,哀嚎,怒吼和痛苦。但是,對于漢嘉而言,一切確實靜寂的。他每天生活在逼仄的地下室中,隔絕著外面的世界和喧囂。他雖然孤獨,但是仍然感覺到幸福。“因為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并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個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中,因為我有點兒狂妄,是無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無限和永恒也許就喜歡我這樣的人。”他是alone,但是并不孤獨。圍繞著他的喧囂是鼠國的喧囂,是外面世界的喧囂,于他,是寂靜的。他alone ,卻不lonely.
時光流逝,戰爭終于結束了。一方終于戰勝了另一方。人們總以為二戰結束了,一切苦難的就都結束了。美好的新生活從此開始。但顯示卻并非如此。戰爭雙方的陣營剩下了一個。這個戰勝方,就像細胞分裂一樣,因為利益又開始劃分為新的陣營。壓迫方與被壓迫方開始了又一場關于生存和生活的廝殺。而這場戰爭,更加的殘酷,涉及的面更加的寬廣。它是經濟方面的,意識方面的等等。
“黑格爾教導我說,世界上唯一可怕的事情是僵化,是板結、垂死的形態,唯一可喜的是這樣的一種狀況,即不僅個人而且人類社會通過戰爭而恢復青春,通過新的形勢爭取新生的權利。
科技的發展,時代的發展,新的技術和要求開始了和舊的技術和生活方式的廝殺。在這場戰役中,漢嘉未能幸免于難。他那落后的機器,那悠哉悠哉的工作方式,那沉浸其中的藝術和思想享受,與新時代格格不入了。于是,大機器和機器人般的工人,在這場戰爭中勝利了。漢嘉被out出局,失業了。他再也不能享受從廢物中尋找出人類思想珍珠的樂趣了,再也在工作時不能和古哲今圣進行思想碰撞,再也不能給別人挑選著夢寐以求的”瑰寶遺珠“了.....他的工作即將消失了,生活樂趣即將消失了,存在的意義也即將消失了......
在時代的面前,在那個人們不需要思想的年代,只需要利益和效率的年代,一切都是如此的如火如荼的展開。大工業的時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大家在多掙錢,多享受的時代。外界是如此的熱鬧和喧囂。但在這種喧囂之中,漢嘉是如此的孤獨。他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猶如迷途的羔羊,他迷失在這個時代,這個喧囂中。他既理解這些先進的知識、技術和工人,但同時,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失敗“和孤獨。他不再適應這個社會了,不是因為他無法像他們一樣工作。而是精神上他無法和他們一同看著”喧囂“,內心卻空洞無物。人控制機器,人也成為了機器,沒有思想的機器。”依我看來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邁進之后又都向后回歸,恰似鐵匠的風箱,也猶如我這臺壓力機,機槽里的一切都在綠色和紅色電鈕的作用下一會兒跳向前,一會兒又跳回來,唯獨這樣世界才沒能瘸了一條腿“科技的物質的高速快速的向前發展進步,伴隨著的是思想和精神上的退化。”仁慈的大自然創造了一種恐怖,在這種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毀滅,它比痛苦更為強烈,在真理出現的時刻籠罩著你。”在這樣的時刻,在這個大家都被同化的時刻,漢嘉是清醒的。他在地下室廢紙堆中學到的知識,讓他“忽然眼前一亮,覺得自己在變得美好起來,因為在經歷了所有這一切--在過于喧囂的孤獨中看到的一切,身體和靈魂所感受到的一切--之后,我還有足夠的勇氣使自己沒有瘋狂,我逐漸驚異地意識到我的工作把我拋進了一個廣大無垠、威力無邊的領域”。工作給了漢嘉安全感,存在感。他躲過了早期的“喧囂”的洗禮。
但是,“天道不仁慈””生活也不仁慈“。他唯一的避風港,也被廝殺所驚擾了。那個最不起眼,最被人所鄙視的地下室的工作,也被席卷了,也被剝奪了。漢嘉曾經也嘗試進入”那些機器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不行。生活沒有了樂趣,也就不成其為生活了。同化不得。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他看到了人們對于知識,對于書籍的踐踏,對于最高貴思想的鄙夷和漠視,甚至是毀滅。對于文明和內在的道德法則的毀滅,不僅無動于衷,而且還積極的主導其毀滅。漢嘉終于崩潰了。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痛苦、無助和絕望。
于是,就像他殘酷地用壓力機毀滅的老鼠和老鼠窩,他曾經感嘆”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么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他忘記了,他有警覺。但是,其他人,卻徹底忘記了,也不想再記起。于是,漢嘉,最終選擇了”progressus ad originem 也就是regressus ad futurum",遵循著老子的”誕生是退出,死亡是進入“。他選擇在他找到心靈安寧的壓力機機槽上”被粉碎“被打包,釋放出他的“精華”。
在外界的喧囂聲中,在地下室老伙計壓力機的嘈雜的“喧囂”生活中,成就自己的孤獨......
漢嘉曾經在一種喧囂聲中,尋找到了自己的寧靜,在他所熱愛的工作的喧囂聲,獲得了自己的寧靜。不論外界如何變化,不論天道如何的不仁慈,始終遵循著自己內在的道德準則。直到,外界剝奪了其最后的避風港。他仍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漢嘉如此,作者赫拉巴爾也何其不是如此呢?作者最終是在醫院的高樓墜下身亡。是自殺還是意外,只有遠逝的魂靈才知曉了。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如此的喧囂,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理念,思想,思維,信仰,信念......還有轟隆隆的機器聲,鏗鏘鏘的金錢聲,拍馬溜須的夸耀聲,驚天動地的槍炮聲.......物質的,精神的,一股腦兒的妄圖楔入每一個人的頭腦和骨髓.......你是否孤獨呢?是否能抵擋支撐起這份孤獨呢?過于喧囂的孤獨,又能否守住內心最后的道德底線呢......
【《過于喧囂的孤獨》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過于喧囂的孤獨》讀書筆記3篇07-08
孤獨之旅讀書筆記06-27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讀書筆記06-07
孤獨者讀書筆記101-05
喧囂里的美麗作文11-16
高中安靜與喧囂作文04-23
安靜與喧囂作文范文08-30
面對喧囂高中作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