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

時間:2023-03-09 22:40:49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

  《藝術的故事》本書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下面給大家分享藝術的故事的讀書筆記,歡迎借鑒!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1

  《藝術的故事》是貢布里希爵士編的,書中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20世紀前半葉的實驗藝術發展歷程。里面的內容很多,繪畫、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藝術史類的著作,六七百頁厚的書籍細看下來多少是需要些勇氣的。還好本書通俗易懂,簡明曉暢的語言就能表達嚴肅的題目。與一般美術史不同,這本書既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難懂的“主義”來概括美術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問題情境”。貢布里希認為藝術的發展是在藝術家不斷解決由社會和藝術傳統自身所提出的問題過程中形成的。在導論中,他就駭人聽聞地說:“現實中根本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當然,當我們大致讀過他所講述的歷史,再看到他說藝術的故事是“各種傳統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故事”時,就會真正明白他的意思。

  一般公眾已經安于一種觀念,認為藝術家就應該創作藝術,跟鞋匠制作靴子沒有多大差別。這種觀念等于說,一個藝術家應該創作他曾看見過被標名為藝術的那種繪畫或雕塑。人們能夠理解這個含糊的要求,但是遺憾,那正是藝術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以前已經做過的東西不再出現任何問題,也就沒有任何任務能夠激發藝術家的干勁。但是批評家和“博學之士”有時也有類似的誤解之過。

  實際上根本沒有藝術其物。只有藝術家,他們是男男女女,具有絕佳的天資,善于平衡形狀和色彩以達到“合適”的效果;更難得的是,他們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絕不肯在半途止步,時刻準備放棄所有省事的效果,放棄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經歷誠實的工作中的辛勞和痛苦。

  貢布里希的講述完美而親切,平易近人的作品,藝術理論被以通俗的方式敘述出來,作為例子的藝術品的選用真的很合適。讀者和作者也可以取得較好的互動。他所要闡釋的是人們不是為了響應某種潛在的“精神”的呼召去改變傳統,而是情境的改變使其不得不然。例如說到具有強烈世俗傾向的荷蘭繪畫,他認為是由于經過了宗教改革,從而使新教統治區內的藝術家已經沒有什么自由再畫祭壇畫了。無論哪種社會,貢布里希所關心的是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情境”。不是一個統攝一切的“時代精神”,而是許許多多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吸引著藝術家奉獻他們的才智與精力。我們應當感激各個時代的藝術家,正是靠他們的辛勤勞作,解決了審美領域中那些潛在的問題而匯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藝術世界。

  讀完了這么厚厚的一本書,看了上萬言的東西,露出的卻只是冰山一角。越學習就發現自己的無知,我看到了自己的嚴重不足,整個人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也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藝術的故事》不僅教給人們欣賞藝術,它還讓人們欣賞了知識和智慧的魅力。這本書非常值得深入一讀。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2

  《藝術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西方藝術的歷史,以及作者對于藝術的認識概括,具體內容不加評判,只想說一下個人感受。

  1、感受

  首先直觀的閱讀感受是歷史感,整個人類歷史浩浩湯湯幾千年,多少偉大人物、思想、創造、藝術,最終又塵歸塵土歸土,只留下一粒塵埃。經歷過無盡的痛苦,也創造出無盡的輝煌,人類認為無比重要的執念,又如此的微不足道。

  用一句話來概括(引用):存在的,都是必然的存在,并在將來永遠存在。

  2、藝術的個人理解(概念、現象、結構、功能、關系)

  從書中藝術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藝術實際是人類對事物的認知方式。也就是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自然、社會、人,或者看待他的方式。藝術其實是在社會普遍認知的基礎上在不斷探索新的認知方式。

  對于藝術的歷史可以概括為5個階段:概念、現象、結構、功能、關系。首先是埃及藝術的概念階段,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起于概念階段,藝術表現的同樣是存在于大腦中的概念,與現實中的客觀存在關系不大。第二個階段是希臘時期現象階段,對于世界客觀表象的詳細觀察,通過陰影,縮短透視等對世界無比真實、詳細的表現。第三個階段是英國、北歐的結構階段,人們不再滿足知道事物外表多么詳盡的變化,而是去探索事物相對穩定的內部結構。第四個階段是美國為首的功能階段,我們不再對事物的外表及內部結構感興趣,只關注它的作用和價值。第五個階段是我自己添加的關系的階段,我們的`認知從獨立的個體擴展到整體關系,事物是由本身內部各種關系組成,同時受外部各種關系影響。

  舉個蘋果的例子:概念階段是對大腦中想象的蘋果進行表現,例如圓圓的紅色;現象階段是如實的表現蘋果樣子,包括顏色的變化、精準的形狀、陰影。結構階段是蘋果解構,蘋果核、蘋果皮、果肉等,所有的蘋果具有同樣的結構,不去認識各種各樣不同的每個蘋果。功能階段是對于蘋果味道營養的認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形狀和結構,我們更想知道他是甜的還是酸的,是脆的還是軟的,營養元素是否健康。最后是關系階段,我們發現蘋果形狀味道不僅和樹木品種、樹根、樹葉、樹干有關系,還和土壤、水、陽光、溫度等等很多事物存在無比復雜的關系。這就是五個不同階段對于事物的認知方式,藝術同樣是在探索認知事物的方式并進行表現傳達。

  所以當前不管是什么藝術或者設計,只要是在探索關系,就是處在符合時代的最新趨勢之上。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3

  終于在注意力的極限到來之前把這本書讀完了,序言、作為結尾的最后兩章是全書的精華。《藝術的故事》好在它不僅是“藝術作品的整齊排列”,更重要的是一種全局視角的歷史切入。貢布里希不僅是在完成一本詞典一般的藝術史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在給初步接觸藝術史的人一種看藝術品的視角,一種很難得的審美教育——怎么看待藝術,藝術是什么。感動于它恭謙又富有幽默感卻也不失嚴肅的敘事,感覺像是在聽老爺爺講故事一般,非常喜歡這本書,藝術審美入門,藝術批評入門,藝術欣賞入門。

  因為所學專業的關系,對藝術類的書籍及字眼莫名的.親切,仿佛帶著安全感,文字和文字都是有聯系的,藝術與藝術也是觸類旁通的,管理自然也是一樣,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去傾聽,欣賞,最后以藝術的手法處理,便是收獲。

  《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過透視問題。我大概有這樣一個脈絡,透視的發現和發展經過了4個階段。

  一,短縮法的發現和運用

  透視在沒有被明確的提出之前被稱為短縮法。最初發現短縮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個希臘花瓶上。畫的是辭行出征的戰士,右腳仍然是繼承了古埃及的“保險”畫法,但是左腳已經是經過透視短縮了。我們看到5個腳趾好像一排五個小圓圈。也許這么小的一個發現不值得我們這么興奮,但實際上這意味著古老的藝術已經死亡而被埋葬了。后來的希臘化時期和拜占庭時期的畫中也出現過短縮法。當時的藝術家是把遠處的東西畫的很小,近處的東西畫的很大。可是遠處的物體有規律的縮小這條法則在古典文化時期還沒有被采用。

  二、短縮法再次被重視

  喬托所畫的《“信德”的擬人形象》中,我們看到了手臂的短縮法,臉部和頸部的明暗造型,流動的衣褶中深深的陰影。像這樣的東西已經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畫了。喬托重新發現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錯覺的藝術。

  三、透視法的提出和應用

  到了15世紀初期,布魯內萊斯基發現了“透視法”。我們已經看到,盡管希臘人通曉短縮法、希臘化時期的畫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錯覺感,但是連他們也不知道物體在離開我們遠去時體積看起來縮小是遵循什么數學法則。馬薩喬迅速掌握了這種透視手段并體現在畫中。在他的《三位一體以及圣母、圣約翰和供養人》這幅壁畫中,墻面好像被鑿了一個洞。通過洞口人們可以窺視到里面的一座布魯內萊斯基風格的新型葬儀禮拜堂。到了15世紀后期,安杰利科修士的一幅《圣母領報》中,我們立刻可以看出透視技藝對他來說毫無困難。烏切洛更是全神貫注于透視研究之中。通過他所熱愛的透視技藝試圖構成一個真實的舞臺,使他的人物在那個舞臺上有立體感、有真實感。雖然烏切洛還沒有學會怎樣使用光線、明暗和大氣來修潤嚴格透視畫法的刺目的輪廓。但他也體驗到了透視法給他帶來的新奇效果。

  四、透視法的繼承和發展

  曼泰尼亞沿著馬薩喬的路子走了下去。他的人物像馬薩喬的人物那樣動人,那樣有雕塑感。曼泰尼亞意在使用透視法創造一個舞臺,使他的人物好像立體實物一樣站在上面活動。他好像一個高明的舞臺監督那樣,布列人物來表達這一瞬間的意義和事件的過程。

  當然,對透視的探索仍在繼續,只是藝術家遇到的問題更多的體現在其它方面了。《藝術的故事》這本書中涉及較少。希望以后能看更多的書籍,進一步總結透視發展的脈絡。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藝術的故事作文11-05

《溝通的藝術》讀書筆記05-06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03-24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03-05

藝術的故事作文(11篇)11-05

胡雪巖跳槽的藝術名人故事09-24

藝術的故事作文11篇11-05

藝術的故事作文通用11篇11-05

藝術的故事作文(匯編11篇)11-05

人民藝術家老舍的故事08-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精品影视国产一区在线麻豆 | 亚洲一区自拍偷拍 | 在线观看国精产品二区 | 天天高清在线3w |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日本一本之道高清不卡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