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1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第一部出版作品《理智與情感》,這部小說的發表無疑為以后現實主義的重新崛起和發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埃麗諾與瑪麗安兩姐妹曲折復雜的婚事風波,并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范問題。小說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它對理智與情感、道德與規范的討論對于今天依然有指導意義。這是部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說中種種關于門當戶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量卻充斥其中。
小說對理智與情感的討論,一方面通過兩姐妹性格的對比表現出來。姐姐埃麗諾代表理智,她選擇對象不是看中家庭地位和財產,而是從人品出發。上了雖不漂亮卻人品出眾面,這種對比還通過德華與布蘭等上校的行為表現出來。德華雖然由于年輕時不夠冷靜而與庸俗的露西訂婚,并一直感到痛悔,但他能夠從理智出發,從道義出發,堅持這場錯誤的婚姻。這就是他的道德觀,即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是符合現實的道德觀。
布蘭登上校對瑪麗安心生愛慕卻一直得不到對方的好感,還看到自己最了解的花花公子威洛比和瑪麗安在一起,但是他并沒有沖動地向瑪麗安揭發為羅畢,而是默默地接受,默默地等待,暗中安排一切,直至瑪麗安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他這樣做是很理智的,因此他最終贏得了瑪麗安。
盡管小說對理智與情感的對比的描寫有時過于夸張,但這種描寫能夠帶給讀者深刻的啟迪,那就是:我們要理智地對待情感。其實不僅是情感,我們還可以把它推廣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公平、不順心的事,有時還會很惱火。這時候我們如果想瑪麗安那樣不顧一切地去宣泄,那么不僅不會得到同情,還會更加不利于煩惱的消除。而如果我們像埃麗諾那樣理智地克制自己,冷靜地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那么即使這樣不會使事情變得很好,最起碼不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在對待友情、上下級關系、宿舍關系、商業合作關系等各種復雜多變的關系時,我們可以多想想怎樣理智地處理這些關系,才能有利于問題的解決。選擇理智,我們會變得更加成熟。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2
《理智與情感》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第一篇著作。
《理智與情感》無時不散放著理性的光芒,并以書中主人公卓越的理智的頭腦和其機敏與智慧,當然了,還少不了她心中熾熱的感情,來表現保持自我的完整與滿足社會的要求這一中心思想。《理智與情感》是一部寓于情趣與幽默的作品。它以兩姐妹曲折復雜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表達出了理智與情感的關系,以及很多情況下,理智應更勝于情感的主張。在簡。奧斯汀的時代,對情感的贊美是當時文學的主流內容,許多人都認為有無法克制的強烈情感才是優秀人物的表現,而無論這種感情是否會給其自身或其家人帶來痛苦。如果想要克制或隱藏,那便是錯誤。
小說主人公埃莉塔的理性和瑪麗安娜的感性都是被擠壓變形的東西,似乎代表著保守與開放。如今的人們誰還肯揪住諾言這種東西不放?守諾,也被別人守諾是一種心底的舒適。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你實踐了你的承諾,這比什么都重要,情感早已不是“喜歡與不喜歡”這樣簡單。
就像這本書中所寫到的,情感與理智均有摸棱兩可的內容。情感包含愛,恨,親,惡等,發呼于心的所有東西;理智則有法理,公理,機智,詭詐等不同類別。不親涉其中是難以體會的。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3
《理智與情感》,簡.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一部作品,讀后自覺其中充滿了理智,情感和智慧,給人以頭腦充實的感覺。和簡.奧斯汀的其他作品一樣,或者更與她本人相似。《理智與情感》無時不散放著理性的光芒,并以書中主人公卓越的理智的頭腦和其機敏與智慧,當然了,還少不了她心中熾熱的感情,來表現保持自我的完整與滿足社會的要求這一中心思想。《理智與情感》是一部寓于情趣與幽默的作品。它以兩姐妹曲折復雜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表達出了理智與情感的關系,以及很多情況下,理智應更勝于情感的主張。在簡.奧斯汀的時代,對情感的贊美是當時文學的主流內容,許多人都認為有無法克制的強烈情感才是優秀人物的表現,而無論這種感情是否會給其自身或其家人帶來痛苦。如果想要克制或隱藏,那便是錯誤。而簡則通過兩姐妹的故事對這種觀點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從書中可看出,她認為誠摯熱烈的感情固然重要與可貴,但仍需理智去控制與調節,畢竟情感是感性的,任其隨意發展可能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不論對自己還是家人都會有傷害。只有同時具備理性的頭腦和思維,才能避免或把這種傷害降為最低,這無疑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
《理智與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獨特的個性,然而就讀者接觸最多和作者想要著重表現的,那就要數達什伍德家的兩姐妹了。
埃麗諾,達什伍德家的大女兒,一個感情豐富而又富于理智的姑娘。從故事一開始就顯示出了她比她的母親和妹妹更加有頭腦與理智。埃麗諾辦事縝密,考慮周全,談吐智慧。不論是對他所愛慕的愛德華還是厭惡的露西,在眾人面前,她都能以禮相待。而且,不論是埃麗諾好奇,喜愛或是厭惡的話題,大家共同討論時,她總能保持一定的冷靜與思考的頭腦,既不顯示出異常的過分的關注,也不讓大家感到自己是個掃興的角色。任何事,埃麗諾總是拿捏得那么有分寸,那么合適。此外,埃麗諾還是個善良的姑娘,善于從他人身上發現優點,善于替他人著想。對于詹寧斯太太,雖然她的行為充分說明了她缺乏大腦,但埃麗諾卻總在自己的朋友與妹妹面前談起她的熱心,慷慨與正義。并且為了詹寧斯太太在倫敦自己家中的時光能舒適的度過,而不受瑪麗安的嘲諷與冷漠,也為了瑪麗安不做出過火的事兒而使自身受到傷害,即使自己并不心甘情愿,還是同意接受邀請,陪妹妹一道前往。以上的一切都顯示了埃麗諾理智的頭腦,但并非說明她是一個缺乏感性的人。相反,埃麗諾同她妹妹一樣,擁有一顆富于情感的心,只不過她更善于控制這種情感。她對愛德華的傾心,無論在他身上發生了什么情況都從未改變過。她沒有因愛德華的不善言談,行為呆板憂郁以及眾人對他的指責而遺棄他,她看中他的正直,誠實,穩重,寬容的人品,為他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表示不平,為他不幸的第一次訂婚表示同情。并且無時無刻不在為愛德華著想,為能使他的境況有所好轉而努力。甚至在聽說了愛德華早已訂婚的消息后,埃麗諾依然鐘情于他。得知這消息后即使她極力掩飾,還是不難看出這個消息對她的巨大打擊。可見,她對愛德華的感情是強烈的,忠實的,實際的以及是一成不變的。這證明了埃麗諾不僅理智,同樣有顆富于情感的心。并有一個清晰而理智的頭腦來時刻提醒她去制約一些無謂的感情沖動。理智,善良,機智是她特有的魅力。
同理智思維發達的埃麗諾相比,她的妹妹瑪麗安則要顯得感性許多。拿中國名著《紅樓夢》中的兩個女主角與之相比,若把埃麗諾比作八面玲瓏的薛寶釵,那么瑪麗安當之無愧的要數林黛玉型了。聰明伶俐,卻又過于多情善感。看到秋日的落葉與蕭瑟,瑪麗安會覺得有種悲傷縈繞心頭,正如當初葬花的黛玉一般。瑪麗安對待愛情總抱著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總想嫁個“人品出眾,風度迷人”的如意郎君,對待感情總追求來的轟轟烈烈,浪漫傳奇。對感情的表露也是十分的直白明顯,以致于多次被詹寧斯太太拿來取笑。與埃莉諾不同,瑪麗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觀十分相似,對待自己喜歡的人熱情十分,關懷備至,對待不喜歡的連最起碼的以禮相待也難以做到,總是冷潮加熱諷,給予一副冷漠的面孔。這種情感或許是當時那個時代最推崇的情感觀,但簡借助瑪麗安充分說明了這種情感觀的不妥。瑪麗安最后被威洛比拋棄,在他們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觀的支配下限入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差一點丟掉性命,也給朋友和家人帶來了不可擺脫的痛苦。這就是過于感性的弊端。但拋開瑪麗安“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缺點,她也是個十分優秀的姑娘。,瑪麗安聰明機智,有正義感,對于自私狡詐的勢力之徒的攻擊,總是立即給與不客氣的還擊。她酷愛讀書,頭腦充實有思想,不同于缺乏常識的平凡之輩。瑪麗安十分愛自己的媽媽和姐妹,無論是感性過頭的她,還是后來受到教訓,最終變得理智的她,都不愿讓自己的朋友,尤其是親人因為她而感到痛苦和不安。并且,在變得理智后,盡力去彌補自己因過于感性而帶來的損傷。像故事里說的“一但瑪麗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他會用一切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的確是個好姑娘,不是嗎?
說完了故事中的兩位女主人公,再來談一位同樣生著俏麗面容,擁有理智頭腦的姑娘把,她就是露西.斯蒂爾,詹寧斯太太的親戚,愛德華的第一個訂婚對象。這位小姐既不同于瑪麗安,有豐富的情感,也不同于埃莉諾,有理智善良的心。她在感情上可謂是一貧如洗,“理智”上也只能僅僅被稱作富有。她是個冷漠自私的人。行事上機關算盡,貌似很有理智,很有情感,實際上滿腦子歪門邪道,虛情假意。她財產不多,為了生活的富裕,先與愛德華訂婚,當愛德華因為她被剝奪了財產繼承權之后,又將其拋棄,轉而嫁給愛德華的弟弟。在這同時,還總是對埃麗諾進行惡意中傷,以滿足自己的妒忌心理,表面上還裝得無比可憐無辜。好在埃麗諾每次都能給予不卑不亢的還擊,讓露西無法得逞,看時真是大快人心。露西善于拍馬奉承,為此贏得了許多人的歡心,被視為掌上明珠。但要問她究竟喜歡誰,愛慕誰,我想出了金錢也別無他人了。
通過這三個人,想必作者已經把自己的觀點表達的很清楚了。人要有豐富的情感,但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時候應受到理智的制約。簡認為謹慎行事和內心沖動應保持平衡。她對金錢可以買到高雅生活的觀點表示尊重,但對簡來說更重要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這部作品是圍繞著理智與情感而展開的,實際上也是為繞著保持自我的完整與滿足社會的要求這一主題而延伸的,重在說明人固然是一個情感個體,但也需要融入社會。做一個具體的社會人,既有自己獨特的情感與個性,又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約,使其能與社會融洽,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4
今天終于把《理智與情感》看完了,怎么說呢,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有點失落。就像一個人一直在追趕某樣東西,而突然之間那件東西又不見了,此時的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再來說說這部小說,它將愛情,親情,友情,人心丟棄在那個社會的大背景下。雖然是喜劇的結局,卻也給了人不少的壓力。小說圍繞埃莉諾與瑪麗安兩姐妹各自的“三角”愛情展開,埃莉諾愛慕愛德華,卻受到嫂子的阻撓,認為他的弟弟要娶一個有財產的`貴族小姐,在聽到愛德華與地位甚至不及埃莉諾的露西訂婚時,氣的暈倒。這就是那個社會,人的價值就是用金錢衡量,愛情什么也不是。約翰夫人,明顯就是一個理智有余,感情不足的典型代表。而約翰先生,更是親情寡淡,答應亡父照顧寡母和兩個妹妹,最后卻為了省下金錢,將他們趕出去。張口閉口就是“錢”。
愛德華明明已經與露西訂婚,卻又與埃莉諾曖昧,在后來給埃莉諾帶來極大痛苦。而露西卻又是一個狡詐的女人,在聽到埃莉諾愛慕愛德華的消息時,故意與她交好,又裝作對她的信任,告訴其與愛德華訂婚的事實,這無疑是在埃莉諾的傷口上撒鹽。露西打著友情的幌子,在埃莉諾的面前極度炫耀。而同時她也將自己的無知,勢力,巧言令色展露無遺。埃莉諾固然是一個理智凌駕于感情之上的的人,她將自己的情緒控制的很好,沒讓家里擔心,但是自己無疑是痛苦的。所以說太過理智的女孩子是很難讓人心愛的,因為她令人心疼。
相反,妹妹瑪麗安,一個對愛情充滿著浪漫的幻想,認為人生如果沒有一場浪漫的愛情是不圓滿的。在她與威洛比的愛情中,她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給了他,在得知自己被拋棄后,她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中,整日避開人群,躲在角落里。對于一個浪漫的女孩來說,現實無疑能使她快速成長,只有經歷過痛苦,才能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她心中的象牙塔。威洛比這個人一直游手好閑,大手揮霍,最后迫于破產的壓力,娶了一個有財產的姑娘。他也只不過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內心卻是空乏的。
故事里的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而他們的價值觀卻是在這個社會大環境的熏陶中漸漸形成的,我們是該譴責他們的無情與虛偽還是該同情他們呢?理智與情感,到底該如何選擇的?
英國學者沃爾波爾有句名言,“這個世界,憑理智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感情來領會是個悲劇。”單就這部小說而言,它無疑是切合主題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卻是無法茍同的。如果生活只能靠理智的約束,缺乏一時沖動的激情,那么生活會失去很多樂趣。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在于是否痛快活過。
三毛也說過,“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拾破爛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場是世界上最撫媚的花園。因為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的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掘出來,這……”這樣灑脫的人生與心態,是一個理智在先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06-11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10-20
奧斯丁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06-18
理智與情感的高二讀書筆記10-12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8篇01-26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15篇12-13
理智與情感的作文11-07
情感與理智高中作文05-29
理智與情感小學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