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范文(精選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筆記范文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筆記范文1
最近,看了《透視課堂》一書,在譯者陶志瓊先生寫的序中,對課堂的描述和刻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摘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東方有課堂,西方有課堂,此見同,此識同:皆以展示和開啟智慧為首要使命。東方有教師,西方有教師,此心同,此理同:皆主要在課堂里以完成展示和開啟智慧之使命為使命。
一說到課堂,既可能讓人想起凝神屏氣的緊張,也可能使人想起亂哄哄的吵鬧,還可令人想起豁然醒悟的欣喜。課堂,一個平常、普通而又神秘莫測的地方;課堂,一個充滿了眾多生靈喜怒哀樂的地方;課堂,一些人一心向往而另一些人又惟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課堂,一個既嚴肅又活潑的地方;課堂,一個既可遠觀欣賞又可近觀理解,但就是“不可褻玩”的地方。
課堂既可以說是“周圍受敵,四面楚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也可以說是“八面玲瓏,援助多多”(各種壓力變成支持力量)。壓力和助力無非是在表明:課堂是賦予沒有生命的知識以生命活力,給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讓不動動起來,讓不活活起來,讓不靈靈起來的生命放光彩的場所。課堂里有苦惱、無奈,有希望與絕望,有奮進和退縮,有歡欣與惆悵。總之,課堂,乃人之生命精華展現的小舞臺。
理想的課堂總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動人的。
說起課堂可以說是賦予沒有生命活力的知識以生命活力,讓不活的活起來的場所。教學中有種種困惑需要解決,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和研究。《透視課堂》一書是對一些教學問題,尤其是現代教學課堂,包括信息加工、決策、學生對一般知識及其課堂教學理論的闡述。閱讀此書,使我了解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可以說增強和提高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用于進行課堂決策。
很多教師最感困惑的一個問題,大概就是學生不完成作業(yè)的問題。讀了此書,使我有了新的認識。處理這類問題,我們應該先搞清楚,學生為什么沒有完成作業(yè)。許多時候,由于學校的課程教滿,學生既要完成語文、數學,又要完成英語之類的,因為教師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系,而導致學生的課外作業(yè)負荷過重。教師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強迫學生交作業(yè),又怎么能使教師稱心如意。所以此時我們不能夠要求交,否則會經常令人生氣。
一些孩子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完成作業(yè)。這不是他們的動機問題,而是教師的教學問題。遇到此類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補課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我們也需要正視一些反應慢的學生,需要拿出自己的耐心和決心。這些孩子往往有較大的惰性,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又會出現懶散的現象。此時,我們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就是他們前進的動力。盡量提出他們的點滴進步。
處理能夠做而不做作業(yè)的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則不一樣,我們知道萬事開頭最重要,一出現此類情況,我們應立馬禁止,斷絕他的這種行為。并明確強調自己對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的要求,講述做作業(yè)的重要性。當他們完成每一次作業(yè)時就及時反饋。但是針對我班一個心理咨詢并不健康的孩子,我們就需要看場合處理,在適時(也就是他心平氣和)的時候談心。否則他就會以強硬的態(tài)度對待你的教育。因為他的家長也無能為力,這種孩子如果逼著他完成容易走上極端。
如果在班級中老是出現不完成作業(yè)的現象,就需要反思自己的作業(yè)布置有何問題,并及時調整作業(yè)的難易和改變檢查和批改的方式。作為教師需要隨時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處理,如果一味地鉆死胡同,強制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交出要求完成的作業(yè),那么痛苦的就只是自己了。
其次,此書也向我們提供了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多動癥的問題。我們常感嘆現在的孩子缺乏靜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這里它建議“不要讓這些學生把你引開以便你開始不恰當地對待他們”否則他們會覺得是老師誤解自己。關鍵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老師和同學造成的影響,讓他們產生一種比較強的自我控制力的印象。通過作出提醒來幫助他們自我控制,改進要講究循序漸進。而且對他們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和鼓勵。以上,只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問題。
而《透視課堂》一書向我們介紹的遠遠不止這些。它還從課堂生活、課堂觀察、教師期望和課堂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做了科學,合理的解釋。完全值得你我細細琢磨。
教師讀書筆記范文2
之所以向大家推薦《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這部書,確實是因為這個書名很討巧,我想借助它,強化我們自己的理念。作者常生龍,是位特級教師,“教而優(yōu)則仕”的虹口區(qū)教育局長——這種成長路徑看似正常卻已極為罕見。一名物理教師,一位教育局長,十年閱讀500多本書,不容易,不簡單。作者從中精選50本與教育相關的著作,輔以自己的讀后感,向讀者推薦原著的同時,也在推薦他的教育思想——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說這部書是雜糧,因為這部書融合了50多本教育著作的思想;說它是細糧,因為這部書是一位博覽群書的教育人精讀后的精彩回放。在這個閱讀的快餐時代,對于我們這樣一批閱讀量有限的“知道分子”,或許是適合的。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第一輯:教學即創(chuàng)造,堪稱全書最為精彩的部分。遴選了10本課堂教學和學生成長方面的著作,聚焦課堂和學生,奉獻了不少智慧。
一、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
訣竅一:自己先變成孩子。意思是說,我們只有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理解教育對象,走進他們的心靈,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愛戴(喜歡、尊重)。
訣竅二: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孩子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不能揠苗助長。作者結合漢語的音樂性,論及朗讀之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教學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訣竅三:要時刻以身示范。言傳身教的道理很簡單,作者以語文教師“下水作文”為例,告誡我們,要完善自我,博聞強記,愛好廣泛,將自己和學生一起成就,做幸福的教師。
二、電影的教育價值
1、好電影是一本書。每一位老師(成人),都有自己關于電影的故事,也會有自己關于某部電影的故事,電影因其綜合性的藝術特點,能夠較為輕易地感染人、打動人,影響人,教育價值不菲。
2、用電影建構學習共同體。教育遭遇了新的教育對象,獨生子女以及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教育的功利化傾向明顯,填鴨式教學盛行。依托電影鑒賞,建立學習共同體,有助于回歸人的教育。
3、懂鑒賞才能收獲更多。原著作者夏昆有計劃、有步驟地讓學生在高二年級完整欣賞多達16部電影,把“看電影”當成教育的內容,較好地發(fā)揮了電影的教育功能,教師本身也成為電影藝術鑒賞的行家。需要指出的是,夏老師遴選的16部好電影,多數值得我們向學生推薦。
4、發(fā)現身邊的真善美。通過電影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培養(yǎng)真善美的情感,能夠成全孩子的一生。有一個“放電影”的老師,是孩子的幸福。
三、用心寫就的成長故事
1、培養(yǎng)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史沃普發(fā)現了培養(yǎng)想象力的辦法:找到一條“絲線”。語文中培養(yǎng)的這種想象力,其實對歷史學科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學科是相通的,語文是學科之母。
2、教學需要協調各方資源。史沃普總結的三個力量:校長、任課教師和家長,很有道理。其中,家長是最被我們忽視的因素。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和家長的交流,是互“聯網+”時代的家校合作新思路,對于我們,是一個路徑,對于留守學生,是一個福音。
3、用愛譜寫教育的傳奇。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無需討論的話題。教育就是陪伴學生成長,和學生玩心眼是得不償失的。要想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就只能真的付出你的愛。
四、邁考特是世界上做好的老師
1、一個為人誠實的教師。邁考特是最好的老師,首先因為他是個誠實的老師。現實中,我們往往用說教的方式教學生誠實,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我們和學生真誠交往。
2、一個勇于創(chuàng)新的教師。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生活在一個急劇變化的年代,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出路。教育的理論體系和技能方法已經足夠龐雜,教育的創(chuàng)新多數為微創(chuàng)新。做一個個性化的老師,往往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當然,創(chuàng)新要有方向,個性要飽含正能量。
3、一個崇尚自由的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像邁考特一樣做到讓學生獲得完全的自由,似乎不可能。但是在可容忍的限度內,讓學生自信一些,開放一些,自由一些,想必是有益的。
五、第56號教室的文化場
1、建設互相信任的教室文化。早就聽過這部有關56號教室的書,56號教室一個教育的符號,一個“有教無類”的教育標簽。雷夫艾斯奎斯的貢獻不小,為一群弱勢群體創(chuàng)設了一個溫馨的家。
2、創(chuàng)造適切的管理文化。一是讓學生確立做事標準,漸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二是用經濟管理方式運營班級,讓學生了解社會規(guī)則,為適應規(guī)則做準備。
3、錘煉育人的課程文化。被高科技生活慣壞了的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雷夫先生用創(chuàng)新的`課程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
六、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1、教師和學生都對學習充滿期待。書中列舉的教學方式很有借鑒意義,如,讓師生關系和諧: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注重教學內容與生活的關聯;傾聽學生;根據反饋主動調整教學策略等。
2、教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一個好故事:幼兒會背系鞋帶的口訣,但不會系鞋帶。教師不僅要關心教學進度,更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質量。給學生話語權、提問權。優(yōu)秀教師不僅教知識,更讓學生接受心靈洗滌。
3、讓學生明白靠單干完不成學習任務。課堂的意義在于:互動、合作。高質量的學習問題,造就高質量的課堂互動。高科技將助推課堂的高效率。
七、教學始于技巧
1、設定高的學習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岸沤^退出”!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逃避的習慣。
2、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又一個好故事:好的教練往往都不是出身于高水平運動員。直覺和頓悟不屬于大部分學生。教師要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讓“思維可視化”。課堂上的教師要勤走動,以便掌控整個教室。
3、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文化。五大原則:訓練、管理、控制、影響、參與,都是課堂教學的實用技術。
八、教師和學生說話的藝術
1、防止暴力、語言暴力,如罵人和訓話,侵犯隱私,質問,歸結起來都屬于:教師自己爽了,但教育效果有限。
2、善用鼓勵、鼓勵的功用:讓學生有安全感;鼓勵的技巧:鼓勵的同時給予恰如其分的期望。
3、學會傾聽、傾聽技巧:全神貫注,看著對方,聆聽內心的聲音。培養(yǎng)傾聽能力的一個做法:復述。
4、拒絕偽善、教師要講真話,不講假話,不聽假話,才不會培養(yǎng)學生善于迎合的惡習。
九、轉化“問題生”,你可以這樣做
1、尋找問題的成因。解決問題生,講求對癥下藥。教育期待鐘老師對待卓同學的方式:細心、方法科學。
2、做好“病情”反復的心理準備。教育中有很多重復性的勞動,鐘老師的處理方式給我們的啟示:耐心、不放棄。
3、關注“問題生”身心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鐘老師借助“情竇初開”這件事,讓人眼前一亮。
4、構建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師生相互信任不易,和“問題生”相互信任更難。鐘老師成功的關鍵在于,善于發(fā)現“差生”身上的亮點,不歧視,不放棄。
十、了解學生是教育的前提
1、聯絡簿的作用。類似我們常常提倡的“周記本”,使師生加強溝通的有效渠道,好的老師能夠將它利用好,有的老師限于自己的批語不夠豐富,往往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2、深層次的溝通。又一個善待“差生”的故事:不抱偏見,不輕易下結論,坦誠溝通。
3、當孩子的“放大鏡”。一系列小的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秀特質,鼓勵并保持,缺點則加以引導和改變。
4、體驗大人的工作。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的體現。有了換位和角色體驗,能夠收獲學生的理解,感動,以及態(tài)度的轉變。
讀完第一輯,有幾個深刻的體會。
第一,教育是有意義的,有趣的事。
第二,教育工作是復雜的,艱辛的,但是,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工作。
第三,閱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靜靜地閱讀,是一種享受。
第四,任務驅動,永遠都有用。閱讀也是這樣的,一開始需要一點壓力。
【教師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師讀書筆記「精選」03-14
教師的讀書筆記04-27
教師讀書筆記04-23
教師讀書筆記04-22
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2-01
精選教師的讀書筆記04-05
精選教師讀書筆記04-05
教師的讀書筆記10-30
《給教師的建議》教師讀書筆記06-03
《教師的修養(yǎng)》教師讀書筆記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