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3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可是讀書筆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1
學期末,學校給我們每位教師發了兩本書籍,其中一本是《教師的20項修煉》,是郭元祥教授花了十年時間才完成的,是我們所有教師都值得用一生去讀的書。整本書分為三篇: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第二篇“精練教師生活”,第三篇“錘煉教師專業”。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之四:教師的習慣——習慣成就人生。
一、 良好的教育教學行為習慣成就教師的教育素質。
教師的習慣是一種教育行為表征;是一種教育觀念、教育思維的反映,是良好教育的一種表征。盡管教師的教育行為習慣有時是無意識或者有意識形成的,但都能從中解讀出支撐這種行為習慣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教師的教育思維方式。
同樣,教師的教育習慣的改變也必然是教育觀念的改變。因為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作為教師,一方面我們傳道、授業、解惑,這些都是導致學生思維改變的學習,另一方面,我們是通過日復一日的行為感化著身邊的學生,是運用自身的魅力引導著學生。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心里,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著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范性,這種示范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
二、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是教師應養成的一種良好習慣。
知曉學生的姓名含義、知曉學生的生活習慣、知曉學生的個性特點、知曉學生的行為方式、知曉學生的思維方法、知曉學生的愛好興趣、知曉學生的困難疑惑、知曉學生的家庭情況等等。教師要讓學生學有所得,首先要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學情,才能“對癥下藥”,事半功倍。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能讓學生的心更加貼近。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養成了解、理解學生的好習慣。
三、教師應具有尊重、關愛、激勵學生的良好習慣。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余姚、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地位,比刻板的要求和無端的指責更具有感動力和感化力。教師尊重學生,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起點,是師生合作的道德前提。關心愛護學生、激勵鼓勵學生,是學生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
拿破侖西爾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教師的習慣不僅關乎教師自我的命運,更關乎學生的命運。
通過對《教師的20項修煉》的學習,我更好的認識達到自己的不足,離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還有一定的距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反思來獲取進步。教師是終身修煉的一門功課,值得用一生去學習和研究。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2
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后,感受很深,常常自我反思,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有關教師的德性,我覺得我們要用教師的德性來教學。陶行之說: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這就是師德,也就是教師的德性。在我的學生生涯中有這樣一位老師,我把我花了足足兩天時間才畫好的畫給他看,樂滋滋地等著他的`表揚時,他卻說了一句:這畫不是你畫的!這句簡單的話,我再也沒畫過畫。幾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學生,教師激情昂揚,學生也興奮不已;教師無精打采,學生也是死氣沉沉;教師踏實嚴謹,學生就一絲不茍,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好好利用教師良好的德性去感化學生,對學生要有責任心,做到公平公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善良與愛。
美國教師聯合會提出的優秀教師的26條行為守則非常的好,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3
近段時間學校發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教師的20項修煉》,其中重要一點講到教師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我覺得對于我們年輕教師來說顯得比較重要。因為我們年輕教師都是從學生剛剛轉型到教師角度,很多情況下還不能很好的注意到角色的轉換,尤其是教師形象方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給予學生更多正確的引導;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都是我們所從來未預料到的,但是如果學生來問我們而未能給予正確細致的答復,作為教師其實就喪失了一次指導學生樹立自己形象的機會,所以豐富自己的內涵、掌握專業知識是第一步;
第二,要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要先做到;很多時候我們老師讓學生不要遲到、不要抽煙、不要散漫,但是自己往往又不注意形象,這就很沒有說服力,學生也覺得這個老師好象不怎么樣,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就會有反觸情緒。
以上兩點是我對第一部分樹立自己形象的初步體會,有更多內容后面再寫下來與大家共勉!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4
最近,我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時光飛逝,兩周的學習,使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郭老師在前言中寫到:“這是我用10年時間寫成的,但卻是我自己和有志成為有品位的教師朋友們值得用一生去“讀”的一本書。”懷著一顆虔誠的心讀完后,不禁掩卷遐思,這本書的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讀的書。本書提出了引領教師體悟“教育人生”的主張,從細節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讀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描畫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修煉教師的形象、精煉教師的生活、錘煉教師的專業。文中講到“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修煉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煉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煉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師的修煉,其實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啟發和深思,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讀罷此書,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夠完善。每個修煉甚至都可以成為我們今后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但對教師的寬容這一節,我感受更為深刻。
寬容是一種意義上的嚴格。寬容應該因人而異,因事而別。作為教師,我們在擁有寬容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涂。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學生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學生們對老師是寬容的,只要你對他們付出過愛心,那么你曾經對他們的冷言冷語,暴跳如雷,他們都可以原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又常常想,老師也應該對學生寬容再寬容一些,蕓蕓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能他們經常無法克制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一定有輝煌的未來,可是誰說一個平凡的人就比誰低人一等呢?雖然書本知識的灌輸是很重要的,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境,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體的社會潮流、教育氛圍和工作生活壓力,有時候讓我們教師偏離了方向。
如果說愛是一條河,那么寬容就是加載河上的一座橋,教師應以博大的胸懷為橋墩,以良好的教養為橋面,以廣播的知識做路燈,以清明的才智做護欄,唯有如此,學生站在這座師德的橋面上才會嚴肅認真地對待生活,并對學習產生積極而熱烈的情感。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5
開學初,我去新華書店買了本書,是郭元祥教授的《教師的20項修煉》,剛一打開這本書,眼前頓時一亮。雖然平時工作繁忙,但我每天都會盡量抽出時間細細品讀,雖然很辛苦,但收獲很大,可以說是累并快樂著。書中給我的啟發實在太多了,無法一一數說,這里就談一談對我感觸最大的幾點。
一、改變觀念,提升形象。
書中給我觸動最大的是“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中的‘教師的服裝’”,說實在的,自從當老師后,由于工作內容太繁瑣,我對自己的形象特別是外在形象就不太注重了,我對買衣服都不是很注重的,認為可以穿就好了,心想,學生年齡小,不會在意老師的打扮,再說打扮也浪費時間和金錢,盡管自己有時都覺得自己的打扮讓自己很沒有精神,但為了方便,也沒有考慮到那么多。時間長了,這種思想也融入到我的生活中了,有時候我自己都會發現我穿這個衣服會不會讓同事認為沒品位,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穿著打扮是個人的事情,哪那么多道理呢?認真工作就好了”。讀了本書后,我才知道,原來穿著打扮還包含著這么多學問,今后得在這方面好好研究一下才行。這讓我每天都花一定的時間在自己的穿著上,讓人有新鮮感,才發覺學生上課認真多了。
二、規劃自我人生,寬容待人。
自從當老師后,就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老師的每天工作就像打仗,只要走進學校大門,神經每時每刻的都是緊繃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課、批改作業、處理永遠也處理不完的學生的問題等等,有時下班回家還得繼續工作,甚至節假日也無法完全清閑的脫離工作好好休息。就這樣忙忙碌碌著,一晃就工作二年了,卻感覺沒有什么收獲,好象還是從前那樣。不僅如此,還從工作中養成了一些壞脾氣,遇到事情總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讀了這本書后,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產生這種困惑,是因為從來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好好的規劃,沒有學會正常調整自己的情緒,放松自己,工作與生活沒有很好的處理好,該放松還是要放松,該工作學習還是要工作學習的。
于是明白,對自己的人生作規劃和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三、學無止境,重在落實。
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國家規定教師必須進行繼續教育,讓老師的業務水平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并且從每年都會檢查老師的學習情況,還將教師的學習和教師的工資掛鉤,可謂是良苦用心。我覺得這樣做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太多的`事不是僅僅跟檢查與工資有關,為了檢查跟工資去學習是無法長進的,事實上,真正發自內心主動學習的教師并不多,比如工作太忙,認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如何好好去學習呢?比如有的老師覺得自己的學識完全能勝任自己的教學工作,何須再學呢?當然也有很多老師認為要學習提高的,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卻是不多,我就是這其中的一員,總覺得自己是教師了,沒有必要再學習,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現在我明白了,作為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業務水平。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6
學校在我們的拜師大會上給我們發了《年輕教師的五項修煉》一書。校長說這是她精挑細選的一本感覺非常好的書,于是我決心一定要認真閱讀。現在就我已經閱讀完的部分談點感想。 這是一本在美國用于年輕教師培訓的暢銷書,是一本有助于教師專業成長的教學指南。
它以最簡潔的方式總結出日常教學中最重要的事項,讓一個剛剛起步的教師快速成長為出色的教師。這本書的第一章是“職業生涯的開端”。剛剛走出大學校門,進入學校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熟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作為年輕人我們要有一種不怕苦的精神,工作中認真負責,踏實肯干。多像其他的老師學習,盡量多的去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課。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模仿,年輕就要有一種活力,有一種創新精神。我相信只要有目標,然后為這個目標去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 書上說“反思是成為一名成功教師的關鍵。將自我反省培養成日常習慣,經驗老到的教師常常會主動空出時間思考自己的教學質量。每天都要留出時間進行反思。
如果用筆記本進行簡短記錄比較費時間或攜帶麻煩,可考慮用小型數碼錄音機記錄你的反思過程”我認為我現在反思做的很少,只去想應該怎么做,但是卻很少想做的怎么樣,哪個地方可取哪個地方以后應該加強。以后應該作一名經常反思的人。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7
我們常常聽到老師抱怨說:“唉,記得剛上班時,我的聲音是那樣的清脆,你看不到兩年,我的聲音變成什么樣了?說話吃力,聲音嘶啞。”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西方溝通專家把聲音稱為“溝通中最強有力的樂器。”言語交流是師生溝通感情、交流思想、教學交流的最基本方式。教師優美動聽、抑揚頓挫和富有情感穿透力的語言是人類最美的語言。
學校老師常夸我聲音洪亮,說話中氣充足。在課堂教學中,我總認為自己講課聲音大聲一些,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一些。每天走進課堂,我總是大聲、響亮地講課。可下課后,我都覺得嗓子好像要冒煙一樣,甚至有時連話都不想再說了。
一天,我在教室門口的走廊上,無意間聽到我們兩個女同學的對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謝老師每天上課都像音樂課的高音一樣,她累不累呀?”“謝老師每天上課都那么大聲,她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可一節課下來,我感到耳朵都有點嗡嗡響。”唉,老師真是難做,吃力還不討好。
在讀了郭元祥教授的.《教師的20項修煉》中教師的語言一文后,我找到了答案,如果我們老師總是用高亢的八度音講課,那聲音不是在講,而是在喊,聲音缺乏“樂”。一節課下來,老師喊累了,學生也被尖銳刺耳的聲音弄得注意力分散,導致聽覺疲勞,影響聽課質量。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言語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只有不懈地追求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具有較好的語言修養,才能把教學搞得生動活潑,情趣橫生。教師錘煉自己的言語,讓它美妙動聽,應該是我們每個教師的必修課。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8
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中有這樣一節:教師的習慣——習慣成就人生,是我感興趣的內容。
這一節一開篇就有孔子的一句話: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什么習慣?書中說:習慣是一種慣性的行為、慣常的行為、常見的行為。我覺得,習慣是一種重復性的,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規律,它往往通過對某種行為的不斷重復而獲得。人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是出自習慣的支配。可以說,幾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習慣使然。常常,在我們的身上,有一些習慣,我們不以為然。然而作為教師,這些習慣往往超出了個人的意義,會在不經意間直接或間接給孩子們帶來種種影響或傷害;常常,有一些事情,我們做著、做過,卻沒有仔細去想該不該和怎么樣。然而對于我們教育者,這些事情因為聯系著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值得去思索與拷問。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有效地改變我們習慣的這個能力。改變習慣的關鍵是什么呢?自我控制的能力、長期的堅持不懈、長期的累積。
教師對教育習慣保持警覺、反思是完全必要的。回想起來偶爾我也會犯些小錯誤——喜歡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教育孩子,忽略了每一個孩子個體的情況,漠視孩子甚至誤解孩子,常常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目中無人的教育或對牛彈琴式的教育,這些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所以我一定要徹底改變,怎樣做?也許不能一下子都作到,那就從幾個簡單的做起,就能逐步養成良好的教育行為習慣。
完善自己!修煉自己!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煉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的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在這個平凡但是崇高的崗位上奉獻,把我們的愛,我們的情,我們的德都留下來!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9
從事教育工作十幾年了,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歡的這份工作,備課、上課、考試、閱卷,和學生一起游戲歡笑,談心,每天都這么快樂的過著,卻從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
今天讀了郭元祥的《教師的20項修煉》一書,感受頗深。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教育人生”一詞。“教育人生”要求教育中的人和與教育有關的人,特別是教師自己,不在把教育僅僅作為一個職業,一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處理,來體驗,來充實,來完善。
“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靈動,要用目標去激勵學生,用活力去感染學生,用激情去感動學生,用美德去感化學生,用創新去吸引學生,用智慧去啟迪學生,用文化去豐富學生,用良知去引導學生,要讓學生獲得終身的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占有人類共享的核心價值觀。
在當今教育變革日益劇烈的背景下,社會對教師的要求甚至渴求的.確是越來越多,廣大教師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因此為了能在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場景中健康而又有成就的生活,廣大教師需要好好的修煉自己。
教師的修煉,其實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的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只有那些具有強烈的自我完善愿望,不安于現狀,富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用心體悟教育魅力的教師,才能通過修煉,感悟教育的真情和真諦,收獲“教育人生”的幸福與快樂。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10
最近我認真的閱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一書。這本書是郭元祥教授用10年時間才寫完的一本書,是教師值得用一生去“讀”的一本好書!因為每個教師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細心品讀的一本書。這本書有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魅力,需要我們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
我懂得了教師的職責和修煉原來有著這么大的學問!其中教師的形象主要包括教師要修煉自己的服飾、微笑、語言、習慣、寬容、德行、智慧和情感,教師生活的修煉包括教師的規劃、閱讀、研究、反思、寫作和幸福,教師專業的錘煉包括以生為本的課程意識、教學藝術、尋找聲音和教育之夢……共20項修煉,每一項修煉都讓我深受啟發,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古人云“見賢思齊”,是呀,別人能做到的事我為什么不行呢?我一遍一遍不斷的追問自己,在追問中我開始強烈的要求自己擺脫原先的教育方式,我要提升自己!
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自己更明確地認識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肩負著振興教育,振興民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任,其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將直接影響青少年培養的質量,因此,作為教師應懂得“教育的最高原則是尊重人,學生不只是受教育的對象,他們首先是人,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他們有權接受教育,正像他們有權犯錯誤一樣”。所以教師實施教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受教育者主動地將人類在認知、審美、情感、品德、勞動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品質,使身心兩方面的潛能都充分得到提高和發揮。
《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只是用書的形式幫我們提煉作為教師應該修煉哪些內容,而修煉卻要靠我們教師自己。最后我想把書中值得我們反思與領悟的一段話送給大家,那就是——“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靈動。需要用目標去激勵學生,用活力去感染學生,用美德去感化學生,用創新去吸引學生,用智慧去啟迪學生用文化去豐富學生,用良知去引導學生。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11
書中有一句話:我們何不對學生多一點微笑,對同事多一點微笑,對家長多一點微笑呢?記得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說“笑一笑十年少”。少生氣,多微笑不僅能對自己的身體,也能讓周圍的人享受到你的快樂。那我們為什么要拒絕微笑呢?有位詩人曾說過,微笑是一縷陽光,每個人都像需要面包需要空氣一樣需要它。現在我們缺少的就是微笑,臉上的肌肉開始僵硬,連彎彎嘴唇這種小動作都很難做到,看到的都是無表情的臉。生活需要微笑,人與人之間也需要微笑,給予別人,給予你自己。微笑,不僅僅是一的動作,它給予的`,或許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寒冷中的一絲溫暖。
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個非常富有的富翁,但他很不快樂。有一天,這個富翁垂頭喪氣地走在路上,這時,走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用天真的眼神望著他,給了他一個很甜美的微笑。這個富翁望著孩子天真的面孔,心中豁然開朗。為什么要不高興呢,能像這樣微笑該有多好啊!第二天,這個富翁離開了小鎮去尋求夢想和快樂。臨走前,他給了這個小女孩一筆巨款。鎮上的人覺得奇怪,問這個小女孩,明明不相識的富翁怎么會送她一筆巨額的財富,小女孩天真的笑著說:“我什么都沒做,只是對他微笑而已。” “只是對他微笑而已。”是啊,小女孩一個善意的笑,卻換來了巨額的財富,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但是,這就是微笑的力量,小女孩的微笑點燃了富翁幾乎化為灰燼的心靈,讓他再一次有了希望,有了夢想,有了快樂。這世界上還有什么比夢想和快樂更重要呢?
幸福的詮釋是微笑,快樂的意義是微笑,溫暖的真諦是微笑,挫折的鼓勵是微笑,堅強的象征仍然是微笑!”讓我們用“微笑”這個純真而自然的表情,來浸染每一顆顆稚嫩的童心!微笑著面對同事領導,面對事業;微笑著面對親人朋友,面對人生……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12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讀這段話,我還想到了這樣一句話:假如你不愛你的職業,你將一輩子不幸福。是呀,既然選擇了教育,你就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教育,你就必須有職業幸福感。這樣才能微笑面對純真的孩子;才能無愧于教師職業;才會甘為人梯,做鋪路人才能用自己的快樂影響孩子的快樂。試想,當一個教師愁眉苦臉地面對孩子,他的痛苦、憤怒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觀,那誤的將是孩子的整個人生呀!學會做人才是當代教育的第一要義呀!其次才是知識的學習。教師無了教育幸福感,就不會去認真鉆研教材,就不會去仔細地去發現和思考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并且像尊敬的老前輩們那樣,做好記錄,認真分析,反復思考,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教師的教學也將如沒有分量的紙風箏輕飄飄,經不起時間的打磨。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尋找教育的幸福與快樂。
時間轉順即逝,我已在小學教師這一崗位上奮斗了15年了。幸福在哪里?在孩子們豁然開朗的眼神里;幸福在哪里?在孩子們爽朗清脆的笑聲里;幸福在哪里?在孩子們異想天開的腦袋里。我慶幸走進了教育領域,使曾被功利所迷惑的心靈覺醒了,從而更注重孩子健
康的人格和品質的和諧發展,自己注定要為孩子的生命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給予孩子幸福,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回報。我們要去洞悉教育的規律,試著從整個教育生涯這個宏觀的角度來俯視我們今天的一言一行,看看,哪些是我該捧的西瓜,哪些是我該丟的芝麻,真正找到自己在教育生涯中的坐標。
所謂靜水深流,寧靜而致遠。
希望,教育的路上,少一份壓抑,多一份幸福。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 13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們有幸拜讀了《幸福教師五項修煉》這本書。點開書本,映入眼簾的是清新的排版,看起來讓人心下舒適。繼續往后看,扉頁更是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憧憬,迫不及待的開始了閱讀。
書的內容從五個部分向我們介紹了如果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心懷陽光的幸福教師”,修煉一顆柔軟心、修得一雙智慧眼、修煉一腔寬容懷、修煉一手絕活兒、修煉一副擔當肩。五個方面,面面俱到,給予我們在不同方向的指引。
在這五個方面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第一部分“修煉一顆柔軟心”。以前剛上班的時候,總會聽到老教師說:“上班時間長了啊,面對學生越來越沒有耐心了,一點小事就會引發自己的火山爆發。”當時我,只是似懂非懂,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自己身上也越來越多的都是急躁、易怒。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更多的時候忘去了聆聽,而是一味選擇獨斷專行。在這樣的情況下,班級并沒有變得更好,孩子們也沒有更多的懂事,而我依然是無頭蒼蠅,不知如何是好。
翻開書本,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們,而應該是我,作為老師,我需要去修煉一個柔軟的心。一篇篇真實的案例,一篇篇前輩諄諄的教誨,讓我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思索。作為大人的我們尚不能事事俱全,為什么我們要苛刻的.要求孩子們變成記憶的機器呢?一個十歲的孩子,怎么可能會沒有小小的“失誤”?面對孩子的“小失誤”為什么我們不能懷柔看待,深呼一口氣,告訴自己,人無完人,他只是個孩子。
孩子需要的是老師的指引而不是苛責的懲罰,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很有可能就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教育雖不是萬能的,但是教育卻可以促使老師們無所不能,讓我們懷有一個柔軟的心。對待我們的孩子多一絲溫柔,多一絲耐心,在我們愛的灌溉下,這一株株可愛的小花朵才能展開更多的笑臉。希望我們班的孩子都能過成為溫柔下的嬌花,在學習的道路上,展開絢麗的花瓣,綻開可愛的笑臉!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第五項修煉》讀書筆記(精選16篇)11-23
青春修煉手冊的歌詞03-13
修煉心境的名言匯總02-13
《青春修煉手冊》歌詞03-21
青春修煉手冊歌詞03-21
《青春修煉手冊》的歌詞03-26
修煉自己作文(精選24篇)09-18
TFBOYS青春修煉手冊歌詞03-10
TFBOYS的青春修煉手冊歌詞03-21
教師的讀書筆記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