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精選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
寒假里,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動物農場》。
本書寫了一個農場的動物在一頭豬,老少校的指引下,將這里變成了動物的地盤,每只動物都是平等的,沒有殺害,在兩頭豬的領導下,干著自己的工作,糧食更多了,動物們也更快樂。可沒過多久,一頭豬就用自己培養的狗驅逐了另一頭豬,從此,他就當上了“偉大的領袖”,他開始背叛老少校立下的規矩:老少校,不許動物殺害動物,而他殺害了做壞事和有不同意見的動物;老少校不許動物住進人類的房間,而他帶領豬和狗住了進去;老少校不許動物學習人類喝酒,而他卻經常喝酒;老少校不許動物與人類做交易,而他將木材和母雞下的蛋賣給人類;老少校說每一只動物都是平等的,而他卻給狗和豬不同的優厚待遇;老少校不許動物模仿人類的習慣,而他讓狗和豬穿上了人類的衣服,在飯桌上與人類開懷暢飲,跟人一樣走路。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干任何事都要有原則,不能超過底線,否則絕不會成功。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2
每個農莊都有一個管理農莊的人,但是你相信動物可以管理農莊嗎?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也是一本讀后值得大家深思的作品。
有一個農莊,叫做曼諾農莊,那里面住著許多動物,等到夜晚時,動物們便開始騷動,準備聽老少校演說。老少校是個很有智慧的豬,它想把它的智慧傳給動物們,便問它們:有誰是悠閑的?有誰是快樂的?”又說:大家努力工作的成果,全都被人類給搶走了!”于是動物們就開始計劃要把人類趕走,享受自己工作的成果,讓自己做農莊的主人。
讀后心得:
我覺得動物們趕走奴役它們的人類,動物們對未來充滿美麗的遠景,大家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但是當領導者染上了與人類相同的惡習,甚至變的和人類一樣自私、貪婪時,動物農莊就即將要面臨拆除的危機。
雖然書中的動物都加以擬人化了,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體會到,動物其實和我們是一樣的,它們也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餓了要吃飯,累了也要休息。
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動物,不要像書里面的人一樣,奴役那些動物,我們應該讓它們有快樂的生活。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3
一部很精彩的書,但是評論人數卻遠遠比不上各大圖書榜單的熱門暢銷小說。一定程度上反應的當下讀者們的閱讀傾向。一直覺得這本書能在中國出版,不能不說是罕見。其中充滿了種種政治隱喻,一樣的社會制度,從中總能讀到一些現象,然后對號入座。作家的書寫相當有趣,也許一開始吸引我的也是他的有趣,但是讀到最后只有悲涼,一本看得我很像哭的小說。或許是因為相似,所以才覺得壓抑哀傷。懂書之人自會明白其中緣由,偏激牢騷也是無濟于事。最恐怖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至少現在我們還保留著一部分自由,自由到可以看到這本書。
其實看完小說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為什么當初說好的宏偉藍圖最后無法實現,是什么導致了它成為了一紙空文,進而又開始了殘酷迫害?恕我不才,思緒萬千,卻終究無法理清頭緒。無心情在這里拍案而起諷刺人性,人生不過數載,誰又能看透人性,沒看透就沒有多少發言權。只是小說太真實的把畫面攤開到你眼前,讓你連一個夢都無法做完整,最后卻不給你一個解決的良方。沒有希望才更顯絕望。
推薦過這本書給很多人,不過真正看過的沒幾個。這世界本就殘酷,留一些希望或許還可以做夢。這也許是為什么各大言情穿越,心靈雞湯的評點過萬的原因之一吧。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4
今天我讀了《動物農場》這本書,里面的的權力斗爭讓我感受十分深刻。
《動物農場》這本書相信許多中小學生都閱讀過,書中的“主豬公”,雪球和拿破侖,因為同情動物們食不果腹的生活,帶領自己的子民們奮起反抗,將農場的主人瓊斯趕出了農場。后來,,人們為了奪回農場,與動物們展開了一場場激烈的斗爭。動物,慘勝。可不久后,權力熏天的拿破侖為了自己的權力,將雪球趕出了農場。在農場中,他不斷加固自己和豬的地位,將別的動物都當作自己的奴隸,不斷修改約束自我的動物法則。最后拿破侖竟然與人類通商,學會了用兩條腿走路。但是,別的動物的生活,和以前有改變嗎?
權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它把良心吞噬,只留下貪婪。拿破侖也因為權力,從為動物著想,變成了欺壓動物,剝奪動物的糧食。其實動物農場正是二戰時的蘇聯,拿破侖正是當時的斯大林。斯大林用百萬士兵的鮮血和生命擊退了敵軍,但自己卻因為權力,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到自己的名下。他在人們眼中既是英雄也是惡魔!
在我們的歷史中,也有許多被權力熏瞎眼的人。例如劉邦,他將項羽打敗后,封了許多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但是他為不讓人瓜分自己的權力,接連殺了許多功臣,完全沒了當年的寬容和大度。
喬治。奧威爾寫出了《動物農場》這本書,不就是在警告我們不要被權力所迷惑嗎?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5
原本我以為動物的世界里只有單純的需求,讀完這本書后我才知道,但凡是這大千世界中的一員都會在進化的過程中有各種的糾葛,無論是感情的,地位的甚至利益的。這本書中便闡明了利益、地位糾葛的不斷產生以及對最終善良本性的拋棄。
故事的開始,是人類在管理著農場,而后是動物的“自治”。人類無疑是被利益糾纏甚至掌控的,但動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后,都有動物在努力工作,但他們卻相信了豬的謊言,相信著與人類同是利益追求者的豬帶來的不切實際的希望,才會導致最后農場又一次被人類利益侵蝕。
農場中的動物們經歷的統治從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物種因欲望而不斷聚攏地位,食物,金錢從而形成一個獨裁局面打壓敵對勢力的相同結局。若不是受到了豬的迷惑,善良的動物們早就會揭竿而起了。不過我覺得在未來一定有一天會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并告知大家,奪回本來應當屬于大家的生活。
順應民心,本就是一個領導者的責任,而他統領的一切是由無數的人民構成的。任何的國家只要有一個明智的領導者,便會水漲船高,越發繁榮。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6
掌握知識,發揮未來!
讀完整個小說,深感諷刺意味。奧威爾式的童話不是小孩子看的,他是作者結合了親身經歷,將時代的印痕與自身的觀察結合創作而成。
顯然奧威爾痛恨資產階級,但是所謂的無產階級難道就不是潛在的資產階級嗎?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天他們身份互換,他們仍然“各盡其責”。
只是將資產階級比作了豬,好吃懶做的形象也是作者想對資產階級的描述,可是原先他們也是群眾,怎么就突然特殊化了呢?慢慢的拋棄原來定下來的規則,面對群眾的質疑,總有百般說辭,因為規矩掌握在他們手中,讀懂規矩的能力(知識)也只在他們手中。
無知的群眾只能被當做工具使用,那些勤勞,善良友好的美德,不過是愚蠢的點綴。當權者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將白的說成黑的,但顯然,事實并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總有人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挺身而出揭露事實。像傻羊那樣沉溺于上面的領導,就很安全吧。
其實這個故事從開始老豬給動物們講起義的時候,大概后面講什么也就知道了。老豬描繪的烏托邦深深地吸引著年幼無知的小動物們,殊不知烏托邦是不存在的。
即使他們翻身做了主人,他們大多數的生活反而過得更加辛苦,更沒有了往日的溫馨,取而代之的是機械搬日復一日的勞作。小說里其實間接地說明了知識的重要性,它更是一把雙刃劍,但只有掌握知識的人才能掌握話語權,如果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羊肉,那就好好學習吧。也不要做好吃懶做的肥豬,不是學會兩只腳走路就是人,人的智慧四腳時就有了。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7
《動物農場》(Animal Farm)作者喬治·奧威爾,生于印度,在英國長大,服兵役后決定寫作,后來去西班牙參加戰爭,本來是為了保衛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體,卻目睹了左派內部的生死斗爭。奧威爾死里逃生從西班牙回來,對蘇聯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進步、民主,卻進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種種做法感到憤慨,于1943年開始著手寫《動物農場》。
作者在給本書烏克蘭版的序中提到,本書的目的在于以大眾能夠理解的方式揭露蘇聯神話。他認為“自從1930年以后我很少看到有什么證據能夠證明蘇聯是在向我們可以真的稱為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相反,我對它轉變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的明顯跡象感到吃驚。在這樣一個社會里統治者像任何其他統治階級一樣都不愿意放棄權力”。
故事始于莊園農場中一頭豬—老少校的一段講話,它說人類的專制統治導致了動物的悲慘生活,只要把人趕下臺,造成食不果腹和過度勞累的根本原因便可永遠鏟除。因此農場中的所有動物奮起造反,趕走了老東家,并定下了七條戒律,簡單說來就是兩條腿的都是敵人,四條腿的都是友軍,動物不可穿衣,睡床鋪,飲酒,殘殺別的動物,以及所有動物一律平等。至此,莊園農場變成了動物農場,這時候動物們能吃飽了,干活也有勁了。
然而,好景不長。聰明的豬們從一開始的帶頭者,變成了領袖和剝削者,動物之間也存在等級了。這中間發生了領導豬的變更、對前任領導豬的造謠和惡意猜測、對犯錯動物的懲罰和處死、與人類進行交易、處于農場頂端的豬和狗飲酒、睡床鋪、對七誡的偷偷變更等,最后豬開始直立行走了,和之前的敵人推杯換盞,真可謂滑天下之大稽,荒誕至極。這確實也達到了作者著此書的目的,揭露蘇聯神話。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不過是一個極權統治的社會,等級森嚴,所謂的自由不過是權力限制下的自由,所謂的人人都好不過是掌握權力的上層階級的狂歡。
《動物莊園》作為一部寓言小說,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謂的平等、自由實在是有限的、相對的、短暫的,世上沒有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時代。一群動物帶著對理想的憧憬,力圖打破舊秩序,本應沖出牢籠,但又跳入了另一個陷阱,他們依然被欺騙,被奴役,被統治,不平等是不變的結局。唯一的區別在于人類農場是人類管理動物,動物農場是動物管理動物,僅此而已。《動物莊園》里最令人恐懼的還是那句話,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條的戒律:所有動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當“平等”也有高低貴賤之分時,所謂的平等不過是一句自欺的謊言,所謂的自由也就成為了徹頭徹底的笑話,微賤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掙扎。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8
書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其影射的真實人物,讓我們從一個更加簡單、新奇的角度去認識這個充滿著政治、權力和輿論的世界。
“如果你們有你們的下等動物要對付,那么我們有我們的下等階級要斗爭。”作為政治寓言,不僅僅是看見了對蘇俄的諷刺,更能看見許多國家政權的縮影。動物們在驅逐人類建立自己的烏托邦的過程中,慢慢的也在效仿人類,甚至趕超人類,與“老少校”的構想最終背道而馳。這里的作為統治者、領導者和決策者的豬們,何嘗不是另一種“人”呢?
平等不是通往極權的借口。當“七大戒律”變為了“所有的動物生而平等,但是一些動物生來就比另一些動物更平等時”,極權到達了頂峰。人類常用的政治手段,暴力革命、詆毀事實、鼓動宣傳、操控輿論等等被統治者豬們運用的淋漓盡致。“拿破侖”放逐“斯諾鮑爾”爭奪權力和對九條小狗的奴化教育;“斯奎勒”利用宣傳掩蓋真相籠絡人心;“博克塞”愚忠一生壓榨至死等等,都是打著平等的旗號、借助未來的藍圖幫助統治者一步步走向極權,迎來一個不敢說話、不敢唱歌的時代。暗示著政治和人心是最為恐怖的東西。
我認為政治始終是為人民服務的,盡管牽扯到權力、地位和物質基礎,但是本質上還是為了為人民獲得更好的幸福,但是絕對不能少了正確的引導和利用。作為個人而言,在面對巨大的政治機器面前,我們最好的就是做到像老驢“本杰明”一樣,睜大雙眼保持自己的立場,不做那墻頭草的綿羊們或者是一心愚忠的“博克塞”,不能讓人成了豬。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9
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奧威爾寫過一本寓言體小說《動物農場》,我在昨天將它讀完,感覺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英國一個農場中,動物們反抗并趕走人類,建立動物農場,在農場內發生戰爭或修建風車,最后,農場統治者豬差點變成了人,當然不是外觀變人,而是性格便成了人。
在整本書中無論是什么時候,豬都是主導者。書一共被我分三部分:一、抗爭前,二發展時,三墮落時。在抗爭前,一直被稱為老少校的`豬開了一場會議,全農場的動物都來了,老少校鼓動大家翻身做主人,動物們也很配合,互相商量著計劃反抗。沒幾天老少校就去世了,動我們也找準事跡,反抗人類,并且成功趕走了農場主。
農場主走后,發展時期也就來了。動物們當了主任,一頭叫拿破侖的豬和一頭叫雪球的豬當上了統治者,動物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它們性格不合,一方不管干什么,另一方都會盡全力阻撓。雪球想造風車,以后更省時省力;拿破侖想現在多干活,雙方一直僵持著。這時農場內發生的第一次戰役牛棚戰役,人類悄悄來進攻了,雪球帶領動物防守,付出了幾只動物輕傷的代價,就趕走了人類。雪球還沒來得及高興,拿破侖帶了幾只自己秘密圈養的獵狗,把雪球驅逐了。
雪球被驅逐后,動物們開始墮落。在拿破侖這個昏君的帶領下,原本正義的七條規定被修改的面目全非,還經常與人類交往,動物們的生活又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動物們明白了,現在的豬和人除了外表不同,還有什么不同呢?
《動物農場》這本書,讓我知道: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如果染上惡習,還不加節制,終將會滅亡。我們要時常反省與檢查自己,就能做一個健康成功的人。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0
昨晚看完了借來已久的動物農場,與其說是映射蘇聯,不如說是映射了現在。
剛開始動物們爭取自由的決心來自于老將軍給與他們的信念,對未來的憧憬,確實,在最初的一段日子,他們確實獲得了想要的自由,糧食豐收,個個動物之間平等。但是隨著事態的變化和分工的不太合理性,使得豬越來越成為了極權主義者,本來他們應該和所有動物一樣,為了整個農場而努力奮斗的,但隨后由于權力越來越集中,動物們也沒有對他提出異議(這讓我想到單項度的人)結果最后可想而知。這個由豬統治的動物農場并沒有比瓊斯先生統治的好到哪里去。
在這里面,我比較欣賞的一個角色是驢,應該說他是經歷得最多的,而且很有先知,他總是知道不論怎么變化也不會好到哪兒去,也不會壞到哪兒去,但他仍然缺少一種樂觀主義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勇氣。我們不要做那些動物,所以我們必須讀書,實踐,再讀書,再實踐,權利應該是一種契約,而不應該集中于某些特定人物的身上。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1
這一周,我又看了一遍一部意味深長的小說——《動物農場》。它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一個偉大的人文主義作者和社會評論家,這部小說應該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農場里的一群動物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趕出了農場。起初,他們過上了自由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長。一頭名叫“拿破侖”為首的公豬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了一個更加獨裁的統治者。
看了這篇小說,我有點沮喪,卻感受深刻:喬治·奧威爾 這篇小說不就代表這對自由的向往嗎?動物們的領袖“拿破侖”引用了十九世紀法國皇帝“拿破侖”的風格,似乎描繪出了一幅貫穿歷史的藍圖,激發我們對自由的向往。這本書,有著童話的外表:動物們識字、造風車,甚至敢于人類斗爭!卻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并且,在本書的結尾,作者并沒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明,給了我們一個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我在書上看到有評論家這樣說:“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2
奧威爾寫《動物農莊》的目的,是要表明蘇聯正走向一個等級森嚴的集權主義社會。為了揭露這個社會,他主要通過動物主義的精髓七誡逐漸被破壞和動物們陷入了可怕的輪回來展現的。
在這里面,我比較欣賞的一個角色是驢,應該說他是經歷得最多的,而且很有先知,他總是知道不論怎么變化也不會好到哪兒去,也不會壞到哪兒去,但他仍然缺少一種樂觀主義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勇氣。我們不要做那些動物,所以我們必須讀書,實踐,再讀書,再實踐,權利應該是一種契約,而不應該集中于某些特定人物的身上。
最后,我想說奧威爾是一個左翼,他痛恨暴政,同情弱者,他寫這本書是為反對資本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才批判斯大林主義,批判斯大林主義根本還是為了捍衛共產主義,沒想到被西方媒體和政府用來宣傳社會主義的弊端,這估計是奧威爾沒想到的。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3
《動物莊園》是喬治·奧威爾的著名中篇小說,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高中歷史書里,被其簡介所迷,一直想看但都因自己懶惰加上被很多外國文學書的文風影響,對外國文學一向是敬而遠之,以至于幾年過去了仍和《動物莊園》緣慳一面。
今年開了外國文學課,要交讀書筆記,可憐我只看了半部《兒子與情人》、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五分之一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十分之一的《堂吉訶德》、幾十頁的《飄》,真的是寫不出來什么讀書筆記,想來想去,唯一看過的一本全本的外國文學書便要算初中時看的《魯賓遜漂流記》了,但那時只是看熱鬧,并不明白書中的勇于冒險、奮斗不屈的精神,而且隔了這么多年,情節也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要拿這本書寫的話還真個是無從下筆。不得已只好找一本書來看,全當是應付差事,哎,希望老師不要鄙夷我這種行徑,我真的是對外國文學沒多大的熱情。
雖然是抱著應付的心思,當初也對老師要交讀書筆記一事頗有微詞,但是現在看來,老師這個舉措無疑是好的,雖然“逼”我讀自己不喜歡讀的書,但幸好有《動物莊園》,找了好久外國文學書,經過一番篩選,終于定下這本,看完之后深覺不虛此看,心里小小的感謝了一下老師,如果不是她的要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十年或許來我都不會讀到這本書了,那這就真是個遺憾了。
書中的故事并不復雜,在一個名叫曼納的莊園里,養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一天晚上,在動物里頗具威望的老雄豬麥哲召集所有動物開會,宣揚它的革命思想,號召所有動物進行反抗,以改變動物們被奴役、被宰殺的命運,動物不能再遭受剝削,要奮起驅逐人類,過上自己當家作主的幸福自由的生活。老麥哲給動物們講了一個它才做過的夢,那是一個動物消滅了人類并且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夢,它還教會了動物們一首失傳已久的歌《英格蘭獸》,以激發動物們的革命熱情和革命信心。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4
看《動物農場》的心情,是先覺得好笑有趣,慢慢的開始心酸,最后則是無奈和悲哀。我很清楚這本書影射的并非只是蘇聯,這是一部偉大的預言書,而它恰巧不幸的言中了一些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國度里曾經發生過的和仍在發生著的一些事。在豆瓣上看了不少書評,有人看了之后覺得政治是個很骯臟的東西,要不得。我覺得這跟作者想傳達的東西是相悖了。作者抨擊的是集權社會的黑暗和弊端,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者并沒有說政治就是壞的,實際上從本質來說,政治就是政治,沒什么好與壞,政治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必然產物。政治的好與壞只是看你恰好是得益者還是受害者,而集權主義為什么是壞的,是因為它讓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或者某一特定階級的手中,社會的財富也集中在他們手中,損害了大多數人的權益。“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句話的確是一句真理,無論包裝的如何美妙無比,只要一種政權是建立在集權統治之上的,它成為寄生在人民身上的嗜血螞蟥就只是遲早的事。
而為什么會產生集權呢?能不能避免呢?“因為大多數的人并不具備作自己主人的覺悟”我對朋友說這是一個低文化素質社會的必由之路。就像農場的動物一樣,它們本身的低素質導致了它們需要被領導,這樣它們就不必思考,不必負責任,不必承擔壓力。農場里的動物大多很笨,像那匹馬(拳擊手)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其他很多動物基本只能讓到2個字母。所以它們的很多權利被剝奪了,毋寧說是它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有這些權利。趕走人類的結果只不過是將統治權換到了豬手里,一個上層階級下臺了,另一個上層階級很快產生并彌補了上去,而底層人民依然是底層人民,社會的階級形態依然存在著,也將永遠存在著。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 篇15
雪球活躍,敏于言,點子多。拿破侖不愛說話,出了名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吱嘎則是個胖胖的小豬,眼珠子忽閃忽閃的,動作敏捷,嗓子特尖,口才十分了得,每當他力圖證明某一個很難說清楚的論點時,他身子跳來跳去,尾巴擺個不停。三只豬傳輸給了農場里的動物一句格言“四條腿好,兩條腿壞”(兩條腿帶翅膀是好的)兩條腿的人只強迫他們干活,直到筋疲力盡。
拿走奶牛產的奶,取走母雞下的蛋,讓牛拉犁,讓獵狗逮兔子,卻只給他們少許的食物,但他們的使用的價值到了盡頭,他們就立馬會遭到駭人聽聞的殘酷殺戮。人們只知道從動物那拿取什么,卻不知道給動物一些回報。直到農場的主人瓊斯被趕走以后,“莊園農場”就被動物們改成了“動物農場”,并寫成了“七誡”,其中兩條“凡動物一律平等”,“凡動物都不可殺任何別的動物”這兩條歸規定完全可體現動物之間的思想并不像人們的思想那樣自私,復雜。同類應該互相關愛,關心。
農場的主人變成動物們以后,三只豬成了總管,管理整個農場。每天出去工作:耕田、擠奶、并組織了許多俱樂部如學習俱樂部、友誼俱樂部...。沒有爭吵、互咬、嫉妒,農場和平、寧靜。人們不甘心,農場就這樣落入動物的手里,帶領三個手下拿著長鞭與槍再次進攻。
獵領導動物使瓊斯與其余三個人進入了他們所設的圈套中,動物們假裝失敗的樣子逃走,使來犯著進入院子深處,三匹馬、三頭牛,所有的豬都埋伏在那兒,然后突然發現它們的后方,正好把敵人退路切斷,雪球發令趕走了敵人。《動物農場》這一篇文本最多是諷刺人類的自私。告訴了我們:人不能只知道從別人拿取什么,也要學會回報給別人,不然到最后,別人就會從你身上拿走什么。記得從前,我總認為父母給我自己最好的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總是從父母那拿取,卻從不知道回報給父母。
讀完《動物農場》了,我才深省到:自己錯了,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準備給媽媽一份禮物,感恩媽媽、回報媽媽。
【《動物農場》讀書筆記感觸】相關文章:
《背影》讀書筆記感觸09-16
《動物農場》的好詞好句05-28
《背影》讀書筆記個人感觸09-16
《去年的樹》讀書筆記感觸10-26
《黑駿馬》讀書筆記感觸12-14
《看見》讀書筆記優秀感觸12-14
《把時間當做朋友》的讀書筆記感觸09-14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書筆記感觸09-14
《合歡樹》讀書筆記感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