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活反思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反思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反思作文 篇1
在現代社會,快樂和幸福并不缺少,甚至給人一種俯拾皆是的感覺。然而,當我們俯下身來尋找時,卻驚奇地發現,散落滿地的原來是一個個迷惑自己的問題和無法突破的障礙。我們甚至覺得,人生就是在逆境中尋找突破,追求理想和快樂。面對那些折磨我們的事兒,我們需要擁有逆境中突破的智慧。
生活為什么總是不如意,是自己哪里出了問題嗎?
我為什么難以突破現狀,是自己的思維陷入怪圈之中了嗎?
我是在逃避生活的本質,還是已經在理想與現實中迷失?
我為什么總是自卑、沒信心,如何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更自信?
當身陷逆境,心生困惑,不滿足生活現狀時,我們總會不停地思考問題產生的根源,而且還可能積極投入到改變現狀的行動中去。幾個回合下來,收效甚微,一切都似乎沒有太大進展。
我們陷入了生活泥潭不能自拔,痛苦萬分中我們反問自己,生活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的目的和意義?其實,人生就像一杯水灑在地面,本質屬于清澈透明、無色無味,而一旦落到地面就會被大地迅速吸收,與土壤融為一體。
不管我們落在哪塊土地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會和土壤結下不解之緣。不過,很多人都很難辨清一個真相:自己到底是被土壤吸收,還是自己吸收了土壤?自己到底存在于土壤中,還是土壤存在與自己體內?
生活的全部就在自己和土壤之間,而很多時候我們卻根本無法分清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模糊的感覺和想辨別清楚現狀的欲望讓我們不得不去思索、尋找,自己到底是什么,土壤到底在自我生活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
一旦我們試著去發現真相,迷惑、混亂、煩惱、壓抑、茫然就會隨之而來,似乎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阻力束縛住了自己,無法掙脫,更難以超越。此時我們的生命陷入到逆境之中,而任何希望亮光的出現都會使我們對其充滿驚喜、欣慰與渴望。
然而,一切仍然像土壤的厚度那樣,很難讓自我辨清和穿越。甚至有時我們會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一團糟,好像根本不屬于自己一樣,還有種陷入泥潭的感覺。我們奮力掙扎,然而一切都像在做無用功,沒有任何突破。
這個時候,快樂與幸福蕩然無存,一種前所未有的痛苦與迷亂糾纏著自己,既無法掌控,又揮之不去。于是,我們開始在阻力面前思考生活中突破之道:
我將用什么方法改變自己目前不佳的現狀?
自己必須走出哪些思維怪圈?
如何在失控中學會駕馭?
怎樣在痛苦中把握幸福?
自己能否塑造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是什么在阻止自己前行的腳步?
是什么讓自己陷入了泥潭?
如何使自己的做事效能更高些?
如何讓弱勢的自己變得優秀?
自己能否成為生命的強者?
當這些問題都擺在面前時,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原來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就像盲人摸象,所觸摸到的并不是一切的真相。眼睛和感覺常使我們的思維陷入偏見之中,所以想認清自我就不能固守一隅,而是應該學著突破思維意識中的束縛,尋找生命中的非常之道。
對于那些身心陷入困境的人來說,逆境生存智慧就是使其突破困境的非常之道。從逆境智慧中我們會:
發現自己到底被哪種思維束縛著;
清楚如何去駕馭失控中的自己;
明白怎樣把握人生的幸福真諦;
學會如何去塑造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知道是什么在阻礙自己前行;
弄清自己為什么會陷入泥潭;
清楚怎么做才會變得優秀;
懂得怎樣讓自己突破局限,并一點點強大起來。
人生道路上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人生的暫時處境。不管目前的處境是好還是壞,它都充滿著各種變數。在面對人生變化時,保持一種淡然的態度,坦然面對自己遇到的一切,并積極為自己創造改變的條件,才能使變化更趨向于自己的內心期望。
生活反思作文 篇2
《我的課余生活》是三年級孩子的第一個習作課。作為剛剛正式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我發現有許多孩子已經對于寫作文這件事情產生了畏懼、甚至是排斥的心理。怎樣才能使學生由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愛寫作文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以“我”入手,想一想課余我做了些什么,給我感觸最深的又是什么。想一想自己在課外,在節假日,在寒暑假里都參與了哪些活動,做了一些什么事情?這樣孩子們就會發現,值得我們寫的課余生活是非常多的,只要選擇自己喜歡寫的就可以了。它可能是游戲娛樂,如跳皮筋、踢毽子、跳繩……也可能是家務勞動,如洗衣服、擦地、收拾屋子……還也可能是個人愛好,如小制作、彈琴唱歌……經過這樣的回憶過程,孩子們的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串串相關的事情來。
二、按照一定順序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較為完整地寫下來。確定好自己要寫的課余生活,怎樣把它寫下來呢?同學們可以回憶一下曾經學過的課文,如《金色的草地》一課,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接著寫了“我”(哥哥)無意中發現了草地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恢復了綠色;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作者寫了自己對草地的感情。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感受”這一順序來安排材料的。還有《爬天都峰》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
三、注意用上恰當的詞句,反映出課余生活的情趣。寫自己的課余生活,要能讓別人從中體會到快樂。如《金色的草地》,因為我和弟弟發現“有趣”的蒲公英的開放使草地變色的秘密,就把蒲公英成了我最喜愛的花的理由交代清楚了。習作時,還可以運用從其它課文學習到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總之,希望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我會努力地讓學生喜歡表達,喜歡寫作,喜歡用寫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生活反思作文 篇3
一、學生的困惑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每天踏著晨曦上學,沐著晚霞歸家,生活非常單調,除了在校上課就是在家寫作業,對寫作文大多叫苦連天,埋怨沒有東西可寫,有的甚至邊寫邊數字數,好不容易才能湊齊600字。
二、老師的困擾
課堂作文時,也許有的語文老師,會從寫作材料的選擇、文章思想主題、寫作技巧、結構的布擺、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或者要學生各抒己見,然后再讓學生下筆寫作,這樣寫出來的作文雖然字數容易湊足,但內容往往千篇一律,不能體現學生自己鮮活的個性特征。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這個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的語文老師,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方法,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死板,每次習作寫得好的學生就那么幾個人,大部分學生作文水平難上檔次,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一直在摸索,除了課堂作文外,要學生背記優美文句、寫日記、做摘抄,方法用盡,收效卻不是很理想。
三、茅塞頓開
最近我又重溫了《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這一章節的內容,對初中作文教學內涵有了更深的領會。
“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字斟句酌,仔細揣摩,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我認為學生文思枯竭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在單調的學習生活背景下缺乏對五彩繽紛的生活的“真切的體驗”。
四、探索嘗試
因為本期接手了24班的班主任,我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進行大膽的作文教學方法的新探索和嘗試。
為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寫出真情實感,寫出意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先參與,先體驗。
下面我以寫作關于中秋的話題作文為例談談我的做法。
1、鼓勵學生表達真摯的感情。
本期開學不久就是傳統的中秋節,在節日來臨之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德育作業:給自己的老師、親友編發節日祝福短信,要求學生自己親自編寫,內容要有問候、有感激、有祝福,語言要求優美、得體,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下面摘錄一則:
因為您的指導,我人生的步伐才更加從容;因有您的關愛,我人生的征途才更加淡定。值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24班龐斯羽誠摯地祝福您:事業風順,合家幸福!
這短信中流露出的真摯的情感溫暖人心,優美的語言流瀉如水。
2、出慶祝中秋的黑板報,渲染氣氛。
黑板報上金黃的圓月,長袖飄舞的嫦娥及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等,相得益彰,讓學生提前感受到了中秋這個傳統節日的氣氛。
3、布置學生制作圖文并茂的關于中秋節知識的PPT。
4、做摘抄,抄錄有關中秋的名句、對聯、詩歌、傳說、故事等,了解中秋,體會這一節日的文化積淀。
5、舉辦“月圓·中秋”的主題班會。
6、學生回家過中秋節。
以上各項活動有序進行,學生對中秋這個節日有了興趣,有了了解,有了體驗。為了不讓學生對寫作有心理負擔,我并沒有透露過要寫作文的信息,而實際上我是在為本期的第二篇作文教學作精心的設計和準備。
五、趁熱打鐵
過完中秋,學生有了自己對這個節日的真真切切的體驗。當他們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我便趁熱打鐵,布置了以“中秋”為話題的課堂作文,不作任何具體指導。要求在四十五分鐘內完成,學生感到非常順手,個個“下筆如有神”。
前面所設計的幾個步驟在學生作文中均有比較好的體現,全班五十多篇文章內容異彩紛呈,百花齊放。有節日喜慶場面的描寫、有祝福的話語、有嫦娥奔月等傳說的引用,有對聯、名句的引入,有主題班會過程的敘寫,有家人聚會的其樂融融,也有思念親人的無限愁思,語言表達也很順暢,優美的文字合著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節拍流淌。
六、收獲與體會
這次作文教學的嘗試,我自己認為貴在打破了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模式,不再局限于作文選材內容及技法等方面的具體指導,而重在順應生活的節拍,圍繞一個中心,為學生設計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自然收獲了“真切的體驗”“獨特的感受”,“厚積”必定“薄發”,有了生活的源頭活水,優美的文字自然會流瀉于筆端。
更為欣喜的是在作文教學方面我的探索步伐又前進了一小步。
通過這次嘗試,我想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可以有計劃地順應季節的變換、校園生活的節奏、時代生活的變化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寫作的素材與靈感,獲得真切的生活感悟,在切身體驗中提升對生活的認識,學生寫作難的問題也許可以迎刃而解,這對我們的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花更多心思,發揮更多的智慧。
生活反思作文 篇4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需要反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并學會改正和提高。
在學習中,我們需要反思,認識到自己沒有學好的原因和提高的方法。
像我,就是個反面例子,即使有的學科很差,但依然是沒有好好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也沒有好好的及時鞏固已學知識,到最后只會不了了之,其實我也有想過,可我沒那么大的意志力,想要好好學卻沒能夠堅持下去。常常會在想,自己為什么那么弱啊!簡直弱爆了!什么都比不上別人,那時,心里也會有那么多多少少的抑郁。所以,在反思的過程中,意志千萬不能不足夠堅定,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有著自覺向前沖的動力。
在對待他為、為人處事中,我們也需要反思,反思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以及自身堅守的原則。
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在自己過去的悠悠歲月里,做過不少“荒唐事”吧!就比如說無情地嘲笑過別人,比如自己的立場錯了之類的。
老舍曾經說過“人若看透了自己,便不會小看別人”,所以,在沒有認清楚自己之前,千萬不要小看或者嘲笑別人,你那樣是錯誤的,是不可行的,說不定,以前被你嘲笑過的人,現在混得比你好上千萬倍呢!
更重要的是,在沒有弄清楚事物的本來“面貌”,千萬不要盲然的去下結論,比如你在沒有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堅定了自己的立場是對的,或者可以說是斷定別人的觀點是錯誤的,在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有必要的進行一場深刻的反思,反思自己的錯誤。
最后就是在錯誤是反思自己了,我所說的錯誤是已經發生并直接是我們的錯時所犯的錯誤,在這時,我們就需要進行自我反思,在錯誤中改正自己的錯誤,在行為上提高自己的作為,我認為,達到這樣的水平,反思算是很成功的了。
生活處處需要反思,而我們,也需要通過這場反思來提高我們自身的能力,這應該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吧!
生活反思作文 篇5
《小學習作教學“生活教育”實踐研究》開題以來,經過課題組老師大膽地實驗、研究與探索,到目前為止,呈現出了學生喜歡上作文課、積極交流、樂于表達的可喜局面。課題實驗讓多數學生的表達欲得到了滿足,學生的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覺得,這樣的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活動中作文并做人
課題組根據傳統節日,結合學校德育活動設計體驗活動,為學生的作文積累素材。
兒童節,課題組的老師組織了全校范圍的游藝活動。一年級教室的“水中戲球”,學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級教室的“吹乒乓球”,學生鼓足了氣,爭得面紅耳赤;三年級教室是最熱鬧的,“體感游戲”吸引了全校師生,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個人都想過一把癮;四年級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戲”,教室里不時傳來陣陣歡呼聲;五年級教室,課題組老師帶領學生運乒乓球,師生小心謹慎,心隨球動;六年級教室里,老師認真協調,不斷提升踢球的難度。在活動中,學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謙讓。
端午節,學校請來了老奶奶和外國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學生認真地學著、包著。不管包成什么樣,看著自己包的粽子,他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拿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后,有的學生迫不及待地打開,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的學生拿著粽子聞了又聞,塞進書包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吃。
此外,在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節日,課題組的`老師總是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生活,感受中華文化,汲取民族營養,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崇高志向、自強人格和誠信品質。
在作文訓練中,課題組的老師擬選了《開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戲》《我們的節日》《無法忘記的一件事》《我愛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兒明》等習作題目,要求學生選擇最深入自己內心的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身邊的小事、細微處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過程中,學生既寫清了這些活動是如何開展的,怎樣有趣,又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啟示,使寫作主題得到升華和深化。在活動中滲透作文教學,強調在生活中學做人,在做人中學寫作,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作文的欲望。這樣,學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傾訴,不會再生搬硬套,牽強附會,作文內容也更加生動、具體、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導學生寫作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文字。”可見,寫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熱愛生活,深入生活,才會有深刻的感受、真實的感悟,才會體驗到生活的情趣。我們要盡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統一起來,引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學會閱讀生活,閱讀社會,并在生活中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
例如,五年級的《黃果樹瀑布》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的寫作特色很鮮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三是觸景生情,寫下了作者真實的感受,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筆者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品析文本,進行語言文字的濡染和訓練,不僅欣賞黃果樹瀑布的美,還欣賞了課文的結構之美、表達之美。于是,在教學細節上,教者要處處注意引導學生遣詞造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進行內化,讓學生習得語言,培養語感。學生寫景比較困難,寫游記更是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適時組織學生到園博園游玩。
在游玩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聯系《黃果樹瀑布》移步換景的表達方式觀察:觀察點不固定,所觀察描繪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動觀察點的同時,把所見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繪出來。我帶著學生逐一觀察出景物的各個局部,以瀏覽為順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們先后游覽了園博園里的熱帶植物館、“農家樂”、“長江畔”,并指導學生把觀察點的變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描繪,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避免流水賬。最后的習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數學生學會了怎么選材,怎么過渡,怎樣前后呼應,怎樣描寫才生動具體……我想這是因為學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進入了真實的情境,有了切身的體驗,再加上老師的適時指導,才寫出了令人滿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習作的快樂中體驗成功
在生活中體驗快樂,在習作中享受快樂,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習作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過程。學生中出現合作的天才、辯論的高手,妙語連珠,那么這樣的學習活動是快樂而高效的。
比如,“獻寶”(讓小作者在學習小組內、班內讀自己的習作)活動中,往往會有師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學生互相批改,積極合作,就能在別人的習作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在辯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小作者在呈現及傾聽同學的評議,回答同學的質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習作。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特別要求小聽眾:第一要務就是發現同學習作的亮點,評議的時候先談“我學到了什么”、“我覺得哪里最精彩”,再談如果是自己,自己會怎么寫,讓全體學生全程參與,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甄別瑕瑜,修正錯誤。在此基礎上,教師將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張貼在學校的展板上。在這種公開的展示中,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作文的興趣也更濃了。
如在寫一次活動習作時,筆者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評。一個學生這樣評價:“小作者擅長運用擬聲詞使自己的習作有聲有色,更加生動,富有情趣。她的開頭寫得很有氣勢,如果在結尾處前后呼應就更好了。”還有的說:“‘又高興又緊張’,把高興、緊張的表情和原因寫出來,或許會使你的習作更加細膩,更容易讓讀者走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我覺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體的場面描寫,有的地方寫個人的內心體驗,有詳有略。這學習了《水》的寫法,富有變化,生動形象,如果再加點對觀眾的描寫,作文會更豐富。”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學生在點評和被點評的過程中慢慢獲得能力,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四、在暢所欲言中體現真情
學生的習作不是文學作品,不需要藝術加工,只需用文字來記錄生活,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實的生活、純真的童趣、真切的兒童言語是學生習作追求的目標。真情才是學生習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習作指導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教師的指導、修改本想升華學生習作的主題,使內容更豐富,描寫更具體,卻忽略了學生的本真和童趣。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有些學生認為老師的修改改變了他本來的意思。有些學生按老師的意見進行了修改,但他們覺得那是套話、假話,不再是自己獨特的語言。更有甚者,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出現了偏差。這些指導顯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老師一味按著自己的生活閱歷、理解能力和習慣來規范、指導、要求學生的習作,不僅會令學生的習作缺少個性,使學生對真實的生活缺少興趣,還會在學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編造”的錯誤觀念。這是教師必須盡力克服的。
以上幾點是課題組老師在一年多來總結出的經驗,也許并不新鮮,并不獨特,卻是老師們踏踏實實做出來的。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自由地表達自己,表達生活!
生活反思作文 篇6
生活中多多少少會有些反思,當然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也有反思!它時時刻刻伴睡隨著我們。
我的學習生涯中的第一次大考將要到來啦,我的心繃得很緊,因為他決定著我的后半生的幸福。如今上學是苦點累點,但是只有它才是我邁向成功的唯一階梯。初一初二的我在當時并沒有感覺到壓力,也莫然不知壓力是什么。可是一到初三,我身邊的人便開始嘮叨:“孩子啊,初三啦!千萬要加把勁啊!別到最后哭鼻子!到那時可誰也救不了你啊!”我的壓力真的好大啊,它壓得我一時喘不過氣來。它致使我的各方面都出現了偏航。如:身體素質、學習方法……哎!我可以失去我最后的一點余力,但我不能失去自己九年多的精力啊!我內心需要某種物質來補償,那就是我應得的榮譽。經歷的多了,我們自然就會發現一個規律”付出“其實與”回報“是現互對應的。上帝與眾神并不會眷顧某一個人。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迷信,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自我暗示,以前我也迷茫過……用這種愚蠢至極的方法欺騙過自己!現在反過頭來一想,真的好幼稚啊!
生活是一部大書,它需要我們好好的揣摩、挖掘、反思!
生活反思作文 篇7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
每當我對周遭的人有點兒小小的怨念時,我就會對自己這樣說到。
人是群居類動物,我們在工作、生活、學習中,總要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而大家的性格脾氣,思想觀念,或多或少都是有所不同的,于是,摩擦在所難免,看不慣,不想理會的時刻總會是有的。
首先第一點還是要學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個看起來有點兒憋屈但也是最能讓自己成長的一點。畢竟能像從事物中去發現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從中得到成長,其實算是幸運的一件事。
當然,如果反思了自己之后,發現錯誤還是在對方身上的時候,要學會溝通。
溝通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藝術,很難,但的確也有人做得很好。
可有時候,當你發現對方是一個”裝睡的人“,你就會明白,你所設想的方式方法,人家可能都不屑一顧更有可能像看耍猴一樣的任你在一旁蹦噠跳腳。
這樣的時刻,你就要明白開頭說的那一句話了,同時透過表象看內在,懂得你不過是和他們是在一個段位上的,如果你想遇見更為優秀的人,那你能做的還是重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成長自己,跳脫出這個讓你覺得壓抑的圈。
說白了,你需要的是努力。
生活反思作文 篇8
初中生活是這么的緊張,雖然我還是剛剛從小學過渡到初中的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但是在初中這幾個月,我應經深深的體會到了來自幾方面的壓力了。
一是從老師那里來的壓力,二是從家長那里來的壓力,三是從同學那里來的壓力。
在初中都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教師,食堂,圖書館,教師,食堂,圖書館……每天都重復這著三件事,這種規律仿佛是無法打破的,是無法超越的,老師天天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同學們聽的都不想聽的話了,但是還是要不情愿的應老師一句:“嗯!”
至于家長那里,就更不用說了,家長那里的壓力是最大的,每次回家,也都重復著三件事睡覺,吃飯,做作業,睡覺,吃飯,做作業……而家長自己則是每天坐在牌桌上指手畫腳,而他們還曾想過我們的感受?好不容易放一次假,但是時間基本上被排滿了,上午補語文,下午補數學,晚上補英語,就這樣,我們就只剩下吃飯和睡覺的時間了。
而同學那里則是每天對你“相敬如賓”但是你一旦名落孫山之后,他們便會排斥你,恨不得把你趕出這個學校,當考試考砸了的時候,他們便會投來鄙視的目光,心里暗暗的想著:哈哈,他這么差,以后我就不用被老師罵了,一定是他。而當自己考差了的時候,心里便會想,這次我竟然是倒數第一,他絕對抄襲別人的,要不然我才不會得倒數第一哩!就這樣把自己身上的過錯推的一干二凈。
初中生活就像是一個調味瓶,如果不小心打翻了這本就不平衡的調味瓶,你便會嘗到這其中的辛酸了!
生活反思作文 篇9
生活中最需要自我反省,倘若你在一點自我反省一下,你將更多的,自我反省是不容易的。我此時手中拿著單,腦子里,回的差呢?我呆呆的望著單回以前。
初一升初二考試前的日子里,我比別人多付出了努力,終于在考試里我超長一舉奪魁,坐了初二的把交椅。
后來又樣了呢,俗話說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我那次,上課不聽講,下課下作業,更不用說比別人更努力了,還跟學習不好整天惹事摻和,老師們見我怕我退步找我談話,當耳旁風,還老師和我過不去,依舊我行我素,還玩還玩,沾沾自喜,自是,卻從放蕩中飛逝。
終于又的考試來臨了,我本可以松松的,我錯了,道題都似曾相識,老師們的話,我真是后悔也來。是班主任的那句:“你該好好反省放行了。”更使我難受。
“叮呤……”鈴聲把我從思索中拉了回來,我想我確實應該反省了,倘若我課上聽講,題能似曾相識嗎?倘若我反省我能墮落到地步嗎?想想以前我,再想想的我,我真是變的太快了,我又很慶幸讓我失敗了,使我反省了,能改過,努力去追回我以前的時光。
這件事,我了道理:“你若想做,你就經常反省,不要一點就沾沾自喜,自毀前程”朋友請記住生活中最需要反省!
我最需要快樂。
【關于生活反思作文合集9篇】相關文章:
關于生活反思作文合集五篇02-17
關于生活反思作文合集九篇02-01
關于生活反思作文合集10篇01-16
關于生活反思作文合集8篇01-13
關于反思作文合集五篇02-06
關于反思作文合集5篇02-06
關于反思作文合集九篇01-17
關于反思作文合集八篇01-13
關于反思作文合集8篇01-11
關于學會反思作文合集6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