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反思作文匯總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反思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思作文 篇1
考試之前,心里緊張,不知道考試的題難不難;考試之時,心里很是激動,原來考試的題這么簡單,不知道是那一位“好心人”出的題;考試之后,心里非常忐忑,就這么簡單的題,有時候也會這錯一大片,那錯一大片。而我現在心里很是忐忑,就怕各科的分數上不了90分,那樣的話,媽媽就會又來找我談話,而這次談話,意味著我們家要天打雷劈!
星期一的早晨,雖然說陽光明媚,但是我此時的心情是烏云密布,生怕自己考試成績不好,老媽會大發雷霆,那么我頭將懸掛于布帶之上,停止呼吸,心臟將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沒有一絲活力。來到教室,數學老師已經開始朗讀分數,只聽“彭鑫源,96分。”數學老師語氣雖然很平和,但是此時的我,心中已經燃起了一團火。隨之,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讓李逸琛來讀分數,過了許久,才聽見他叫了一聲我的名字,隨后說了一句:“91.5分。”天哪,我語文一向是八十多分,沒有上過九十分,這一次竟然超越了,哈哈我太開心了,這次考試不僅可以不挨罵,還有可能受到老媽的表揚呢!
回到家里,我裝著考試成績非常差的樣子,當媽媽問我分數的時候,我說出了我的分數,給了老媽一個驚喜!
反思作文 篇2
在圣誕節這一天,我們班上準備了一個圣誕派對,我們一直十分期待這個活動,但活動正式開始時,可能是太興奮導致我們班上的紀律難以維持,盡管老師一次次警告,主持人也拼命維持紀律,但我們卻總是搞壞了氣氛。
在這一天中,每個小組都準備了節目,如唱歌,跳舞,表演話劇。都花了很長時間準備,下了很多功夫,可在大家表演的時卻沒有得的掌聲,只得到一句句嘲笑。
在一切,讓我在這一天中獲得一個深刻的反思:在看大家的表演中,要用心的去看,就像看書一樣要用心,當你真正的完全融入進去,就會看到表演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便會不由自主的鼓掌;相反只是大致的看一眼,并不會了解這些想要表達的東西。
而那些積極表現自己的人,知道什么是怎么表現自己嗎?是嘩眾取寵?并不是,而是做好自己,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怎么能談真正表現自己呢?
所以,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自己,我相信,在下次的活動中,會更加讓人難忘!
反思作文 篇3
隨著和煦的春風,伴著婉轉的鳥囀,新學期來臨,我也從寒假的放松愉快的天空下回到了學習知識的道路上
20xx年,我剛剛踏入初中的殿堂,面對比小學繁重的課業壓力,更加難以理解的知識,我真的有些難以適應。以至于我并未從小學的學習方法、態度中走向初中的改變。在第一學期,我存在偏科的現象。期中考試時,語文數學年級名次落差竟達到了一千二百`名。數學成績的不理想更是讓我的總分平平常常、不盡人意。我好好地反思了一下,認為首先我的數學基礎較差,加之我對其興趣不濃厚才會考試不理想。對于語文學校,我缺乏閱讀量、好的文筆和閱讀理解能力。而英語是因為詞匯量少,要在初中好好努力
20xx年,一個新的開始,20xx年的一切都已然過去,留在我心底,激勵著我不斷前行。新學期已過去了一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要制定一個正確的學習計劃。我要多讀讀課外書,增加優美詞句的積累量,學習好的寫作方法。其次掌握答題技巧,語文成績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對于數學和英語,我應該鞏固基礎,多練培優的習題,取得進步。
在新學期,我會加倍努力,相信我能取得大的進步,為以后漫長的學習之旅奠定基礎。
反思作文 篇4
“嗚嗚”,一個馬路的一側傳來一聲聲的悲鳴。一只小鳥停在路邊的臺階上,孤獨凄慘地鳴叫著。我用憐憫的目光注視著它,輕輕地靠近它。用雙手把它捧起來,放在手心里。
小鳥,你怎么啦,羽毛凌亂地“披”在身上,那柔軟的羽翼不在那么明亮,多處地方的羽毛脫落了,腿上清晰地看見裸露的血管和還未風干的血跡。你的眼睛里充滿了恐懼和孤獨。你無助地躺在我的手心里,目光中充了求助。我輕輕地撫摸著你,梳理著你的羽毛,給予你溫暖和關懷。
可憐的小鳥,你怎么不回家啊?是哪個調皮的男孩欺負了你,弄傷了你,讓你無法回家嗎?這個可惡的男孩,怎么沒有一點的仁慈之心呢?小鳥,你用溫和的目光注視著路邊這個嶄新的小區,目光中充滿了無限的留戀。難道這里曾是你溫暖的家?是我們人類讓你失去了美麗的家園?人類也真夠自私的,為了自己貪圖享受,過得安逸舒適,卻毀了你們的家。
我四處尋找,想給你找一個臨時的住所。我發現墻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就把你輕輕地放在那兒。于是我走開了。可是,當第二天我又經過這里時,看到的卻是你冰冷的尸體,你緊閉雙眼,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幾綹羽毛在你的周圍盤旋……
我的思緒隨著你的羽毛飛翔,飛向了遼遠的天空。我想起了以前老師說過的話:人是世界上高級的、最聰明的動物,他們明明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森林是我們安全的家,可還是砍伐了大片的森林,砍一棵樹半天都不用,而長一棵樹卻要幾年!幾億年前,地球上的森林覆蓋率百分之六十多,現在卻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多,有的國家樹木才占百分之十幾。森林沒有了,和人類相依為伴的動物也絕跡了……
一幢幢高樓直刺蒼穹,哪兒還能看到鳥兒的蹤影?人類啊,醒醒吧,植樹造林從現在做起吧,還鳥兒一個溫暖的家園,也給我們的后代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未來吧!
反思作文 篇5
時間像白駒過隙,一次考試結束了,又一次考試迎來了。在忐忑不安與緊張中寫完了試卷。可是拿到試卷,看到了那通紅的分數。我什么也說不出來,只知道,我的成績就像一場大暴雨,嘩嘩的直線下降。
翻開試卷,一個個刺眼的紅叉叉,紅圈圈映入眼簾,再看看錯了的題目。我甚至覺得我是不可饒恕的。語文108、英語113、地理86、生物92、歷史92、政治89、物理91。唉,最后的數學真的提起來心都在流血啊。
數學數學啊,考試之前還裝了滿滿一肚子的自信,現在卻被這刺眼的分數打到海底,很深,很深……面對自己的成績,我無話可說;面對自己漏洞百出的試卷,我哭笑不得;面對自己的粗心,我無法彌補,只有當做教訓下次注意。老師說得對這次試卷就是考細心的,而細心不完全是由性格掌控的,更重要的是我的心還沒有真正靜下來。
英語吧,這次其實我覺得挺丟臉的。畢竟兩個英語科代表都考了滿分,而就剩下我只考了個113分。想想別人付出的努力再想想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就平衡很多了。確實,這印證了一句實實在在的老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歷史,我一直覺得其實我學得也挺不錯的。雖然說這成績沒有令我覺得不可饒恕,可我卻還是非常的失落。我沒有達到心里的目標,而且差距并沒有拉小,該錯的我還是錯了不該錯的我也錯了
生物、地理和政治也是讓我覺得大大失望的科目。至少其實我覺得我的綜合科可以考得都要比現在好的。可惜不是因為這點就是因為那點,導致試卷上也都是紅紅的蝴蝶結。
物理是這幾個科目中下滑比較厲害的科目,以前還對物理比較感興趣,隨著內容越來越難,有一些知識沒有聽懂,所以每次聽課都不是很認真,甚至想放棄。因此這次考試從以前的九十幾分降到了現在僅僅的91分。畏難情緒真的要改一改啊,不能再這么糊涂下去了。
每當考不好時第一個覺得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爸媽,但是他們卻從不計較,他們這種態度更讓我覺得愧疚。對于現在的我,其實父母很少知道在學校里我是否有好好學習,都是我親口講述的。我想只有成績才能夠證明我在學校是有好好學習的吧。而且現在我更知道只有自己的成績才能證明自己、才能夠證明他們為我所付出的是正確的、才能夠不讓父母這么辛苦。至少我要用自己的雙手為父母、為自己打拼一個好未來。
針無兩頭尖,這次考試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種打擊,讓我無攻自破。可是通過這次考試我知道其實我還是有很多知識是沒有掌握好的,我也知道臨時抱佛腳是沒什么用處的。同時我很高興,我看到了自己的頑強,無論我知道我沒有放棄也不會放棄。
反思作文 篇6
學生寫了《我的煩惱》一文,我發現,一部分學生只是為了習作而習作,無病呻吟。例如:明明每天的作業很少,學生卻非要寫“像小山一樣”;自己明明長得很瘦,卻非得寫“因為胖而煩惱”;明明長得很高,非要寫自己矮……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當然沒有真情實感。
我又一次在課堂上講如何寫這篇作文。首先總結了這次習作存在的問題:
1、不夠真實。并講了以上的例子。
2、沒有具體事例。
3、缺少心理活動描寫。
講完后,讓幾個寫得好的同學讀了自己的作文,又讓大家討論為什么寫得好。之后,我讓小組討論一個同學的煩惱該如何寫,當然前提是必須是自己真實的煩惱。
學生第二次寫得非常好,既完成好了一篇作文,又讓我真正了解了學生的心聲。
好作文是改出來的,這句話很有道理。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就要不怕麻煩,不怕浪費時間,認真講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反思作文 篇7
從寫作對象來說,《我的自傳》是自傳體作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文章。不過,這個人物不是以往寫人文章中的人物,而是自己,寫人的手法在這里都可以應用。但是,想把這個“我”寫好,卻不像其他寫人作文那么簡單。
自傳體作文要寫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我”,這個“我”,應該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實樣子,而不是與生活中不一樣的我。寫出來的自傳要讓人看了以后,知道那就是你,完全真實的你,而不是陌生的別人。為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教學這次習作之前,我就布置學生回去做了預習,認真回答以下的問題:
1、我是誰?(姓名、性別、年齡、家庭情況介紹)
2、我長得怎么樣?(身高、外貌、體形)
3、我的性格是什么樣的?
4、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5、我的學習成績如何?對學習的態度如何?
6、我有什么快樂?煩惱?
7、我的優點、缺點是什么?這些優點、缺點帶給我什么影響?
8、我的理想是什么?怎么會有這樣的理想?
9、別人(家人、老師、同學)眼中的我是什么樣的?
10、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誰對我的影響最大?
11、哪些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有什么事促使我在某一方面有了改變?
13、你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經歷?(可請父母、爺爺奶奶等親人幫忙回憶)
有了這樣的材料在手,學生就有了可供選擇的素材,除了第1個問題,剩下的哪個問題展開來寫都能有很多內容可以寫,學生就不愁沒有材料,也不會不知道寫什么了。不過,素材多了,又面臨一個選材的問題,什么樣的素材最適合用于這篇自傳體文章?什么樣的素材更重要,更具有表現力?這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指導學生在作文中要表現出自己的鮮明個性,就要在選材上運用準確的事例生動地表現出來,能在眾多的材料中學會取舍。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強調學生不能記成流水賬,以免有些同學把預習所回答的問題串連起來成一篇文章。自傳中一要有事實,自傳不是簡單的記人,我們的個性特點、精神風貌、生長經歷都要在自傳中體現出來。我注重引導學生寫出事實,寫切身的體會、真實的活動,這樣讓文章生動、充實,這是這次習作成功與否的關鍵。
課堂上寫作學生一下子不習慣,所以完成的情況不太好,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沒有完成。也跟學生平時寫作速度慢有點關系,寫作速度的訓練在要以后的作文中加強。
在學生互評習作和全班修改作文這兩個環節上做得不夠到位,可能是因為學生平時缺少訓練,一下子沒有適應這種情形,也由于我沒有靈活地引導,這個環節有點流于形式。
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來看,這次作文教學取得了一點小成功。在取材上,有的寫自己的缺點優點和這些優點缺點帶給自己在學生、生活上的影響;有的回憶了自己童年時代的趣事;有的寫了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自己的打算;有的寫了與同學之間的相處對自己的影響;有的寫了在街上看到小乞丐后自己的想法和改變;有的回憶了生活中影響自己比較大的事;有的談了自己的理想;有的談了自己是如何喜歡打乒乓球的……總之,從內容上來說,不再像以前的作文那樣單一。以前老賴著不交作文的同學都把作文交上來了,寫的內容雖然還是不夠具體,但是真實;語句也還是不夠通順,但是我起碼知道他想表達什么。平時絕大多數寫“搭架子”作文的同學這次的作文都言之有物,雖然在具體生動上還欠缺為火候;平時寫作還算比較可以的幾個同學這次的作文也是表達得更加富有真情實感。不過,這次的作文也存在一些問題,最明顯的是開頭和結尾過于雷同。因為我在課堂上舉例講了開頭可以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等內容入手,而結尾可以總結一下自己,所以不管寫什么內容的同學,都套用了我所舉的開頭和結尾的例子。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一篇習作還是有待努力的。
反思作文 篇8
語文新課程理念把寫作看做是學生記敘生活、表達情感、發表見解的重要手段,小學作文教學的反思。但語文教師每次布置作文,學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談到作文教學,教師則經常憂心忡忡。
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我們必須了解作文教學的現狀,多方面尋找原因并思考對策。
一、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閱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其次是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并趨于程式化;其三是課堂寫作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
實際上,寫作也是一種美育。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沒有對美的追求,他有什么必要寫作?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讓他們獲得知識更為重要。
2、社會方面的原因
任何困擾語文教育的問題,除了教學法及學科本身的因素,往往有其社會原因。長期的應試教育阻滯了人的思想發展。人在社會生活中不敢展現個性,缺乏自由的想象,喪失了自由表達的欲望,也缺乏自由表達的激情。
學生在課堂學習寫作,也通過社會各種渠道接受有關寫作的信息。可是,城市學生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農村學生不參加勞動,生活積累較差。所以,學生的選材范圍窄,語言空洞無物。
學生寫作缺乏個性,也在于他是在沒有個性的環境中成長的。長久地接觸沒有個性的文化,長久地接觸低俗文化,不要指望他能寫出有個性有魅力的文章。
基礎教育階段,要培養的是基本能力,現今的中小學教學往往沒有把寫作當作基本能力去認識,總是提出過高的要求。社會常常把寫作當成一件大事卻沒有把它作為現代社會中人的基本生存能力。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思考。
3、寫作觀需要反思
反思時下的作文教學,有些失誤體現的顯然是觀念偏差。
首先在于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語文寫作和理科解題不太一樣,一般而言,只有好與不太好之分,未必有對錯之別。起始階段的寫作,學生往往不知道“高”在何處,寫得不多,難有成就感,久而為難,得不到鼓勵,最終疲于應付,倦于無趣。
其次是要讓學生真實地表達自我。有個人的思想,有個人的人生感悟,有獨特的生命體驗,作文才有價值。有經驗的教師在指導小學生作文時,往往只說“先把你想的事情寫出來”,這正是了解少年兒童思維特點的因勢利導。
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把寫作能力運用于生活實踐,不能熱衷于讓學生講經論道。語文教育應當讓一個人學會尊重并運用自己的表達權;學而無用,教育教學也就沒有價值。很多教師在這一問題上認識尚不到位。思想的束縛也讓一些教師的作文評價“不知好歹”,他們的評價尺度直接妨礙了學生自由表達的愿望。
4、教師自身寫作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抱怨學生不愛寫,抱怨學生作文水平難提高,那么,教師自身的寫作狀況如何,教師本人一年寫多少“作文”?由于應試教育等方面的問題,當今教師讀書少,令人擔憂;而語文教師不寫作、怕動筆,卻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的反思》。教師自己不寫作,缺乏寫作經驗,卻能批改學生的作文,甚至敢于“指導”,實在有點不可思議。教師不寫作,可能是作文教學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寫作是個人體驗很強的實踐活動,一個經常寫作的教師才有可能熟悉學生的寫作過程。只有具備個人的切身體驗,教師的指導才會令學生信服,才有效果。
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對策
1、在“素養”的層面重新定義閱讀教學觀
閱讀是一切學習能力的核心,閱讀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它是語文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定期添購課外書,充實學校圖書館(室),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在校園的走廊、運動場等地方設立閱讀角,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他們喜歡的書本。閱讀的范圍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不要只局限在語文教材中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要跨越一本教材進行閱讀教學;二是閱讀的種類要多,不要只局限在文學性作品中。因為閱讀不只是涵養精神,還是獲取新知,特別是在資訊時代,從海量信息中抓取有用信息,提煉寫作素材,更是需要貫穿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
家庭和學校應讓學生走出家門、校門,多接觸社會,關心時事的同時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養成記日記的習慣。
2、把作文修改權交給學生
讓學生在讀給別人聽、交換修改、交流寫作心得中有所領悟,有所提高。
(1)樹立信心。學生初次嘗試互相修改作文,有的感到新奇,有的感到畏懼,認為自己連寫作都還有許多不足,怎么有能力去修改別人的文章。我們首先對學生的寫作態度、寫作品質、寫作性格進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有修改他人作文能力的信心,鼓勵他們在互相修改、討論、交流中提高、進步。信心,是干成大事的動力。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從不會到會,從幼稚到成熟。我們采用同桌互改,小組互評,從引導學生學會修改錯別字、修改用詞不當開始,再到修改語句的不通,最后到學會選材、整篇的布局等方面的評價。這一漸進的過程,學生既發現了別人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又逐步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也達到了共同的提高。當學生發現了他人作文中的某一點問題后,他們討論得很熱烈,找資料,問同學,甚至發生了爭執,直到把問題搞清楚為止。這是教師一去筆評改作文所無法達到的功效。
(2)傳授方法。學生有了信心之后,就要傳授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這樣能做到既有統一,又有創新。
作文修改方法,有符號的使用:如錯別字的標記符號,詞語順序更換符號,多余詞語、重復句子的刪去、添加詞語和句子的符號,精彩語句的著重符號等。
還有評語的幾種寫法,如眉批、尾批、邊批的寫法。最后是作文和字跡按優、良、中、差評定等級,標明日期等。
修改方法的傳授,一般是從簡單到復雜。僅僅講一下還不行,還要邊講邊練,每講一種方法,就讓學生在他人或自己的作文本上找出一例或幾例來試一試。每發現一個問題,他們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這是教師代替修改作文,學生難以感受的過程。通過兩三次互相修改作文,這些方法就逐漸被學生所掌握了。
(3)弄清過程。學生互相修改作文,人數多,涉及面廣,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新課標指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學習寫作的快樂。”讓學生將作品朗讀給同桌聽,自我修改。“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讓同桌之間,互相修改對方作文。“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溝通見解。”第一步同桌互相修改,你讀我聽,或我讀你聽,聽后談感受,然后互相修改。第二步前后四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讀,其余三個聽,他們一起討論,一起修改,寫出評語,給出等級。第三步,在前面修改的基礎上,自由討論,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拿去請教其他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第四步,教師在巡視的基礎上,讓各組匯報修改情況。讓作文修改得比較全面、認真的學生談修改體驗。
(4)實踐提高。學生在掌握了方法,弄清了過程之后,還要在反復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提高。
學生要通過互改、互評,學習他人寫作成功的地方,找出別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在朗讀、修改、評議過程中,領悟小作者中的選材、遣詞造句、結構順序等。學生在一起面對面的討論,雖然不是很全面、很有見地,但比不討論要好。這是學生走上成功的第一步,不能因噎廢食,否定學生互相修改作文的積極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把作文修改權交給學生,不是教師對學生作文一概置之不理,而是每次先抽查一個班級的上、下、差三個層次的作文各3——4篇,在了解這次作文基本情況之后,去指導學生互相修改,在學生修改之后,再進行一次匯報總結。這不是說讓學生互相修改,教師就撒手不管,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實用】反思作文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實用】反思作文匯總六篇03-24
【實用】期中反思作文6篇03-30
【實用】期中反思作文10篇03-13
【實用】考試反思作文八篇03-11
【實用】小學反思作文5篇03-10
【實用】反思作文合集7篇03-09
【實用】反思作文合集九篇03-01
【實用】考試反思作文9篇02-21
【實用】期中反思作文5篇02-17
反思作文匯總四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