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作文(集合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反思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反思的作文 篇1
平時,大多數學生只是把作文看成是一種令人頭疼的常規作業,往往在敷衍和推脫中,徒然地消耗著自己的熱情與靈氣。寫作教學,若是僅憑教師之力,顯然只會走入困境和誤區。在作文指導課上,為使學生轉變觀念,積極作文,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從“要我寫”到“我要寫”,刻意喚醒創作意識。
愛,是平凡的世界里,卑微的泥土中,開出的一朵會讓人感動落淚的花。東方式的隱忍犧牲和默默付出,很多時候就像空氣一樣,平凡到讓人幾乎很難感覺到它的寶貴和重要。太多人坦然享受著,坦然忽視著,坦然到情感枯竭心靈麻木卻不以為意,
但當心靈在某個特定的時刻醒來,他們必定會在那些神圣的沉默前潸然淚下,并終將明白,所有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言行原來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愛
朱自清的《背影》真實地表現出了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關愛和父子間的深情。但很多學生學完課文之后,并沒有產生要寫自己親人的創作欲望。他們困惑的眼神傳達出一種信息:父母的愛,真有那么感人嗎?為什么我感覺不到呢?這時,我及時抓住時機引導,在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之后,利用“頭腦風暴”法,我不失時機地將他們引回自己的生活,喚起他們對身邊親情的感悟。
“如果你愿意,請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感。這樣的感覺和感動是稍縱即逝的,請大家好好把握住啊。讓我們記住身邊每一個關愛我們的人,并學會去關愛他們吧。”如此,學生們也很自然地取出紙筆,記錄下自己的心聲。此時,欲望被喚醒了,還愁學生寫不出有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文章嗎?
二.“從沒得寫”到“寫個性”,引導精選獨特視角。
教學實踐中,倡導個性化閱讀和推薦閱讀。平時,我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作相應的摘錄和點評。逐步明確自己的思想觀點,形成自己的閱讀風格和審美趣味,建立自己的閱讀素材庫,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與篩選整合能力。
當然,在閱讀資料魚龍混雜的資訊時代,推薦閱讀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說個性化閱讀的目的是保證閱讀的精深,推薦閱讀便是為了保證閱讀的廣博。閱讀訓練,只有將經典與流行、精讀與泛讀、學生自主選擇與他人推薦結合起來,才是最完善而有效的。
“厚積而薄發”“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是克服“作文貧血癥”的惟一良方。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而廣泛的閱讀,為寫作技能的訓練奠定基礎。例如某校一關于“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的看圖作文。平時注重課外閱讀的同學,無論作文的立意還是內容的選擇上都要占盡優勢,比如有的同學自擬的題目為“蘋果與維納斯、“誠信的缺口”等從審美及社會的角度來對問題加以闡述,從蘋果想到斷臂的維納斯,想到商家的誠信,不僅具有文學立意,而且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其次,多讀可以豐富語言儲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文章的門面,引人人勝的文章首先在語言上就讓人限睛為之一亮。語言的養料從哪里來,只能到古今中外優秀的名篇佳作中去汲取,僅僅讀讀課本上的幾百篇文章顯然不能根治語言的營養不良。當然,多讀也可以豐富人生體驗,提升人文素養。獨特的視角,自然彰顯著作文的個性,
三、從“潦草應付”到“精心修改”,逐步養成修改習慣
“文成于改”,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可見他們在修改上所下的功夫之深。
我認為,很多時候學生的寫作水平遲遲不能提升的根本原因,不是寫得不夠多,而是改得不夠多。“玉不琢,不成器”,寫作如治玉,學生的文章可以說都是璞玉。
我的做法是:①當面批改,修改給學生看,并說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知道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再讓學生自己動手修改。如此反復修改三四次,直到學生的文章大為改觀為止。所用時間和精力雖然較多,但此法對寫作水平中下的學生頗為有效。②教師修改后,讓學生比較文章修改前后有何不同,從中學習修改方法。進而提高他們的修改能力。與其給學生一些不痛不癢的評語或虛浮空洞的鼓勵,讓他們周復一周地原地踏步,還不如讓他們用兩三星期的時間去精心創作并修改一篇文章,切實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和寫作水平。
從潦草應付“作業”,到精心修改“作文”,這樣長期堅持下去,自改能力和修改習慣就會水到渠成。
四、從“不是寫作文的料”到“出乎意料”,充分調動創作激情。
采用表揚、激勵等多種激勵手段。比如說,教師可以對基礎差的同學“沙里淘金”,只要有一個好的段落,有一個好的構思,甚至只要有一個創造性的句子,用得準確傳神的一個詞語,就提出采表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其覺得只要認真作文同樣可以寫好,自己并非“不是寫作文的料”。同時,教師也應注意鼓勵要針對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這種個性差異也往往表現在他們對自己寫作能力和文章水平的認識和評價上。有的學生個性自卑,他們敏感脆弱,經受不住批評和歧視,同時更渴望得到重視和贊同。對這種個性的學生,我們在作文評改中要“出乎意料地滿足他們的渴望”,帶夸張性地去肯定他們作文的優點,培養他們為人的尊嚴感,這有助于提高他們作文的自信心。而對于有自負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在集體場合給予鼓勵,在個別指導中指出其不足,在單獨面改時,要盡量避免夸大其辭,鼓勵時宜適可而止。從而,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創作激情。
“每個學生的心里也都沉睡著一個作家,而他們最需要的則是來自教師的呼喚。”只有學生有了創作欲望,創作儲備,創作方法,創作激情后,才能用心去打造自己的作品,才能去體驗寫作帶來的價值感與成就感、生命感與愉悅感,才能寫出文質兼美的好文章。
反思的作文 篇2
今天起的很遲,我想即使再怎么疲于奔命似的去學校也會遲到,于是索性不著急。
路上的車很少,這讓我有很好的心情去欣賞路邊的景象。突然發現,花兒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綻放,葉子也在輕輕的抽芽,慢慢變綠。
我錯過了多少?我不知道。只是想起平時飛快的瞪自行車的景象,有些可笑。拼命的趕時間,只是因為徘徊在遲到與未遲到的邊緣。有一點希望,便不顧一切去爭取。不惜任何代價。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我突然發現,為了著幾秒,我失去了更多……
我告訴她,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做一件事,那么你就不要去幫助他。她笑笑,恐怕只有你這么認為吧。
是只有我這么認為嗎?我不覺得。比如媽媽在教孩子走路,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媽媽會去扶他嗎?不會。因為每個媽媽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媽媽知道,要想讓孩子學會走路,就一定要教會他在那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來。再比如毛毛蟲化蝶時,要經過艱難的蛻變,你不可以幫它剪去堅硬的.外殼,否則它會因為翅膀不夠堅強而不能飛行。
這些簡單的事實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沒有誰是天生的弱者!我們要自強,要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等待別人的幫助;我們更要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且做好。自信自強,才不會被別人看不起!
反思的作文 篇3
三年的初中生活,有父母的叮嚀,有老師的教誨,有同學間的親密與爭吵。我自認為這三年韻初中生活是我變化最大的時光,那個天真的、系著紅領巾的我不見了,變成了一個自以為成熟的“小大人”——我變得世故、圓滑了。
我學會沉默了。看見路上的一角錢,我不會再“傻傻地”拾起來交給民警;看到路上有一堆人聚在一起,我會遠遠地跑開;有人吵架,有人東西被偷了,關我屁事?當外婆又一次向我說觀音菩薩的好處,我不會再漲紅了臉和她爭論迷信和科學。老師上課講錯了,我不會指出來,哪怕是課后。這樣做的結果,爸爸媽媽說我溫柔了,外婆說我又乖又懂事。
教室里的窗鉤壞了,風一吹,窗戶“乒乓”作響,還撞碎了一塊玻璃,遲遲不見有人修,我自己買了一塊裝上了。老師知道后表揚了我,可同學們沒有像小學時那樣仰慕地看著我,他們的眼光怪極了。我滿心的高興化為烏有:也許,這件事根本用不著我管,這件事讓我覺得做人還是世故一點好。
一天放學回家后,我生氣地對爸爸媽媽說:“今天考試有人作弊……”話沒說完,媽媽就打斷了我:“你考得怎樣?”我說:“還行。我想將作弊的事報告老師!”“什么?!”爸媽幾乎同時責問,還勸我,“這樣會傷了同學感情。”我不服氣地說:“這樣對那些認真復習的同學太不公平!”“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只要你自己學好就行了。”“答應媽媽,不要去管別人,啊!”在他們的勸說下,我放棄了報告老師,以后做事也變得圓滑了。
總之,這三年我的變化是緩慢而巨大的`。我變得有些世故、有些圓滑了,但我心里卻始終覺得那不是真正的我,是看不見的強大力量扭曲了我。社會開放了,人們的心卻緊閉起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和人之間缺少了真誠,熱情泯滅了,棱角被磨平。我已不是三年前的自己!
回顧和思考這三年自己“處世”態度的變化,我覺得在大人眼中更懂事更乖的我卻丟失了什么!
反思的作文 篇4
三年級的語文課文不再以童話故事為主,但學生仍詩人很喜歡童話故事的.,因此可以利用課堂內外的時間,結合這點來培養學生的能力。
我們半抽每天下午放學后20分鐘為讀書訓練時間。有時候讓學生讀童話故事,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學生讀故事,先要讀通,遇到生宇、新詞能主動查字典解決。再要求讀懂,弄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經過、結果弄明白。對于某些重點詞句,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講童話故事,培養學生說話能力。
童話語言通俗簡潔,故事曲折有趣,可適當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幫助學生積累詞匯。童話教完后,先讓學生順著板書的提綱自己練習講故事,然后同桌同學互講,最后到講臺前講給全班同學聽,力求語言準確,表達生動,態度自然。講完后,組織學生評議,教師作指導和歸納。課后,布置學生盡量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反思的作文 篇5
前不久在荷蘭鹿特丹世乒賽上,中國隊“又”包攬了全部冠軍。一個“又”字既包含中國隊的成就又一次實至名歸,又包含了我們對于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領域,我們為什么能長期處于壟斷地位,一次又一次的包攬世乒賽,奧運會的桂冠呢?有人說他們日常訓練極為刻苦,或又有人說乒乓球是國球,有傳統優勢。而我想會說的則是,中國乒乓球的“實力”在于其運作體制的科學與完善。
曾有一位什剎海體校的教練說過:“我們的訓練安排周密而有效,你不會看到哪一個隊員閑滯下來,老的隊員有經驗他們會教給年輕隊員各種比賽經驗和擊球戰術方法。”從中我想到的'是讓一個團隊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發揮其優勢,在團隊內部形成良性循環,并且相互借鑒,達到運作效率的最大化,這便是中國乒乓團隊的實力所在。——系統優化
不僅一個團隊,如果把這種運作方式有效的嫁接到社會其他領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世紀90年代,日韓等國遭受了亞洲范圍內較大的經濟危機,此時的兩國大型企業都在企業內部大力提倡科技創新,并結合本國傳統工業優勢實現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的改變,并且實現由勞動力主導向科學技術主導的根本提升,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成功。
田忌賽馬的故事耳熟能詳,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國乒乓球隊一樣,其實力的體現在于結構內部的優化。
此時此刻,在中國經濟領域的提升也同樣可以借鑒其方法。改變現狀不是一蹴而就之舉,但若能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在內部進行元素間的優化,鼓勵創新,我想中國實力之名至實歸將指日可待。
近年來,姚明創造了中國第一高度;劉翔創造了中國第一速度;丁俊暉創造了中國第一準度;而李娜創造了中國第一力度!這一個個中國實力的體現,無不是中國近年來在體育領域進行改革,調整運作體制使之科學與完善的結果。
包攬冠軍不是目的,而其價值在于一個個的成功事例對于中國今后的發展其實有極其重要的推動與借鑒作用。
一個冷靜看待“成功”的民族,才可獲得真正的“名至實歸”屹立于世界!
反思的作文 篇6
什么,為什么,畢業了,我們班的人品不可以好一些?偏偏打籃球卻輸了?坑啊!
回想,我們很是不爽,一個是41:22,今天,14:10,為什么?這樣的`,打籃球,我想總結:我們幾乎是有一個人是單打獨斗,而其他人是只傳給他,而他再投球,而今天,我們靈活的打,可是這8班,一犯規,就馬上說沒有那沒有那,我真想不通,為什么,你們犯規了,不敢承認?你們犯規了,為什么不好好反省一下?我想也不會,但是,我們輸了,為什么?并不是我們技術不到位,而是配合,今天這球,打得很好,雖然輸了,但還是有勝的,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我們雖敗猶榮,但是我們打得以及夠好了,雖然沒有13班厲害,但是,我們有經驗了!
雖敗猶榮,我們敗了,但我們也勝了!
反思的作文 篇7
堅持了兩年的習作訓練,從中深切地感受到行之有效的講評課抵得上一節精彩絕倫的習作指導課,在這類課堂上不僅會極大的激勵學生的習作熱情,關鍵是學生手持第一手寫作材料在講評比照中會透徹地明晰寫作方法,真正起到講一篇帶一類的效應。在此結合自己的做法,對講評作文提出幾點建議,與大家商討。
一、批改要及時。
及時批改的目的就是要保護學生的習作熱情,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你想學生好不容易寫一篇“巨作“,卻久久得不到回音,這是多么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兩年來對學生習作的訓練,我都是前一天寫,第二天就面向全體進行講評。我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會選擇一周當中語文課節最少的那一天作為固定的周周訓練時間,上午寫,下午及下班后所有時間進行逐篇細致批閱。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習慣,“習作”在他們頭腦結結實實地打下了烙印。以至于每次習作后的下午孩子們無論在哪遇到你都會詢問習作成績,如果你還沒批他的習作,有的孩子就會直接抽出自己的作文本等你批閱后才肯回家,這是多么難得的習作熱情啊,學生們上心了,習作水平可能不提高嗎?
二、講評要抓重點。
講評習作最忌泛泛涉及,從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錯別字面面俱到最是低效,甚至無效,我則相反,每次講評只抓一點集中火力強攻猛打,務必做到一次習作一個收獲,即一次習作攻破一個學生們的“頑疾”。如:“難忘那一次”我解決的是選材問題;“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動了”我落實了怎樣把一件事寫具體細膩才能感人的問題。例如怎樣把我生病時媽媽對我細致入微的照顧寫得令人感動;怎樣把自己鼻子出血同桌的幫助寫得令人感動;怎樣把老師為我補課寫得令人感動。就這樣練著講著,突然感覺到我們總是埋怨學生選材俗,不新穎是不對的,與其空空的埋怨,不如教會學生把平凡事寫細寫深,讓其筆力不俗,在樸實無華中彰顯其厚重的底蘊,扎實的.寫作功底,使其“事俗語不俗”豈不是更實效些。
三、講評后要修改。
一節講評課老師再氣宇軒昂的讀啊、講啊,學生聽得再清晰再沉醉,最后沒有學生反思后的再實踐,一切都是徒勞的,所以我班學生的習作本上有3色筆跡,第一色是初稿黑色;每二色是講評后的自我修改紅色;每三色是同學互改藍色。老師們一定要抓住講評后學生茅塞頓開,躍躍欲試的契機,給足學生時間修改,在這個環節要舍得“浪費”時間,只有這個環節你舍得付出了,講評的時間才沒有浪費,而是讓時間增值,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呢?
其實“講評習作”包含的內容真的很多,每位老師肯定都有自己的高招妙招,那么誠摯地邀請您寫一寫與大家分享吧!
反思的作文 篇8
隨著科技、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僅體現在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上(能力中應具備的反思能力常被忽視),更主要的要求教師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而要想開拓創新必須對反思有所體驗,養成反思的習慣,形成反思能力。
新課程中新內容的增加,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新課程增設了“數學建模,探究性問題,數學文化”。這三個模塊式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增設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這些內容要求教師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教學,因此,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要能推崇創新,追求創新和以創新為榮。要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要善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有超前性和獨創性,不反思思維習慣中的不合理行為是不可能具有創新思維的。
新課程的多樣性、選擇性要求中學數學教師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現代的教學觀、人才觀。新課程的選擇性是在共同基礎上設置不同的系列課程,以供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的選擇。整個數學課程體系,包括課程設置、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都將致力于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能力特征以及未來職業需求和發展需要而提供側重于不同方向的數學學習內容和數學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反思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及衡量人才的標準,教師不再是權威,只是平等的參與者,不僅是解惑者,還應是問題的診斷者,學習的啟發者,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指導幫助學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選擇所需課程。這決不是一個把抱殘守缺者所能勝任的。
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格。未來社會的知識結構是信息化板塊結構、集約化基礎結構、直線化前沿結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一些培訓班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隨時隨地教學反思,收集資料,充實自己的實踐知識,并將這種學習反思內化為教師自身的“自覺行為”。
反思的作文 篇9
(1)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
除課文已經舉到的把一張畫像改為一幅畫像、把書皮改成包書紙外,還有:作文中寫我遞給同桌小強看,還不停地給他講著,葉老將不停改為悄悄,這就更符合當時正在上課的實際情況。作文中寫原來拿畫的正是王老師,葉老將畫改為幾何課本,因為王老師拿的是帶有圖畫的課本,并不是一幅畫。作文中還寫王老師談到今天,也談到了明天,并不斷地問我,葉老將并不斷地改為最后他,因為王老師不可能不斷地問同一個問題,葉老這樣一改就合乎情理了。
(2)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
作文中寫口里還不住地吶喊:沖啊,向幾何進軍!這個句子用詞不準確,因為吶喊是大聲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畫面是不可能出聲的,葉老改為從口里還吐出來幾個字這樣就既符合畫面的意思,又表達確切。作文中寫我的臉頓時變得通紅,還有最后一句我的臉頓時臊得通紅,這兩句都不真實,因為這時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臉色的變化的,葉老分別改為我的臉頓時一陣熱臊得我臉上頓時火辣辣地一陣熱,這就真實可信了。作文中寫我被他的興致勾引起來,這句話沒說清楚我的什么被王老師勾起來了,所以葉老調整了詞序,改為我的興致被他勾引起來了。作文中還寫道:我看見他的`粗眉緊皺著,像擰成了一股黑繩。擰成了一股黑繩比喻不當,言過其實,葉老改成我看見他緊皺著眉頭,不僅文字簡潔,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3)把長句斷成短句。
如,把那站在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的王老師,就是我們的新班主任,改為我們的新班主任王老師站在教室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把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拿著兩簇鮮花改為靠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手里拿著鮮花,這樣把長句斷成短句,不但表達得清楚明白,而且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4)刪去重復啰唆的詞句。
這類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他從班上的小事情一直談到了國家的大事情,談到了今天,也談到了明天,這句話中了字用得太多,顯得啰唆,葉老都刪去了。再如,看見王老師一個人在桌旁畫著什么,桌旁一詞沒有必要,葉老也刪去了。刪去重復啰唆的詞語,句子就干凈簡潔多了。
(5)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如,作文中寫我跟你一樣,也喜歡畫畫,尤其是人像,葉老把尤其是人像改為尤其喜歡畫人像。因為尤其是人像也可以理解成尤其喜歡人像的圖畫之類,加上了喜歡畫三個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再如,作文中寫小強突然告訴我,王老師叫我到數學教研組去。沒料到王老師見到我來了,就笑著問這里的前后兩句話銜接得不好,沒料到的意思沒有體現出來。葉老添上我以為準是要挨斥兒了,這樣,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就比較緊密,意思表達得也比較準確完整了。
(6)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
作文中有好幾處將像寫成象,葉老一一加以改正。標點符號方面的修改也比較多,有的逗號改成句號,有的句號改成逗號,還有感嘆號改成句號,這些修改都值得仔細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還有幾處比較明顯的標點錯誤,如,我就輕輕地叫了聲:王老師。這句話中間不能用冒號。心就像剛上岸的魚撲騰、撲騰一個勁兒地跳。中間要用逗號斷開,撲騰撲騰不必加頓號。就像是在歡迎著家長似的吹得我心里甜滋滋的兩句話中所使用的省略號也沒有必要。所有這些,葉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見葉老對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細、認真。
【反思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反思01-28
作文反思01-29
反思作文02-03
反思的作文11-03
反思作文12-04
【精選】反思的作文08-16
(精選)反思的作文08-07
【精選】反思作文08-26
[經典]反思的作文08-25
(經典)反思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