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反思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反思作文 篇1
這次考得十分不理想,簡直就是不堪入目——一踏糊涂。每次考試,每次后悔,每次粗心。這次連最基本的底抄都抄錯了,其
在是不應該。更摻的是靈活題,我的反應能力及差,老師講過數十遍,數百遍甚至更多次的雙重否定句都錯了,讓人簡直無語不知是說你笨還是。就連人人都會做的按課文內容填空什么美都錯了。更糟糕的是課文閱讀,一連扣了9分,兩個大大的叉叉像 紅紅的鮮血刺進你的心胸,亮怕你的雙眼。蟲子的名片這等簡單的題目,我竟然全錯,把你扣得措手不及。真后悔,當初因 為 討厭看《昆蟲記》看到一半便終止了,才落到了今天這個吃不了,兜著走的'地步。竟然連口語交際都錯了,后悔當初沒 有仔細讀過 。現在乍一看,竟然是自己原先寫的,簡馬頭不對狗尾。課內與課外閱讀感覺尚好一共扣了2。5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文雖然僅扣了1。5分,可是里面卻是錯別字連篇一個又一個紅色的圓圈深深地映入了眼簾,這扣的1。5分我想大概是拜這個錯別字所賜的吧!總的來說,這次考試考的十分不理想,回家想必又是竹筍炒肉,被大罵一頓。
反思作文 篇2
“養成修改自己文章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它強調關注學生,倡導學生積極主動有意義地參與作文教學,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只有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批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靈動的,因為學習語文的終極目標是學生能獨立看書作文。寫文章一蹴而就的很少,絕大部分的好文章都是多次推敲修改的結果。修改的過程中可能要聽取同學朋友的意見,自批互改將給學生提供這樣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因此,完全可以讓學生自改、互改,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把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到作文批改教學實踐中去。
這節課,我先分析全班同學寫作時存在的總體的優點與缺點。然后,學生將課前已經填寫好的修改卡(兩項內容:作文弱點及原因)在課堂上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幷推薦小組代表作。接著,小組成員(文章的作者)根據同伴及老師的建議當堂修改自己的作文。再接著,教師當堂使用多媒體展示個別小組的代表作,全班同學共同參與討論、修改代表作的弱點與不足,教師適時指導、點評。最后,范例作者談這堂課的.收獲后教師對這堂課進行總結。
針對這節作文修改課,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一、從寫作觀念看, 修改文章是寫作的重要環節。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這是魯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經驗之談。然而,學生寫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檢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給老師。這樣馬馬虎虎,主要是寫作態度不端正。但是,學生不會修改文章,也是個實際問題。而且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因此, 讓學生學會自己評改作文,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通過自改和互改作文,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葉圣陶先生在談及這個問題時,曾說學生改文水平有多高,作文水平就有多高,一次作文修改課,就是對學生寫作能力、作文知識等方面的一次大修煉。所以修改文章的過程,自然就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過程。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寫作教學,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幾個環節,都改變了傳統的觀念,將修改
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精神。
二、從課堂的落實過程來看,基本達到了“調動學生批改作文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充當學習的主人”這一預期目的。學生從作文到修改的整個訓練過程,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既充分調動發揮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改作文的濃厚興趣。這與“學生寫,老師批”的傳統方法相比,在同樣的時間內,加大了訓練密度,增多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合作、探究是語文新課改的核心所在,而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作文修改活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同學們在互評、互改作文時,共同解決修改中的難題,交流寫作心得,分享感受,取長補短。通過學生互評作文,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三、從課堂的批改效果來看,學生們批改的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學生評語能扣住要點,點評比較到位。在學生們的作文下發之前,我就已經對這些作文進行了簡單地修改(主要對于作文存在的主要弱點及原因進行分析)。在當堂使用多媒體展示個別小組的代表作這個環節,全班同學共同參與討論、修改代表作的弱點與不足。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參與面也很廣。學生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則能指出作文的缺點。這樣做,學生批改文章時往往很詳細,很具體,等于重寫了一篇作文。
四、從課后的反思看,這堂課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剛開始總體分析全班作文存在的優點、缺點時,教師應該列舉出具體實例;小組交流時分工不夠明確,應該具體安排組長、中心發言人、記錄員等;課堂上未能延長學生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討論,以便有利于學生探究寫作經驗;小組推薦時,教師應該讓學生盡量推薦中等層次的作品;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個別小組的代表作時未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
總之,學生自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作文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并逐步形成熱情主動的書寫習慣,真正使作文由“要我寫”變成“我要寫”。 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培養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習慣,不僅可使文章質量更好,而且能培養學生辦事嚴肅認真的習慣。要想讓學生能夠順利的修改自己的習作,我將努力上好作文修改指導專項課。
反思作文 篇3
今天我批了作文《我的第一次……》,批了不到一半的時候就批不下去了,寫的不夠理想,因為上周五一部分孩子回家寫的,可能是沒有人指導,出現的問題太多。
一、內容不完整、具體。這跟平時課外讀物的積累還有平時的語言積累也有很大的`關系。幾句話就結束了。我事先還讓孩子先列出提綱,然后按提綱寫,可很多孩子不會按要求去做。練的還是有點少了。
二、對于做什么,并沒有弄清楚,沒有生活經驗也拿過來就寫。比如:第一篇作文《我的課余生活》,其中有一個孩子寫怎么養報春花,我當時一看內容非常好,也挺詳細的,可仔細一看,問題就來了,報春花從種下種子到開花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并且每天都澆水,這是什么花也夠嗆啊。于是,回家我上網查了一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覺得孩子在沒有生活經驗的情況下,憑空捏造的東西太多。還有寫“我的第一次”,寫怎樣在家做飯,也是這樣,也沒做過,也沒問過家長,寫飯用電飯鍋做糊了,我怎么也沒想明白,于是問了幾個老師,都說既然放了米和水,怎么也做不糊呀,可愛的孩子們卻犯了這樣的錯誤,不能不說沒有經驗,并且連討教都不討教,就來一通胡編亂造。
三、明天上一節作文講評課,把出現的問題都一一羅列
出來,再讀一讀優秀的作文,對于一下吧。要讓他們知道:好的作文不是想出來的,是源自生活而寫出來的。
反思作文 篇4
今天上午的數學課堂上,我們進行了一次數學的模擬測驗。
到了下午的時候,我們的數學老師就把試卷改好了,并且發下來了,讓我們訂正好。當我拿到我的試卷的時候,我真的不敢相信,這個分數未免也差了一點了。其實,我在考的時候,我自我感覺還是可以的,除了個別幾題,我不太確定。其他總得來說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可是,這個分數真的.是不堪入目呀!
我拿到試卷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哎呀!罪魁禍首還是我那幾題計算題呀!我算了一下,光是計算問題上我就失去了好多分數。包括后面應用題部分,我其實算式是對的,可是,又是因為計算錯誤的問題而導致失去了分數。這真是不應該呀!因此,我一定要在計算上面認真仔細,絕對不能出差錯。要不然,這一部分失分是非常可惜的。還有就是一些常見的題型我應該掌握,多做一些習題,掌握解題的技巧,那是至關重要的。我相信,通過這一次的反思,我在下一次的模擬考試中應該會有所進步 的。
反思作文 篇5
為了達到以上效果,真正使我們的議論文寫作教學事半功倍,我們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一、以當前的社會熱點話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他們勇于發表自己見解的習慣
目前,中學生中對議論文真正感興趣的人不多,主動寫議論文的更是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普遍提高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是很困難的。
而時評因其涉及內容的新穎性,點擊熱點現象的敏感性,成為公眾喜愛的文體。同時,在時下高考作文不拘文體,以及語文教學社會化的大形勢下,它必將成為中學生鐘愛的文體之一。其實,現在已有一些聰明的考生在高考中以成熟的時評文筆法贏得閱卷者的青睞,如20xx年福建一考生的時評文《這也是一種承諾》就被評為滿分。因此,教師可有效利用時評來培養學生寫議論文的興趣,提高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熱情,增強其議論說理的主動性,使他們寫議論文時不再被動敷衍地簡單演繹。
二、以時評體文章的閱讀與寫作,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聚焦時事熱點,進而養成其主動積累新鮮素材的習慣,使其議論文彰顯出濃郁的時代氣息
目前,學生的議論文往往內容老套陳舊,時代感不強,讀來令人生厭。而“時評體”作文完全可以彌補這種缺陷。
如果我們能在閱讀鑒賞課上多提供給學生閱讀時評體文章的機會;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能特別開辟一片園地,供學生進行時評體的寫作;平時能允許甚至倡導學生在隨筆、周記中,對他們關注的時事熱點進行自由點評,那么,無疑會使得許多學生將目光從書本中擴展開,進而關注更為廣闊的社會,豐富自身的社會閱歷,并為議論文寫作積累大量的新鮮素材。
當然,也可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鐘要求一名學生講述一則新聞或熱點事件,并對此概括闡述感悟或評論,甚至可以讓其他學生進行討論;或根據所授課文的內容旨要,靈活聯系相關新聞或重大的熱點事件,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這樣既可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課文主旨,使授課生動有趣、不拘一格,又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懂得許多社會知識,看清一些紛擾世相背后的實質,學會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關注社會、把握生活的能力。
毋庸置疑,現階段的時評體文章已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幾乎在各種媒體中都活躍著它的身影;尤其是時下很流行的高考時評體作文的出現,為這個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極好的社會氛圍,能夠促使學生積極閱讀和寫作時評體文章。
三、使學生形成分析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
許多學生議論說理,只是將事例簡單疊加,生硬拼湊,毫無血肉之感,觀點與材料的結合,油是油水是水。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不懂分析論證的具體方法,或者分析簡單膚淺。而時評體作文寫作可以讓學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有的放矢的充分的闡述論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因為時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針對性”。所謂針對性是指為什么要寫?針對什么而寫?要解決什么問題?希望讀者能從中得到什么?這些問題都應當十分明確。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時評“一事一評”的針對性特點,培養學生能緊扣關鍵,采用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循因問果、追根溯源、一分為二、求同存異等方式進行分析闡述。因為時評絕不是簡單地先敘述一下由頭,再譴責幾句,或者羅列出幾種觀點就匆匆擱筆。相反,時評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來源于它自身說理的細致、充分、深刻。因此,要增加學生議論文的說理性,就不妨多讓學生在時評中汲取營養,學會使用擺事實、作對比、講道理等方法,讓讀者信之、服之。
四、讓學生在寫時評中掌握議論的準確性與深刻性
準確性是包括時評在內的所有議論性文章有無生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它不僅包括所評時事的真實與否,還包括分析的嚴密性與科學性。它要求作者選點立意要明確,分析要準確而有分寸,評論要適度,說理要服人;否則,寫出的時評就經不起推敲,站不住腳。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時評體作文,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如此,他們的議論說理才會“觀點正確,立場鮮明”。
時評除了要給人常識性的公理之外,還應該避免人云亦云、見解庸常。一篇完整意義上的時評,思想性應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要求作者要站在較高的位置去認識和解決問題,把人們的思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或者有力地說服并啟發讀者。真正意義上的時評文的魅力,就在于此。學生在廣泛地閱讀并寫作時評文中,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在使觀點穩妥之余,必將不甘平庸,力求突破,求新求深。
五、新鮮生動的語言,富含情感的評點,會使議論文煥發迷人的光彩
從語言風格方面來看,時評相對于一般議論文而言,遣詞為文注重自然鮮活,用語可莊可諧,靈活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等等),行文自然、新穎、生動,不拘一格。可靈活引用、化用一些流行歌曲、成語、俗語、廣告語、名句等等,使語言生動俏皮而富有內涵。也可將口語與書面語靈活搭配,莊諧結合,自然之中也不失文雅大方、端莊嚴肅。
談到時評體的語言,我們不妨再談談時評體的擬題。除命題作文之外,一般作文都需要自行擬題(即“題目自擬”)。而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可從時評中吸取擬題的藝術性、生動性與新穎性。例如有位作家就針對報載的“某中學要給學生定做韓版校服,由于反對的家長太多,學校終于放棄了這一計劃,將校服改回了運動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男裝太帥、女裝太漂亮,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因此早戀”這一新聞,展開點評,并擬題為“美得驚動家長”。該標題既準確地概括了時事的內容,也因為將“美”與“驚動”組合,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看似平凡,實則大巧,言簡而意豐。
由此觀之,我們不難發現,時評體語言表達的新穎靈活,無疑會給時下的中學生以全新的視覺沖擊,讓他們懂得原來議論文也可以這樣寫,原來議論文的語言表達也很適合自己。如此,在潛移默化中,他們的議論語言自然就會鮮活生動起來。對于我們教師來說,這項工作也會不再那么費力,一改以往收效甚微的局面。
寫時評,首先要有一顆敏感而富有責任感的心,有一種關心社會、熱愛生活、追求真理的良好境界。兩耳不聞窗外事,不能愛憎分明,對人與社會漠不關心,沒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人,是無法寫好時評體作文的。所以,寫好時評,就要讓議論的文字飽含著情感的魅力,富有感性的說理,如此才能既說服人,又感染人,筆下的文字才能具有常新與蓬勃的活力、朝氣與正氣。
時評體形式的作文,無疑為目前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它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時下學生議論說理時沉悶、單調、枯燥的氣息,從形式到內容均將影響學生議論文寫作的習慣。
毋庸置疑,時評體與一般的議論文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它所具有的許多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卻是目前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所欠缺的。當我們沿著一條老路走久了的時候,不妨嘗試走一走新路,也許它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喜悅。
反思作文 篇6
一、寫作支架的搭建:
對于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無論何種文體,首先應培養學生文字輸出的基本能力,保證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1. 通過閱讀獲取一定量的語言輸入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可以聚焦兩方面:其一,精品美文,如教科書和報刊雜志中
文章,文筆流暢,語言規范,蘊義深刻,可細讀,咀嚼和背誦。在閱讀中復習掌握一定數量的句型,習慣用語,并有意識地訓練組句成文的的能力,保證語言輸出的正確性。其二. 加強泛讀,提高英語思維能力。通過泛讀熟悉所學詞匯并進一步擴大詞匯量,以閱讀能力提高促進英語思維能力提高,為書面表達打下英語思維能力的基礎。
2.通過練詞造句和句子翻譯訓練,提高文句表達的準確性
文句表達的準確度直接影響語意的表達和文段的可讀性。學生在平時閱讀中除了收集積累名句佳句,記下好的詞語、短語、句型外,還要加強練詞造句訓練和句子翻譯訓練,并在練習中的注意錯誤修正,做好記錄,掌握準確的表達。通過修正拼寫錯誤、時態語態錯誤、詞匯使用錯誤、句型表達錯誤可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進一步形成語言運用能力。
3. 掌握英語寫作不同體裁的格式并訓練到位。
養成寫日記勤練筆的好習慣并根據不同的`體裁進行寫作練習,按照不同體裁和題目或根據所給情景練筆。要有意識地用一些好的詞語、詞組、句型、關聯詞等,使文句更有效地表情達意。寫好短文后可對照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練習,這對提高書面表達水平很有幫助。
二、關注寫作過程
要達到課程標準和高考對中學生寫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拋棄陳舊的寫作教學模式——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重視習作,更重視寫前準備、擬稿、改稿和定稿的過程指導;活用教材,合理開發課程資源,優化教學方式,將寫作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抓好聽說讀寫等技能的教學環節,夯實寫作基礎,認真用好高中英語教材里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設計的各類練習,如遣詞造句、填空練習、句型轉換、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進行閱讀后寫摘要、改寫、縮寫、仿寫、擴寫等操練型、指導型寫作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有計劃地開設英語寫作課程。從高一年級開始就應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有準備地采取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教師鼓勵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cooperation)等方式進行寫作訓練, 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寫作課效果的方法
1.首先應該慢慢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焦慮感和厭惡感,教師可以利用寫作前的活動來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敢于開口、敢于下筆、樂于實踐并獲得成就感。
2.在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以相互信任、誠實、坦誠和公正的態度積極參與討論、自改、互改和交流等活動,要相信每個同學的身上擁有的語言創造力,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做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適當穿插讀、聽和說的活動。因為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這四個技能是不可以孤立地進行的,只有達到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保證正確的輸出。通過對每個單元的話題進行再次的閱讀熟悉,聽力鞏固,討論強化,學生對本單元的話題詞匯的輸出就輕松多了,因此,寫的訓練應與讀、聽和說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4.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寫作策略與寫作技巧的指導,在課堂上應該要做好寫作監控和引導的作用。例如,讓學生多運用典型句式,適當地運用成語和諺語,恰當地運用一些平行和對比結構,還有對過度詞的選取,指導學生在表達時如何潤色自己的文章。
四、讀寫結合的寫作教學方法
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對字詞句篇知識的掌握與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課型的教學原則
1、分解性原則。
在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應根據一單元閱讀和寫作的訓練重點,確定讀寫結合的階段目標,滲透某個要點(如話題friendship)和某種寫作技能,運用有關的詞匯描繪你的朋友的品格和品質(陳述說明特點)。當學生掌握了這一階段的目標之后,再確定下一階段的訓練目標。
2、練習性原則
讀寫結合單憑講解是不能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的,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要創造口頭筆頭練習機會,讓學生經常結合單元學習內容,養成勤于動筆的習慣。
五、讀寫結合的有效教學模式
第一環節 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初讀,透過文字去整體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對文本所描述的事物獲得初步的感受。
第二環節 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和句型表達內容的,體會字詞句的正確使用及在句子篇章中表達語意的作用。
第三環節 在作文實踐中,運用閱讀時學到的字詞句訓練作文能力,同時使讀的效果得到鞏固。這樣練習,可以讓學生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相關詞匯知識用到實際的寫作之中去。
第四環節,可以讓學生緊扣讀寫結合點,拓展到課外的閱讀和表達中,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增強語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同時又加深理解,使學生兩種能力相輔相承地得到發展。
六、實施“讀寫結合”的基本方法
1、仿寫練習。
1)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應從最基本的句子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
2)仿順序。要求學生在語言表達時要注意表達的順序,如事情發展順序、時間先后順序、地點順序、方位順序等,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和訓練。
3)仿結構。結構的仿寫可以是段落結構仿寫,也可以是文章結構仿寫。
2、拓展練習。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掌握了較多的寫作方法后,就適合拓展練習。比如:有些課文重記敘,輕描寫,語言簡潔,給學生許多想象的空間。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合理想象,進行練筆。
【反思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反思作文09-02
反思的作文[精選]10-29
(精選)反思的作文11-06
反思的作文【精選】11-06
【經典】反思的作文11-17
反思的作文【經典】11-17
【精選】反思的作文08-16
【精選】反思作文08-26
[經典]反思的作文08-25
反思作文(精選)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