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靈魂,在為我們擺渡的高二作文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題記
當物質的洪流浩浩蕩蕩闖入人們的生活,蔓延在人們的精神世界里,無論你接受抑或拒絕,你都在被同化著。靈魂,真的會在高處俯視我們的一舉一動嗎?答案那么縹緲,然而又是那么顯而易見。
公車上,面對小偷,所有成年人視若無睹,直到小女孩稚氣的一聲“媽媽,那個叔叔的手怎么伸到那個阿姨的包里”才打破了沉寂。小偷未能得逞,便進行了報復——下車時掌心握著的刀片劃過了小女孩白凈的臉。鮮紅的血珠不斷滲出,控訴著小偷的惡行。靈魂,真的在高處?
馬路上,一位婦女追趕著搶走她背包的歹徒,而一旁以漠視的姿勢心安理得開著貼有“110”的車正在兜風。他以“下班了”為由,當真做到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要他愿意,那位婦女不會這么狼狽;歹徒,便不會如此猖獗。靈魂,真的在高處?
似乎所有人都習以為常,似乎所有人都對這些見怪不怪的現象“處之泰然”。我開始懷疑,開始揣測,是靈魂迷路了嗎?還是它早已被現實擊倒,跌進了無法重生的輪回?
那是一絲微弱的光,散發著淡淡的昏黃,像是快下山的太陽,努力釋放最后的溫熱,普照著人世。
一位老人住在土街的土房子里,沒有路燈的土街,夜行人的恐慌讓老人不忍。于是,她當起了門衛似的為所有路人照亮了前方的黑暗,樂此不疲地換著一個又一個或許對她而言是奢侈品的白熾燈。每當某個夜晚過路人的腳步聲凌亂,老人便想,該換燈泡了吧。
她也只能靠聲音判斷,靠燈泡的溫度判斷。
老人,是一位與貓為伴的盲人。她曾笑說:“燈照亮的不是路,而是夜行人的勇氣!
是的,孤單的她只能與貓相依為命,可她的.善行卻照亮了夜行人,引起了行路者內心深處的共鳴,也溫暖了黑夜中瑟瑟發抖的靈魂。
只是這樣孤身一人的老者,只是這樣整天與貓對話的盲人,卻懂得關照別人,懂得人性的真善美。土街的土房子里,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
只是物質的吸引,又算得了什么?當那些大學生為救落水兒童而奮不顧身;當路過的客人為幫忙抓小偷而受到無辜的傷害;當孤單的老人被毫無血緣關系的好心人照料……這些都齊刷刷地用同一個聲音吶喊:“靈魂,在高處!”
精神的富足不會讓一顆曾經擁有的心靈沉寂太久。我始終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也堅信,靈魂,不會在痛苦中沉淪太久。
高貴的靈魂總是那么高高在上,但倘若我們愿意,就能改變在生活低處游走的現實。生活永遠是正義與邪惡共存,清晰與混沌同在。如果失去了靈魂,我們用什么來辨清是非善惡呢?
靈魂在物質中輾轉,在銅臭中煎熬,始終高高在上。在光榮被金錢掩埋之前,在人類意識到迷失自己太久之后,讓靈魂皈依吧,還心靈一份凈土。
是非成敗轉頭空,鏡花水月的歡愉不是我們真正所追求的。當物質逐漸消弭,唯有精神,唯有靈魂,永垂不朽。
要記住,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
評點:
公車上的人們面對小偷無動于衷,說出真話的小孩受到傷害;保社會平安的公安人員任劫犯在眼皮底下作案;所有的人們都視不正常為習慣……我們不禁會問: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作者悲觀但不絕望:世界上還有“一絲微弱的光,散發著淡淡的昏黃”,就如那盲人盡自己所能照亮夜行者的前路,就如大學生為救落水兒童而奮不顧身,就如孤單的老人被毫無血緣關系的好心人照料。透過這些現象,作者看到了本質:高貴的靈魂總是那么高高在上,但倘若我們愿意,就能改變在生活低處游走的現實。正因為如此,作者呼吁:在光榮被金錢掩埋之前,在人類意識到迷失自己太久之后,讓靈魂皈依吧,還心靈一份凈土。文章巧用對比,事例觸目驚心,觀點振聾發聵,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