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的優秀素材:關于合作的經典事例
合作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下面是小編整理提供了關于合作的事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合作的正面事例
1、動物的互惠互助
你知道嗎?動物之間不光有生存競爭,還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導蜜鳥是一對好伙伴,它們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樹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銳的導蜜鳥發現了樹上的蜂巢后,使去尋找蜜獾。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動著翅膀,做出特殊的動作,并發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信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后,再去獨自享用蜂房里的蜂蠟。
海葵蝦和紅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蝦的兩只大螯(áo)各自夾著一只紅海葵,整天東游西蕩。一旦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為安全擔憂;而紅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蝦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飽腹了。
鱷魚和千鳥的互惠互利更為有趣。千鳥不但在兇猛的鱷魚身上尋找小蟲吃,還進入鱷魚的口腔中,啄食殘留的魚、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里面的水蛀,幫助鱷魚清潔口腔。有時鱷魚把大口一閉,千鳥就被關在里邊。然而你不必為千鳥擔心,只要千鳥輕輕用喙擊打鱷魚的上下顎,鱷魚就會張開大嘴,讓千鳥飛出來。
2、偉人故事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3、歷史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張遼、樂進共守合肥.一次孫權發乒十萬來攻,二人是五子良將之二,同等功績,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對強敵,仍能互補互助,共進共退,終于大破敵軍。
4、飛機的完成
世界著名飛機協和客機的生產正是通過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個部件,大到機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顆螺絲,都是由不同國家的專業部門分別制造的。最后再將不同的部件組裝,一架協和機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關于合作的反面事例
1、歷史篇
戰國時期,六個大國,居然被地處西北的秦國各個擊破,這一歷史事實,千百年來引起歷史學家極大的興趣,論述的文章很多,蘇洵的《六國論》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實,有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六國雖然強大,但并不團結,甚至彼此隔岸觀火,勾心斗角,這就不是六比一的對壘,而是一比一,甚至零點幾比一的對壘了。這種貌似強大而其實一盤散沙的現象,我們平時不是也看得多嗎?
2、寓言篇
一個幸運的人被上帝帶去參觀天堂和地獄。他們首先來到地獄,只見一群人,圍著一個大鍋肉湯,但這些人看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饑餓。仔細一看,每個人都拿著一只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長,所以沒法把東西送進嘴里。他們看來非常悲苦。
緊接著,上帝帶他進入另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樣: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每個人都很快樂,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訴他,這就是天堂。 這位參觀者很迷惑:為什么情況相同的兩個地方,結果卻大不相同?最后,經過仔細觀察,他終于看到了答案:原來,在地獄里的每個人都想著自己舀肉湯;而在天堂里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湯匙喂對面的另一個人。結果,在地獄里的人都挨餓而且可憐,而在天堂的人卻吃得很好。
團結合作
名言
眾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齊,泰山移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時事
電視上的一幕幕場景成為刻骨銘心的鏡頭在記憶里定格:解放軍和武警在廢墟間勞作,他們的愛是一片片橄欖綠;醫生和護士在野戰醫院的無影燈下跟死亡賽跑,他們的愛是一身身雪花白;獻血的人們排成了長龍,他們的愛是一袋袋血漿紅……愛是總理嘶啞的聲音,愛是捐款箱里一沓沓血汗錢,愛是哀悼日全國車輛悲慟的鳴笛,愛是所有人臉上晶瑩的淚珠……從北疆到南國,從西域到東海,愛傳遞著愛,愛感染著愛,愛潮涌動,流溢神州大地。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我們守望相助、互伸援手,每個互相支撐的生命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
歷史與文學
孫劉聯盟,天下三分”
“赤壁之戰”是曹操和孫權、劉備在今湖北江陵與漢口間的長江沿岸 的一場戰略會戰,對于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這場戰爭中,處于劣 勢地位的孫、劉聯軍,面對總兵力達二十三四萬之多的曹軍,正確分析形勢,找出其弱 點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協同、以長擊短,以火佐攻,乘勝追擊的作戰方針,打得曹軍 丟盔棄甲,狼狽竄北,使曹操“橫槊賦詩”、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諸東流,從而成為 歷史上運用火攻,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團結合作的作文素材
郭子儀、李光弼團結對敵
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兩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后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皇帝命令郭子儀率部出征,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李光弼硬著頭皮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們同心協力,眼下正需要你這樣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
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著。
維勒與李比希親密無間
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但兩個感情很好,親密無間。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
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
由于兩人的真誠合作,因此,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
捆箭
一位老人不久將離開人世,他把3個兒子召喚到病榻前說:“親愛的孩子,你們試試能否把這捆箭折斷,我還要給你們講講它們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長子拿起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折斷:“把它交給力氣大的人才行。”他把箭交給了老二。二兒子接著使勁折,也是白費力氣。小兒子想來試試也只是徒勞,一捆箭一根也沒折斷,還是老樣子。
“沒有力氣的人,”父親說,“你們瞧瞧,看看你們父親的力氣如何?”3個兒子以為父親在說笑,都笑而不答,但他們都誤解了。老人拆開這捆箭,毫不費勁地一一折斷。“你們看,”他接著說,“這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孩子們,你們要團結,用手足情意把你們擰成一股繩。這樣,任何人、任何困難都打不垮你們。”這是他在患病期間說話說得最多的一次。
說完后,老人感到自己就要撒手歸西了,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記住我的話,你們要始終團結,在臨終前我要得到你們的誓言。”3個兒子一個個都哭成了淚人,他們向父親保證會照他的話去做。父親滿意地閉上了雙眼。
三兄弟清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父親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產,但留下的麻煩也不少,有個債主要扣押財產,另一個鄰居又因為土地要和他們打官司。
開始時,三兄弟還能協商處理,問題很快解決了。然而這兄弟之情是如此短暫,雖有共同的血統,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們分離。欲望、嫉妒和法律問題困擾著三兄弟,他們爭吵著分家,法官不得不在許多事情上對他們一一課以處罰。
債主和鄰居重新翻案,一個說錯判要重新起訴,另一個則由于前次訴訟不合手續又提出申訴。不團結的兄弟們內部分歧更大了,互相使壞,最后他們丟失了全部的家產。當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親的教誨時,他們都后悔莫及。
合作素材
不合作的結果
《伊索寓言》里有這樣的故事:有一個人擁有一匹馬和一匹驢。一天,馬和驢走在路上,驢對馬說:“如果你想救我的命,就分擔一些我身上的行李吧!”馬沒有答應,結果驢累死了。人就把驢身上的行李全部放在馬身上,并且將剝下的驢皮也放上去。馬以痛苦的聲音說:“唉!這下可慘了。本來是想偷一點懶。而現在不但要馱全部的行李,甚至連驢皮也包括在內。”
螞蟻合作自救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情。在一個秋日下午,一片臨河的草叢突然起火,呼呼直躥的烈火形成了一個大圈,向草叢中央的一個小小丘陵包圍過來。丘陵上無數的螞蟻被逼得節節后退,包圍圈也越來越小,它們似乎將葬身火海而別無選擇。但是就在此時,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只見這些螞蟻迅速聚攏,抱成一團,滾成一個黑色的“螞蟻球”沖進火海,烈火將外層的螞蟻燒得啪啪地響,“螞蟻球”越滾越快,終于穿過火海,沖進小河,使大多數螞蟻絕處逢生。
折筷子
中國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寓言:有一個老人年紀大了,想到他的五個兒子經常吵架,關系不和睦,就很擔心。一天他把他們都叫來,每人給了一雙筷子叫他們折,每個人都輕易地折斷了筷子。老人重新拿出五雙筷子,合起來讓他們折,結果沒有人能折斷。老人告訴他們,只有團結起來力量才會大,兄弟間只有團結合作才會有幸福的家庭。
天堂和地獄的區別
有個人和上帝談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么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房間,屋里一群人正圍著一大鍋肉湯。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饑餓。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只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里。他們看上去是那樣悲慘。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上帝把這個人領入另一房間。這里的一切和上一個房間沒有什么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大家都在快樂地歌唱。
“我不懂,”這個人說,“為什么一樣的待遇與條件,而他們快樂,另一個房里的人們卻很悲慘?”
上帝說:“你仔細看看,這是因為在地獄里,人人只為自己,而在天堂里,人們互相服務,彼此合作啊!天堂和地獄的差別就在這里。”
合作對象
有一只獵狗覺得很孤單,它想找一位朋友。它先找了兔子,兔子也愿意和它交朋友。可是第二天兔子說,獵狗的叫聲太大,會把狐貍招來的。兔子讓它走了,它就去找狐貍,第二天狐貍告訴它,它的叫聲太大會把狼招來的。獵狗只好又去找狼,狼同意了,可是第二天狼還是讓它走,因為它怕把獵人招來。最后獵狗找到了獵人,每天跟著獵人出去打獵,獵人打到的獵物多了,獵狗也不再忍饑挨凍,它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朋友。
兩對饑餓的人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寰。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健康的生活。
美味的湯
有一個裝扮像魔術師的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向迎面而來的婦人說:
“我有一顆湯石,如果將它放入燒開的水中,會立刻變出美味的湯來,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
這時,有人就找了一個大鍋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爐子和木材, 就在廣場煮了起來。
這個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湯石放入滾燙的鍋中,然后用湯匙嘗了一口,興奮地說:
“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點洋蔥就更好了。”立刻有人沖回家拿了一堆洋蔥。
陌生人又嘗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
又一個婦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盤肉來。
“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無缺了。”陌生人又建議道。
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也有人捧了其他材料。當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時,他們發現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