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奧運會的高考寫作素材
導語:奧運是一個舞臺,展現著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極限,贏得了數以億計觀眾的青睞。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2001年7月13日22時21分,“北京成功了!”“我們贏了!”天安門前,人潮奔涌,真情撼天震地。世界把信任給了我們,未來把機遇給了我們,執著的“五星”鐘情于“五環”,熱情的“五環”擁抱“五星”。昨天,中國選擇了愛;今天,世界選擇了中國;明天,中國將給世界一個奇跡!
奧運是什么?它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人類之間的戰爭,就其本質目的來說,并不在于屠殺,而在于使敵方屈服。這一點,在奧運會上得以充分實現。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動物,本來就有著協作與好戰的雙重屬性,否則,世界上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戰爭。但愿奧運能成為人類競爭與好勝的最終戰場,而使真正的血腥戰爭得以消亡。
奧運是人類體能的博覽會。似海豚,奧運會上有著那么多優美的泳姿;似獵豹,百米沖刺風馳電掣;似雄鷹,體操、跳水志在長空。
奧運是一個舞臺,展現著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極限,贏得了數以億計觀眾的青睞。人們為勝利所鼓舞,為失誤而遺憾,為參與而自豪。每一枚獎牌,其分量均超過奧斯卡、金熊的獎杯。
奧運是人生的縮影。冠軍是幸運的,在通往冠軍的金字塔下,多少無名英雄為之而奮力攀登;冠軍是短暫的,今日的冠軍,明日可能名落孫山;冠軍是相對的,某一項目的冠軍,在其他方面很有可能是低能兒;冠軍是榮耀的,但在他高唱國歌、熱淚盈眶之時,想到的并不是未來怎樣輝煌,而是回想到了數年來傷病的困擾和艱苦的訓練;冠軍是可貴的,在他的身上,有著多少不屈不撓、挑戰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
奧運是人類的圣會。除了它,人類的哪一項社會活動能在如此公正、祥和、歡慶的氣氛中進行?祝愿奧運精神永駐人間,給世界帶來和平、帶來歡樂、帶來繁榮、帶來希望。
2016里約奧運會一些熱門人物:
1. 傅園慧:表情帝和段子姐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中國游泳選手傅園慧以58秒95獲得第二小組第三名從而晉級決賽。傅園慧賽后接受采訪,再現搞笑才能,她對自己能游出個人最佳成績感到非常滿意,并說自己已經“使出洪荒之力”。記者問她對決賽有什么展望,這姑娘樂呵呵地再次說:“我已經很滿意了,我對半決賽的成績非常滿意。”
運動員是真實的個體,也有著個體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他們不是競賽的機器,他們也不能被成績吞噬掉鮮活性。
所以,當看到傅園慧以表情帝和段子姐的身份出現時,人們被逗樂了,也被感動了。這是因為人們看到了一個充滿生命活力和個人情趣的運動員,她不是言必稱感恩,不隱藏內心真實想法。她可以在采訪中,抱怨生不如死:“鬼才知道我過去三個月經歷了什么,有時候真的以為自己要死了。那種感覺,生不如死。”她也可以在比賽后“不思進取”:“我已經很滿意了,我對半決賽的成績非常滿意。”她還可以夸張地自我表揚:“我確實盡力了,我已經使出洪荒之力。”這也許與我們印象中的運動員形象不同,但誰說不可以這樣呢?
人們喜歡作為表情帝和段子姐的傅園慧,是因為她的真實、純粹、活力,以及對體育的“享受”。即便是競技體育,其最終目的也不是金牌,而應該是更好的自己——成績不過是更好自己的一部分,除了成績,運動員還應該有體育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文章來自人民網,有刪改)
2. 吳敏霞:從陪襯到主角,她走了18年
31歲的吳敏霞在里約奧運會上,超越“跳水皇后”郭晶晶,成為五金王。31歲,這對于女子跳水來說幾乎是一個極限年齡。郭晶晶31歲時,已經嫁入豪門;伏明霞31歲時,早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而吳敏霞31歲時,站在了里約奧運會的跳水臺上。她說,是為了追夢。
吳敏霞先后換過3個搭檔,一開始是郭晶晶,那時郭晶晶已是名將,她一直默默做著配角。后來搭檔是90年的何姿,再后來搭檔91年的施廷懋,從陪襯到中國女子跳水隊的王牌,吳敏霞一走就是18年。
就身體條件而論,吳敏霞其實并不適合做跳水運動員。國家隊教練劉恒林說:“吳敏霞先天性貧血,這對一個搞競技體育的人來說是硬傷,而且吳敏霞先天性胯、髖關節有點突出,所以訓練多了以后,胯部會收不回來,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但她從未想過打退堂鼓。吳敏霞是1998年進的國家隊,身體素質不如旁人的她,用高強度的訓練來補足,每天跳水池、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地連軸轉。跳水隊員每天在水上、陸上的訓練課中至少要翻300多次跟頭,有人給吳敏霞算過,18年,那就是幾十萬次的跳躍、入水。她自己卻很坦然:“這是工作,不投入怎么能做得好呢?”
18年來,3為搭檔,4屆奧運,5枚奧運金牌,這就是吳敏霞對“堅持”的詮釋、不完美的她,憑借著咬牙拼到底的努力,完美謝幕。(本文綜合自網絡)
3. 丘索維金娜:41歲,參加了7次奧運會
這屆里約奧運會,“奶奶級選手”丘索維金娜又登場了。41歲高齡,七屆奧運會。在20歲就被稱為“老將”的體操界,是個絕無僅有的神話。
丘索維金娜1975年出生于烏茲別克斯坦,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她第一次參加,奪得女子體操團體冠軍。她拿金牌時,如今的對手大部分都還沒出。1997年,丘索維金娜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甜蜜的丘索維金娜一度退役。原以為丘索維金娜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童話生活,但兒子阿里什卻被診斷患上白血病,為了竭盡全力去救兒子的.命,在25歲這個體操運動員已經退役的年齡,她選擇了復出。而且她不敢生病、不敢受傷、不敢休息、不敢懈怠,不停比賽。面對世人的驚嘆,她只是平靜地說:“只要兒子還沒病愈,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一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曾讓無數人瞬間淚目。
功夫不負有心人,兒子阿里什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不必再為兒子奔命,但丘索維金娜依然沒有離開體操賽場。她說,“我覺得年齡只是個數字,我繼續體操生涯也不是為了生計,而是因為我真的熱愛這項運動。” 丘索維金娜將在里約,向年齡和體操極限發起挑戰!
她不漂亮了。皮膚松弛,皺紋顯露,腰肢略粗。但是,這又怎樣?她說,“我不覺得我老,我總感覺自己還是十八歲。”她仍然帶著自己的目標與堅持,踐行“奧運精神”。人生不設限,必將有所不同!(本文綜合自網絡)
4.自行車大國,終獲首金
2000年悉尼奧運會,姜翠華摘得女子500米計時賽銅牌,為中國自行車實現獎牌“零的突破”。此后3屆奧運會,自行車運動員們前赴后繼,在這個金牌總數高達18枚的項目上,中國隊累計已拿下3銀3銅,然而,那枚期待中的金牌,卻在里約奧運會才姍姍來遲:中國隊宮金杰和鐘天使奪取了女子場地自行車團體競速賽金牌。
奧運賽場之外,在環法、環西班牙、環意大利等自行車大賽上,中國人的身影是罕見的。百年環法舉辦至第101屆,這項影響力巨大的賽事才首次有中國人參賽。來自黑龍江的計成,在環法大賽上創造了中國人的歷史,雖然最終排名總成績最后一位,但能夠成為164名騎完全程的選手之一,計成配得上“英雄”二字。
然而,這樣的英雄,也在折射著自行車運動在中國的尷尬。根據2011年的數據,中國專業自行車運動員只有2000名,剛好是法國注冊自行車選手的百分之一(20萬),而中國的人口呢?是法國的21倍!
顯然,無論中國的自行車數量有多少,在這項運動上,中國仍是絕對意義上的弱國。
一句“寧在寶馬車里哭,不在自行車上笑”,曾經引發全社會對“拜金”現象的熱議,然而,這句話反映出的社會現實,卻不止于此。作為世界公認的自行車大國,中國的自行車總量長期保持世界第一,自行車人口比例也曾長期維持在高位。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汽車逐漸取代了自行車成為國人出行的首要選擇。在城市里更是如此,滾滾車流讓北京、上海成為“堵城”,而昔日的自行車長龍,則永遠封存在了記憶中。
5、林丹與李宗偉:與你為敵,不只為勝負
第37次林李大戰,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李宗偉2-1(15-21 21-11 22-20)擊敗老對手林丹,晉級決賽。朝著自己第一個奧運冠軍夢想邁進一步!
丹刀赴會,李當奉陪。這是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遇到你之前,我絕不讓自己先走。
林丹的狀態讓林李之約蒙上了不確定性,和印度選手斯里坎特的比賽是赴約的最后一道門檻,他艱難取勝,“我不能輸,因為我和那個男人之間有個約定。”
一生之敵,一生之友,和你為敵我們不只為輸贏!
你我信守約定,才有這第37次重逢,而這次交手,更像是羽壇上演的一幕“老友記”續集。
李宗偉,初出茅廬,技術青澀,打法相當保守。沒有人會想到他會成為林丹一生的對手。李宗偉輸掉比賽后主動提出要和林丹交換上衣,那時候林丹是李宗偉的偶像,是想一拼命趕超的目標。
但是很快,李宗偉就實現了打敗林丹的第一次勝利。05年的大馬公開賽上成功以2-1戰勝林丹。不服輸的林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這是最后一次輸給李宗偉。然而在06年的大馬公開賽上,林丹就再次被李宗偉以同樣的比分挑落馬下。
奧運場上的初次對決還是在08年的北京奧運,林丹完勝李宗偉,在家門口完成了全滿貫霸業,林丹肆意怒吼。那個時候兩人正逢熱血青年,林丹興奮的將自己的兩只鞋扔給了觀眾,而李宗偉坐在場外默默觀看著他奪冠后的釋放激情。
每一個史詩般的對決背后注定有一個悲情者,李宗偉的背影開始融入了對決中。
在北京奧運會之后的10場國際大賽中,李宗偉拼勁全力卻只能從林丹手上拿走3場勝利。相比較林丹張揚的霸氣,不善言談的李宗偉第一次透露了自己對于林丹的感情。自從2010年年底開始,林丹頻繁遭遇傷病侵襲,而正是因為他對待傷病的嚴謹態度,“超級丹”才曾經有過一年中7次因傷退賽的經歷。“超級丹”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在醫院抽積水治療膝傷的視頻,讓不少網友直呼“不忍直視,太過痛苦”,對于31歲的林丹來說,傷病和榮譽都成了他最忠實的“伙伴”。
李宗偉也因打法和身體狀況導致受傷不斷。
但這些都無礙兩人在這十幾年的光陰,30多次的交手過程中,兩人早已不分你我,精神與技術早已融為一體。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決賽,林丹和李宗偉再次上演了4年前的巔峰對決。29歲的李宗偉,在領獎臺上掩面而泣。
從北京奧運到倫敦奧運,從湯姆斯杯到蘇迪曼杯,從全英賽到世錦賽,李宗偉目送著林丹完成了大滿貫李宗偉曾經說過:“我對林丹真是又愛又恨。”而林丹則回答:“我對他只有愛,沒有狠。”
這一次,賽場上早已沒了當初的火藥味,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溫情。
得以見證如此巔峰對決,很幸運。過了而立之年的他們,還能出現在奧運賽場,已經非常了不起。在追夢的路上,他們是不老的少年!
【奧運會的高考寫作素材】相關文章:
高考寫作素材06-11
高考語文寫作素材10-25
關于毅力的高考寫作素材10-18
關于生命價值的高考寫作素材11-05
高考寫作素材人物篇:大禹09-27
高考寫作素材之夢想與追求05-24
高考英語寫作句型素材匯總10-30
高考寫作素材人物篇:朱自清12-14
歷年高考經典寫作素材專輯02-11
高考寫作素材:馬艷麗事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