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嘉庚精神征文800字(精選7篇)
【第一篇】
國慶節當日,我們一家人慕名前往集美,集美位于廈門經濟特區,它被海、江、山所環抱,環境幽雅,風光迷人,是一處極佳的旅游勝地;更重要的,集美是我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陳嘉庚先生早年傾資興學,在這里創辦了著名的集美中學和廈門大學。
懷著對這位教育先驅的崇敬之情,我來到陳嘉庚紀念景區,參觀游覽這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陳嘉庚故居、歸來堂和鰲園3個景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嘉庚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珍藏有先生的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品,均按其生前原樣陳設。我發現有一把他從新加坡帶回來的已經使用了10年的傘,陳嘉庚先生是南洋巨商,擲千金在家鄉辦學,對自己卻如此勤儉節約,真讓人感慨不已。
從故居向南,來到歸來堂,大廳正面豎立了一座重1噸、高2。3米、由紫銅制成的陳嘉庚先生塑像,銅像背后的墻上,刻有毛主席的題詞“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這是對先生一生的精確評價。我問導游歸來堂名字的含義,導游說,陳嘉庚先生一直有個夙愿,希望散居海外的親朋好友不忘祖國和家鄉,回國出力,歸來要有個聚會交流的地方,周總理在他去世后按其遺愿組織建造了這個歸來堂。
我想,“歸來”這個命名既反映了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的情懷,也是旅居海外的六萬多名集美僑胞的共同心聲。 走出歸來堂順大道東去,眼睛為之一亮,陳嘉庚紀念景區最精華的部分——鰲園展現在眼前。近觀一條長廊飛檐翹脊,雕梁畫棟,它叫門廊。門廊的兩壁都是浮雕,共有58塊,左側浮雕多取材于近代重要事件,如南昌起義、開國大典等,右側浮雕多來源于歷史典故,如武王伐紂、赤壁大戰等。浮雕人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雕刻工藝精湛,富有藝術感染力。遠望一座壯觀的紀念碑雄偉高聳,傲然屹立,它就是毛主席親筆題名的“集美解放紀念碑”。
碑高28米,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浴血奮斗,取得了革命的勝利;碑座底層石階8級,象征著八年抗戰;上層3級,象征著三年解放戰爭。紀念碑背面是陳嘉庚先生題寫的碑文,充分表達了他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敬意與擁護。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在碑前照壁上的浮雕中間,還特意鑲嵌著中國、福建省、臺灣省三幅地圖,昭示著先生期盼祖國統一的強烈心愿。 觀賞陳嘉庚紀念景區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和巧奪天工的人文景觀,感受陳嘉庚先生的熱愛祖國之情,大興教育之舉,這可能就是全國各地來集美的游人為什么常年絡繹不絕、流連忘返的奧秘所在吧。
【第二篇】
小的時候,就常常聽起外公告訴我一些名人的故事。有一回,外公告訴我,我們廈門集美啊,也有一位名人呢,他可是家喻戶曉呀。他雖然身居異地,卻心懷鄉國,經營實業不謀私利,立志競爭義務報效祖國,故傾資興辦教育公益事業,以盡國民天職。他,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陳嘉庚先生。
我們都知道,集美,是陳嘉庚先生的故鄉。而集美是個美麗、靜謐而又整潔的地方。高大的行道樹在微微的海風里婆娑。陳嘉庚先生創辦和資助的學府隱藏在綠樹之中,學子的朗朗書聲綻開了先生的微笑,大海均勻的濤聲,像先生均勻的呼吸。
嘉庚路145號為先生故居。“陳嘉庚故居”七字為廖承志手書。院子的中央有一棵陳嘉庚手植的龍眼樹,枝葉茂密,生機勃勃,讓人思念先生的奮發精神。故居為兩層小樓,陳列著先生儉樸的生活用具和感人的事跡。走近一排陳列櫥,看到他用過的一把布傘,布傘是從南洋帶回來的,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說那傘太不像樣了,要給他更換,他說:“不像樣不要緊,能用就行了。”還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燭臺,家人建議買一只新燭臺,他不許,說:“該用的錢幾千幾萬都得花,不該用的一分錢也不能浪費。”他的故居是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也參觀過陳嘉庚先生的故居,我真的很敬佩他。
你們知道鰲園么?鰲園,坐落在集美東南隅,總面積達8990平方米。鰲園原為一座小島,形似海龜、故為“鰲園”。陳嘉庚先生花10年時間、耗資65萬元,親自設計、督建而成的。園中央矗立著“集美解放紀念碑”,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自撰寫的碑文。若你親眼前去觀賞,一定令你大飽眼福!
【高三嘉庚精神征文】相關文章:
嘉庚精神征文范文02-13
嘉庚精神征文(精選6篇)04-10
弘揚嘉庚精神永傳揚征文900字02-13
學習嘉庚精神的征文600字(精選12篇)08-02
學習嘉庚精神征文1000字(通用8篇)07-15
我是嘉庚精神的踐行者作文(精選22篇)07-22
長征精神征文06-06
長征精神征文1500字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