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

時間:2023-03-21 15:00:27 偲穎 高一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

  習俗是一個漢語詞匯,是習慣風俗的意思。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

  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1

  春分時節講究吃春餅卷炒合菜,淡雅宜口,也求合美之意。綠豆芽潔白如銀,雞蛋餅金黃,加之瘦肉絲、粉絲、青韭、菠菜,可謂“金銀滿堂。”

  天亮之前用黃豆炒“料豆”,又稱炒“蝎子爪”,有甜的,有威的,傳說吃了料豆當年不遭蝎子蜇。

  二月二吃大包子,忌吃面條,吃面條俗傳會“抽龍筋”。節日不打水、不推碾、不準婦女在屋內梳頭,不準拿用長繩,免得屋上掉長蟲(蛇)、蝎子等毒蟲。

  農歷二月二,古代稱為“中和節”,俗稱“龍抬頭”。在過去也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重要民俗節日之一。因此時為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前后,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蟄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稱“龍抬頭”。龍一抬頭就要云興雨作,預示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二月二這天,老北京的民俗活動也是比較多的。

  首先是飲食上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就會風調雨順,才能五谷豐登,所以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一般要吃春餅,也叫吃“龍鱗”;吃餃子,也叫吃“龍耳”;吃面條,也叫吃“龍須”,北京的'龍須面,也由此而得名。其中最講究的是吃春餅,俗稱薄餅,這是北京民間特有的食品,是一種用白面烙成的雙層荷葉餅,可以揭開,涂上甜面醬,卷上“盒子菜”,也就是木須肉、豆芽拌粉絲、醬肘子等。味道適口,吃著順味。俗話說“盒子菜樣樣有,五谷豐登好年頭。”

  二月二這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因為老北京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特別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一般是以春餅,也就是薄餅做款待。被接回來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門子聊天兒,輕松而愉快。

  天津吃煎燜子。悶子為淀粉熬制而成的“凍子”。優質的悶子應是用綠豆粉熬制,透透亮亮,不粘不散。煎悶子無須用油過多,否則難以煎成兩面黃嘎。拌悶子的調料,用麻醬、醋、鹽加適當的水攪好,放入蒜泥即可。吃煎悶子配烙大餅,薄餅就更妙了;再炒一盤雞蛋,一盤青菜、綠豆菜、菠菜或俏上香干,都是爽口又清香的一頓美餐。

  晉東南地區習慣用秫粉制作煎餅,慰問婦女。晉中地區兒童習慣放風箏。一些縣講究此日打灰窖,祀土地神。晉北地區喜食面條、粉條,名為挑龍尾。并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敗火、打臟氣。呂梁地區喜食煎餅,稱為“揭龍皮”。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謂之“啃龍骨。

  貴州侗族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要接龍,這一天全寨人要殺掉一條牛,每戶分一塊牛肉,名為“吃龍肉。除了吃豬頭,據說二月二這天也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名曰“吃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吃餃子,名曰“吃龍耳”。其中最講究的是吃春餅,俗稱薄餅,這是北方民間特有的食品,是一種用白面烙成的雙層荷葉餅,可以揭開,涂上甜面醬,卷上“盒子菜”,也就是木須肉、豆芽拌粉絲、土豆絲、醬肘子等。

  江南興吃“撐腰糕”即用糯米粉制作成扁狀、橢圓形,中間稍凹,如同人腰狀的塌餅。

  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2

  大紅棗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分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選,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暖還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春芽

  春分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賜予,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要“食歲谷”,意思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新鮮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吃春菜

  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這也成了一個習俗。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蘿卜

  揚州人還有春分吃蘿卜或蘿卜絲餡的包子、春卷的風俗。這時吃蘿卜不但能上下通氣,還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

  春季養生保健的各種蔬菜中,效果最好的當屬蘿卜。白蘿卜具有清熱生津、理氣、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熱生津,煮熟偏于行氣消食,春季食用,可用來防治痰多咳嗽、咽痛、傷食腹脹、便秘等病狀。現代醫學認為,蘿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纖維素也可促進排便,利于減肥。如果想利用蘿卜來排毒,可以選擇生食,打成汁或涼拌、腌漬均可。

  驢打滾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春分得吃驢打滾,以求避邪祈福。驢打滾來歷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黃米面、黃豆面、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足以符合營養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樣化這一條。它的制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驢打滾又叫豆面糕,豆面糕毫無疑問,以黃豆面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豆餡等典型的蛋白質互補食物。每百克驢打滾含熱能194千卡;蛋白質8.2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1.8克。另外,還含有維生素、鈣等其他微量營養素。

  不過在這里小編也提醒大家,驢打滾雖然美味,營養價值也不錯,但是不要食用過量,畢竟里面含糖量不少,吃太多會能量超標,還容易血糖升高。另外軟糯的成分,攝入太多不容易消化。因此,驢打滾作為一種傳統美食,在過節時,可以淺嘗輒止,回味無限。

  太陽糕

  “太陽糕,步步高”。依照舊時老北京習俗,春分這天要祭拜太陽神,“請”吃太陽糕。太陽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貢品,也是節令食品,寓意“太陽高”。不但“太陽糕”的寓意美好,而且糯米和內餡的設置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養生理念。

  太陽糕一般使用糯米加糖制成,上面用紅曲水印昂首三足雞星君(金雞)發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壓出“金鳥圓光”代表太陽神。太陽糕每五塊為一碗,頂端還插有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雞,十分喜氣。

  這種“太陽糕”以糯米制皮,內包棗泥餡,餡中還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寓祈新年五谷豐登。春分節氣氣候溫和,陽光明媚,應適當進食糯米、紅棗等來調節身體機能的平衡,適應節氣變化。

【春分習俗:春分吃什么】相關文章:

春分習俗吃什么08-13

2015春分吃什么及習俗08-10

春分的習俗大全08-12

春分習俗作文11-24

春分習俗匯總08-13

2015年春分是哪天(附春分習俗)08-13

春分吃什么08-13

春分豎蛋習俗03-22

關于春分的民間習俗03-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在线免费不卡 |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