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豆芽觀察日記范文合集5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豆芽觀察日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豆芽觀察日記 篇1
放學,老師布置了一項有趣的作業——觀察豆芽。
晚上,我和母親一起,準備豆子,種植豆芽。豆子身穿綠衣裳,頭上一個小白點。我猜發芽的一定是那。豆子種好,我澆了水,仿佛聽到了“咕咚、咕咚”的聲音。它們喝完水一定會美美的睡上一覺!
第二天一大早,我急急忙忙跑到陽臺前。“發芽了!發芽了!”我快活地叫。回到房間,把母親推醒。我拉母親來到陽臺,指著豆芽說:“看,厲害吧!”
“厲害!”母親笑瞇瞇地說。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顆豆子,輕輕剝開來,豆子里居然有兩片淡黃的嫩葉,真不可思議!
幾天里,葉子長出來,逐漸長大,變成綠色。
第五天,豆子枯了,葉子大了,莖長高了,也有根了。
經過試驗,我明白了: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分。
豆芽觀察日記 篇2
上課時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很奇怪的任務—種豆芽我興沖沖的跑回家,進門就拿一把黃豆放在杯子里,媽媽也過來幫我,我正要裝水時,就聽見媽媽說:“要先裝水再放豆芽這樣它才長的快”。我恍然大悟裝完水就來觀察它,剛開始泡的時候,黃豆滑溜溜的,好像是在水中洗了一個澡,摸起來硬梆梆的真像一個雞蛋的外殼,在閃閃發亮好象要和陽光媲美。
一夜過去了,剛睡醒就 懷著好奇心去看豆芽去了,哇!真沒想到一夜不見你就膨脹的怎么大了!真像是吃飽了肚子啊正在長胖呢!晚上我有又來觀察,突然發現它的臉色不好了,皺巴巴的,就象一個老奶奶的臉,我急忙問媽媽;媽媽笑著說:“那是要脫皮了,明天就好了”。
第2天6點我就起床了。迫不及待來看豆芽,只見它水靈靈的,就好像海里的大珍珠一樣,和昨天比起來,就好像是把 外衣洗了一洗更干凈了。晚上的時候,豆臍旁裂了一條小縫真像一個媽媽要生寶寶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到了第3天的時候,
豆子就已經長出了小白芽,好像一個淘氣的小寶寶出生了,那個芽有越長越長,直到今天星期6長的和菜市場的豆芽一般高了,真是“拔豆而起”。真讓我感覺到 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滋味!
以后每當我吃豆芽時,就想起種豆芽, 感嘆真是吃豆芽容易,種豆芽難啊。
豆芽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看了《十萬個為什么》,明白了黃豆是怎樣生長的。于是,我帶著好奇的心情在家里嘗試著種了六棵黃豆。
我找來了盆子,把泡好的黃豆成圓形地埋在土里,澆上水。第二天一早起來一看,結果令我大失所望,黃豆們就像害羞的小姑娘,十分含蓄,又像一只只小懶蟲,卷在被窩里遲遲不起。
第三天,放學回家我便興沖沖地來到陽臺看小黃豆,我驚奇地發現,在盆子的中心,一棵破土的新芽亭亭玉立,正用那個大綠腦袋好奇地看著世界,顯得那么有精神。
第四天,像往常一樣,我興高采烈地給黃豆芽澆水,我又一次驚喜的發現,中間那棵大豆芽的芽頭分開了,從中間長出一層新葉子,就像兩個 字母“Y”疊在一起的形狀,其它小芽也露出了腦袋,眾星拱月般地分布在大芽四周,盡情享受著微微的晨光。
第五天,我給黃豆芽澆水,發現大的那棵黃豆芽以前分開的芽頭枯黃而脫落,小芽也長出了嫩葉,好像在與我微笑。
以后,我天天都細心地照顧著黃豆芽,黃豆芽也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大,我希望它們會成為高大的`不怕艱險的黃豆“母親”,結出更多的“黃豆寶寶”。這就是我發現黃豆生長的過程。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自然有千萬種奧妙。只要你用手去實踐;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去思考;用心去感受,千難萬難也會迎刃而解!
豆芽觀察日記 篇4
十一月一日 星期一 晴
我今天去菜市場買了一些綠豆,準備做一個綠豆發芽觀察的實驗。
剛買回來的綠豆是淺綠色的,呈橢圓形。它摸起來硬硬的,又光溜溜的,真懷疑這么硬的身體里能長出翠綠的小豆芽兒。
我取了二十幾顆綠豆倒進杯子里,放到能照射到陽光的窗戶旁,準備泡上整整一晚上。看著這小豆子,希望它們快點長大。
十一月二日 星期二 晴
過了一宿,我又跑去看綠豆。經過一整晚的浸泡,綠豆變成了青綠色。看這些綠豆,比剛買來的胖出了一半,這是為什么呢?奶奶告訴了我,這是里面的種子生長的痕象,以后種子還會破殼而出呢!
我還在綠豆上放上浸了水的沙布,這樣使水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對綠豆起著有濕潤的作用。
過了幾個小時,我又來看望綠豆。一開始,什么發現也沒有。后來,在我的仔細探究下,才發現了這個隱蔽的東西。原來在綠豆一端有一個小小的圓圈。這個圓圈的顏色不知道是哪種白色,不過,看著很像魚肚子上的那種白色。
這白點里有什么呢?綠豆接下來還會發生哪些變化?我帶著疑問進入了夢鄉。
十一月三日 星期三 晴
一夢初醒,我趕忙奔向綠豆。綠豆果真大了不少,差不多有一個小孩的指甲蓋大小,大約是原來的兩倍呢!不過,我還有一個驚喜的發現:在綠豆的白色圓點之中長出了一條很短很短的線。我連忙拿出科普書對照知道了這便是綠豆的根,用于吸收營養送給綠葉。那根的顏色是乳白乳白的,看起來像甜美的牛奶,真想使勁的咬它一口。剛長出的莖長只有五六毫米,連一個手指的寬度也達不到,真短!寬更少,只有一兩毫米,細的只有筆芯那么粗,看起在一點兒也不顯眼。它很脆弱,小風一吹就會搖動,弄得要死要活的樣子,好像被別人碰到一根毫毛就沒命似的。
啊,小莖兒,快點長大吧,不要再這么脆弱了。
十一月四日 星期四 晴
又是新的一天,我洗臉刷牙之后,吃完早飯兒,就去看看小豆兒。我拿開沙布,朝杯里一看,呀,綠豆的殼被撐破了一半,從里面升出嫩綠色的小綠芽。小綠豆摸上去特別光滑,感覺特別舒服,將來豆芽芯就長在上面。這些事實都說明,奶奶說的是對的。
此外莖兒也長起來了,從原來的很短到變長,原來那五六毫米長,兩三毫米寬的根搖身一變。變成了壯多了,可見根的生長速度是多么的快。而且綠豆莖兒的頭上有一點半黃半綠跡象,這是什么呢?
昨天(十一月七日)綠豆發芽了,長出了碧綠的葉子,奶奶說:我們馬上可以吃到綠豆芽了。
看著眼前的綠豆芽,我不禁感慨:植物的生長過程是多么奇妙呀!我想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豆芽觀察日記 篇5
20xx年10月6日星期一明
今天我想知道黃豆是怎樣變成豆芽的,于是我做了個實驗。
我向奶奶借了幾粒黃豆,又準備了一個杯子和水。先把涼水倒入杯內,再把那大大小小的黃豆放進杯子內,讓黃豆浸泡三天。在這段時間里,我有許多的問題要提問,如:黃豆長牙時是什么顏色?長成芽了又是什么形狀?黃豆是不是全部都變成芽了?等等……這些問題我好想快點兒知道答案,讓我心飽口服,不再為黃豆長芽而感到疑惑不解。
事情寫得很簡單,但心態描寫比較到位,如果把實驗的經過再描寫刻劃的細致一點兒就更好了。比如說:請教奶奶制作黃豆芽的經驗;比如:在浸泡時對黃豆芽在水中狀態的描寫以及自己的期待。有點兒過于簡單,字數太少了。
爸爸10.6
20xx年10月9日星期四
今天中午一放學,我就匆匆忙忙地回到家去觀察我那黃嫩嫩的“小宏物”了。
我發現我泡的黃豆長出了5毫米的嫩嫩的小芽,從整體表面上來看是像一只淡黃色才生下來不到7天的小蝌蚪,仿佛正在淺水里幣由自在的游呢!我還發現黃豆原來光滑干凈的表面,現在卻變的渾濁了。在我泡黃豆芽中的一粒黃豆,在水里一看就像還沒退完皮一樣,但拿起來一摸什么事也沒有,大概我太驚訝了,所以就沒請教爸爸。不過我還是高興極了,我知道這時我的喜悅不是一般的喜悅,而是我自己親自創造出來的成功的喜悅!
爸爸走了過來也開心的笑了。
觀察較仔細,望以后更好,文字、詞語發揮有待改進。
媽媽10.10(語句理不清,意思表不明,我有點兒看不懂了。爸爸10.12)
20xx年10月12日星期天晴
今天中午我急急忙忙地去看我那黃豆,杯子里有了顆發霉的黃豆,我把它拿了出來,以免影響其它黃豆的生長。這些黃豆長出來的芽長短不同。有的是5毫米,有的比5毫米多一點兒,還有的剛好1厘米,這些豆芽的長度最多也不過2厘米。豆芽的形狀像一輛吊車的吊鉤。拿出來一摸滑滑的感覺,就像手里拿了一條魚,隨時都可能逃脫。更特別是它的味道了。從原來的豆香味一下子就變成了現在的魚腥味,好象一灌水就能讓那潔白水變得渾濁不清了。我想將來在吃我自己親手泡的豆芽時,好象朝霞映著我幸福的笑臉,如同玫瑰花一樣鮮艷;微微翹起的嘴角掛著成功的喜悅。真是“心花怒放心情爽,興高采烈火舞步歡”啊!
只有付出勤勞的汗水,才會有真誠的回報,才會知道什么是成功的喜悅!
觀察很仔細,特別是心態表現充分,渲染力強,寫得不錯,鼓勵兒子繼續加油!
爸爸10.12
【關于豆芽觀察日記范文合集5篇】相關文章:
關于豆芽的觀察日記04-20
關于豆芽觀察日記(6篇)02-17
豆芽的觀察日記(合集15篇)03-01
泡豆芽觀察日記(合集15篇)12-21
關于豆芽觀察日記匯編6篇02-18
【熱門】泡豆芽觀察日記02-17
生豆芽的觀察日記04-07
豆芽生長記觀察日記02-15
豆芽觀察日記三則01-22
觀察豆芽生長-觀察日記900字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