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日記

時間:2021-09-24 08:44:44 [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我要投稿

關于觀察的日記【薦】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日記里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觀察的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觀察的日記【薦】

關于觀察的日記1

  9月20日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沖進廚房,觀察杯子里的黃豆。

  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一點點,還是淺黃色的,橢圓形。

  只是那個小黑點沒看見了,而小芽又變長了,有1厘米長,2毫米寬,跟豆芽已經很相近了。

  我盼著它們快長大,心里越想越高興。

  但我發現有些黃豆還沒長芽,我不知該怎么樣讓它們快快長大,我想去尋求幫助。

關于觀察的日記2

  十月五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在國慶節前,老師布置了觀察動植物的作業,于是我特地去抓了幾只螞蟻。

  我們來到山上,那里的巖石上有很多螞蟻,還有一個蟻穴。我們用一片樹葉截走了幾只螞蟻,放進紙盒子里。

  我們又拿出兩根薯條放在洞口,不一會兒,一大群螞蟻爭先恐后地飛奔到薯條邊埋頭大吃。于是我笑著說:“給你們點懲罰,嘻嘻”。我拿出我的水杯,將水灌進洞里。

  最后,我帶著這幾只螞蟻“戰俘”回了家。

關于觀察的日記3

  最近我總是在觀察螞蟻的勞動情況,無意中有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到底哪只是工蟻,哪只是兵蟻?我一直在看呀看,最后這個謎解決了一點,這點是外形,兵蟻的體格大多數比較大,因此能對抗敵人,而工蟻大多數是比較小。

  但是還會有一點小問題,比如:只有工蟻在挖洞,但是有的體格非常大的螞蟻也挖洞,有的小螞蟻也對抗敵人,還有兵蟻總是非常靈活,因此他能保護蟻后,但是有的像兵蟻的螞蟻,通常是非常靈活的,但是有些不活動,只是趴在那里,這些都不能確定體格大的就是兵蟻,體格小的是工蟻。

  那到底怎么判斷工兵蟻呢?在這方面我還會進一步的觀察,看看是否能在獲得更多信息。

關于觀察的日記4

  今天,老師叫我們會家觀察豆子。于是下午放學,一到家我就叫媽媽幫我拿一下綠豆,然后我裝了三顆綠豆進小碗里,接著往碗里裝了點水。本來“皮膚”干燥的綠豆,被我用水澆得渾身上下全濕透了,然后我用一塊濕了的紗布把碗口蒙住就去做作業了。

  晚上睡覺前,我又去看了一下綠豆,發現它開始有些膨脹了。

  今天下午放學,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沖向陽臺觀察我的小綠豆,發現昨天被我悶在水里睡覺的綠豆都破皮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

  晚上,它們都爭先恐后地長出了白色嫩芽,就像一個白色的小逗號。它們的芽大約有7毫米長了。

關于觀察的日記5

  上好爬山虎這課后,觀察什么呢?對了,就觀察黃豆吧。我把硬邦邦的黃豆浸在水里。

  第一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走過去看黃豆,呀,原來瘦扁扁的黃豆過了一夜就變成了大胖子,硬邦邦的黃豆還變的軟綿綿的。我還真期待它還會變什么樣?

  第二天:第二天的黃豆比第一天的黃豆胖了點,黃豆的“肚子”里鉆出了一點幼芽,幼芽即將長大。

  第三天:黃豆一搖“變身”成了黃豆芽,黃豆芽還像蠶寶寶一樣脫了一層皮。我真希望我孵的黃豆芽快快長大。

  第四天:哇,奇跡發生了。原來短短地黃豆芽,經過了一夜的時間變的很長了。吃著自己孵的黃豆芽,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關于觀察的日記6

  前幾天,媽媽買了一臺《家用智能豆芽機蔬菜機》,這個機器可以做出各種豆芽。有了這個無敵豆芽機,以后做豆芽就省事多啦!

  開始媽媽挑了些舊豆子,放在里面。兩天過后,還沒有長出豆芽。我聞了聞豆芽,哎呀,臭死啦。爸爸把它們換掉了,昨天媽媽又買了些新黃豆做豆芽。

  24個小時過去了。今天,我們給豆芽換水,這回的.豆芽是新的,已經長出小豆芽了。每天,我都要去看看豆芽的成長過程。

  瞧,這是我拍的照片。希望同學們和我一起觀察豆芽的成長過程。

關于觀察的日記7

  夏日的一個下午,我在樓下的小院里發現一只蝴蝶的幼蟲,它正趴在一棵矮樹的樹葉上。蝴蝶幼蟲的身體有我的大姆指那么長,是圓柱形的,由一圈圈環節組成,用手一按,軟軟的,像海綿一樣。它身上有紅色、綠色、黃色的花紋,顏色艷麗,非常漂亮。令我吃驚的是,一會兒工夫,一片葉子,已經被蝴蝶的幼蟲吃了一小塊。看來,蝴蝶的幼蟲雖然外表美麗,但它吃植物的葉子,危害植物,是害蟲!

關于觀察的日記8

  6月13日星期五

  毛豆開花了:“我的毛豆開花了!我的毛豆開花了!”我大聲喊道。因為我太興奮了,我的毛豆終于開花了!毛豆花的外表是綠色的,而花芯是黃色的,花的形狀是漩渦形的,特別好看。

  毛豆結果了:“呤,呤,呤”下課了,我急忙去看我種的毛豆。一看!我真想大聲叫出來:“毛豆結果了!”結出來的毛果很細很短,像一條蚯蚓。其他同學一見就對我說:“你的毛豆長大后,可不可以把它的種子給我?”我說:“好的!

  我相信不用過幾天,就會結出許多毛豆。

關于觀察的日記9

  十月六日 星期五

  天氣:晴

  過了一整天,我想:這么久沒給螞蟻吃東西,它們不會餓死吧?于是我急忙帶上一塊中午吃剩的饅頭來到玻璃杯旁。

  我把饅頭切成小塊,放進玻璃杯里,幾分鐘后,四五只螞蟻爬過來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所有的螞蟻都圍過來了。

  螞蟻吃東西時很有趣,總是先把一對足壓在身體下面,直到完全確認“獵物”沒有危險后,才放心大吃。

關于觀察的日記10

  今天,媽媽從單位帶來了二十條可愛的蠶寶寶。吃完晚飯,我迫不及待地把蠶寶寶拿到燈光下仔細觀察起來。我發現蠶寶寶有的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似的;有的在桑葉上爬來爬去,好像在鍛煉身體;還有的把頭抬得高高的,像是在對我說:“小主人,快給我們加點新鮮的桑葉吧!”

  我真希望這些蠶寶寶能快快長大,變成美麗的飛蛾,飛到它們喜歡的地方去。

關于觀察的日記11

  20xx月xx日,星期三,天氣:雨

  今天,我觀察了金魚。

  這種金魚眼睛圓溜溜的,炯炯有神,兩邊的腮一張一合的,我仔細看了看,腮邊上還有一層透明的薄膜呢!它身體的顏色紅白相間,真是美極了!尾巴上有一條一條的紋路,游起來就像透明的輕紗系在它的尾部。金魚是鯉科動物,用嘴吸水,用腮呼吸,它的魚鱗緊緊地裹在身上,像是金魚的衣服,有幾片魚鱗反光,像幾顆雪白的珍珠鑲嵌在它身上,美麗極了!聽說魚鱗還可以幫助金魚體表保持濕潤呢!

  這小金魚還很有趣呢!它的鰭不住地劃著水,往上游,好像要蹦出水面,又好像在說:“我要出去!”

  這是我見過最美,最有趣的金魚!

關于觀察的日記12

  今天晚上,媽媽帶了5條海鯽魚回來,它們還會活呢!魚在袋子里活蹦亂跳還發出“沙沙”的響聲,姑爹把魚倒在了洗碗池里,我和表妹趕緊跑到廚房去觀察,這時我發現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其中有一條突然跳了起來,我和表妹嚇得連忙沖出廚房,過了一會兒,等我們再進廚房時,發現有兩條魚一動都不動了,原來它已經死了,魚離開了海水就活不成了。我想起上學期老師教我們“10以內的加減法”,5-2=3,5條魚死了2條還剩3條。

關于觀察的日記13

  我的家住在一樓,屋里總會爬來好多小螞蟻。有一次,我在屋里吃完餅干,餅干渣掉了一些到地上。過了一會兒,一只小螞蟻過來了,它用小觸須碰了碰餅干渣,試了試,好像搬不動,然后離開了。本來我以為它放棄了搬運,沒想到一會兒,十幾只小螞蟻浩浩蕩蕩地過來了,它們齊心協力地搬走了餅干渣。

  這么小的螞蟻,竟然搬運得動比它們身體大得多的食物。我想:這是因為螞蟻的團結互助精神。我也要像小螞蟻一樣,要有團結互助的精神,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精神,我們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

  我佩服小螞蟻。

關于觀察的日記14

  十月八日 星期日

  天氣:晴

  后來,我把螞蟻轉移到昆蟲觀察器里,因為觀察器配有放大鏡和氣孔,更方便觀察。一不小心,過了一個晚上,螞蟻趁我不注意偷偷跑了出去,我在家里找了很久,還是沒找到那只螞蟻,我只能再次捕捉一只。

  剛抓到螞蟻,我的心里升起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螞蟻是從氣孔里跑出去的嗎?氣孔那么小,螞蟻真能找到氣孔并爬出去嗎?為了證實我的猜測,于是在抓到螞蟻后,我便開始了觀察。

  螞蟻在逃的時候,先把前面的一對足伸出去,再把頭伸出去,然后把后面的兩對足伸出來,最后把腹部拉出來。看來這些螞蟻雖然小,可它們的頭腦可不簡單哪!

關于觀察的日記15

  中午,天空中烏云密布,響過幾聲炸雷,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我站在屋里,望著窗外。屋檐上的水像小瀑布一樣往下流。我突然想起前兩天《少年報》上介紹的紅領巾小氣象員的故事我想:也來做個試驗吧。于是,我趕快跑進廚房拿了個小搪瓷缸子,拔腿就往院子跑去。奶奶看見了,大聲喊:“明新。怎么跑去淋雨?你還不快進來!蔽翌B皮地說:“我做科學試驗呢!钡任一匚堇镆豢,哎呀。渾身都淋濕了。

  半個小時過去了,雨停了,我可高興了,立即把搪瓷缸子端回屋里。我用尺子一量:水深二厘米。

  以后,我還要做這樣的試驗,看看哪一場的雨下得最大。

【關于觀察的日記【薦】】相關文章:

螞蟻的觀察日記【薦】01-18

【薦】黃豆的觀察日記01-29

觀察小學日記【薦】01-22

【薦】小貓觀察日記12-11

初中觀察日記【薦】02-08

【薦】水仙花的觀察日記12-10

【薦】向日葵觀察日記02-16

關于觀察動物的日記01-20

關于梅花的觀察日記11-15

觀察荷蘭豬的日記 關于荷蘭豬的觀察日記_日記12-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日韩一区二区跑去四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