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四年級觀察日記模板匯編十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觀察日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
四年級觀察日記1
今天晚上我在小區散步,想到科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我決定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小區里的各種植物。
我們小區的植物都是寧波典型的品種,主要有四大類:喬木、花卉、草本植物和菌類。
喬木有:散發陣陣香氣的香樟;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象征高潔的松樹;花兒可以泡茶的桂花樹;還有不起眼的歪脖子榆樹屹立在主干道兩邊。
小區里四季花開不斷。它們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和紫藤;夏天開的梔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樹也來湊熱鬧;茶花有兩種:一種是春天開放的,長得比較高大;另一種是冬天開放的,長得比較矮小,只有一尺高;還有就是月季花,每個月都開放。
小區里面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些是野草,他們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認識的有車前草和三葉草,還有一些我不認識。
小區里還有一種特殊的植物—世界上最小的房子“蘑菇”。尤其是一場小雨以后,草叢中,大樹底下,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小蘑菇。
小區里,大部分植物都是長綠的。這些樹和花的葉子表面都像涂了一層蠟,油光光的。只有銀杏樹是落葉植物。一到秋天它的葉子就變黃了落下來。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們就都枯死了。
通過觀察,結合科學書,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真奇妙啊!
四年級觀察日記2
我用了一個塑料瓶,裝了一些土,種了幾顆綠豆,澆好水,就開始等待著綠豆的發芽。
幾天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綠豆成功地發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苗。我看著他們,覺得他們像一個個騎士,帶著一把把尖利的大刀,奮力地掙扎著,一個個都想爭誰是第一個鉆出來的,第一個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我的豆苗都長高了,長大了。我用尺子大約量了一下,沒想到長得快的已經了兩厘米,慢的也長了一毫米。我可是高興極了,希望自己種的綠豆越長越快。
大約又過了三,四天,我又去看我的豆苗時,竟然發現他們又長了一點。雖說很高興,但是還是有那么一點失望,可能是因為我無法量出他們的根有多少長吧。因為如果有了根的長度,就能知道他們的總長是多少,這樣會讓我對這幾棵綠豆苗的懷疑略微縮小一些吧。
又過了一些時間,這些豆苗竟無緣無故地長出了一些圓圓的小東西。我左看看,右看看,卻還是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于是我便去問了媽媽,問了以后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他們的果實呀!但是我卻又想把他們給摘掉,好喜歡這種小東西,不過我還是忍住了。看看還會長出些什么?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耐心,著急可是不行呀。
四年級觀察日記3
我家的陽臺有很多盆美麗、有名的花。但是陽臺一角的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文竹卻是我最喜歡、最珍惜的植物。
文竹剛生出葉子的時候顏色是嫩綠的,她逐漸長大,顏色就變成翠綠的。葉上稍微帶點黃。把她看得大一些,就好象秋天的楓葉那般美麗。
文竹的枝干是嫩綠的,下面的顏色是棕色中稍帶點綠。枝干上有一個個的枝節,越往上就越嫩,到了葉尖兒的時候,就一點綠都差不多看不見了,只有一點點的黃。葉子往左右兩邊伸開,葉子精細得就象一根根銀針一樣。誰也想不到這么美麗的植物竟然是大自然制造的呢?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無論刮風,還是下雨,文竹還都是那么堅強不息、堅韌不拔。文竹—向是我們做人的好榜樣。刮風,只會把文竹刮得更加柔美;下雨,只會把文竹沖得更加美麗。無論遭遇到什么,都不能抵擋得了文竹那堅忍不拔的精神。
四年級觀察日記4
今年的植樹節,我嘗試用一種新的栽培方法栽種了一盆愛心草。告訴你們,那可是無土栽培哦!你們一定會問:不用土,你用什么?水嗎?不,我用的是當今最流行的陶碳球栽培,它的全稱叫“陶碳球負離子植栽”。用陶碳球栽培的特點是干凈清潔,與水接觸后會自然散發負離子凈化空氣,還有水質凈化功能,無菌不長蟲,讓植栽美化更潔凈。怎么樣,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呢?
開始栽草啦!我先把綠、白、紅三種顏色的陶碳球搭配倒進一個沒有破碎的小玻璃容器里,加水至陶碳球等高,讓陶碳球完全吸收水份,再將愛心草的種子均勻地撒在陶碳球上,每天澆水一次,注意水份保濕,接下來,我們就盡情期待著這些小草發芽、長葉吧!
第一天,種子靜靜地躺在陶碳球上,只是覺得體積稍微能變大些,再沒覺得有什么異樣,我有些心急了。兩天以后,三三兩兩的種子開始結伴吐出白白嫩嫩的小芽了,我好興奮啊!之后,種子大面積發芽,小芽開始慢慢變綠,到第五天的時候,種子已經變成長有兩片葉子的小苗了!可以想象出我的心情有多激動!
現在,過了半個多月了,我的愛心草每天都在成長,心形的葉子越長越大,白色的根須越扎越深,它每天都會帶給我驚喜,帶給我快樂。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2
有一次上語文課,老師給每個小組一粒東西,讓我們仔細觀察,說說它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傳給我時,我仔細一看,它黑黑的,身上有很多皺紋,長得像是大紅棗的棗核,再聞一聞,有種淡淡的苦苦的中藥味。
當大家都觀察完,老師問它到底是什么的時候,有同學說:“這是大葡萄干。”有同學說:“這是松樹的種子。”有同學反駁說:“你們都錯了,哈哈…這是小橄欖。”老師看手舉得高高的我著急的跳腳,就叫我回答了,我激動地大聲說:“這是胖大海,我媽媽嗓子不太好,有的時候用它泡著喝,它能去火、治嗓子腫痛、聲音嘶啞。”
老師高興地說:“張澤睿回答對了!”老師剛說完,同學們就熱鬧起來,有的說沒有聽說過胖大海,有的說它一點都不胖怎么叫胖大海……老師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后說:“張澤睿能回答大家的問題嗎?如果可以,請張澤睿解答這個問題。”
我努力地回想媽媽用胖大海時的情景,然后站起來說:“我可以解答,胖大海看起來是皺皺小小的,但是用開水泡了之后就會變形的,而且變化非常大,變成很大很大的棉絮,占滿整個杯子,就像大海里的水藻一樣。”
同學們聽了半信半疑、議論紛紛,老師說:“張澤睿同學解答的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來實驗一下,每個小組用開水泡一下它,仔細觀察它的變化,一定要仔細觀察,結束后每個人要寫一篇作文。”
同學們興致勃勃地按老師說的做了實驗,果然和我說的差不多,我興奮極了。老師說:“今天拿給大家的就是胖大海,同學們都做了實驗,了解了胖大海的特征和作用,今天要特別表揚張澤睿同學,他在生活中善于發現和觀察,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也能夠仔細觀察事物,并細心研究他們、了解他們。”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3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日記,我想,我很愛吃蘋果,就寫蘋果吧!
蘋果有的果皮是火紅的,有的`是淺黃的,也有的是綠綠的。它的外形一般是圓形的或橢圓形的,還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咬一口,它的果肉便露了出來,啊,香噴噴的,真好吃!不過,如果放長了果肉就會變顏色,變的比以前深,有點好像橙色,味道也不如新鮮的時候。再吃上幾口,味道就不太好了,因為快吃到果核了。它的核好像瓜子,又比瓜子小,核是它的孩子。
蘋果的品種有國光、金帥、紅富士等,味道有甜的、酸的和又酸又甜的,有面的、也有脆的。吃蘋果既能減肥,又能幫助消化,是一種好吃的水果!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4
說起螞蟻大家都知道,螞蟻的身子跟特小特小的石子差不多大,全身黑乎乎的。
有一次,我看見一群小螞蟻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搬運著東西,我就仔細地觀察它們到底要做什么。
我看見每個螞蟻的嘴里都叼著一點食物,我猜想它們準是在搬家吧。它們來來往往,不停地從老家里把糧食搬到新家去,它們要搬到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去。
看到它們雖然忙忙碌碌的樣子,但卻挺有秩序的,來來往往各走各的路線。這個把嘴里的東西放下了,就又去老家里般。它們上上下下,同心協力,終于把老家里的東西都搬到新家里去了。
啊!真是團結力量大啊!我們人類一定要學習螞蟻那種團結的精神。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5
有一次,爸爸帶著我去姨姥爺家玩,他們家,養了很多很可愛的小魚,我很喜歡它們,可是我又不好意思開口向姨姥爺要,在快回家的時候,姨姥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主動送給我了一些小魚,我心里開心極了!
回到家,我趕緊把小魚放在魚缸里,小魚馬上落到了魚缸的底部,好像是他們很累要休息了。最有趣的的是,在小魚們睡覺的時候,他們也是睜開著眼睛,因為天很晚了,我也沒繼續關注小魚,也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的魚寶寶們怎么樣了,那些小魚們歡快的游來游去,奇怪的是我的手指頭指到哪里,他們就快速往我手指頭的方向游去。哦哦,原來是他們餓了,我馬上喂食。小魚們爭先恐后的搶了起來。
起初我以為我們家的小魚那么小只能被人欺負,可是有一次,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這種看法。一次,我把這些可愛的小魚和大魚放在了一起,那些小魚竟然合力,把那個比他們身體大很多倍的魚,活活咬死了,要不是我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就是我們家的小魚,勇敢、團結、你感覺可愛嗎?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6
今天,媽媽回家時,給我帶回來了幾只小金魚。它們黑黑的,圓圓的,非常可愛。媽媽告訴我,它們是黑瑪麗魚。
我迫不及待的把它們放入我精心準備的魚缸里。小魚們進去之后得活蹦亂跳的。媽媽告訴我,它們也要吃飯。于是,媽媽從包里拿出了魚食。我把魚食放進去,小魚們都你爭我搶的吃著魚食。
我真喜歡這小魚,因為它們是屬于我一個人的。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7
我的鄰居張奶奶家養了一只小狗。我一有空就去帶它玩,所以我們成了好朋友。
小狗腿上的毛是潔白的,到了背上就變成了土黃色了,而到了頭上,就只有眼睛跟嘴巴周圍的毛是 潔白的了。一對耳朵警惕地聽著四周一切可疑的聲音。小狗還長著一雙鋒利的爪子,尾巴翹的老高,顯得非常傲慢。它雖然只有半歲,但已經長得非常大了,像一只小山羊。它的力氣也很大,有一次,張奶奶她有事,拜托我去遛狗,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剛剛拿起繩子,小狗就拉著我往門口的廣場上跑,我本想帶它去公園玩,可是我怎么也拉不動它,只能任由它隨意亂跑。小狗的性格溫和,如果你對它好,它就會用舌頭甜甜你的手,用頭頂你的腿,好像在像你撒嬌呢!可是如果是生人來到它家里,他就會“汪汪”地叫個不停,甚至會撲倒你身上。小狗吃東西很快。我剛拿了一根火腿腸放在地上,它就跑過來,用爪子在地上刨呀刨,想把火腿腸刨到自己嘴巴邊上來。刨到嘴巴邊后,它飛快的咬起火腿腸,跑到樓道里去,生怕別人把他的火腿腸搶走。他望了望四周,確定沒有其他人來搶后,才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只見它的嘴巴一上一下地動著,就像媽媽做飯時熟練地用菜刀切土豆絲一樣,迅速極了,很快一根火腿腸就沒了蹤影。
小狗還特別挑食。喝水不喝白開水,要喝牛奶,要不然一滴也不會喝。吃飯也只吃甜的東西跟火腿腸。這讓我很傷腦筋,真希望它什么都吃,不挑食,改掉這壞習慣,就好了。 我還發現,動物之間也有友誼,它每見到別人家的小狗,就會撒歡兒似地跑起來,邊跑邊使勁地沖著小狗搖尾巴。而張奶奶家的小狗也迎上去,伸出爪子要跟別的小狗握手呢! 小狗 真可愛,我真希望我永遠都是所有小狗們的好朋友!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在仔細地看著紙杯,紙杯什麼好看的?原來,我不是在看紙杯,我是在看紙杯里的大蒜呢!
一早,媽媽對我說:“拿兩瓣大蒜給你,試著種一種。”我不知道種大蒜需不需要剝皮,所以一個大蒜剝了皮但另一個大蒜沒有剝。
這兩瓣大蒜真好看,一瓣紅,一瓣白。紅的猶如一個人怒發沖冠,白的好象一個喜笑顏開的老人。我想,如果這兩個“人”同臺表演的話,那一定很有趣。
晚上,我發現,白的那瓣冒了一點綠牙!紅的那瓣卻沒什麼動靜。原來,種大蒜是需要剝皮的。
從現在開始,我就只觀察剝了皮的那瓣大蒜了。
第二天,我先給大蒜換水,又給大蒜墊紗布,好讓它固定下來,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知道,種大蒜是我的責任也是必須種的,所以我更愛護大蒜苗了。大蒜的苗已經有半厘米長了,根須也長了出來。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長了“頭發”,下面長了“胡須”。
這“頭發”真白,頂尖略有青。這白中帶青,青中帶白的顏色讓人覺得這“頭發”煞是好看。這些“胡須”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聞過之后五分鐘之內蒜味絕對散不了。
吃完晚飯之后,我覺得蒜味又重了。蒜瓣開始微微變大并且蒜苗又有點綠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這樣想,于是我減了一點水。
三天了,我去換水時,發覺蒜苗竟然沒長!于是我去問媽媽,經過一番問答,我知道大蒜苗原來是白色的,長大之后就變綠了。還要經常換水。為了讓大蒜恢復,我照顧得更仔細了,每天兩次換水、加水、減水,還時不時看一下。
蒜苗已經有兩厘米長了。令人奇怪的是,蒜苗現在下面白,上面綠。想象力豐富的我覺得,大蒜應該跟爬山虎一樣,為了更好地吸收陽光,制造養分,把能制造養料的“葉綠素”放在苗尖。“胡須”越來越長,數量不可計數。
這苗像“百歲老人”一樣,坐在那里靜靜思考。風來了,“百歲老人”好象想出了辦法,頻頻點頭。
大蒜苗已經有3.5厘米了。經過幾天的生長,它已經很高了,苗莖輕而均勻,苗尖青而帶綠。苗根也有1—2厘米長,它的味道已經非常重了。你使勁聞一下,味道的保留時間可能會增加一倍延長到十分鐘左右。
大蒜是這樣長的:上面長的同時下面也長。上面的苗邊長邊吸收陽光,下面的根邊長吸收水分,它們把養料運到中間的莖葉里,又由中間的莖葉用養料讓它們生長。
這種場面我從來沒有看過。我種過豆子,但豆瓣不幾天就掉了。大蒜應該是莖塊植物吧,我想。大蒜苗分裂得更厲害了。苗的上部除了和中間一層薄薄相連外,完全裂成了條。我想看它到底怎樣,所以什麼也沒問。
大蒜差不多有6厘米了。現在苗尖已超出了杯頂,蒜苗上青綠下青白,好看極了。
蒜苗的中間也開始脹大,只要你在它的附近,就很容易聞到蒜味。根部更不用說,蒜味重得要命。所以我觀察的次數開始減少。但我仍然仔細地注意分裂點,想象力豐富的我又想,蒜苗應該是這樣分枝的。但還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沒都沒有這么重,現在泡在水里怎么會讓蒜味變得更重了呢?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是大蒜剝了皮、發了芽、長了根之后,把蒜味釋放出來了吧。
我覺得種大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要有一種責任!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9
陽臺上的這棵桂花是今年3月底買的。在那之前,我曾買過一棵,比這棵稍小一些,但因為三月初出差兩周,家里無人看管照顧,暖氣透進陽臺,回來之后那棵桂花已經旱得無精打采了。我把土一次澆透,最終還是沒能救活。生氣又遺憾,我就去陳寨花卉市場又買了一棵。
賣花老板說這是四季桂,它沒有丹桂植株大,開花時也沒有丹桂那般幽香逼人,這種花香略清淡,而且每月都會開花,比較適合室內種植。
可是,這棵桂花自從來到我家后,除了當初本身就帶著的花朵和花苞外,就開過一次花。那次開花是在5月份,凋謝之后就再沒有動靜。
可我依然按時澆水、噴水,保持通風和光照。新葉子是長出來了些許,但還是和“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這種形容詞掛不上邊。
后來,一只流浪貓進了我家,我管它叫“丟丟”。丟丟每天待在陽臺,除了臥在那個從淘寶上買的簡易鞋架上,就是臥在這棵桂花的花盆上,盆里的土被它壓得結結實實,我甚至懷疑這樣的土還有沒有透氣性。每次給桂花澆水,丟丟就極不情愿地從花盆里跳下去,心里似乎默默地控訴我又在侵犯它的領土。
再后來,我把丟丟送人了,桂花的生長重新恢復了寧靜。但是,送走丟丟換來的寧靜,桂花并沒有領情,依然不給面子,不開花。陽臺上種的所有花花草草里,它是最死氣沉沉的一個。如果你想離開這個陽臺回到大自然,就學你的前任以死抗爭,這種不死不活算個什么事?
誰能想到,在小區里桂花第二茬花已經凋落的時候,它竟然開花了。
枝頭上還是光禿禿的,一陣風就能把剩下的老葉子吹得干干凈凈,能堅持在枝干上的新葉子所剩不多了。葉子會再長出來嗎?還會再開花嗎?這棵桂花能不能撐過這個冬天?我也不知道。但我會繼續好好地照顧它。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下午,一放晚學,我回到家,扔下書包,便迫不及待地去到陽臺,觀察昨天晚上我放在玻璃杯里豆子。我發現五顆豆子中有一顆豆子發芽。我開心書說:“豆子真發芽了!”
我真希望剩下還沒發芽豆子快一點發芽!好讓我天天把它們發芽情況用手機拍下來!
【【推薦】四年級觀察日記模板匯編十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