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觀后感范文
一、看課前的準備工作,體育課觀后感。1、看場地器材。2、看教案。3、了解教師學生情況。二、看課中過程的有效性。三、看課后的教學效果。但朱偉強老師卻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看課更或是自己上課,要考慮四個問題:一、為什么教。二、教到什么程度(或學生學到什么程度)。三、教什么。四、怎么教。對于兩位教師的觀點我都很認同。兩位教師之所以有所不同只是因為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罷了。一個更注重邏輯形式。一個更注重內容。所以,我的想法是:以上所說的兩種觀點的所有做法都要去做。
然而,到了之后,以上的內容,我全都忘記了。這體現出了我學習的不踏實。同時也體現出了準備與實際做是有所不同的。
因為在整個看課過程中,我都沒有拿到教案,所以我對每節課的目標都不清楚。其實這是不利于我“挑刺”的。
整個看課過程中,我主要看了三節課。其中只有一節是完整的看了的。除去這三節課,其他的課,基本上是一帶而過的。因此,對于那些課,我是沒什么發言權的。
我完整的看了的那節課是高一女生的排球課。由一位運動訓練的師姐上的。師姐的這節課上的很專業,讓我一下子就猜到了她是運動訓練專業的。課后,學生的抱怨情緒很大,可見這節課并非很好。在剛開始的時候,我記了許多的師姐的有點:口令清晰、示范非常標準、要求很嚴格。而后來記下的就大多數都是缺點了:要求太過于嚴格、課堂氣氛不好、訓練太過專業化、單一化、隊伍隊形不合理等等。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體育教師與教練是有所不同的。
接著看了一位師兄的耐力跑的課。這節課我是比較喜歡的。從一開始的熱身活動,知道后來的結束游戲。學生們都處于跑動當中。并且活動形式多樣化,但都是以我器械跑動為主。看看學生們的表現就知道,這節課是成功的。首先學生很開心,其次他們都很累。師兄對于課堂的掌控也很好。但也有一些缺點:口令太快并且到后來有點發虛。只示范動作沒有指出與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當后來看了另一位師兄上的快速跑課后,讓我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耐力跑的訓練一定要用跑的訓練嗎?
那位上快速跑的師兄不僅僅安排了跑動的練習,還有跳的,力量的訓練。而耐力跑的師兄只是在跑,雖然是不同形式的跑。這樣看來,兩位師兄是有差距的。這節耐力跑課上課的隊形是讓學生面向太陽的,在這點上我的許多同學和我的觀點是不同的。我認為,這一點師兄做的非常好。現在處于冬季,當天我穿的很多仍然感覺到冷。可想而知,那些個穿的很少剛剛出來上課的學生一定也很冷。而讓學生面對太陽不正是有利于學生的嗎。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是有一定的規則的,但我們不能把規則學死了。活動形式是多樣的,但只要是有利于學生的就是好的。
最后認真看了的課是一位師兄上的急速跳的課。這節課我特別喜歡,雖然在這一點上我和我的同學有很大的爭議。這位師兄讓我欣賞的是他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個體育教師。他的形象、氣質、口令、示范動作都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并且他將音樂并入體育課堂之中,很有美國SPARK課程的樣子。他還能激勵學生,剛開始上課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鍛煉一下腹肌吧!”說的我都有些熱血沸騰了。然而,這節課確實是有兩位學生受傷。以至于給了那些反駁我的人很大的幫助。這也引發出了體育界特別是體育教育方面的一大問題:安全。
領導們一直在呼吁,體育課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甚至到了一節體育課如果出了安全問題便是不成功的體育課。導致很多體育教師不得不縮手縮腳。領導當真是權力無限啊!在我看來,這貌似是為學生著想的考慮正式不利于學生發展的。中國的學生為何不如日本的學生,不正是體現在這太嬌慣上嗎?
中國的學生其嬌慣程度甚至遠遠超出了中國的進步與中國所需要人才的程度。正因如此,我國的領導也看到這個問題,提出體育課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情意、態度、價值觀。而朱偉強老師說過:有風險的運動是培養學生情意、態度、價值觀的最好的方法。這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領導總是喜歡自己打自己嘴巴。
體育課既然這樣看重安全為題,那么不如在教室中上理論課好了。我想,體育方面的理論絕不比任何一門學科的理論知識少。在不拋開安全問題下言,我認為這位師兄的課也是好課。董翠香老師這樣說過:看課,不僅僅看老師如何設計,還要看教師的形象、氣質、口令等基本素質以及對課堂的掌控能力。
針對看課以及課后的討論,我引出了這樣三個問題:
一、什么樣的課是好課?
二、教師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與地位?
三、作為將要成為體育教師的我們要如何教學、現在要學習什么以備將來之用?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院院長季瀏教授在總結時這樣說到:“一節課好與不好,我們要看學生的表現。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呢?我認為啊,男生要光膀子,女生要穿短褲。這才是好課,我們的體育課的運動量太少!”“體育應該是快樂的、積極的、主動參與的、快樂的。”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好的體育課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并且讓其感到快樂并且有一定的運動量的課程。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季瀏院長對我們的要求中得知一二。季瀏院長這樣說到:“我們要培養的是教育家而不是教書匠。如何從教書匠變為教育家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從而我們可以得知,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是“雙主題”的地位。
對于第三個問題,董翠香老師在討論課上說到:“我們的教學要突出:新、變、異。教學組織上要:收放自如。”看來,我們在學習技術之外,需要學習的還很多。不然,是很難達到院長的要求的。
【體育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體育課教學反思 如何上好體育課作文07-25
體育課上的趣事10-28
體育課作文08-18
快樂的體育課01-27
體育課上作文07-21
快樂體育課作文11-08
《體育課考試》作文02-06
體育課上的趣事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