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精選6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 1
今天下午,我們全校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步行來到潮州影劇院觀看一部有關于愛國主義的電影——《走過雪山草地》。 這是一部為了紀念黨的十八大成功召開而錄制的片子。這部片子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的戰略轉移——長征,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紅軍劇團的同志爬雪山、過草地。他們團結奮斗,相扶相幫,背著、抬著,在荊棘中、在冰雪上、在泥濘里艱難跋涉;他們以革命的大無畏精神與艱難險阻、惡劣環境抗爭;他們以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面對傷痛甚至犧牲;在危險時刻、緊要關頭,他們自覺地、勇敢地而又義無反顧地選擇自己流血犧牲,而把生的權利留給別人!
為了探路,川劇名伶十歲紅壯烈犧牲在夾金山雪崩中;為了不給同志加重負擔、省下半袋救命糧,懷孕又遇難產的苦妹子掙扎著沖向草地里吃人的泥塘,微笑著向同志們揮手告別。為了救助丟失炒面的彤兒,警衛員老馬悄悄把自己的炒面換給她,自己甘愿餓死在茫茫草地上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當觀完這部電影時,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起來,心想:如今這美好的日子,原來是這么的來之不易!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每當看到一些殘酷、令人揪心的片段時,樓下總是不時地傳來一陣陣令人悲憤的聲音——鼓掌聲!我在心里暗暗想到:那些紅軍戰士奮不顧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只想換來今天的好日子,而樓下的學生呢?他們不但沒有一絲愧疚的表情,反而是幸災樂禍,看到好笑的就鼓掌起來,聽得我十分惱怒!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幾個片段,我就講給大家聽聽。 肚子里懷著孩子的苦妹子,在難產的時候,她選擇的走上絕路。為了不拖累整個紅軍,她竟然選擇了死路,帶著還未出世的孩子沉入了那會吞噬人的泥塘里,臨死之前,還向同志們微笑著揮著手……真是“苦”妹子埃 老警衛員老馬,為了不使彤兒餓肚子,將自己不舍得吃的炒面不給自己留點,而是送給了在路上丟失了炒面的彤兒,寧愿自己吃野草,也不讓年紀小小的彤兒餓著。直到餓死了,紅軍們才醒悟過來:他們誤會老馬了…… 這一個個感人的事例,怎么不使人感到惋惜呢?同學們,請把握住這現在來之不易的好生活,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少先隊員吧!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 2
說到雪山草地,對我們來說,那是一幅白雪皚皚,一望無際,綠草如茵,溪水潺潺的攝人心魄的畫面。真是引人入勝不過,對于30年代的紅軍來說,他們在雪域草原上演繹了一曲不屈不撓的戰歌,以頑強的戰斗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戰勝了一切危險。
影片悠揚的旋律在我耳邊回蕩,淚水不斷涌出眼眶。柔弱的苦姐懷孕了卻堅信自己一定能走出雪山草原。當她扣動扳機,瞄準當逃兵的丈夫時,是她對革命的忠誠讓她下定了決心。扣動扳機的時候,她的丈夫應該會小聲說話。她多么賢惠,在對與錯的選擇上毫不猶豫。然而最終哭姐不想因為難產拖累大家,為了把生的機會留給其他戰友,選擇了走向吃人的泥潭。哭姐的美好形象一直縈繞在我們的腦海里,她讓我們肅然起敬。
過草地時,年輕的童兒騎馬時不小心割破了自己的糧袋,老馬騙童兒偷偷把自己的`糧食放在了童兒的糧袋里。而且他好幾天不吃飯,每次吃飯時間都偷偷吃草。隊里其他人以為他要吃獨食,就開始漸漸冷落他。當他最終被發現在草叢中挨餓時,真相大白了。紅軍脫帽向他致敬。這一幕讓我的心不安了很久。雖然老馬死了,但大家會永遠記住他。記住他總是為別人著想的精神。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雪域草原的氣候瞬息萬變,雪崩和泥潭隨時會吞噬人的生命。是紅軍同舟共濟,不向困難低頭,從白雪皚皚的草原上走出來的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正是因為紅軍的大無畏精神和患難與共的意志,中國革命才最終取得勝利,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當我淚流滿面的時候,我聽到了學生們不以為然的笑聲。他們認為這不是真的。老馬餓死的時候,我看到有同學嘴里嚼著口香糖,把吃剩的半片面包扔掉...一想到學生們向困難低頭,我的心就在滴血。生活在和平年代,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時刻為他人著想的精神已經沒有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應該教給孩子什么。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和精神面貌更重要。
所以看完電影后,我決定讓每個學生都把身邊的垃圾帶走,并對亂扔垃圾的學生進行批評。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經意行為會增加別人的麻煩。讓看電影的場地來的干凈,走的干凈。另外,巧妙地抓住機會,表揚班上的好人好事,為參與者樹立榜樣形象。并動員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利用班會的陣地,分門別類用事例教育學生,讓他們明辨是非,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讓他們認識到班級以我為榮,班級以我為恥。
班里任何一個學生都是班里的一員,任何時候都不能掉隊。無論哪個同學有困難,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他。我認為,只有做好生活中的小事,才能做好其他大事。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和精神面貌。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 3
前幾天晚上,我和同學看了電影《走過雪山草地》。本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的戰略轉移——長征——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紅軍劇團的同志們爬雪山,過草地。他們團結奮斗,互相幫助,背著,跋涉荊棘、冰雪、泥濘;他們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艱難險阻和惡劣環境作斗爭;他們以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面對痛苦甚至犧牲;在危險時刻和關鍵時刻,他們自覺、勇敢、堅決地選擇了流血犧牲,把生的權利留給了別人!學生們一邊看,一邊被戰士們的感人事跡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十歲的川劇明星洪因探路在山區雪崩中壯烈犧牲,懷孕遇難的苦情姐姐奮力沖向草叢中吃人的泥塘,老門衛馬把自己的炒面給了甘愿餓死在茫茫草地上的佟二兒。但是,也有不和諧的地方。有的同學交頭接耳,假笑,拍手起哄,幸災樂禍,亂吃零食,互相打擾,隨意走動,令人不寒而栗。當前如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起了我的思考。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在何方?形式變了,我們的教育思想變了嗎?現在信息渠道暢通了,如何引導學生提升正能量?我想從幾個方面來實現。
第一,以教為位,理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組織學校相關部門領導兼任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
通過脫產培訓、參加教學研討、學術研討等形式提高兩課教師的素質,使他們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其次,認真改進兩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應增加新的內容,淘汰過時的理論觀點,使理論教學與實際結合得更緊密,更具時代性。同時,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實行目標教學,使兩課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兩課教學的全過程,努力做到“五個結合”,即愛國主義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教育、國情教育相結合;愛國主義教育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相結合;把愛國主義教育與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把愛國主義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比如革命史的教學,從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就被欺凌了100多年。屈辱的歷史和來之不易的新中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新生。在社會主義教育中,重點闡述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選擇的基本真理,以此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信念。在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闡述青年學生要報效祖國,造福人類,必須具備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國際主義教育中,我們教育學生堅持正義,不怕暴力,熱愛和平,區分愛國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要引導學生愛護公物,勤儉節約,助人為樂,倡導“看百部電影,讀百本書,識百個人,唱百首歌”等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同時,用專門的講座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 4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高一全體學生觀看了反映長征中一個紅軍劇團故事的電影《走過雪山草地》。看完之后,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一個十歲的川劇女演員,一個苦了一輩子的苦姑娘,一個老門衛等一系列樸實、平凡、最普通的紅軍戰士,讓我深深敬佩。
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紅軍長征,但和很多同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不一樣。里面沒有領袖,沒有偉人,沒有宏大的戰爭畫面,只有一群最普通的紅軍劇團的戰士和他們的血淚、情感、悲傷、溫暖、犧牲、奉獻的故事。正如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電影審查組副組長高立春所說,所有關于長征的影視劇都是近幾年寫的。現在越來越難在夾縫中找到主題,《走過雪山草地》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電影的現實意義對應的.非常好。第二,電影講的是長征,不是戰爭。而是講一個小團隊的體驗。他們的靈魂和精神耐人尋味。第三,影片不回避革命隊伍中的理想信念之爭,但內涵更為深刻。正是因為材料的獨特性,我們看到了唱戲的女孩——10歲的洪,為了使紅軍能夠成功翻越雪山,不顧探路遇到雪崩的危險,英勇犧牲;我看到了苦姐在丈夫歐陽瓊動搖打算脫離革命隊伍時含淚拍攝的鏡頭的悲傷;我看到苦情少女因為胎兒的“難產”而在沼澤水坑中自我沉淪;我看到警衛員馬勞悄悄把自己的炒面留給年輕的童兒,忍受戰友的誤解,只吃青草,最后餓死在茫茫草原上。看到張副參謀長含淚拍攝自己心愛的戰馬拯救戰士?面對生死,有人選擇了背叛,所以被大家唾棄。更多的人選擇了為“愛”、“義”、“信”而死。他們英勇犧牲,死在了一個合適的地方!
讀書以來,我們學習了很多和長征有關的文章和詩詞,我們還記得那個為了讓戰士們有鍋做飯,被大雪掃下懸崖的廚子。還記得老班長的小鉤,給生活帶來了希望;我仍然記得許多無名英雄,他們的名字我們不知道,但他們的身影卻牢牢地刻在我們的心里。和他們一樣,現在,我們心里也多了幾個人:十歲紅,苦妞,老護馬。
電影把這些小人物刻畫的有性格,有追求,有情感,有信仰,讓人落淚,讓人深思。他們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艱難險阻和惡劣環境作斗爭;他們以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面對痛苦甚至犧牲;在危險時刻和關鍵時刻,他們自覺、勇敢、堅決地選擇了流血犧牲,把生的權利留給了別人!
在今天這個富裕的社會,我們仍然需要有紅軍精神,艱苦奮斗,勇于奉獻,愛護環境,勤儉節約,向老一輩紅軍戰士學習。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面對任何艱難困苦。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 5
為了紀念意義深遠的長征,我們看了其中一部紅色經典電影《走在雪原上》。看完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電影中的小故事銘刻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不會忘記。
紅軍里有一個小戲班。他們越過金笳雪山,來到一個靠近草地的小村莊休息。準備好干糧,稍加修整,他們開始穿越這片荒蕪的.草原。在草地上走太辛苦了!一個抱怨姐姐懷了寶寶的女紅軍姑娘,半路上不小心從馬上摔了下來。結果寶寶提前出生了,大家趕緊準備接生。就在大家興奮等待的時候,不幸的是,苦姐竟然難產了!也許是苦逼妹子想起大家都只帶了幾天干糧,她在草地上耽誤不起時間。為了不連累大家,她偷偷爬進沼澤,趁大家不注意,放棄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學生們的眼淚流了下來。長征太辛苦了,苦姑娘的犧牲精神太偉大了。犧牲自己,顧全大局,才是偉大的長征精神!
幾天后,童兒的食物袋里的食物不見了。看到她沒有食物在草地上走,她會餓死的。老馬見了,悄悄把自己的食物給了彤兒,自己卻偷偷吃草。他怕彤兒難受,所以不肯告訴大家真相。最后被活活餓死。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又忍不住濕潤了。如果沒有紅軍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現在哪里會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今天無憂無慮,因為他們曾經為我們流過血。我們今天笑得很開心,因為他們曾經無畏地獻出了生命。所以一定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已經下定決心,再也不耍小脾氣,學會關心他人,好好學習,報效祖國,讓長征精神永不落!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 6
以校園文化為載體,生動形象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校園文化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和完善,包含政治、學術、文學、體育等文化知識,涵蓋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好的校園文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在各種活動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定期舉辦業余隊課,組織書畫比賽、卡拉ok、詩歌朗誦,創建“全國優秀”演講比賽等活動,結合慶祝毛澤東誕辰開展“校史、國史、國情”、“愛課、愛校、愛國”等系列活動。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學生們開展了升國旗、唱國歌、邀請愛國人士演講、參觀烈士陵園等一系列活動,以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在此次活動中堅持三個結合,即正面灌輸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如每次匯報前注意收集了解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報告后,及時組織學生座談,聽取意見,做好信息反饋,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
以社會實踐為途徑,用真實可信的事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培養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結合國民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闊視野,鍛煉能力,增長才干。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青少年學習
學生更加了解中國國情和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城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堅定了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念,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經濟建設中的巨大作用,感受到家鄉人民對科學知識和科技人才的渴求,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他們勤奮學習的熱情和成才的決心。社會實踐增進了學生與廣大工農群眾的感情,培養了他們勤儉節約、熱愛勞動、腳踏實地的作風,從而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消除脫離社會的極端情緒。實踐證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愛國主義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長的時間。作為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動向,積極潛移默化,抓住時機提升學生正能量,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實現教師自身的教育。我們也需要反思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
【《走過雪山草地》觀后感】相關文章:
《過雪山草地》的歌詞03-07
美麗玉龍雪山作文08-07
描寫雪山的小學作文04-12
美麗的玉龍雪山作文02-21
雪山作文600字12-21
描寫玉龍雪山的作文03-07
故鄉的草地作文04-29
玉龍雪山作文20篇07-27
玉龍雪山游記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