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幼兒園的華裔孩子和家庭觀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國幼兒園的華裔孩子和家庭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移民美國的熱潮已經持續了幾代人,現在若問人們移民美國的原因,很多人都會回答:為了下一代的教育。那么,移民后的他們,其子女在美國得到了怎樣的教育,又面臨著哪些教育問題呢?上周五(20xx年4月12日)晚上八點,相楠老師將透過一位曾在美國硅谷幼兒園工作的幼兒老師視角,一窺美國華人家庭的育兒生態,她將帶來專題講座:美國幼兒園的華裔孩子和家庭。
美國父母在孩子來到人世間,就會對寶寶說:無論你長大以后是健康還是病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亂;美麗還是丑陋;成績好與壞;爸爸媽媽都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能夠獨立自主。
中國式的教育是:父母能干的堅決不讓孩子干;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無私的而是自私的。
美國人的愛是無條件的,并不是溺愛,因為這是他們的孩子,和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無關。他們愛孩子,是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享受孩子帶給他們快樂,他們會用準中、鼓勵、欣賞、相信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當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會說“有父母支持我,肯定我,做任何事情為什么沒有自信”?
美國小孩從出生,從家庭到學校社會,一直注重培養獨立人格,所以自信。 獨立人格是指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它要求人們既不依賴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現實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獨立判斷能力,在政治的參與中具有獨立自主精神。
中國的孩子只有分數,在學校要分數,在家里分數,就連帶孩子出去見到熟人也是關心分數,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內心能自信嗎?特別對于學習不好的孩子,他在學校幾乎就是一無是處了,還指望有多少人能賞識他?這一點真的應該學習人家。
通過學習講座,深切的感到真的需要改變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孩子畫畫的時候,不要總是說能不能線畫得直點,寫數字的時候希望孩子寫的漂亮點,吃飯的時候希望孩子別弄得到都是,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在摸索學習中前進,總是想讓孩子跟著自己的想法走,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多給孩子一點鼓勵,不要泯滅孩子的想象。
【美國幼兒園的華裔孩子和家庭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美國家庭作文02-04
美國式家庭教育07-27
《狼的孩子雨和雪》觀后感范文10-01
狼的孩子雨和雪影評觀后感02-21
狼的孩子雨和雪觀后感范文02-24
美國工廠觀后感08-12
《美國往事》觀后感10-02
關于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的作文10-13
作文美國狼和羊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