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觀后感范文(精選11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通史》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通史》觀后感 1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勇猛殺敵,武藝高強,有一次他帶著500騎兵在陣地上巡視,被王世充帶的一萬多步兵騎兵突圍上來,李世民殺了王世充的大將,和自己的一位將領又帶著騎兵,轉過身在敵人陣地來回沖殺,嚇得敵人不敢阻擋。李世民通過玄武之變,奪得帝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在唐代建國之初,全國民戶少之又少,在幾千里的土地上,人煙稀少,滿目荒涼。再加上災荒不斷,社會經濟十分蕭條。李世民既親身經歷了打江山的。殘酷斗爭,深知創業之難,又從隋朝時期悟出了守業更難的道理,這使他時刻保持清醒。唐太宗充滿了干勁,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使他兢兢業業的治理朝政,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唐朝鼎盛時期,非常的繁華,在世界是最繁華的國家。中國的貿易也漸漸的發展起來,許多商品流入中國。外國人也紛紛來到中國,有的是來經商,有的則是來觀賞中國這片神奇土地的風采。在國外,也有部門專門為中國人設立一條街道——唐人街。
偉大的`詩人李白,就生活在盛唐時期。李白寫過許多詩,他游經各地,李白通過自己的詩句,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他的那些詩句千古流傳,成為了不朽佳句的一部分。
看到這些,我心里不禁的感到驕傲與自豪。頭腦里聯想到了當時那街道上的繁華景象,聯想到了當時洛陽城樓屋一幢接一幢,一片連一片的情景,一切又是那樣的美好。
中華民族那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既有王道霸業和文治武功的榮華記錄,又有血雨腥風、悲涼殺戮的殘酷烙印,其間的強盛輝煌令人驕傲振奮,其間的敗落同樣使人汗顏痛惜。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上的,興衰起落只有通過歷史的比較才能有正確的認識。
《中國通史》觀后感 2
從古至今,中國經歷了許多次劫難,起源于遠古時期,直至現在的和平生活,經歷了幾年的腥風血雨,才有了如今的生活。
《中國通史故事》共容納了565個故事,其中我對項羽的事有些思考。據說,在項羽來到烏江邊上,有位老人勸他去江東稱王,但他卻說:“即使江東父老同情我,擁立我為王,我還有什么臉去見他們?”最終自刎而死。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中惋惜項羽一世英才,覺得烏江邊自刎是一種維護了尊嚴的表現。杜牧認為,大丈夫能能屈能伸,不應該放棄希望。項羽有很強的自尊心,知道自己已沒有面子再見父老鄉親,竟敗在了跟自己兵力差了許多的'劉邦手下!
不過,為什么劉邦奪得了天下,項羽卻失敗了呢?第一,劉邦善用人才,聽得進大臣的話。比如,蕭何推薦韓信,劉邦拜他為大將,連打勝仗。項羽認為只有自己的計謀是最好的,他身邊的將士都轉而投奔了劉邦,項羽太自以為是了。第二,項羽太殘暴。劉邦約法三章,項羽則殺了五十多萬人。“得人心者得天下”,項羽被人民厭惡。第三,項羽沒有掌控天下的能力。臨死前吟誦:“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由此可見,他在生死關頭沒有關心天下安危,竟嘆息起夫人和烏騅馬來!他一點也不關心國家,又怎么能夠成為天下霸主?此外,項羽有勇無謀,目光短淺,只為一時利益而奮斗。
我們要以項羽為鑒,多思考,有了計劃再去行動!
《中國通史》觀后感 3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想要了解中國的發展歷程,就不能不了解歷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然而,很多人對中國歷史的全貌缺乏清晰的認識。在如今這個越來越重視全面人才的今天,如果我們不懂得一些必要的歷史知識,平日生活中時不時會錯誤百出,被視為無知:如若不懂裝懂,會貽笑大方:更可怕的是,如果為人師者不懂得一些歷史知識,是要誤人子弟,甚至會導致謬種流傳。缺乏對中國歷史的全面了解,就是放棄一座取之不盡的思想寶庫。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掌握歷史史實背后的深厚底蘊,才能增進隊歷史乃至現實的解讀與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戰面前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
我曾記得世界著名文學家塞萬提斯說過“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抗衡,把遺聞舊事保守下來;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借鑒,后世的教訓!睔v史作為一面鏡子,記錄著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輝煌與悲愴、交替與更新,也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中國通史》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經典歷史讀物,以其獨特的.體例、豐富的知識而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至今暢銷不衰,成為我國發行量巨大啟蒙讀物之一,各種不同版本已經不能滿足廣大讀者越來越高的閱讀需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進行更新,補充和調整,并注入更多的時代元素。
當然歷史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避免和借鑒,目的在于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高。
《中國通史》觀后感 4
今天我看了中國通史,雖然我看了,可是我真的不確定我看的是不是對的,不過,這不影響。我看的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到魏晉佛教。
一開始,他是從劉備托付給諸葛亮國家大事開始的,當時,魏國大敗蜀國,而諸葛亮又是當時的大臣,所以他要把蜀國的'經濟重新恢復。所以他先要平定南方。南方一直有很多豪強乘著劉備去世來造反,可是蜀軍在諸葛亮的統帥下,很快就打敗了那些豪強。現在就只剩豪強的首領孟獲了。從此就有了七擒孟獲的故事,最后,孟獲終于臣服諸葛亮了。現在沒有威脅了,諸葛亮決定發展經濟,所以他改進了鹽井,本來是戰亂時期,盛產鹽的屬國現在在戰亂時期根本沒有經濟來提取鹽,后來經過諸葛亮的改進,鹽井比以前的產量又高了。他還做了很多改變經濟的事情。改變了經濟,就又要去北伐了在此之前,他一共出征了五次,只有一次打敗南方的時候成功了,其他事事都失敗了,所以他決定再北伐一次,可是這一次北伐卻成了他人生最后一場出征。司馬懿和他對戰的時候,還是采用原來的戰術,只是死守。諸葛亮,不管怎樣到曹營門前罵,結果司馬懿還是死守。這樣諸葛亮也沒有辦法呀,所以才重病了,之后諸葛亮就病逝了。
諸葛亮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宰约旱穆斆鞑胖谴蛄撕芏鄤僬蹋墒亲詈笠彩且驗閾膰叶∷懒。
我只說了諸葛亮這一個段落,還有其他的幾個段落,但是我覺得諸葛亮這個我感觸最深。
《中國通史》觀后感 5
上學時總是學歷史,但那時候不能靜下心來理解,遂看不懂其中的含義。不知道精彩在哪,也就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了,所以長大后對歷史沒有什么認知。
這人上點歲數很多認知和觀念都會發生變化,興趣愛好也是。內心中慢慢的對中國歷史這塊未知的領域感到挺好奇,可是還是貪玩所以也只是好奇而已。近幾個月,因為在公司旁邊的員工宿舍住,所以每天中午可以在宿舍吃飯,還能在宿舍午休。吃飯期間喜歡看個視頻,于是在嗶哩嗶哩上看中國通史紀錄片。
剛開始覺得太遠的那些歷史先民們肯定愚昧無知,沒啥意思?催^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些賊精彩的影視劇,折服于這些充滿智慧、賢明睿智的千古一帝,所以就懷著崇拜的心情從明清開始看。
看到英明的君主亦或開國的英雄時不禁驚呼偉大,看到屈辱到底的宋朝不禁嘆息,看到閉關鎖國剛愎自用的清朝晚期不禁怒罵。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史就是這樣調動著我的情緒,帶給我滿足好奇時的'愉悅感,炒雞開心?墒锹倪@些近代史還是在我的不舍中給看完了。
看完‘近代史’后中午飯間百無聊賴,于是不情愿的開始看遠一點的歷史。先從有點好奇的戰國七雄開始,倒著看春秋時期、然后商周時期。中間找到了樂趣,又開始補秦漢歷史。
懷著鄙夷的態度看戰國七雄時發現,哇塞,我確實是個傻子!我們的先祖在那么遠古的時期就已經充滿智慧了,根本就不是我認知中的愚昧無知、尚未開化。
春秋戰國時各個諸侯國此消彼長、相互學習,求賢若渴、千金買馬骨,各個厲兵秣馬、改革圖新,特別精彩。有能取得輝煌進步而不驕傲奢淫的諸侯國如秦國,有失去一切跌入低谷但不放棄臥薪嘗膽的諸侯如越王。
春秋初期,當時的中原一霸齊國旺極一時。但別的諸侯國默默用力,專注于自身,剖析自己改革圖新,隨后風水輪流裝,相繼又出現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等各個霸主。這讓想來不夠自信的自己好像明白了一些東西,讓我覺得不再害怕權威,堅信只要自己不斷改進、堅持不懈,我也能做到自己當前崇拜的那些大神。我也可以把我的博客開發成日PV破千的精良博客,超過我當下崇拜的網站。我也可以經過努力去進入我向往的公司,做專業的程序員。
看過歷史上那么多時期通過改革都能獲得發展,讓我覺得我也應該改革也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多做嘗試。所以生活上我更換發型,選不同的穿衣風格,嘗試不同的生活習慣。看過那么多不畏權貴、無薪嘗膽,突破階級的英雄,我開始相信自己也可以做自己崇拜的那些人,所以我開始勤奮學習、嚴格律己...
《中國通史》觀后感 6
是誰,擁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是您,我偉大的祖國媽媽!是誰,擁有屈原、林則徐、鄭成功這些偉大的人物?還是是您,我親愛的祖國媽媽!是誰,擁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等等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仍然是您我可歌可敬的祖國媽媽!
我感慨萬千,好像面對著洶涌澎湃的大海,歷史的巨瀾滾滾而來,民族的歷史,在這里匯聚,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升華,民族的精神,在這里傳承。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義,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尋真理!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李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們為著民族利益 嘔心瀝血,他們為著民族尊嚴而獻身成仁,他們是民族的英雄,他們在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戰!翻開書卷,有的故事驚心動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無窮……它們在我心中激起了朵朵浪花。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 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當國歌在次響起時,已經是21世紀了,2008年北京奧運成功舉辦,神舟“一號”至“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21世紀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2010年上海世博會可以數十年來中國最盛大的活動了。上海世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吉祥物是象征著和平吉祥的海寶。上海世博會吸引2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吸引海內外7000萬人次游客前來參觀,從而以最為廣泛的參與度載入世博會的史冊。從而使上海世博會真正成為“世界人民的大團圓”。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祖國媽媽,我們愛您!
《中國通史》觀后感 7
這個暑假我看了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歷史專題片——《中國通史》!吨袊ㄊ贰肥且徊堪偌o錄片從第一集中華道路,第二集中華祖先,第三集農業起源,一直到第一百集帝制的終結。從遠古社會到封建帝國的敗落,一集集,一段段,為我們展現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這部紀錄片堪稱一本完整的中國歷史。
看了這部紀錄片完全改變了我內心對于歷史這門學科的偏見,或者說,終于滿足了我內心對于歷史的需求。以前我認為歷史十分乏味,無趣,但現在《中國通史》這部紀錄片讓我看到了一個生動的歷史,一個生動的'中國。
在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六集“孝文帝改革”,從拓跋鮮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嘗試失敗,進而回溯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轉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與馮太后的親民之舉,帶出春耕傳統、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黃糕習俗、秦漢以來的籍田活動等。因而有了橫縱大背景與個體人物事件交織的邏輯,讓用“穿越”去了解歷史不再只是無厘頭惡搞,而變成了一種精彩的敘事手法。
邏輯線索的另一個好處,是提供給觀眾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第三十三集“魏晉風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完第三十九集“魏晉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遠和尚的《沙門不敬王者論》。這些史料,除非專業需要,很少有人會主動想起去研讀。
在看到《中國通史》的最后幾集時,基本上已經沒有人評論,觀看量也很少。但其實每一段歷史都會給人們帶來一份獨特的感受,一份別樣的體會,所以讓我們珍惜每一段歷史,別讓它被埋沒,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中國歷史的輝煌。
《中國通史》觀后感 8
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歷史。寒假期間,朱老師推薦我們看了一部紀錄片——《中國通史》?戳诉@部紀錄片完全改變了我心中對歷史這門學科的偏見,或者說,終于滿足了我內心對于歷史的需求。它讓我看到了一段生動的歷史,一個生動的中國。
《中國通史》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中華文明起源到1911年時期的浩瀚圖景,較全面地講述了中國古代歷史發生,發展過程,揭示了歷史發展趨勢及規律。每看完一集后都會有不同的感觸,每一個王朝的興衰更替、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化都是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造成的。
在《中國通史》中,背景、事件、人物彼此的關系交代得非常清楚,采用專家訪談,民風采集,史料呈現,3D動畫造景等多種手段為我們還原了那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復活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特別是隋文帝楊堅再造統一的那一集,軍隊、戰船、天險、宮殿、城池,在3D技術的應用下,那么立體,那么現代,又那么富有古典韻味。古人的智慧和創造發明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依然存在著影響。地動儀,圓周率引領了科學的發展,都江堰,大運河至今仍發揮著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一個人如果能處在歷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獲得真知的人,因為歷史的經驗是最為豐富的一座智慧之庫!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從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中獲得自己的感悟,然后以史為鑒,從而更好地把握現在,這才是歷史留給后人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中國通史》觀后感 9
在《中國通史》的世界里游歷了一番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感受到了在長江與黃河的孕育下,這種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怎樣誕生的。
中國文化的魅力是隨處可見的,比如你吃飯用的筷子,過年長輩給你的紅包、壓歲錢,你在課本上見到的漢字……它們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離不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也離不開我們的傳承,它豐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測。
在《官制》一章,呂思勉先生提到:“人的見解,總是較時代落后一些的,時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卻限于舊!拔腋杏|頗深,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越來越興旺發達,很多老人卻還認為:女人就應該好好待在家里?墒桥瞬皇且粯幽軌蛟谑聵I上闖出一片天地嗎?這只是有的人不能與時俱進罷了。
我覺得《語文》一章十分有趣:“中文構字,舊有六書之說,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庇终f:“轉注是增加字的一種方法,假借是減少字的一種方法!蔽矣行┎幻靼祝グ俣壬喜榱艘幌拢胖馈稗D注”是有相同意義的幾個字,“假借”是有多個意思的一個字,我恍然大悟,原來語文有著如此大的學問。
諸如此類......
呂思勉先生用自己畢生的學問,寫出這本《中國通史》,把中國文化展示給了每一位讀者,他讓我對中國文化充滿了敬佩之情。讓我在不同朝代看到了祖國大地的風光,讓我在戰場上看到了戰士的勇敢與堅強,讓我在京城看到了儒生們穿著長袍,下棋、評茶、奏琴,聊著更多的往事……
《中國通史》觀后感 10
自從看了《中國通史》這個100集的電視紀錄片后,我對于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故事越來越有所了解了。
這個紀錄片從我們中國的古猿人開始講起,講到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我感覺它里面講的都是正史,沒有一個地方與民間神話扯上關系。
在看到世人都稱贊的孔子那一集時,我才知道,孔子還當過魯國的大夫。
在“六藝”中,孔子非常尊崇禮。這禮就是周禮,因為孔子的偶像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姬旦。
在看到學生子路在戰爭中被人剁成了肉泥時,孔子很傷心,為了不讓他一看到肉醬就想起子路,他連忙讓家里人把廚房里剩下的肉醬全部倒掉。
在看到魯國的馬廄起火了那一段時,孔子一聽到這件事,還去問了這火傷到了人沒有?梢,孔子還是一個無比愛民的一位學者。
在他的弟子們看到了一個苦女子在墳墓旁哭的時候,弟子們問那個可憐的女人為什么悲傷?可憐的`女人說她的父親、她的母親、她的丈夫、她的兒子相繼被林間的老虎咬死后吃了!蹦沁@位受夠了老虎的苦的女人,為什么不離開那個地方呢?因為那個地方沒有比老虎還兇的卿大夫專權?鬃颖銓λ牡茏诱f:“你們記住了,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猛。”
孔子這句話說得非常對!
《中國通史》觀后感 11
4個半月的時間,終于把100集的《中國通史》看完了。筆記本記了半本,進腦子的好像沒有許多。
其實看到后來,尤其是最后7、8集,在漫長的地鐵上打發時間的意義似乎超過了了解這段歷史本身。
實在是因為,太屈辱了。
即便對屈辱的認知曾經僅來源于課本上的割地賠款、圓明園大水法的七零八落和1919年階層群起的五四風雷,我依然被許多講述震懾住。
比如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軍只用9分鐘就摧毀了定海。
比如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辦六十大壽的時候,大連旅順被視為蕞爾小國的日本屠城到“無人可殺”。
盡管從現今對比英國的工業革命和清朝的閉關鎖國有些上帝視角的嫌疑,但一個經歷過“六合同風,九州共貫”漢唐盛世的國家,成為英法俄日德美意奧的掌中之物,沒有不為之唏噓的。
《中國通史》之所以為通史,也許也在于,它以盡量中立的描述,讓一千個人可以看到一千個哈姆雷特。
當我看法治,秦始皇統一六國,過于嚴苛的法制下,王朝僅僅維持了15年。王朝覆滅當然都沒有一概而論的觀點,但羅翔在《十三邀》里講酷刑的一句話讓我一直記得:如果偷一個蘋果就判死刑,那么他是不是可以再殺5個人?
當我看女性,那么多形象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閃閃發光。第一位女英雄婦好和丈夫武丁的并肩而立,出塞的昭君和入藏的文成公主,她們的政治影響遠遠超過一般認知。也許不是權位的.極尊極貴,更多的是在時代賦予的角色中站成一棵胡楊。
當我看友情,會驚訝王莽VS劉歆、王安石VS司馬光、嵇康VS山濤竟然都有相愛相殺的打開方式,而最后者對孩子的托付甚至讓我想起了鳴人和佐助?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記憶,比如吳起真的是個狠人,比如漢武帝和衛青應該誰叫誰姐夫,比如范仲淹居然從沒來去過岳陽樓,比如牛頓還當過英國鑄幣局局長,比如人們對于“馬可波羅來沒來過中國”的討論,就像“《霸王別姬》是不是陳凱歌拍的”一樣,總是會成為津津樂道的談資。
有些故事陳陳相因,有些就會演變成彈幕里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殘暴而亡國的商紂、夏桀、隋煬帝,無能而亡國的阿斗劉禪、后主李煜、宋徽宗、崇禎帝,似乎都不太能同意我這樣的并列。楊廣開挖大運河,6年的事如果花20年做,興許就是隋武帝了。明朝“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歪脖樹下的朱由檢也算是守住了最后的氣節。
引用88集的結語,“也許是歷史的巧合,當文治武功、一度顯赫的清王朝盛極而衰之后,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也越洋而來,轟擊著中國閉鎖的國門。此后,中華民族開始陷入了深重的危難。不同的文明,在不同的軌道上各自奔跑,總有一天,他們會相遇、交鋒;蛘呤窃诠1644年,或者是在公元1840年,也可能是在未來的,任何一天。”
當最后一集《帝制的終結》完結撒花,就是時候,去開啟一個覺醒年代了。
【《中國通史》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通史》觀后感范文01-31
《中國通史》觀后感2000字04-20
《中國通史》觀后感500字08-28
《中國通史》的觀后感(精選20篇)03-12
《中國通史》讀書筆記06-05
《中國通史》優秀觀后感(精選11篇)07-17
中國通史的個人觀后感范文300字03-24
中國通史觀后感(通用5篇)01-26
七年級《中國通史》觀后感(精選12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