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后感4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的你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少年的你觀后感1
電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園欺凌問題,讓觀眾認識到校園欺凌帶來的巨大危害,它不但會改變人生,更會索人性命。
什么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由少數人組成的群體,對個別人進行圍攻、羞辱、孤立、毀謗,并對其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那么,被欺凌的為什么會是ta?不知道,或許ta太漂亮,或許ta學習太好,或許ta太懦弱,或許ta出身卑微,或許ta怎么都叫人看不順眼,但是,這都不是ta的錯。
陳念在受審時曾質問懷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錯嗎?我尋求過幫助,可是有用嗎?如果是這樣一個不安定的社會,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這些話擲地有聲,然而,也說到了關鍵點上,那就是家庭教育!
反觀魏萊何以成為校園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媽媽言語中帶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孩子,她給她規劃好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因為高考失利,魏萊的父親一整年都不跟她說一句話,她來到這個學校復讀,她要成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她靠著自己的美貌和金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欺凌成績優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樓自殺后,她不但一點都不追悔,轉而繼續欺凌成績好的陳念。她像惡魔一樣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樣帶著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么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內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關愛呢?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嗎?為什么女兒內心那么陰暗,而父母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呢?魏萊欺凌團的另一個女生,父親接到處理女兒的通知來到學校,二話不說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再來看看學校方面,只注重升學率,一個生命不在了,只賠了些錢就了事。警察到學校調查,當上課鈴響時,學校領導居然說:“讓她去上課吧,她們高三的時間耽誤不起。”難道一條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幾節課重要嗎?
還有警方,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取證不足、缺少直接證據,所以即便陳念報了警,警方也無法對欺凌者給予懲處,尤其是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可是,為什么取證不足?因為學校的無關痛癢,因為學生們的冷漠。高考,也是一場競爭,這就是現實。
其實,不只是學生們的冷漠,還有群眾的冷漠。陳念在小巷里被欺凌的時候,那么長的時間,那么大的動靜,沒有一個人發出一聲正義的吶喊,沒有一個人打一下110報警,只在最后時刻,從一扇窗子后面,傳來一聲“再鬧就報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這場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對象,幾乎毫無例外的,生活在底層社會,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保護,淪為被欺凌者時不敢聲張。這不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里,藏著什么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想起了東野圭吾《白夜行》里的這段話,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少年的你觀后感2
最近電影《少年的你》上映,獲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有人曬自己觀影的感想,于是帶著滿滿的期待去電影院看了這部口碑很好的國產電影。
影片采用了倒敘的手法,一開始便是主角陳念帶著孩子們讀英語:“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曾經的樂園”讀來帶著淡淡的憂傷,為影片奠定了悲傷的基調。主角陳念是一名積極上進的高中生,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而進入了復讀學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更不幸的是,在同學胡小蝶因無法忍受校園欺凌而自殺后,她遭受著來自魏萊等同學的校園欺凌。警察介入調查卻無功而返,苦于缺乏證據,魏萊繼續著無休止的欺凌。
一次機緣巧合,她因打電話報警幫助被打的小混混劉北山,兩人從此結緣。面臨著學業生活雙重壓力的陳念無奈地向小北求助:“你能保護我嗎?”“我什么都不能給你。”在成人世界尋找不到幫助的陳念意外地在小混混劉北山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小北的保護讓陳念感受到了難得的寧靜。小北一句“我一直在你身后”,引得無數人感動落淚。
轉眼到了高考前夕魏萊擔心陳念報警而影響她高考,找到陳念道歉,在兩人的爭執中,陳念失手將魏萊推下臺階,魏萊頭部著地而死亡。在絕望之時小北再次站出來為陳念頂罪。劉北山偽造了犯罪證據,為陳念頂下了殺人的罪名。這一切卻被鄭警官發現,他試圖勸說兩人交代真相。然而一心幫助陳念的小北卻繼續著他的表演,最終小北還是為陳念頂罪入獄了。
在監獄里,鄭警官帶著陳念看望劉北山,兩人見面,先是開心地笑了,不久卻又黯然落淚。鏡頭一轉,陳念和小北同坐在了去監獄的車上。最終陳念還是交代了事實。影片結尾回到開頭,陳念作為老師教學生們讀英語。放學后,陳念護送著一個學生回家,小北依然跟在陳念身后。
看完電影,我還沉浸在故事的傷感之中。陳念,小北雙雙進入監獄固然是我們所不想看到的。而在這場悲劇后面,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冷漠。無助的小北無數次想要抵抗,無數次地掙扎,也無數次因成人世界的冷漠而放棄。證據的缺乏是校園欺凌的可怕之處,卻不是大人們袖手旁觀的理由。正如影片結尾所說“校園欺凌始于校園,卻又不止于校園。”來自社會的關心和幫助顯然在影片中來得遲了一些。鄭警官的無奈,班主任的淡漠,母親的失職,同學的冷酷……都是將胡小蝶和陳念推向深淵的無形的手。讓我們感動的是小混混劉北山卻以自己的方式為陳念帶來了溫暖。這也值得我們反思,面對校園霸凌,社會是不是做的太少了。
“我一直在你身后”是小北對陳念深情的守護,也正是在日漸泛濫的校園欺凌問題中,家長、學校、社會應當盡到的責任。無論孩子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都需要一個“在他/她身后的人”,分擔心事,安慰他/她,鼓勵他/她。“反面人物”小北在影片中展示了正義的一面,為小北帶來了溫暖,表面善良的成人世界并沒有給與陳念應有的關心,而表面冷酷的小混混劉北山卻給了陳念無微不至的關心。強烈的對比之下,影片用這樣的敘述方式展現了小北的善良和對陳念的真情,格外讓人感動。
當然,我相信在社會的關注之下,這樣的悲劇將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少年的你觀后感3
一部很現實題材的電影,一部講述校園霸凌的電影!這這部作品真的很揪心,不知道有多少次咬牙切齒想沖進電影里大人的感覺,這也就是這部作品精良之處,讓觀眾可以入戲,在戲中親身經歷一次原型感受!
這部作品是圍繞著小北和陳念二者為故事線進行整部劇的發展!
陳念一個成績優異卻因教育資源缺乏轉學進了高考復讀班,因為胡小蝶的自殺成為了下一個被霸凌的接班人,加上她母親的不良影響,這讓她被孤立無援,本以為熬過了高考,一切都以為會好!一次意外的相遇,她遇見了小北!而小北,一個從小被拋棄的孩子,靠著自己自食其力,因為沒讀書,成為了大眾眼中的不良少年的小混混!
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個鬼使神差的勇氣,一個被發現的報警電話,一個難忘的吻,就這樣,兩人在最落魄的時候相遇相逢!
兩個自認為跌進谷底的人都在對方身上找到了支撐對方活下去的勇氣,找到了對方的閃光點!小北找到了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人,陳念找到了愿意默默跟在她身后保護她的人!
故事不可能永遠都在童話里,而魏萊就是這部劇的最可悲的人,一個心里壓抑卻沒找到正確的疏導方式的人,才會變成一個可以以欺負她人致其死亡而不自知,當她可以笑著面對警察的質問的時候,那一刻多可悲啊!而她也正是可悲的結局!
真的不要去惹一個一直在忍耐一直在忍耐的人,因為你的一顰一笑在她眼里都是萬劍穿心,是那么的諷刺!不要以為誰都可以一笑泯恩仇!
這部電影里我很喜歡小北為了心愛的人精心策劃,很喜歡小北可以不顧一切摘除陳念的嫌疑,很喜歡小北找到了可以默默守護的人,很喜歡小北可以露出最開心的笑容!
我也喜歡陳念的善意的110,有了開始才會有過程,我很喜歡陳念可以在小北想報仇的時候背后抱住了她,說明她很珍惜這個對她好的人,我很喜歡陳念不愿意讓小北頂罪的掙扎!
很喜歡兩個人都可以為對方著想,因為他們兩個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對方的感覺!喜歡他們可以一起面對挑戰,面對未來!
小北和陳念一起坐上押解車的時候,兩個人都釋懷了,都解放了,那天的陽光好美,照在他們兩個更美!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結局不美,但我覺得只要兩個人在一起,那相視一笑就夠了!這就是少年的你,很羨慕少年的人,希望你可以不要成年!
這部劇的制作真的很贊,我很喜歡場景的選擇,色調的選擇,但我覺得這部劇我最喜歡的就是話外音,高考進場的那一瞬間的死寂,閱卷刷刷刷的聲音,小北和陳念互相心有靈犀的聲音真的把人帶進了戲里!
校園霸凌一個現在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校園霸凌也許你不自知的成為了霸凌者,也許你還以為只是同學間的開玩笑,很多被霸凌者其實有很多原生家庭的問題,所以變的有些懦弱,但請大家不要以戳別人痛處來娛樂自己,沒有人會甘愿一直懦弱,只是不愿多此一舉!記住,永遠不要惹一個不愛說話的`人,因為怕他突然說的話會是你最后聽到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想要有個小北,可不是每個人都會那么幸運,有多少人成了胡小蝶!老話說的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你遇到胡小蝶這朋友,請至少說一句鼓勵的話!
生活在陰溝里記得也要仰望天空!
少年的你觀后感4
陪著女兒坐在電腦前觀看完了電影《少年的你》,心中不是個滋味,雖然故事的結局還算圓滿吧,但是對曾經少年的兩主人公仍是心存惋惜。人生本該有的花季,他們更多的是苦難和傷痛,盡管如此,還要堅強地挺過去。這是誰的過錯呢?令人深思。我深深地意識到了:
一、幸福家庭的重要性
劇中的主人公陳念,跟隨母親,生活艱難,她一心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北京的好大學,就可以出人頭地擁有更好的生活了,可結局卻是不盡人意。顧小北十三歲父母離異,跟隨母親常遭家暴,年少的他開始了小混混的生活。我們在為他們感傷的同時,更多想的是這是什么造就的呢?是家庭幸福感的缺失。
試想,如果陳念家庭幸福的話,她會被同學嘲笑欺凌嗎?被幸福的光環籠罩下的孩子會更加的陽光自信,不會成為被校暴的對象,更不會在被校暴時,選擇被動地找社會上的小混混來求得暫時的安全。再試想,顧小北,如果不是被父母拋棄,他還會成為社會上的小混混嗎?當然不會!
再看看劇中的魏萊,她因為施暴于陳念,留下積怨,被陳念失手推下樓梯而致死,結局悲慘。回頭看看她的家庭,父親的冷漠,母親的嬌縱,才是背后真正的幫兇。另一個參與施暴的女孩,在被學校開除時,父親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對于犯了錯的孩子不是教育而是施以責打,處于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難怪會成為校園中的惡霸和幫兇!家庭教育造就了她們扭曲的人格。
回到現實生活中,多少問題孩子都是因為缺少愛和教育,犯下了無知的錯誤,甚至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但我們更大的責任應該是對子女的教育和關愛。既生之,則養之,這個養,不光是對生活的撫養,更重要的是對身心的教養,讓其在幸福的氛圍中快樂健康地成長,讓其在被關愛的環境中學會關愛別人,成長為一個心中充滿愛的孩子。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里,我希望我們的父母在為求得更好的生活條件的同時,多和孩子溝通,讓每一個孩子在思想上都能獲得正能量的成長,讓孩子成長為新時代的高素質的人才。
二、校園教育的責任
劇中的胡小蝶因為不堪忍受欺凌選擇跳樓自殺;魏萊等三名校園施暴學生被開除;班主任被離職。事情沒有因此而終結,而是愈演愈烈。這不是反映出我們處理問題的失敗嗎?學生犯了錯就開除,推向社會,這是對未成年人不負責任的做法,也是悲劇的推動者。
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把成績當作學校唯一的目標來實施教育,不是教育的失敗嗎?我們的德育呢?高分低能難就業;高分無德,將會給社會帶來多大的災難啊!?我很慶幸,即將實施的高考制度改革:學習成績加綜合素質。我更慶幸我們明遠小學的辦學理念:為孩子一生幸福負責,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基。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為孩子營造了快樂成長的樂園,陽光自信寫在了每一個明遠孩子的臉上。
曾經在“有書”中聽過這樣一篇文章《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這里的打回去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是讓我們教育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守衛自己人身不受傷害的權益,這就要依靠我們家庭和學校共同來承擔這個教育的責任,制止校園暴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獲得陽光、自信、健康的成長!這是學校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家庭教育的責任!
【少年的你觀后感4篇】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少年,放下你的手機07-24
可愛的你觀后感06-19
《可愛的你》觀后感06-17
最新你的名字觀后感02-15
關于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500字作文02-08
我是接班人《少年的我》觀后感范文02-16
《豬豬俠之英雄豬少年》觀后感600字02-08
我是接班人《少年的我》觀后感(通用9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