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時間:2022-09-15 15:29:25 觀后感 我要投稿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通用20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首都博物館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通用20篇)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

  紅居南街居委會組織管轄區暑假在家的小朋友參觀首都博物館。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我們很開心。我們一下汽車,就看見一座氣勢宏偉的建筑物呈現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墻晶瑩透亮,這就是北京首都博物館。由于時間有限,我們不能全面參觀。

  走進展覽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老北京的標志性建筑牌樓。牌樓可是老北京的象征,他仿佛是一個早已恭候我們多時的導游,引導我們向各個展廳前進。

  我們來到北京文物精品展廳,北京文物精品展廳有分為很多類。

  “溫溫玉色照瓷甌”——龍泉窯青瓷藝術展,展示了龍泉窯這個古老窯系的整體發展脈絡,展示了各個時期龍泉窯青瓷所呈現的不同藝術特點。

  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及當時北京歷史的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分為漢傳佛像藝術和藏傳佛像藝術兩大部分。全面系統的展示了我國漢藏佛像藝術的歷史風貌及北京地區佛教文化的歷史底蘊。

  還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家具藝術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寶藝術精品展……

  接著我們來到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中華民族幾千年輝煌的文化,在北京得到了集中而又典型得反映。北京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多民族得文化得以交流與融合,造就了特征鮮明的歷史文化。

  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分為十個部分:文明曙光、燕薊神韻、千年薊城、幽燕風雨、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國際都會、日下積盛、落日余暉、民國風云。該展館以北京文化為視覺,表現了北京從原始聚落,經過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歷程。

  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據我估計有些物品運用現今的技術也不一定能制造出來。而有些東西,則體現出了古代人獨具匠心。如其中一樣東西——七星鐵劍,雖然現在是一把銹跡斑斑的破鐵劍。但當初用X光照射劍身時會在其中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狀,這是多么的神奇啊

  時間總是短暫的,我還沒有滿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2

  歲月流轉,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前的印記,今日依舊那么清晰。在那一瞬間,仿佛跌入了時空的隧道,時間的深淵,數千年前的一幕幕,在我的眼前,悄然吐露了它隱秘的芬芳。

  遠處一件件精美的玉器,帶著古人還未磨滅的美好愿望,在向我們世人訴說著,傾訴著……看著那一道道形態不一的花紋,不同的形狀,這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周杰倫的一首絕美的《青花瓷》把人們對瓷的喜愛演繹得淋漓盡致。置身于這色彩紛呈,靈巧秀逸,精致獨特的瓷海中,仿佛隔著千年的煙雨,望著“裊裊的炊煙”,體驗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對美的追求。

  穿過曲緩的走廊,我們逐層觀閱。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歷代宮廷古瓷,還欣賞了名家翰墨,從古樸的瓷器想景德鎮盛景。

  在這個古韻的境界里呆了兩個小時,感受,品味,斟酌了許多非凡的東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絲羨慕。真期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被稱贊的是我們。品味著這一本收獲,觸動著筆尖,記錄著這一段記憶。在千里之外,好像又聽到了贊嘆。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館的最后一步時,不禁連想感慨:這是一個蘊含著多么璀璨文化的瑰寶呀!我很慶幸政府組織了這項活動,能讓我與相識已久的同學們一齊觀光,一齊分享,一齊收獲。好奇的來,驚喜的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的畫卷,在這一刻,向我展開了它驚人的面貌。

  一件件經歷了戰火洗禮過后的文物,看似簡單的雕琢,其實這背后卻隱藏了多少代人苦思冥想,陳年累月的成果,往近處細細斟酌,才知道這一道道的刻畫有多么不容易。

  神秘、珍貴和溫柔委婉、淡雅脫俗的韻味給人一種淡淡的意境。使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那青花瓷器上那深藍色的線條不斷地交織、錯雜給人以美的享受。古色古香又帶著流行的感覺,把人從現代帶到古代,感受古代的氣息,而且有一種神秘、珍貴和溫柔委婉、淡雅脫俗的韻味。書法、繪畫、古典韻味的詞句,這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元素,加入其中,古色古香,讓聽者陶醉其中,也給歌中主人公的愛情注入了才情、浪漫和飄逸。

  踏著清緩流轉的音樂,走進了明清繪畫作品展。昏黃的燈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潑墨畫,或掛立,或橫鋪,筆墨工細,設色淡雅,詩畫相融。文人畫家通過筆墨丹青,肆意揮灑出意境深邃,飄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這形神兼備的繪畫藝術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時期的獨特魅力。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3

  天高云淡,我們伴著藍天和滿街金黃的銀杏來到了首都博物館參觀學習。一下車,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筑物呈現在眼前,玻璃幕墻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耀眼的光芒。踏進博物館的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匾,上面刻著金光閃閃的幾個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

  走上五樓,一件件精美的玉器靜靜的在玻璃盒里站立著,在燈光的照射下展現著它無盡的風姿,冰清玉潔,純潔無瑕。看著那一個個形態不一的瓶身和一道道精細的花紋,心中的雜念頓時煙消云散,無比暢快。古色古香又帶著流行的感覺,仿佛把我從現代帶到了古代,感受古代的氣息,而且有一種神秘、溫柔,淡雅的韻味。周杰倫的《青花瓷》將瓷的美展現的淋漓盡致,置身于這古樸典雅,清新脫俗的瓷海之中,仿佛隔著千年的煙雨,望著“裊裊升起的炊煙”,體驗著古人淡雅的情思和對美的追求。

  沿著曲緩的走廊,我走進了古代工藝作品展。青銅器,書法,畫作,衣服等應有盡有,看得我眼花繚亂。昏黃的燈光下,一幅幅山水潑墨畫,或掛立,或平鋪,水墨丹青,詩畫相融。文人畫家通過自己的雙手,肆意揮灑出意境深遠、清幽、唯美的世外桃源,向我們完美地展現了古時候人們的生活和祖國的大好江山,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古代的衣服更是讓我喜愛。多彩的顏色,精致的繡花,美得令人心動。好似一名古代女子正在向我緩緩走來——淡粉色的華衣裹身,肩上披著白色輕紗,清風吹拂,竟有一種隨風而去的感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微微凸起的鎖骨清晰可見,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于地,使步態愈加雍容柔美。身材纖細,蠻腰羸弱,更顯楚楚動人。華服,它代表著貴族女子的高貴優雅和民間少女的質樸純真,是中華文明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歲月流轉,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前的印跡,在今天依舊如此清晰。在哪三個多小時里,我仿佛跌入了時空隧道,穿越回了古代,走在繁華的大街上,數千年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悄然地透露出它隱秘的芬芳。

  在地下躺了數千年的文物,可能在某些人的眼中只是一堆破銅爛鐵,不值得一提,但這一件件經過戰火洗禮的文物,背后卻隱藏了多少代人的冥思苦想和不懈的努力!它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古人畢生的心血,是中華民族璀璨的文明!

  博物館漸漸遠去,但那段歷史就如熊熊烈火,永不滅!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4

  今天在學校的領導組織下,我們來到位于北京長安街沿線的北京首都博物館。剛來到這個壯觀的比武官時,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從外觀上看這個比我館的設計是十分獨特的,有一個像綠色的大鐘似的東西突出來,拒收這是一個十分大的放映廳。從總體上看這個東西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

  一進入博物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面碩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頓時一股濃濃的京味氣息撲向我們。我們首先參觀了“大英博物館”,在這個館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國博物館捐獻出來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同時期與各大洲。同時記錄了不同人群和個人的多樣化表現。在這次展覽中有許多的展品都是舉世無雙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國展出。如來自新西蘭的毛利人戰時用哨,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版畫代表作《三個十字架》,達·芬奇的《裸體男子畫像》,拉斐爾的`《圣女像》等。我想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著我國與別國文化的交流。通過展出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們的歷史。當然看完大英博物館的展出,讓我不得不向一個問題,為什么要“侵略”別國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奪,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國的文化,在以后各國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國的文化歷史的特點。還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會少一些糾紛!

  中午午飯過后,我們來到北京首都博物館的其他展館。這個展館一共有五層,每一層都據有各自的特點,而且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明祖的特點與風采。二層的展區主要是一些歷史事件及一些關于歷史事件的產品,在這一層,我們找到了許多關于歷史課上的指示,通過蘭立體電影與詳細地介紹,讓我們對歷史這一學科更加得感興趣,而且知識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時也知道了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幾個重要轉折點的實踐與電表的人物,通過這一層參觀讓我更加的熱愛祖國,而且有一種想為祖國獻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決心。而第三層則是我國的建筑,進入展館,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門上的裝飾品,在這里我了解到我們北京的幾個“門”的分布及名稱。通過我們對“門”和建筑裝飾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國古代人的生活氣息及生活習慣。才可以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5

  星期五那天陽光明媚,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首都博物館。下車后,呈現在我的眼前的首都博物館高大雄偉。走近一看,首都博物館的兩側是由一塊塊玻璃圍成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耀眼。

  老師帶我們走進了大廳,這里寬敞、明亮。全年級的所有同學站在里面都不覺得擁擠。大廳正前方立著一個老北京的牌樓,那個牌樓紅綠相間。上面還寫著三個溜金大字“景德街”。講解員告訴我們說:“這個牌樓明代時立在一條街上,后來因北京街道改造才移到這里的。這塊牌樓象征著老北京的風貌。”大廳左邊是一個圓柱體的建筑,這就是首博的圓廳。圓廳外面包裹著青銅,傾斜著穿過屋頂,就像一個巨大的青銅器。右邊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筑,外邊鋪著一塊塊木板,這就是首博的方廳。

  講解員先帶我們去了古代書畫藝術精品展廳。書畫展廳里掛著紙作的、絹作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名畫共一百六十七幅。

  參觀完了書畫廳,我們又到了四層,燕地青銅精品展廳。這個展廳里陳列有兵器、樂器,還有一些雜器…,我們好象進入了青銅器的海洋。

  隨著人流,我們又到了五層—古代玉器精品展廳。這里有古代皇帝用的玉璽,有古代富人家掛在脖子上的玉佩,還有玉龍豬…,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勒子。那個勒子是圓柱形的,長八、九厘米,顏色乳白,上面還有兩個小洞,這兩個小洞可以穿線把它做為裝飾掛在脖子上。講解員對我們說:“這塊勒子是用羊脂玉做的,但現在羊脂玉已經所剩無幾了,而且這小小的勒子上刻著二百九十二個字的經文。”“哇”,我驚奇地看著那塊羊脂玉。以前,我只在電視上看見過羊脂玉做的玉器。今天,我能親眼所見,真是幸運啊!

  最后,我們去了方廳五層的老北京民俗展廳。在這個展廳里展出的是老北京以前用的東西和老北京街道上熱鬧的場景。有以前用的家具,有以前人家的衣服,還有當時人們戴的帽子…,最吸引我的是那結婚的熱鬧場景,前面有一位老爺爺敲著鑼,后面跟著幾個小伙子在吹喇叭。我仿佛也聽見了敲鑼打鼓吹喇叭的聲音。中間便是那頂轎子。只見轎子的四個轎桿分別被四個力大的小伙子抬著。最后面是幾個扛大箱子的人,我想:箱子里面肯定裝的是不少金銀珠寶和值錢的東西吧!我真想打開看看…

  到了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首都博物館。在這次參觀中,我對老北京的歷史和老北京的風俗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淺啊!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6

  幾十年后的“七一”又參觀博物館,也許還是現在學生時代,每次參加什么活動,老師都要布置作業寫“觀后感”的習慣,此時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讓我又想寫點什么。

  本人酷愛參觀展覽館和博物館,不論出差旅游每到一地,只要有時間條件許可,都把參觀當地博物館作為首選,他是你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回顧多年來參觀博物館的經歷與感受,讓我感受到祖國歷史的脈搏與改革開放的腳步。

  記得小學時代,第一次參觀天安門側的中國革命博物館,那時對那些古人類創造的石器工具、陶罐、瓦片、不知其意義所在,只對刀槍感興趣,也激發了我動手的能力,參觀后就動手用木頭,削刻了一支形駁殼槍,在以后的觀展中看了中國的印章,他讓我萌發了學習篆刻的興趣。而今在進入博物館,又是一種不同的心態與感受了。

  當你步入博物館就如同進入了時光隧道,把你帶入了那遠古的洪荒時代,我站在那古樸、泛著鋼繡的青銅器前我欣賞已不是它的器形與上面雕刻的文字。我只感受到一股夠重的歷史氣息迎面撲來,它似一種氣場,凝縮了中華幾千年前的信息向你釋著。

  當我仰視著那些精美的字畫,我已不再解談其中的內容,站在遠處看,你似感覺到畫中的人物飛翩翩得向你走來,那字里行間,急似飛流瀑布,緩似行蕓,感覺妙不可言。

  當我俯視那一件件美輪美奐的玉器,我腦海里浮現的是古人琢玉的場面,過去人們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這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你就理解了什么事巧奪天工了。

  在瀏覽神采各異的瓷器時,想得更多是不可思議,我想到古人,金木水火土的運行,讓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你不得不感造物主的神奇。

  北京風俗展又讓我聯想去探討,為什么祖先會把皇城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

  走馬匆匆時進午,走出博物館還在回味,似知道了很多又似一片模糊。

  晚臨睡前有習慣的拿起枕邊的一本《禪悟》翻悉看到中國古代有一個禪宗和尚青源惟信禪師得到以后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加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到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一段充滿禪機的話,看到此語頓覺感悟,今天的感受不就是“悉山不是山,秀水不是水的意境嗎?

  其實我們的人生,還有藝術不都是要經歷這三種境界嗎?人生三境界,說的是人生不同年齡段的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7

  為進一步了解首都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加強愛國主義教育,9月13日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我院4系入黨積極分子參觀了首都博物館,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首都博物館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有《古都北京》、《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等陳列,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北京地區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到達博物館后,同學們開始自由參觀,我也逐層參觀了首都博物館。看到那么多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我真的驚嘆于我們先民所擁有的智慧和靈巧,感慨于歷史的變遷,還有中國古代陶器、瓷器、老北京的建筑和民俗等展區的文物,使我真正近距離地認識到了我們先民的勤勞智慧,了解了北京-我們對首都的歷史演進,更深刻的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位于首博地下一層的《城市記憶——百姓之家》的展館。

  百姓是生活的主體,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細胞,百姓之家的變遷就是社會發展變化的縮影,而《城市記憶——百姓之家》展就是通過百姓之家的變遷,反映建國六十年以來人們生活的巨大變化,從而向世人展示新中國在改善人們生活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城市記憶——百姓之家》展館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的敘說”。按照當時家庭的生活場景布置老物件,還原出三個不同時段的“百姓之家”,讓觀眾直接感受到家庭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第二部分是“歲月留痕”隨著時間推移,生活用品發生更新換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第三部分是“胡同精彩”。出了家門,就進入到人們生活的社區——胡同。胡同是家的延伸,伴隨著普通人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生活習慣的改變,胡同內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通過參觀《城市記憶——百姓之家》,我看到了我們祖國幾十年來的發展與進步,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深刻領會到正式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才有了新中國,才有我們現在安定的生活。

  通過此次參觀活動,我們接受了一次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并通過相互交流心得、發表感想,促進了我們同學之間的思想溝通,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這次參觀令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也更加深化了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8

  周二,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首都博物館,作為一次實踐活動。在去博物館之前,我們先去聽了一位教授的講座。他給我們講了大英博物館250年的收藏文物,講得有聲有色,用多媒體打出了很多精美的圖片,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大英博物館的珍藏,也對我們之后去參觀博物館奠定了基礎。

  我們先去參觀了瓷器,放眼一看各種各樣的瓷器展現在我的眼前,仔細欣賞,上面各具特色的圖案,完美的布局,吸引人的顏色,無不說明當時制作時的用心,有的瓷器上面刻有人物,不光是人物的神態,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就連人物穿的衣服的褶皺都那么生動,體現著自然美。

  在看那陶瓷的色彩,紋路。都清晰有條理。整體看,色彩,光澤都很到位吸引人。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老北京的文化,讓我知道了以前老北京人的生活是那么的豐富,多彩,那么的充實!他們在大街上遛鳥的,賣東西的,品茶的,聊天的,舞獅的等等。看著他們自己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是那樣的開心,笑得那樣甜,自己心里也不禁美起來。

  休息一會兒后,我們又懷著好奇的心里去參觀了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里最讓我感到神奇的就是埃及的木乃伊。每個木乃伊都用布裹著,而且他們的心臟都要單獨保存,不像其他的器官都放在一個容器里。我很不解,為什么心臟要那樣慎重地保存呢?經過觀察了解,才明白原來埃及人認為心臟是人類思考所在,是靈魂的寄居之處,所以他們對心臟格外地重視,不僅這樣他們還為缺少心臟,死去的人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心性護身符”,代替心臟的作用,讓他們仍然可以重生。況且,制作木乃伊只要是有錢的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尸體做成木乃伊。

  參觀了一系列的文物,我覺得古代的文化就像是神話。

  不同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同的地區人們的生產了水平,哲學以及審美觀念的差異,這些因素使得藝術呈現多元的面貌。欣賞文明遺珍,感受藝術魅力,無論何時何地的藝術,都凝聚著人類的精神與智慧,表現著人類對生活和生命意義的思考,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體!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9

  今天單位組織我們去首都博物館參觀,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于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館藏文物已達二十幾萬件,其中包括:青銅、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繡、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北部設計了綠色文化廣場,東部設計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圍合結構、橢圓形外立面和金屬屋頂三部分組成。建筑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為觀眾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情調的環境。

  中國最早的“太陽神”太陽神紋石刻,據說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刻畫太陽神形象實物。這件石刻用寫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軀修長、兩手下垂、雙足分離的人,頭頂上刻有23條光芒的太陽,腰部兩側的圓點似行星在宇宙中運行。它不僅反映了一個地區太陽神崇拜的情況,人們還能從這個形象中看到先民們按照人類自己的形象刻畫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產力不發達,環境艱苦的條件下,對發展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對人主宰世界的信心。還有秦始皇兵馬俑,那些將軍、神射手、戰馬的尊榮,原來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現在真的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興奮很激動,能看到這些國寶文物首先感謝單位組織的這項活動。

  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歡迎朋友們也前往首都博物館參觀,我這可不是在做廣告啊。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們要去參觀首都博物館,于是我便帶著社會知識積累本,去品嘗一下它的滋味。進入大廳,一股暖流迎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大的門樓,讓人肅然起敬。

  從五層開始參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幾個喜氣洋洋的燈籠,上面寫著“京城舊事”,一看便知,這一層是關于老北京的文化展,由于時間很多,所以不用跟著大部隊走馬觀花,我要細細品味一下它的滋味,最讓我回味的是老北京的四合院和老北京的婚假妝,富戶有著高大的門樓,石頭砌的臺階兩旁都有獅子,這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遺產,東西還有跨院,還有園門洞,真跟我們現在的村院大不相同。在出嫁的時候,新娘必須坐花轎,還得蓋蓋頭,向父母扣頭,我總覺著它有別樣的風味。

  看到這些,我想我們的祖先那么聰明,能設計出這么精致的別院,佛像,瓷器和京劇肯定別具風格吧,于是我迫不及待的來到四層,由于時間緊,我只能細細品味一下瓷器和京劇,進到里面無數件瓷器讓我眼花繚亂,最讓我注意的是一個圓形瓷器上面有一個鳳頭,容器上還刻有藍色交織的花,既顯得壯觀,又顯得嬌柔,讓人一看心情舒暢,駐足觀看,它就是出自元代的青花鳳首扁壺。再看京劇,它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了,它分別有生、旦、凈、墨、丑。只在電視上見過,今天就大飽眼福,只見衣服有長有短,臉譜是最重要的,他能體現出各個角色的風味,我想這些創作京劇的人一定煞費苦心,給人們帶來無限樂趣。

  參觀完四層,來到了三層,主要是書法展,每個作品各有特點,草書行筆如云,隸書像現代漢字,小篆像畫,參觀了這些,讓我對字的認識頗有長進。再來到二層,其中有一幅《萬壑千崖》頗受眾人喜愛,它描繪地進處如重藻,遠處如浮云,山有大有小,樹有高有矮,讓人如臨其境,捉摸不清。

  這次首都博物館之行讓我的社會知識增長了不少,也讓我明白:不要追隨舊時代,要創建新時代。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海軍博物館。

  來到海軍博物館門口,在墻的一側,赫然寫著五個雄渾有力的大字“海軍博物館”。這是江澤民爺爺提出的詞。

  我們跟著講解員的阿姨來到海軍歷史展覽館,里面陳列著很多戰爭遺留下來的武器。不僅有現代的,也有古代的。從那些生銹的武器中,不難看出以往戰爭的激烈和殘酷。

  然后我們進入了第二個展廳:東海艦隊簡史展。在展廳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又黑又大的錨。說到這個“大家伙”,它有很多可以提供的。它是海軍博物館市政廳的瑰寶。然而只是復制品,真的在北京。

  然后,在海洋奇觀展覽中,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貝類,名叫“車曲”。貝殼的身體像扇子一樣展開。最后,世界海軍裝備展上的武器讓我大開眼界。

  通過這次訪問,我們了解了中國的海軍歷史。知道我國海防建設越來越強。海軍士兵保衛我們神圣不可侵犯的國家領土!我們的少先隊員向您致敬!

  參觀吳淞海軍博物館

  今天下午一點鐘,我校三年級全體師生參觀了吳淞海軍博物館。

  一刻鐘后,我們到達了海軍博物館。我們看到了一排導彈和大炮,這讓所有人都很驚訝。很快解說員阿姨帶我們到了第一家博物館,“古代航海史展覽館”。他們一到達展廳,許多學生就興奮地沖進來。四處看看。我看到許多人圍著一個展覽,這是一個古代建筑和船只的模型。我發現船被分成幾層,非常精致。接下來,我們去了貝殼博物館。不知不覺,下午的拜訪結束了。通過這次短暫的訪問,我們了解了許多軍事情況,并從中受益匪淺。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2

  今天,秋風涼爽。當我聽說父母要帶我去參觀常州博物館時,我高興得跳了三英尺高。

  一大早,我們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哇!這個地方比我想象的要宏偉得多。可以想象,這個博物館里一定有許多收藏品。簡單參觀了一下一樓的書畫展覽,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二樓,這是保利國寶展的展覽場所。進入門廳,迎面而來的場景是一幅巨大的圓明園十二宮圖。從圖中還可以看出,當時的圓明園是一片壯麗繁榮的景象。白色大理石的扶手和十二個青銅動物頭被放置在噴泉的兩側。每兩個小時,從一個動物頭的嘴里噴水,循環往復。黃道十二宮噴完之后,是二十四小時。這也是著名的“液壓鐘”。然而好景不長。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英法為首的八國聯盟入侵我們。他們來圓明園燒殺搶掠,帶走無數金銀財寶,導致大量國寶流失海外,包括十二生肖的獸頭。后來有海外愛國人士高價買回七個獸頭讓他們回國,但還是少了五個獸頭。看到這里,我氣憤地說:“這些人真不講理。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事。為什么要搶?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如果我以后賺了很多錢,我就把其他的拿回來。”現在我們國家的動物頭有:丑牛、陰虎、貓土、吳媽、神猴、狗、海豬。一想到美麗的花園已經變成一片狼藉,我就生氣。但是,我也要感謝那些用錢買回這些獸頭,讓它們回歸祖國的富有愛國人士。

  然后,我們參觀了自然和動物展覽,看到了一些美麗的蝴蝶和一些古老的動物化石。

  參觀結束后,我覺得這次旅行很有意義,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增加了我的知識。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3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艷陽天,我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

  站在大門前,我興奮不已。高大的玻璃建筑物,矗立在那兒,讓人覺得雄偉壯觀。進了門,只見一個足有幾十米高的青銅器立在左邊,一個大大的木頭建筑物立在右邊。

  我們順著通道進了青銅器,原來,這是一個館中館。我們先來到了頂層的文房四寶館。館里的燈光昏暗,讓人覺得幽靜、神秘。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各式各樣的毛筆。狼毫白云不在話下,自然是有的。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支毛筆,筆桿是深紫色的,非常粗。而它的筆頭更大更粗,在小的硯臺里根本放不下。我一看下面的說明,這才知道,原來這支筆叫“紫檀木金絲大抓筆”,怪不得這么粗呢!而接下來的水晶墨床,就更讓我驚嘆了。水晶墨床通體透明,兩側又很大的弧度,光潔如新。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

  沿著電梯往下走,就到了玉器館。那能工巧匠門們做成的藝術品,真讓人贊嘆。玉板指,白里透綠,綠里透青。還有一顆佛珠,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刻著普羅密新經,每一個字只有芝麻大小。

  然后,我們參觀了青銅器館、書畫館,就走進了“大木頭塊”里。

  在“大木頭塊”里,我們最后參觀了老北京風俗館。一進去,就看見一排長長的泥塑。我興奮極了,可謂欣喜若狂,扒在圍欄上仔細地看了起來:這排泥塑描繪的是老北京的民俗風情。只見幾個小孩在街頭抖空竹,抽漢奸,有說有笑;一個商販在路邊擺起小攤,大聲叫賣,幾個被吸引過來的顧客正挑選著東西;有兩個老爺爺,在談天說地,其中一位還提著鳥籠......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到閉館時間了。我戀戀不舍地望著首都博物館,期盼著下次還能來這里參觀。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4

  這個暑假,我去參觀了首都博物館。

  一進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廳,大廳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的介紹了展區的分布。博物館總共有五層,分為東、西兩區。

  首先我來到的是“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廳”,這里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對繪畫作品我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畫家通過筆墨丹青,揮灑出的那種意境深邃、飄逸、清幽、唯美的精神世界。順著二層的螺旋結構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于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為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的特色。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文化面貌為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等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閑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心情。

  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四層,來到了五層。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分為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我非常喜歡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純凈,有些可以說是晶瑩剔透,看了就讓人喜歡。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樸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時間就這么匆匆過去了,沒有辦法,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首博。真想讓我的同學也來看看,這里留給我的是太多的驚奇,太多震撼,我到現在都處在興奮之中。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5

  因為事先知道要去首都博物館,所以我提前從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我點開首頁,“降龍誕鳳添人丁”幾個字眼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決定主要研究“它”。

  我在乘大巴車的路上。透過窗外,看見天空中下起了綿綿的細雨,掉落在我的手上,我沒有不高興卻增添了興奮與激動。

  到了那里后,講解員帶著我們來到了“降龍誕鳳添人丁”的展廳,因此我非常幸運且高興地帶著好奇心等待著老師的講解。老師介紹著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孩子出生三天時,家里要舉行“洗三”意識,意義是洗去嬰兒前世的污垢,期望今生平安、快樂、幸福、吉祥。當然,在其禮儀之外,洗三還具備潔身防病的作用。”

  聽了老師的講解,我一邊記著筆記一邊琢磨著老師的話語,一邊回憶著,無形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除“洗三”之外,令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壓歲錢”的來歷,我仔細地聽著老師的講解:“古代為什么老人要給小孩壓歲錢呢?因為有一種叫做歲的怪獸在孩子睡覺的時侯后伺機鉆入孩子體內,所以大人在小孩睡覺的時候把壓歲錢放到小孩的腦門上,讓它無法進入。”這就是有趣的“壓歲錢”的來歷。

  怎么樣,有意思吧!

  我們還參觀了其他展廳,了解了很多古代的習俗、玉器、古玩等,知道了我國古代的一些傳統。

  通過這次有趣的實踐活動,使我知道了北京的一些傳統民俗,了解了更多的古玩、玉器、瓷器,懂得了一些東西的由來。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后也做個講解員,能懂得那么多的知識,多淵博啊!我堅信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快樂地去探索那些知識吧!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6

  今天,我和父母來到湖北省博物館,欣賞古老的歷史長廊和現代科技的發展。

  站在博物館門口,發現整個博物館是一個巨大的仿古建筑。當我走進去的時候,我看到到處都是人。我們首先來到一個名為“曾侯乙墓”的展廳。我發現這個展廳宏偉而豪華。然后還有很多做工精致,奢華珍貴的東西。據說是這個“曾侯”的陪葬品。

  然后我們去了三樓,然后去了“鄖縣人”展廳。我發現鄖縣人使用的石器隨處可見,鄖縣人的頭額骨都是用現代設備修復的。

  在三樓,我們還看到了古陶瓷和梁之墓告訴你,在古陶瓷展廳里,我還看到了許多非常漂亮的“青花瓷花瓶”!

  然后我們準備去頂樓,但是不爭氣的我爸說他累了,在下面等我們,我和我媽就離開我爸上樓了。

  一開始,我們就設立了一個名為“漢劇文物展”的大型展廳。看到后,我們毫不猶豫地進去了。一進去就看到了一個叫“老狼神社”的東西。然后往前看,我們看到了很多關于中國戲曲的東西,比如中國戲曲的唱片、票、劇本、戲服...我眼花繚亂,無數無數!

  走著走著,我和媽媽來到了“荊楚百年英杰閣”。我一進去,就看到了一棟樓的照片。仔細看看武昌首義廣場的“嘟嘟福”照片。我發現有董、等100多位代表人物,他們都是著名的抗戰、科技精英、學術大師、藝術大師...

  時間過得好快,就在我陶醉在歷史的長河中的時候,媽媽告訴我,我們要回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7

  學校組織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一路上我都興奮不已。

  終于看到高大雄偉的首都博物館了,它共有6層,位于復興路上,從天安門一直往西就能到。進館的時候,安檢真嚴格。我準備用來剪開香腸的剪刀也被“沒收”了。

  我們先來到三層,參觀老北京民俗展廳。那里有老北京泥人,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老北京人的生活。館內還有古代佛像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技術精品展。

  我最喜歡的就是“秋郊大獵圖卷”它畫的是秋天人們在山林了打獵的情景。繪畫工藝精致,一絲不茍,人物,山,水,尤其是樹枝,幾乎沒有重疊。山脈也畫的特別細致,逼真的就像在你面前一樣,真是百看不厭。我太佩服作者了。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鎮館之寶——水月觀音。觀音的身后有一輪圓月,因此得名。水月觀音是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的。這件瓷塑像高67厘米。1955年出土于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觀音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態優美。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著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都裝飾有連珠瓔珞,全身裝飾十分繁縟。筒體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不愧為鎮館之寶。

  這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8

  暑假里,我和好朋友丁熠去了北京旅游。旅游的八天之內我去了天安門、水立方、鳥巢、首都博物館、清華大學、毛澤東紀念堂、八達嶺長城······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首都博物館。

  我們首先來到北京的驕傲“天安門”,才看了一眼就呆了,乖乖太太壯觀了,簡直無法想像,特別是毛主席的畫像,原來毛澤東是這樣的。雄偉的天安門有三層,紅墻黃瓦、真氣派!

  第二天,我來到了鳥巢。第一眼看到鳥巢,感覺真是名副其實,果然像鳥巢,密密麻麻的鋼條鋼柱交織在一起,十分漂亮!

  第三天,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首都博物館,真大呀!走了好幾級臺階,終于看見了大門。我買好了票,踏入大門,只見左邊有個建筑,里面是用石頭雕的竹子,竹子又高又粗,圍成了一個大圓。我走進去,原來是個電影院。看完電影,我更加了解了北京的歷史。我們來到第二層,這里展覽的是北京瓷器,有觀音菩薩、三頭六臂神、如來佛祖、彌勒佛等等。這些佛像雕的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有的表情嚴肅,有的面帶微笑,還有的神態安詳······由于是彩色瓷器,所以這些佛像都光滑圓潤、閃著光澤。第三層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呀!是京劇臉譜。面如黑棗的關羽看上去很威武,正在奸笑的秦檜讓人討厭,還有花臉的孫悟空給人一種神通廣大的感覺······我第一次看到這么多臉譜,真不愧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瑰寶。

  北京真不愧是我國的首都,不僅是一座國際大都市,而且顯示著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19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側,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這次我們參觀的展覽是"古代中國".

  我從小就喜歡歷史,這次參觀是我期待已久的。在參觀前我從網上查了很多資料,"古代中國"這個展覽是以王朝為線索的,從遠古時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記錄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博物館里參觀的人很多,"古代中國"這個展覽整整分為八個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時代的北京人頭骨化石和古樸的圖騰,商周時期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和戰國七雄,秦漢時期的強盛和文明,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動亂后,中華文明迎來了隋唐的鼎盛繁華,無不讓我作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這個展覽好像是一幅歷史長卷,記載著華夏文明從誕生發展到繁榮衰落,對比博物館樓上的"復興之路"的展覽,正體現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

  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們這一代人,正承擔著民族復興的偉大責任。我希望經過我們的努力奮斗,中華民族會重新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篇20

  就要過年了!

  什么是“年”?為什么過年?怎么過年?這個牛年要怎么過?你知道我是怎么過得嗎?我來說一說!

  為了讓我了解更多的有關“年”的事情,爸爸媽媽決定除夕時帶我去首都博物館參觀,體驗一次“博物館里過大年”。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非常高興,一路上興奮不已,問這問那……

  剛到博物館門口,我就感受到了牛年將至的氣息:巨大的彩圖懸掛在空中,兩排身穿彩衣、手捧金元寶的小牛笑容可掬地迎接著人們。

  在博物館五層的一個展室中,我知道了有關“年”的傳說,以及人們為什么過年時要放爆竹,原來是為了驅逐“年”這個怪獸。我還了解到了很多有關過年的風俗:從熬臘八粥開始,到糖瓜祭灶、掃房土,從置辦年貨到準備年夜飯,一直到守歲熬夜和初一大拜年,以及正月十五鬧元宵,那講究可多了去了。雖然我們現在不再是完全按照以前的做法做了,但是我們會記著這些風俗的。

  在一樓的展室中,我還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民間手工作品。如:精致的小風箏、惟妙惟肖的毛猴、面人、做工精巧的鬃人、讓人看了就眼饞的葡萄常、以假亂真的絹人……看得我眼花繚亂。尤其是那兩朵盛開的黃菊花,如果不說的話,還真難看出是布做的,多有意思啊!我太佩服這些能工巧匠了!

  時間過得真快,因為要趕著回家去吃年夜飯,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首都博物館。

  牛年的除夕過得與往年都不一樣,我是真正體驗了一次“博物館里過大年”,感覺還真不同,以后你們也來試試怎么樣?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02-18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06-14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作文10-17

關于首都博物館觀后感10-12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匯編」05-08

首都博物館的觀后感作文01-27

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10-11

北京首都博物館觀后感作文03-08

首都自然博物館觀后感范文09-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尤物在线官方网站 | 婷婷色免费看片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