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1
3月23日下午,我們在教室里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這堂特殊的課由神舟十三號上的航天員們給我們授課。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油水分離實驗。王亞平姐姐現場問同學:在太空中,怎樣才能讓油水分離?其中一位同學就回答用“甩”的方法,原因是水比油的密度大。最終,在另一位航天員用“人工離心”的方法,將油和水成功分離,同學們都驚呼:太神奇了!這種授課方式真是別出心裁。
《天宮課堂》通過三位航天員惟妙惟肖的講解,使我們廣大青少年近距離深入了解了航天知識,點亮了我們心中的航天夢,直觀地感受到了科學世界的偉大奇妙。觀看完《天宮課堂》第二課,我受益匪淺,不僅認識到航天事業的重要性,還對學習科學的熱情愈加強烈。它激發了我對學習的熱愛,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好科學知識,為中國未來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天宮課堂激發了山湖娃們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光看看可不過癮,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小實驗。一個個家庭小實驗,也是十分有意思!
“天宮課堂”散發著迷人的科技魅力,在山湖娃們的心間悄然種下“科技興國,航天筑夢”的種子。在“雙減”陽光的普照下,在宜美山湖的孕育下,我們的山湖娃定會“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用智慧與勇氣讓科技之光生根,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最強音!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2
自從上次參觀完上海天文館之后,我學習了很多關于太空的知識,對太空充滿了好奇。
今天,聽說要觀看“天宮課堂”,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雖然時間還沒有到,我的思緒就好像火箭一樣,“嗖”的一聲,已經飛到太空中了。
課堂開始了,我坐在書桌前,認真地觀看起來。課堂分為天宮課堂和地面課堂兩部分,空間站的航天員將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月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和太空拋物實驗等。一開始航天員老師們介紹了微重力的知識,我知道了空間站是一個微重力的環境,四處的壓強是一樣的。這樣的話,輕的物體放在水面上不會飄起來,重的物體放在水里也不會沉下去。
空間站的航天員老師開始做實驗了,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油分離實驗了。我也拿出了一個小瓶子,先往瓶子里面放了一些水,然后又往瓶子中滴入了一些油,蓋上蓋子,跟著阿姨一起把瓶子搖晃起來,搖完后放在桌子上,慢慢的水和油分離開了,再看航天員阿姨的瓶子,里面的水和油卻混合在一起,沒有分離,好神奇!怎么才能讓水油分離開呢?原來把瓶子快速的旋轉起來,就可以把它們分離開了,真是太有意思了!
看完了“天宮課堂”,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空間站可以做很多的科學實驗,造福人類。爸爸告訴我,很快太空中就只剩下中國的空間站了,我高興地對爸爸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后也要當一名航天員!”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3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鬃赢斈晷恿钟螌W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4
今天我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引起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往日的認知中,科學一直是一個很無聊的科目,可今天,讓我對科學有了另一種看法。
這次課堂繼續采用了與身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叔叔阿姨們視頻對話的形式,開啟了一次科學之旅,這次一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太空“冰雪”實驗,第二部分為液橋演示實驗,第三部分為水油分離實驗,第四部分為太空拋物實驗,第五部分為介紹與展示太空科學設施。
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液橋演示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水油分離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太空拋物實驗演示天地之間拋物區別。
本次課堂傳播和普及了空間科學知識,讓我對科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直觀科學的奧妙之處。本次課堂利用太空與科學的結合,不僅讓我感受到航天事業的重要性,也讓我對于科學的熱情更加強烈了
我的心跟隨著宇航員叔叔阿姨們惟妙惟肖的講解一起顛蕩起伏,我會為每一個實驗的結果感到驚訝,也會為明白實驗原理而豁然?赐瓯敬握n堂,一顆小小的熱愛科學在我心中埋下,我已對未來充滿憧憬,激發了我探索的欲望。
看完天宮課堂,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茫茫宇宙,永無止境,只有我們無盡探索的身影!
我向我們的航天事業——致敬!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5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象。這讓我想起了20xx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里,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未傷”,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中小學生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相關文章:
天宮課堂中小學生優秀觀后感(精選6篇)12-13
天宮課堂中小學生優秀觀后感(精選10篇)03-21
《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精選97篇)03-24
《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精選7篇)12-13
《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600字12-13
天宮課堂觀后感12-13
《天宮課堂》觀后感01-05
天宮課堂中小學生優秀觀后感(通用8篇)12-13
觀看《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精選6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