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耀中華展覽觀后感
在參觀《家風耀中華》展館中,通過“家風與國風”、“家風與黨風”、“家風與民風”三部分內容回顧了古代先賢修身齊家的家國情懷、革命先輩言傳身教的崇高風范、歷史名人恪守傳承的人生境界和普通百姓代代相傳的做人操守,真切直觀地感受了中華民族優秀家風文化。
家風耀中華展覽觀后感一:
昨天,學校黨支部按照上級黨組織的要求,組織校內的全體黨員到天津博物館參觀“家風耀中華”的展覽。
在觀展中,我一直思考“家風是什么”這個問題。在重點閱讀了林則徐、曾國藩等家族的家風之后,對家風稍有理解。近代名人徐特立先生的“有關家國常讀書,無益身心莫所為”的手書步入眼簾,讓我幡然醒悟。
“家風”就是一個家族成員做人、做事的作風和追求。是一個家族長期行為與智慧的結晶,是家族精神的傳承;是家族成員“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外在表現。好的家風會影響和激勵后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敢于為國為家奉獻一切。不正的家風,也會將其后人引向歧途,成為敗類。
無論著名和普通家庭都有家風。它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但時刻塑造著家中每個成員的心靈。不管人們是否承認,每個人的行為中,都或多或少的帶有家庭的特點。人們常說的“有家教”和“無家教”,實際上就是對家風的評價。
回來的路上,我在總結我們家庭成員的做人、做事風格。回顧祖輩、父輩對我們的影響,加之吾輩及下一代做人做事的'表現,總結出“勤奮、善良、助人、律己”這八個字作為我們的家風最為合適。相信大家族的成員會時刻用這種精神的約束自己、影響同輩、教育后人,讓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成為利國、利民、利家的合格公民。一定會把我們的家風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家風耀中華展覽觀后感二: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在展廳的入口,56歲的市民黃女士正指著展柜中的《朱子治家格言》一句一頓地念給小孫女聽。而展廳里,像這樣舉家前來看展的市民群眾還有很多。市民劉先生一家一大早便來到了展廳,他拉著兒子的手,一邊走一邊耐心地做著講解。在朱德的版面前,劉先生讓孩子一字一句地念朱德的勤儉詩,并給孩子講解生活中勤儉的重要性。
市民張先生已經不是第一次來看展覽了,在參觀展覽后,他表示:“家庭教育是第一等的.教育。展覽辦得好。我們平時不常有時間看書,但是看這個展覽看得進去,越看越有味道。自己受到教育了,今天特地把孩子帶來,讓孩子也來了解中華的家風文化。”
后輩學“家風”在感動中收獲家風潤澤
新村小學的小學生曹式賢和同學們一起認真參觀了展覽,還不時拿出本子做著記錄。看完展覽后,他和同學們興奮地表示:“愛我國,愛我家。這個展覽很感人,很有意義,也很有新意,我們喜歡。”
22歲的小水表示:“看到中途,有好幾次濕了眼眶。周恩來連飯桌上掉落的米粒都揀起來吃掉,勤儉節約,從不浪費。突然想到我的媽媽,她也要求我們把飯碗里的米吃干凈,衣服褲子哥哥穿完的我接著穿。家風是一種文化,我也要將優良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矢志傳“家風”在感悟中傳遞家風情懷
來自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一位老師仔細看著每一幅圖片,還拿著手機不斷地拍著照片,他感慨地說:“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在家風傳承中可見一斑。今之來者,仰觀前人,思慮頗多。這樣的展覽在今天很有必要。”
“以前沒有想到我國家風文化有著這么悠久的歷史,今天很受震撼。毛主席、周恩來、李大釗這些偉人背后對家人的嚴格超乎我們的想象,給了今天的我們很多啟示。家風就是上一輩做,下一輩學,我們要寫好今天的家風,讓好家風代代相傳。”年逾七旬的市民劉先生看完展覽后深有感觸地說。
《家風耀中華》展覽在展現古代先賢修身齊家的家國情懷、革命先輩言傳身教的崇高風范、歷史名人恪守傳承的人生境界和普通百姓代代相傳的做人操守的同時,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傳承家風文化,建設當代好家風營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生動講堂。
【家風耀中華展覽觀后感】相關文章:
天耀中華的歌詞06-03
家風耀中華觀后感08-24
天津參觀《家風耀中華》觀后感01-22
天津家風耀中華觀后感01-22
作文:天耀我中華08-15
德耀中華溫暖你我高中作文09-29
天耀中華歌詞 姚貝娜08-18
得耀中華頒獎典禮觀后感12-18
圓夢中國德耀中華觀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