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精選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1
看了《對話: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感觸頗深,從合肥、無錫、蘇州、濟南等萬億城市崛起的背后,一個最深的體會就是‘創新’二字,我想這是這些萬億城市發展崛起的共通之處。”6月23日,七里河區委書記芮文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近期,央視《對話》欄目推出的《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在七里河區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萬億城市”的“發展密碼”給該區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啟示和借鑒。結合連日來深入學習領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史教育暨市級領導干部專題讀書班精神,接下來,七里河區將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布局等7個方面體現擔當實干,推動全區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據了解,七里河區聚焦抓黨史教育、抓經濟發展、抓城市管理、抓生態治理4個方面推動了讀書班精神落實見效。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區各級各部門累計完成辦理實事2000余件,有效解決落實馬灘498戶、551套安置房分房到戶等實際問題。梳理出包括推進蘭州·環球港、萬達茂、蘭石·豪布斯卡入駐商業、擴大教育資源專項行動、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一級支流河洪道整治在內的15項為民興辦實事項目。針對全區城市棚戶區改造整體進度慢等實際情況,實行片區統一規劃、統一拆遷、統一建設和統一安置,目前棚戶區改造先期劃定晏家坪、老西站等6大片區,累計涉及改造戶數15221戶,拆遷面積約126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62處,建筑面積約為77萬平方米,惠及人民群眾1.1萬戶。將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鞏固“蘭州藍”和雷壇河黑臭水體治理成果。
在談到觀看《對話: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的感受時,芮文剛表示,這些城市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奮斗的目標。七里河區要堅持創新在該區打造現代化中心城區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創新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將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要把治理好黃河、保護好黃河作為重中之重,切實為全區高質量發展賦能。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弱項,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
“我們結合區情實際,對新發展階段七里河區發展什么、怎么發展也作了一些系統思考。”芮文剛說。今后,七里河區將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布局上、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在全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上、在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在堅守綠色發展生態底線上、在全力保障退役軍人權益上、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上等7個方面體現擔當實干。以商貿服務、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文體旅游、康養體育產業為重點,持續深耕以蘭州中心、蘭州老街等為支撐的“核心商圈帶”,全面推進頤高數字經濟產業園、華為鯤鵬生態產業項目,加快建設以奧體中心、石佛溝文旅項目等為代表的文旅產業。注重以產業振興撬動全域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百合、中藥材、林果業等特色農業和生態旅游,著力形成發展、生態、富民的疊加效應,全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持續優化調整農村學校布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確保實現學生分流和教育資源、辦學效益最大化。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形成發展、生態、富民的疊加效應。
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2
“近期,我們組織蘭州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系統全體干部,觀看了《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看到了差距、也學到了經驗。”6月28日,蘭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明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合肥、無錫、蘇州、濟南等萬億城市崛起的背后,他最深的體會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將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法寶,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敢于闖新路、善于搶新機、勇于新作為”。
李明珊表示,這些城市的成功發展,不僅為全國積累了寶貴經驗、拓寬了發展思維,更為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探索形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蘭州路徑”增添了信心。下一步,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將深入學習借鑒合肥、無錫、蘇州、濟南等萬億城市發展成功經驗,按照“精致農業、城鄉融合”的發展定位,以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在4個聚焦上下功夫,大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聚焦鄉村產業提質增效,著力打造蘭州高原夏菜“優中優”主導產業集群;百合、玫瑰“獨一份”產業集群;中藥材、馬鈴薯種薯“好中優”新興產業集群;白蘭瓜、軟兒梨、禾尚頭“特中特”產業集群等6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進精致農業提速。二是聚焦鄉村建設提檔升級,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5年提升行動,加快推進美麗鄉村提標拓面,積極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建設精美宜居農村。三是聚焦農村改革提速擴面,探索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四是聚焦脫貧攻堅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切實防止群體返貧現象的發生。率先打造鄉村振興蘭州樣板,為全省鄉村振興創經驗、做示范。
據悉,蘭州市農業農村局近期認真謀劃實施了十項為民興辦實事項目,不斷推進黨史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一是培育現代農業設施小區15個;二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村的達到500個;三是扶持發展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0家;四是創建農業合作示范社20家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10家以上;五是深化農業放管服改革,一般審批事項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三分之二以上;六是加大農資執法監管,嚴查違法經營行為,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維護百姓合法權益;七是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各類農業展會8次;八是創建“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個,企業商標品牌4個;九是加大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力度,全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十是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6%。
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3
“近期觀看了央視對話欄目《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上世紀80年代這些萬億城市與蘭州的經濟旗鼓相當,如今這些城市的GDP達到萬億甚至兩萬億規模的新高度,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6月30日,在接受市屬新聞媒體采訪時,榆中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學強感觸頗深。他表示,萬億城市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進入奮起追趕、重振蘭州的新階段,發展才是硬道理。榆中縣將以建設西部創新新平臺、甘肅新興增長極、蘭州城市副中心為目標定位,強力推進榆中高質量發展。
“梳理幾座城市發展路徑和特色亮點,都是把創新當做突破口、把產業當做壓艙石、把服務當做切入點。他們的發展道路為我們提供了借鑒,是我們檢視缺點、尋找差距的鏡子,是我們謀劃‘重振蘭州輝煌’路徑、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劉學強表示,榆中縣將搶抓窗口機遇期,壯大綜合實力;積極融入主城區,厚植發展潛力;提升區域宜居度,激發城市活力;補齊缺失產業鏈,增強造血能力。
榆中縣堅持打造“精致蘭州、品質榆中”,主動融入蘭州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新使命新任務,加快推進新312線、G30連霍高速清傅段建設及軌道交通4號線前期工作,加快推動夏官營軍民兩用機場和航空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立體交通網絡,打造與主城區半小時交通生活圈。持續完善城市框架和基礎設施,積極承接主城區疏解功能轉移,努力構建與主城區緊密融合、互補協作的同頻共振發展格局。
榆中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擁有45萬畝原始森林,是蘭州地區最具備山水城市潛質的區域,以此為契機,榆中縣堅持產城人融合發展理念,全面改善人居環境,不斷完善城區的就業、就學、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條件及基礎功能配套。同時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人文、多彩的民俗風情和厚重的紅色資源,不斷增強對周邊區域及外來人口的吸引力,努力實現人口有序聚集,為蘭州發展聚集人氣。
劉學強透露,按照“十四五”規劃中“一中心、一高地、一樞紐、五區”的戰略定位,榆中縣將圍繞優質科創資源,培育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打造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的城市副中心;西部領先的創新產業集聚新高地;西北重要的物流與供應鏈樞紐;西部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西部先進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西北富有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區;西部鄉村振興戰略踐行先進區;西部數字經濟建設示范區。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關聯程度高、投資強度大、稅收貢獻好、產出率高的數字經濟和信息化產業項目,搶占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4
“這幾天,收看了《對話: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對我們啟發很大、很受震撼。這些萬億城市的崛起密碼,雖形式不同,但核心都是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這個關鍵,做優做大實體經濟,尤其是運用各類平臺公司的引領作用、杠桿效果,為蓄潛力、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市政府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姜曉東表示,全市國資國企系統將對標先進、提振信心,以做強做優做大市屬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工作主線,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重振蘭州輝煌扛責任、出大力、作貢獻。
近期,市政府國資委組織全系統黨員干部職工觀看《對話》,廣泛開展討論。結合黨史教育,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市政府國資委為民興辦實事項目清單》,確定五個方面15條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姜曉東表示,這些城市的成功經驗,對市政府國資委系統聚精會神、奮斗追趕,推進蘭州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習借鑒意義,市政府國資委系統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進一步在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
市政府國資委系統結合國資國企實際,按照3個重要節點設計22項重要活動載體,部署開展專題學習、專題培訓、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成立3個巡回指導組,從嚴從實開展督促檢查工作。黨委班子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舉辦科級以上干部讀書班,組織黨員干部靜下心來讀黨史,潛下心來悟思想,結合所學所悟和國資國企實際講黨課334場次,開展交流研討385次,座談會69場次。把留言辦理與解決問題、采納建議相統籌,聚焦矛盾糾紛化解架起與民溝通“連心橋”;下大氣力對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化陳舊,小區環境差等突出現狀進行修復改造和改善,整治構建物業業主“新關系”;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用心用情為民辦好事,彰顯國企新擔當。今年以來,市政府國資委系統為群眾辦實事計劃辦理68項634件,目前已辦理460多件。
對標先進找差距,市政府國資委把黨史教育作為尋求破解國企改革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研究制定《蘭州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大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不斷轉換國資監管方式,充分釋放企業發展活力。今年一季度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708億元,較上年增加5.29%,營業收入較上年增加15.79%,職工平均收入增加16.88%。
市政府國資委全系統將立足職能定位,展示擔當作為,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服務發展大局上作貢獻、在增強綜合實力上見成效、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求突破、在提高城市品位上出實招、在加強生態保護上有作為,以為民服務實效彰顯學習教育成效,全面推進我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事業再上新的臺階。
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5
“看了《對話:萬億城市新征程》系列節目感觸頗深,幾個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習借鑒意義,讓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對標先進,搶抓‘十四五’規劃實施前兩年關鍵期,圍繞重振‘蘭州制造’、構建‘四梁八柱’產業新體系,不斷開拓發改工作新思路,開創發改工作新局面。”6月23日,在接受市屬新聞媒體采訪時,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劉鳳恒表示,市發改委作為全市綜合經濟管理部門,認真落實市委提出的“重振”這條生命線,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對標先進城市,圍繞重振“蘭州制造”,營造高品質營商環境的干事創業環境。
近期,央視《對話》欄目推出的系列節目在蘭州市發改委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幾個城市憑借科技與產業創新實現“彎道超車”的成功經驗,給市發改委謀劃蘭州發展帶來了一定啟示和借鑒。結合連日來深入學習貫徹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史教育暨市級領導干部專題讀書班精神,充分發揮發改部門作為黨委、政府“參謀部”“作戰部”“協調部”“項目部”“規劃部”的作用,接下來該委將重點抓好項目投資、服務提升等五個方面的工作,全力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蘭州是‘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12個工業中心城市之一,是黃河上游重要的工業城市,已經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能源電力、生物醫藥、新材料、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為重振‘蘭州制造’增強了底氣。近年來,蘭州市相繼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產業平臺,注入了發展新動能,為重振‘蘭州制造’提振了士氣。朱書記在讀書班上強調要校準為民初心,洗禮擔當本心,增強重振信心,聚焦發展重心,為重振‘蘭州制造’鼓足了勇氣。”劉鳳恒如是說。
據了解,市發改委根據《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把重振蘭州作為“先手棋”,推動蘭州制造從“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轉變、從“規模擴張”向“結構升級”轉變、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構建“四梁八柱”工業體系。“十四五”期間,圍繞科技創新、新基建、關鍵產業發展等7大領域,共謀劃儲備項目939個,總投資1.8萬億元。
搶抓“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圍繞國家和省上政策導向,力爭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以上,占工業比重85%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20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翻一番。圍繞“一心兩翼多點”城市發展布局和“三區集聚引領、兩極崛起帶動、多點協同支撐”產業布局,堅持“守三線、抓項目、保目標”的工作方針,把項目建設作為核心工作,把招商引資作為頂級工作,明確工作重點和發力方向,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加快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新格局。
【對話億萬城市新征程觀后感】相關文章:
新思想新征程觀后感11-18
復興新征程觀后感(精選6篇)11-04
我們的新征程觀后感(精選5篇)11-16
我們的新征程觀后感(精選13篇)11-15
觀看新征程新藍圖的觀后感(通用5篇)11-22
新的征程作文范文01-17
新思想新征程觀后感(精選5篇)11-18
我們的新征程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