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建造觀后感

時間:2022-12-19 09:35:30 觀后感 我要投稿

大國建造觀后感(通用11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國建造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國建造觀后感(通用11篇)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1

  看完了最近央視紀錄片《大國建造》之后,我心中感觸頗多。紀錄片中的大多數場景作為現場管理人員我真的感同身受,聯想到我現在所施工的G30連霍高速,連霍高速公路清水驛至忠和段是甘肅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蘭州市繞城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設總里程67.226公里。

  其中一分部標段全長20.16公里,連霍高速蘭州清忠段屬于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高墩多、不良地質多。而一分部標段內含有中、大橋共39座,建設難度可見一斑。因為是不良地質,所以對混凝土的要求特別高,蘭州氣溫白天高,夜晚低,溫差影響也特別大,為了保證澆筑出高質量的混凝土,我帶著實驗室日夜守在拌合站進行混凝土的調試,比對各個參數,終于調試出高質量的混凝土,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工程絕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看到我們十七冶集團建設的蘭州奧體項目取得了這么輝煌的成績,作為十七冶一份子的我更是堅定了決心和信心,兩超越、當排頭,創國優,攻堅克難應對挑戰,精益求精打造世界一流工程。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2

  近期,中國十七冶集團組織全員收看《大國建造》(第二季),作為十七冶交通分公司河南汝陽項目部的一名新入職員工,我懷著無比振奮而又自豪的心情觀看了《大國建造》第二季所有系列節目。全系列節目以探尋工程奇跡為主線,選擇了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和工程,探秘了更綠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展現了中國建造的超級工程背后的感人故事,讓我為中國建造能力的強大以及大國工匠的勇毅前行的奮斗精神而感到無比自豪和敬佩。

  尤其是觀看第四集《鑄冶榮耀》,讓我激動萬分,冬奧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項目、中冶臨沂優特鋼項目、中冶珠海橫琴總部大廈項目等等,無不展現著中冶建造水平的高超。

  作為中冶人,這些工程的建設對我產生了極大的震撼。特別是中國十七冶集團承建的蘭州奧體中心項目,更讓我對建造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原來建造與藝術可以這么完美地融合。

  奧體中心是建設速度最快,世界上最小矢跨比的體育場館群。近四十七萬根桿件,兩萬噸鋼材在五十一萬平方米的土地把蘭州奧體中心編織得像黃河蜿蜒綿亙,像敦煌飄帶飛天,將玫瑰、郁金香、荷花等不同花樣的場館連接起來,寓意出絲綢之路舞動的姿態,更展現了中國十七冶獨特的建造風采。

  作為中國十七冶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我深知這些令人震撼的精品工程背后是無數建設者們用辛勤與汗水澆鑄而成的。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我將立足崗位努力工作,不斷學習完善自我,奮力為企業和中國的建筑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建造強國,我定昂首向前!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近期推出五集大型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以“探尋工程奇跡”為主線,選擇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和工程,探秘更綠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展現大國建造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并通過超級工程背后的凡人故事,禮贊新時代大國工匠在聚光成芒中所展現的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奮斗精神。

  作為近年來工業題材紀錄片的精品之作,《大國建造》第一季一經播出,便創造海內外收視熱潮,全網視頻播放總量突破1億次,收獲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的1.06億觀眾的火熱關注,實現了中國故事的國際化表達。《大國建造》第二季全片五集,每集45分鐘,分別是《因勢賦形》《地下之弦》《民生之基》《鑄冶榮耀》《聚能追光》,集中展現中國建造努力邁向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磅礴之力,以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大國建造》第二季攝制團隊跨越10萬公里,歷時5個月,拍攝工程達39個,深度直擊建造一線現場,震撼呈現“中國建造”的澎湃脈動。該片延續第一季的拍攝風格,采用4K超高清拍攝,以航拍、高速攝影、水下攝影、360度全景、穿越機拍攝等技術手段,炫目呈現一座座超級工程的視覺奇觀,通過鏡頭帶領觀眾游走天南海北、萬里山河之間,沉浸式體驗建筑的宏偉和結構的精妙。

  百年工程終玉成,千秋重器耀古今。全球最大球體建筑——太陽酒店,擁有迄今世界最大實驗洞室的江門中微子實驗站,抽水蓄能領域占三項世界第一的句容抽水蓄能電站,世界海拔最高、運距最遠、最具建設挑戰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阿里藏中聯網,由白鶴灘等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共同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一系列代表性工程既是中國建造業轉型發展成果的濃縮和展現,也是大國建造享譽世界的靚麗名片。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大國建造》第二季全景式立體展現中國建造現代化轉型發展成果,揭秘中國速度、中國密度、中國精度等非凡維度,在案例的選取和表達上,聚焦特殊建造的新、奇、特,選取主題公園、會展中心、冬奧場館、中微子實驗站等特殊建筑,

  通過其背后的建造智慧彰顯創新、巧思和匠心;窺探地下空間的資源潛力,選取地下管廊、地下垃圾處理中心、地下洞石群掘進等地下空間工程,見證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利用;專注惠及偏遠地區“最后一公里”水、電、路等建造的攻堅時刻,助力鄉村振興,展現中國建造的責任與擔當;暢想綠色生態、智慧驅動的未來時代,選取智慧鋼廠、綠色電力、智慧建造等創新案例,凸顯中國建造背后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與未來趨勢。

  長虹跨越山海,瓊樓聳入云霄,默默奉獻的建設者是平凡的英雄。該片通過建設者的視角生動展現他們如何在堅守奉獻中,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克服前所未有的施工作業難題,完成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創造令人驚嘆不已的“世界之最”。如要在地下700米,開挖一個跨度50米的地下洞室,

  不能有一根柱子支撐;為保護母親河和二級飲用水源地,必須按照環保要求,修建一座無橋墩支撐的跨黃河大橋;如何將工業處理設施隱藏于美麗的公園之中;以及如何實現傳統能源的綠色革新,建造最高效、清潔的燃煤電廠等……《大國建造》第二季用鮮活、真實的記錄,致敬新時代數以億計的建設者,讓大國工匠精神在鋼筋水泥間熠熠生輝。

  《大國建造》第二季憑借超高的制作水準和極致的視聽體驗,生動展示了新時代十年眾多標志性工程與創新成果,抒寫了無數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所“筑”就的建造強國夢,從不同維度見證了中國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的轉變,用無比震撼的視聽之美向世界傳遞出“大國建造”的實力與自信。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4

  廈門新會展中心的施工現場,超強臺風逼近,200噸的異形“燕尾脊”正在緩慢滑移,與時間賽跑;

  淮安西游樂園里,工程師們用2萬個異形鋼結構網片支撐起81米高的全球最大假山,不容一絲一毫的誤差;

  柴達木盆地的頁巖油開采現場,如何防止油井的油、氣、水層互相串擾,這場能源開發的成敗在泥沙之間……

  大型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正在央視熱播。該紀錄片以“探尋工程奇跡”為主線,聚焦30多個工程項目,展現中國建造邁向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征程,及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

  從全球最大球體建筑太陽酒店,到擁有迄今世界最大實驗洞室的江門中微子實驗站,再到抽水蓄能領域占三項世界第一的句容抽水蓄能電站,這一系列代表性工程既是中國建造業轉型發展成果的濃縮和展現,也是大國建造享譽世界的靚麗名片。

  “除了這些帶有‘最’概念的超級工程,我們還重點呈現了與老百姓生活更接近的民生工程,以體現大國建造的民生溫度。”《大國建造》攝制團隊負責人向記者舉例,在廣西,巴馬縣城改造項目的總指揮胡萬君和團隊在7年時間里建設了23個民生工程。對于這個參與過沙鋼、寶鋼等重大工程建設的團隊來說,在巴馬修一條小路、建一所學校并沒有技術難度,“因為他們要挑戰的不是創造多少個‘最’,而是實實在在解決民生之需。”

  記者注意到,“中國建造的堅實底氣”在紀錄片中被多次提及,底氣何來?

  以水泥為例。“一般人很難想象,普普通通的水泥可以有這么多種形態,而‘千變萬化’的它正代表著我國基礎工業能力的不斷提升。”該負責人介紹,第一季故事里曾展現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是目前全世界最“纖細”的橋,為給橋梁減重,科研人員自主研發了抗彎拉性能高、強度大的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而在柴達木盆地的頁巖油開采中,油井水泥采用的是一井一方的定制專屬配方,“三峽牌”耐高溫油井水泥極大延長了油井的生產壽命。

  十年來,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在這些工程中,大到上百噸的鋼構件,小到一方水泥,上至幾百米高空,下達幾千米地底,都是建造實力的體現。

  跨越10萬公里、歷時5個月、走進30多個建造一線現場,最令攝制團隊感動的`,是建造者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國工匠精神。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在崇山峻嶺之間,他們在堅守奉獻中,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克服前所未有的施工作業難題,完成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創造令人驚嘆不已的建造奇跡。

  “正如紀錄片主題曲所唱——赤子的心,青山看見。”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5

  觀看《大國建造》第二季,給我的感覺可以歸納為四個字“振奮自豪”,這是中國人的驕傲,更是建造者們的自豪。作為新一代的祖國建設者,作為中國十七冶集團的建設者,

  我們也在不斷完善著祖國的基建藍圖,其中深入人心的是中國十七冶承建的“蘭州奧體中心”項目,它以花朵為主題,將敦煌飛天服飾中的飄帶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一條黃河串兩岸,絢麗之花耀華夏”的華麗場景,是一帶一路上極為重要的體育、文化對外展示交流平臺。

  作為十七冶交通分公司當涂濱江四期一組團項目工程部的一名技術員,在觀看《大國建造》第二季中展現出來的一件件超級精品工程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我所在項目是當地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總共建設有16棟高層住宅,以及4棟商業及配套服務樓,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整體功能,有效改善居民居住環境,促進民生福祉。作為技術員的我,將會以《大國建造》中的精品工程為標桿,以那些日夜奮戰,精雕細琢的建造者們為榜樣,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技術專業水平,攻堅克難突破技術瓶頸,秉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優質精品工程,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企業和國家的建造行業貢獻青年力量。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6

  11月2日,中國一冶鄲城洺河治理項目部組織員工集中收看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三集《民生之基》。

  該集記錄片講述了中冶人扛起民生擔當、修建融從高速的鮮活故事。融從高速是廣西柳州通往貴州的直達高速通道,也是融水元寶山旅游致富高速公路,高速隧道穿越天山山脈,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存在巖爆、涌水、軟巖大變形等不良地質。由于項目施工現場位于半山腰處,四周無水泥硬化路段,交通極其不便,且當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施工難度較大。該項目部精心管理,多次優化開挖方法,完善出洞方案,帶領項目全體建設者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破解各種難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把融從高速打造成行業標桿,為中冶集團隧道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完紀錄片后,鄲城項目部黨支部書記李朝陽表示,作為央企一員,他們將繼續不忘初心、不負使命、砥礪前行。該項目部員工紛紛表示,身為中冶的一員倍感光榮,他們將不負韶華,為圓滿完成公司的任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7

  看《大國重器》的時候是讓人激動和振奮的,很多自己不曾了解和接觸過的東西一一展現在面前,在了解這些大國重器的時候,也對身邊一些朋友的各個崗位和工作內容有了更多的了解。國之重器,展現了國家的實力和強大,也展現了一個個平凡崗位上的人民,在國家的領導和助力下,構筑了一個個大國重器。

  看到施工團隊時,想到了常年在國外跟進工程項目的高中同學,一個很努力的人,畢業后在北京安了家,但在北京的時間卻很少,朋友圈里的消息大多是在國外跟進項目或者去學習的內容。

  看到我們的大飛機時,想到了在南方航空做飛機維修的高中學弟,一個喜歡閱讀和文字的人,曾經我跟他說,工作不忙的時候可以寫一寫文字,他說,工作的時候要高度專注,不能做別的事情,飛機安全關系到幾百人的生命。容不得馬虎。

  第三集介紹了中國第一臺12噸輪式裝載機,看了非常自豪,這是我們廣西的柳工出品,趕緊給在柳工上班的學弟報喜,他告訴我,這個產品的其中一部分就是他設計的,還得了幾個發明專利。忍不住贊贊贊,雖然和他溝通交流比較多,但確實不知道他在做著這樣一件大國重器。

  看到新材料的介紹時,也總會想到在上海的高中同學,他所在的研究所,有時候要給軍工產品提供部件,他是重要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去年一年都聽說他各種忙,各種出差,我到上海時,也只能匆匆忙忙見一面。

  說到5G技術時,想到好幾個大學同學都奮戰在國內著名的通訊公司里,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掙錢養家糊口,也在為大國重器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這些每天切切實實在使用著的產品,逐漸構筑出了新時代下中的新的四大發明。

  大國重器,國家富強,民族興盛,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更多的可能性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成就自己的同時,也為建設國家出一份力。愿每一個人在這個大時代中,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能夠大展宏圖,大顯身手,奮斗出自己的一片天。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8

  通過觀看《大國建造》第六集匠心巧思篇,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坨山南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通過中交人的努力坐落在此,從中可以了解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賽道是世界上建造難度最高、生態修復最完善的高山賽道。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7條賽道,全長約10公里,這里將是中國第一,也是唯一一例符合國際競賽標準的高山滑雪賽道。這是做為一名中交人的驕傲,中交人的自豪。

  觀看影片后心潮澎湃,被這些偉大的超級工程深深震撼,它們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與人民能有更好的生活而被建造,也是我們國家科技發展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我們為之驕傲自豪,因為我們是中冶人。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9

  十分幸運參與到《大國建造》——烏東德水電站的拍攝和制作中,通過紀錄片的鏡頭講述中國水電三代人的追光之旅、筑夢之行和傳承之路。

  70年代初,爺爺和外公從丹江口電站舉家來到西陵峽口,成為葛洲壩的首批建設者。如今,作為“葛三代”的我,在烏東德、白鶴灘建設歷程中帶著使命的傳承,用筆尖、用鏡頭見證水電建設從人挑肩扛到技術升級,再到實現全過程智能筑壩的華麗蛻變,“水電”兩個字伴隨著我的成長,更是一份獨特的記憶。奔騰的金沙江畔“高峽出平湖”,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巍峨挺立,造就了世界最薄300米級雙曲拱壩和首座無縫智能大壩,其間傾注的不僅是每一名建設者的心血,更是他們一生的理想和追求。當高山峽谷間一顆顆水電明珠連點成線,當大城小家里的燈火溫暖寒夜,我們自豪在每一盞燈里留下了建設者的身影,在大國重器的建設歷程里留下了中國能建的印記。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10

  看完《大國建造》第二季,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國家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作為工程建設者,我無比自豪,自豪生于迅速崛起的盛世華夏,自豪參與了全球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技術難度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機組安裝。

  當一臺又一臺百萬千瓦機組順利投產發電,當一枚枚硬幣紋絲不動豎立于運轉速度107.1轉/分,整體高度超過50米,重量達8000噸機組蓋板時,作為一名親身經歷的建造者,感到無比的光榮。回望中國水電崛起之路,追夢是不變的主題。從“萬里長江第一壩”到“高峽出平湖”,從70萬千瓦機組到100萬千瓦機組,每一次挑戰極限,中國能建都不曾缺席。愿我們永遠都有逢山開路的智慧,遇水搭橋的勇氣,一往無前,永不懈怠,朝著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邁進!

  大國建造觀后感 篇11

  最近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大國建造》,以“探尋工程奇跡”為主線,選擇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和工程,描繪了中國能建建設大國重器、奉獻精品工程的硬核實力,講述了建設者勇于創新、勇攀高峰的感人故事,作為瑪爾擋水電站現場管理人員的我,感觸頗多。

  青海瑪爾擋水電站是黃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站。兩年來,中國能建葛洲壩二公司1000多名建設者,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精神,一泥一沙、一步一個腳印開鑿出48個洞室,開挖速度、質量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為實現瑪爾擋水電站投產發電目標跑出了“加速度”。還有兩年,瑪爾擋水電站首臺機組將投產發電,我會繼續帶領項目團隊攻堅克難,只為“能建人”在黃河九曲再寫新曲。

【大國建造觀后感】相關文章:

大國建造的觀后感(精選5篇)12-07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5篇)12-12

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6篇)12-12

大國建造的觀后感(通用12篇)12-09

大國建造觀后感范文(精選7篇)12-09

大國建造的觀后感(通用7篇)12-09

大國建造觀后感(通用10篇)12-07

觀看大國建造觀后感(精選36篇)12-15

大國建造的觀后感范文(精選14篇)12-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级AV片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