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觀后感

時間:2022-12-13 12:12:59 觀后感 我要投稿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1

  通過觀看雙減政策的講座視頻后,作為一名中學生家長感慨萬千。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后才能學會學習。“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責任心、主動性、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培養滲透。

  其次陪伴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桌,打掃家中的衛生,學習自己洗襪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為以后獨立生活打下基礎。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借“雙減”政策的東風,在學業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最后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和面向未來的人,讓教育回歸本真。這應該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實,學習習慣養成,那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也有了。讓孩子擁有珍貴的童年、燦爛的少年時光,不畏未來,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2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的講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愛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時為他的“五個一”構建和諧家校關系深有所感。

  一、愛心是所有教育藝術的源泉。

  楊老師對學生是深深愛著的,要不然他不會對班里兩位同學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徹。楊老師對學生的愛,換回來的也是學生對他深深的信任。構建和諧家校關系就有了基礎。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藝術就是愛心。

  二、別出心裁有方法。

  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無論是開學制作一份檔案,還是寫好一封書信,都是楊老師在工作中精心設計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受益無窮。作為班主任引導學生學會包容、感恩,引導家長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顆愛孩子的心。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學生、多學習理論,需要作為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養,繼續尋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3

  通過這次家庭教育公開課的學習,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從外觀上可以看到孩子們的作業在校內就能完成,與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其次假期補課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內觀上看孩子們參加文體活動、閱讀以及睡眠的時間增加了,學校課程教學也進行了改革,孩子們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健康發展才是國家、社會、家長和學校共同達成的目的。

  其次,通過學習讓我真切地體會到家校協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對“雙減”后的焦慮,讓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義,作為家長要尊重并充分發揮孩子獨特的潛質,對孩子的評價不能太過單一,不要拿別人的孩子當榜樣,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孩子的負向評價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家長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給孩子,與孩子交流時要換位思考,要民主、協商、平等的溝通,家長要真正意識到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總之,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加充裕,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家長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協同。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4

  如何開展家庭教育,如何高效的實現家、校共同教育?帶著迷茫與疑問,認真觀看了《第五屆新家庭教育文化節云上大會》,感觸很深,也找到了答案。

  曾經以為是孩子的問題才造成了家長的焦慮,聽完陳默老師《“雙減”之下父母如何應對》的演講,認識到是家長自己的焦慮、虛榮、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才導致孩子們缺乏學習、探索的興趣和糟糕的親子關系,讓父母無法為孩子們充滿樂趣的主動學習和良好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陳默老師的演講告訴我們要放下焦慮,回歸到父母該有的樣子,從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開始,多關注孩子的日常起居,不要三句話不離成績考試,靜心的多陪伴孩子成長,陪孩子運動閱讀,以身作則做好道德榜樣,帶領孩子們在生活勞動中積累智力和社會經驗,讓孩子擁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這是一場優質的教育思想碰撞,給予我們的啟迪是深刻的,當然關鍵還是在思考后的落實和執行,我們應該慶幸遇上“雙減”政策,也要借著“雙減”的東風,引導出一場持續的良好教育和美好成長!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集合5

  “雙減”政策實行以來,讓孩子們的學業負擔減輕了不少,在家的時間也充裕了,該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時間呢?視頻中老師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

  一、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學習和生活。

  陪伴不僅僅是孩子學習時在一旁的陪同,只關注課內的學習內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談心,及時堂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學會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學習教育理論,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增強,需要我們家長也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孩子一起成長。

  三、堅持體育鍛煉,磨煉孩子堅強的意志。

  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運動可以磨練意志,幫助孩子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在“雙減”后學業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我們要幫助孩子扎實、健康的成長,高效的學習,和諧的發展,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更高。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觀后感12-07

家校共育觀后感11-16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11-28

2022家校共育觀后感11-15

家校同心家校共育觀后感(精選9篇)11-08

家校共育觀后感(精選17篇)10-10

家校共育觀后感(精選10篇)12-06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精選5篇)11-15

2022年家校共育觀后感12-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 正在播放90少妇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