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范文1500字(通用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范文1500字(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1500字1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2022年的7月1日,我有幸以預備黨員的身份觀看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以此緬懷我們的先輩,學習他們作為共產黨員的優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影片背景取材于中越戰爭,反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士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的考驗,以及他們一心為國,以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為己任的高尚品質。影片以四個人物為主線----“梁三喜”、“靳開來”、“小北京”、“趙蒙生”,四個人物,四種性格,也代表四種不同的背景特征。
代表人物之“梁三喜”,梁三喜是本片中的主導人物,首先他在自己的崗位上以身作則,勤儉刻苦,他是連長,為了帶好隊伍,探親假一拖再延,錯過妻子生孩子做月子需要人照顧的關鍵時期,當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更是義無反顧帶頭殺上戰場,最終他為了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英年早逝,他給家人留下的唯一的“遺產”是一件軍大衣、一個撥浪鼓(那是對他不曾見面的初生兒的念想),另外他還留下了一張六百二十元的欠款單。留給妻子的書信中,除了表達對妻子的感激和歉意,更叮囑妻子萬一自己犧牲了,也要將欠款還上。接到三喜犧牲的噩耗,三喜的母親梁大娘和妻子玉秀千里迢迢趕到連隊,盡管給滿月孩子買奶粉的錢都沒有,她們還是用撫恤金和賣豬湊的錢堅持為三喜還清欠款。從三喜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光是他本人的光輝形象,他更影響著他的家人和他身邊的人。
代表人物之“靳開來”,靳開來是個個性鮮明的人,他心直口快,敢說敢做,或許在外人看來他粗俗沒太多文化,但他敢于提意見,這與黨員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要求是完全相符的。在戰爭面前,他更是表現英勇,臨戰前任命為副連長,他當仁不讓。在艱苦的環境里,戰士們干渴難耐,靳開來為了提高連隊戰斗力去砍甘蔗,被地雷炸死。但最后上級卻以他愛發牢騷、違反紀律砍甘蔗為由,沒有給他的家屬發軍功章。靳開來同志是好樣的,他代表的是那些正直的敢于向組織發表意見的群體,他的事件也反映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些不好的現象,給后世也是警醒的作用。
代表人物之“小北京”,小北京,直到他犧牲了,人們才知道原來他是雷師長的兒子。小北京的犧牲反映了三個問題,首當其沖的是他的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其次他代表的是高官子弟,大戰面前,雷師長卻把自己的獨子送上戰場,明知會有犧牲,他還是默默的這么做了,代表什么?人的生命價值都是一樣的,他不以領導自居,這和那些為了子女仕途利用職務之便到處走關系的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小北京的犧牲也源于當時彈藥的質量問題,在戰場上武器彈藥直接影響生命和戰機,這也折射出那個時代背景下,權利相爭的年代特征。
代表人物之“趙蒙生”,可以說趙蒙生是該片中的反面代表人物也是正面代表人物,說他是反面的代表,是因為他首先代表的是高級干部子弟中走后門的不正之風,但是經過戰爭的洗禮,戰友的警醒,他最終覺悟了,突破自我的劣根性,英勇抗敵,在戰爭中也做出了不俗的表現。后期更是受三喜家屬,靳開來事件,小北京的影響,受到深深的震撼,果敢堅決的留在了連隊。
其實影片的主體形象大多是些小人物,梁三喜、靳開來、梁大娘、小北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們都愛自己的家,愛生活,盡管他們生活得并不富足,但他們始終將國家的榮辱興衰放在第一位,在國家需要時,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一切,正所謂位卑未敢忘憂國,在他們身上體現了人民愛國主義的崇高情懷。
而作為當代的我們,不用承擔戰爭帶來的悲歡離合,我們無比幸福,更應該發揮好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勤儉節約,樂于助人。影響帶領身邊的人,為身邊的人,真正發揮一個共產黨員風范。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1500字2
近日,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了《高山下的花環》這部優秀的影片。它使我百感交集,倍受啟發和教育。影片中那些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久久地感染著我,震撼著我,教育著我,催我奮發上進。其中,戰士薛凱華給我留下的印象尤為深刻。‘有句名言說:“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土兵。”誠然,絕非所有的士兵都能成為將軍。而我們最可愛的戰士薛凱華卻一心想要成為真正的將軍和元帥。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追求與向往!這從他的遺書中,會使我們更清楚地領略到。他在遺書中這樣寫道:“舉目當今世界,眼花旺亂的現代物質文明對我們這一代青年驕子有何等的誘惑力啊!但是,花前月下沒有將軍的搖藍,卿卿我我中產生不出元帥的氣質。愛我中華的土兵,要想成為真正的將軍和元帥,應來自血與火的戰場上!”就是基于這種認識,他才離開了繁華的京都,拋棄了舒適安逸的生活,毅然堅定地奔赴了炮火連天的前線,用戰斗的實踐去實現他的未來的將軍和元帥之夢。但是,由于敵人無情的子彈,讓這個年僅二十歲的戰士,眨眼間告別了人生。當我看到最可愛的戰士薛凱華,為了追求正義,捍衛祖國神圣的領土,保衛人民的安定生活,滿,趙蒙生的父母都是部隊的高官,所以在那個時代他也算是富家子了,但他去前線當了指導員。把兒子送去是為了封個官嗎?不管因為什么,趙蒙生開始了前線指導員的艱苦生活。
軍隊里雖說吃住不如家里好,不過我覺得還可以接受。戰士們互相之間聊聊天、打打牌,有時還會看場電影,雖然訓練很辛苦,不過生活倒也富有情趣。
一天,本來平靜的軍隊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事。在豬食缸里,發現了當時的珍寶——“雪白的”饅頭!連長梁三喜嚴厲的語調中透出了前所未有的震驚和憤怒!那“雪白”二字,讓我也很生氣。誰把如此寶貴的糧食給扔了?!是趙蒙生。他吃慣了可口的飯菜,嫌棄前線無味的饅頭。我感到生氣的同時也感到慚愧,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飯菜不合口味就不吃了,米飯掉得滿地都是,比起艱苦歲月中前線的戰士們,我們嫌不好吃的菜就像他們的山珍海味一般,我們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趙蒙生似乎不這樣認為。戰爭即將打響,他確另有打算。他母親經常給他來信,他也總往市里打電話。我的.擔心被證實了,他母親那樣的高官,完全可以調走自己的兒子,讓他免受即將到來的戰爭之苦以及戰爭所帶來的生命危險,讓他富貴的做個后方官。趙蒙生要調走這一消息
趙蒙生似乎不這樣認為。戰爭即將打響,他確另有打算。他母親經常給他來信,他也總往市里打電話。我的擔心被證實了,他母親那樣的高官,完全可以調走自己的兒子,讓他免受即將到來的戰爭之苦以及戰爭所帶來的生命危險,讓他富貴的做個后方官。趙蒙生要調走這一消息一傳開,部隊的所有人都立即表示出了不滿,趙蒙生被所有人看不起。
但趙蒙生到底是個軍人,當他被羞辱時,他那種人性的尊嚴徹底爆發了,他向全連人大吼著宣布:“是英雄是狗熊,戰場上見!”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這時的趙蒙生,已經不再是那個懦弱的趙蒙生,而是一個英勇的趙蒙生了。副連長靳開來在砍甘蔗給大家解渴時犧牲了,連長梁三喜也中了敵人的槍,無數的戰友犧牲了。仇恨吞噬著他的心,他沖出去向敵人進攻,槍彈帶著他的決心飛了出去……
在死傷了無數人之后,他們終于勝利了!我百感交集,心中的悲壯與勝利的喜悅融成一滴淚,滴在我的心上。戰后,趙蒙生的母親叫兒子轉業回城,而他卻不肯回去,一直堅守在保衛我們偉大祖國的陣地上……
現在還不需要我們像電影中那樣去保衛祖國,那么,什么是愛國的體現呢?我想,是多植樹吧,綠化我們的祖國,讓它更美麗;是節約吧,減少資源的耗費,讓它擁有更豐厚的寶藏;或者,是做眼下最現實的,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祖國擁有更絢爛的明天。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1500字3
《高山下的花環》為我們廣大塑造了一群既保持著我們軍隊光榮傳統,又具有八十年代鮮明色彩的當代軍人和普通群眾的英雄形象,在矛盾、對比中寫出了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征。作者著力描寫的是九連連長梁三喜與指導員趙蒙生。他們兩個人一個是老區人民的兒子,一個是將軍的后代,歷史使他們曾經生活在一起。吮著同一個山村的奶汁長大,但是曲折而復雜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在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遭遇之后又走上了共同的戰斗道路。在緊張、艱苦的備戰時刻,帶著“曲線調動”的目的來到九連當指導員的趙蒙生,既經受不住連隊摸爬滾打的訓練之苦,也吃不消連隊單調簡樸的生活之苦,完全陷入了個人主義的泥坑不能自拔。而出生在沂蒙山區老根據地的農家子弟粱三喜是個忠于職守、帶兵嚴格的連長。他寬厚通達、質樸剛毅。面對新任指導員趙蒙生心神不寧、不負責任的表現,他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擔,決心有一次放棄回家探親的機會。當他得知趙蒙生在臨戰前夕拿到調令,要臨陣逃脫時,他怒不可遏,破例訓斥了趙蒙生一頓。在他的身上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本色,為了給爹爹治病,他負債累累,一聲不響;他唯一的“財產”就是一件用塑料袋裝著的新軍大衣,這是他為自己萬一犧牲后留給妻子改嫁用的“禮物”為報效祖國和人民,他立下以身殉國的誓言。戰場上,他身先士卒、英勇奮戰,最后為掩護戰友而壯烈犧牲。在他犧牲之后,留下的欠賬單和遺書交代了兩件事:“人死帳不能死”,要家人用撫恤金還清債務;希望妻子韓玉秀改嫁。對國家沒有提出任何一點的要求。這些細節的描寫,把梁三喜高潔的情操、傳統的美德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一種令人蕩氣回腸的陽剛之氣,也是一種民族志氣。他的梁大娘和妻子韓玉秀是兩個感人至深的婦女的形象。當她們得知梁三喜犧牲后,到前線奔喪,未來節省路費,婆媳兩人竟然徒步走到軍營;在處理兒子的后事時,這位偉大的母親恪守兒子的遺言,一次償還了親人生前欠下的債務;生活艱難卻拒絕一切的饋贈。表現出了老區人民克己奉公、深明大義的崇高品德,也進一步地拓展了作品“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主題。
雖然是再次翻看這本書,但是每每都被這些細節感動得熱淚盈眶,仿佛自身回到了那真實的現場,又由此生發開許多的感慨和想法。當看到連長梁三喜那封遺書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來。你聽他說:“秀:我除了給你留下一張帳單外,沒有任何遺產留給你。幾身軍裝,摸爬滾打全破舊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聽他說:“人窮志不能短。再說我們的國家也不富,我們應多想想國家的難處!”都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這封家書,價值何止萬金?一個老區人民的優秀子弟,一個鐵骨錚錚的好戰士,他難道不懂得生活的享受,他難道不懂得生命的可愛,他難道不懂得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珍愛自己的家庭嗎?……但是當他把祖國的利益放在首位時,就毅然放棄了許多人舍不得放棄的東西。在和平年代也有無數的英雄。在2008年那場突然來臨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也看到了我們中國人子弟兵在災難面前不顧一切,英勇奮戰的熱血場景;也看到中國人民是如何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如何團結一致重建家園的感人畫面,真的,他們無愧是時代英雄。
同時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看到了中國運動員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淚水,讓那一面面承載著所有中國人驕傲、自豪與夢想的五星紅旗,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是運動員們通過他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永爭第一,讓我們挺起胸脯告訴世界:我們中國是富饒而強大的!他們也無愧是時代的英雄。
無論是作品中的英雄還是現實中的英雄,他們的事跡應該給我們任何一個國人都以鼓舞,都以力量,教我們奮發,催我們上進,使我們懂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秉承他們的優良品德和傳統,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在廣大的教育長線上作出應有的貢獻,做一名無愧于國家和人民的“英雄”。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1500字4
第一次讀到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文學作品,思緒萬千。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38年前的今天他們勇敢的走向那場異常慘烈的戰場,38年后今天的我們決不能忘記!小故事,大長情。或許是因為作品寫出了那些平凡的人有著不平凡而偉大的心靈。作品中趙蒙生和梁三喜是一正一反的雙主人公,冥冥中自有天意,他們就是年幼時的大貓和小貓,是喝過梁大媽母乳長大的。這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當年也是喝著某位奶奶的母乳長大的。爸爸始終把這份恩情銘記于心,在這位奶奶去世時,還去掛孝,算是還了這一份哺育之情了。作品中的梁大媽的這份樸實農民所持有的這份自尊讓我潸然淚下。吃飯時把隨身攜帶的黑片片瓣碎吃了,奶奶那一輩的人真的是一點糧食都不肯浪費的。哪怕是谷糠糠饅頭屑都要用筷子捻起來吃的干干凈凈。幸好我也保留了這一傳統美德,吃飯時絕不浪費。梁大娘戰爭年代已經為革命獻出了第一個兒子,才12歲的娃娃,二兒子和丈夫也在“xx”中死去,但她還是堅強的支撐起了這個家,把唯一的兒子交給部隊。為了償還兒子欠下的債,她拿出全部的撫恤金550元還不夠。為了省下一點車票錢,竟和兒媳抱著出生3個月的盼盼翻山越嶺走了4天。他們太平凡了,他們在艱難的生活中掙扎著,然而他們的心靈卻是那樣崇高,那樣圣潔。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合格的老黨員,不愧是天下所有人的母親。小說對讀者所具有的震撼力量和凈化力量,主要來源于此。從平凡中寫出偉大,是小說的一大成功。又讓我想到我奶奶,從小是奶奶帶大的,想起來格外懷念。爺爺在爸爸12歲時就去世了,奶奶一個人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拉扯大四個姑姑和我爸,真是不容易。這些年,長大了知道了一些事情,大姑并非奶奶親生,但是真的比親生的還親。奶奶88歲的高齡了,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大姑也65歲了,依舊親力親為,端屎端尿的伺候奶奶。可是奶奶嘴里說胡話,不認識大姑了。嘴里老是叫喚著我這個孫子。大概是奶奶真的想我了。在這個社會是摸爬打滾,已經三年多沒見奶奶了。啊!奶奶,我想你了。
雷軍長,這一光輝人物形象,在戰爭動員大會上的罵娘,甩帽,痛斥走后門的怒發沖冠,以及知道兒子小北京犧牲后的那種萬分悲痛讓人記憶猶新,一個標準的軍禮敬個您。您不僅是一個偉大的鐵血軍人,更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小北京的遺言,想想,熱血澎湃。年輕的生命,和我們一樣。在那個年代,義無反顧的殺上戰場,面對犧牲,沒有皺一下眉頭。是你們這千千萬萬的犧牲,保全了現在的和平,我們要緬懷戰爭,珍惜和平。致敬英烈,萬古流芳。對越反擊戰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我知道,真實的戰況遠比這慘烈萬分。
男孩總是可以在戰爭中成長為男人,硝煙總是可以把戰士打磨的更加堅強,年輕的棱角總會被炮口的暴風抹去,這同樣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趙蒙生經過戰爭的洗禮從高級干部子弟蛻變成一個合格的指導員,梁三喜犧牲了,他喚醒了蒙蔽在趙蒙生心里的怯懦,罪惡,讓他成長起來。造物主啊,總是這樣讓人琢磨不透。他們應該是很好很好的兄弟。我想起了我哥,哎!我想,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也會把我錘煉成金剛不壞之身。
作品寫出了一個光榮與夢想尚存的年代。而在我看來,痛心,猶似累累墳塋,有些不知究竟殉了什么的味道!是反思,通過梁二喜、梁大爺,寫出“xx”中沂蒙山鄉村生活的某些側面;通過致雷凱華于死命的兩發臭彈,寫出“xx”中軍工廠的生產狀況。我們不能遺忘xx所帶來的災難,更不能讓災難再次重演。在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勵精圖治之下,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煥然一新。希望還是那個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1500字5
今天看了《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感受很深。高山下的花環直接指向是烈士墓前用于祭奠的花環,引申喻義則歌頌了衛國將士們甘灑熱血、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這是一部老電影講的是1979年的中越自衛還擊戰爭。在我看這部影片前我并不知道還有這個戰爭。當我看到1979年時我腦子里就閃過一個想法——那時的中國不都和平了嗎?怎么還會有戰爭?但的確有戰爭。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這場戰爭中有8千多名中國軍人捐軀疆場,2萬多名中國軍人英勇負傷。中越邊境的山岳叢林中,灑滿了斑斑的英雄血。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
主要人物:
連長梁三喜來自軍事老區山東沂蒙山,他是一位敢于沖鋒向前,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他人窮志不窮。他有一位賢惠,溫柔,善良的妻子玉秀,一個可愛的女兒盼盼還有一位年邁的母親。
“優秀的射手”靳開來性格大大咧咧,幽默風趣。他敢于說真話,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作斗爭。他有一位勤勞賢惠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兒子。他的夢想就是能夠和老婆孩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愛好攝影的趙蒙生指導員,是高級干部家的子弟。下連隊就為了能夠調到軍隊里。但慢慢的他也改變了。
內容:
開始時連隊里很是一片安寧,戰士們會正常訓練,種植莊稼,做一些基本的娛樂,看電影啊什么的。連長本是請了回家探親的假,但為了讓指導員能夠了解連隊的情況,連長一直沒有回家。等到準備回家的時候,不曾想戰爭開始了。戰士們都要去戰場了,但是趙蒙生的母親想要將她的兒子調離到后方,給軍長打了電話,但軍長并沒有聽從,反而去了前線在大會上批評了這種作風。自此趙蒙生徹底的安下心來與戰士們一同抗敵,但最后連長和靳開來都犧牲了。
我聽說每一位軍人衣柜里都會有一封遺書。 連長為保護指導員而犧牲。他在上戰場之前就寫好了遺書。他還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但他已經為孩子取好了名字——盼盼,意思是能盼個好日子。連長人窮志不窮,在他犧牲前就把欠下的賬單給自己的妻子寄回去,說自己犧牲后會有五百五十元的撫恤金,然后在把家里的豬賣掉就差不多湊齊六百二十元了。妻子和母親來連里領取連長的遺物的路上為了省錢下了火車就一路走了去,路上買面只買一份。讓我動容的事母親的偉大。母親有三個兒子,但是最終三個兒子都沒了。母親說得很坦然,可能她已經習慣了吧。她說“人活百歲都是一死,為什么不死的壯烈。”我感覺母親真的很偉大!妻子也很賢惠善良,她在他的墳前對他說她會照顧好母親 ,將盼盼養大成人。殊不知那時她才24歲。
靳開來因為愛說實話敢于反抗,受到了一些人的不滿,連隊一直提拔他做副連長總是不成。但在戰爭開始之際他被升為了副連長。他很愛他的妻子嘴上說妻子怎么樣,但心里真的是愛。他想要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但是在連隊缺水的情況下,去砍甘蔗不小心踩到了地雷,犧牲了。但最后慰問家屬的時候他卻沒有任何獎章,理由是愛發牢騷,違反紀律。
趙蒙生本是一心想調離連隊,但是經過戰爭之后,他慢慢的成熟了。顧得了大局了,他把自己喜愛的相機賣掉想幫連長還欠款,他會給盼盼買奶粉。他慢慢成長了起來。
這里面還有一位想成為元帥的人叫北京。在他加入軍隊時沒有人知道他是誰,直到犧牲后才知道他是雷軍長的兒子叫——雷凱華。所有人都震驚了。軍長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可見軍長的愛國,舍小家為大家。連長的母親對軍長說國家有你們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好。
是呀,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中國,總是被他們當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我們向他們致敬!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01-20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12-20
淚水澆灌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03-16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精選5篇)12-20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精選15篇)12-20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通用15篇)07-13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范文(精選10篇)12-19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通用6篇)12-19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觀后感(通用15篇)12-20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觀后感(通用12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