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公益大講堂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益大講堂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益大講堂觀后感1
今天上午收看了王琨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節目,主要闡述了影響孩子一生的三大教育,家長給予孩子的五大力量,以及如何喚醒孩子的六種觀念。講座圍繞著家長與孩子的關系,聯系生活實例,貫穿古今中外,內容深入淺出,在家庭教育層面為大家傳道授業解惑,也使我們家長受益良多。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榜樣的力量不容小覷,在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引導上舉足輕重。自古以來,父母普遍對孩子持有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大多懷揣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標。但試以反問,父母是否達到了孩子的`期望呢?孩子為何會從兒時的崇拜父母演變為青春期的逆反父母呢?自己是一個好榜樣嗎?這些問題直逼內心、句句入骨,讓我對“榜樣”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更體會到了父母作為“榜樣”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身為一名高一學生的家長,高中三年是一段特殊卻又精彩、艱難卻又重要的人生旅途,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共同成長、共同成就。一方面,我們要爭做好榜樣。“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全家的功課,在周末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讀讀經典名著,看看中外史書,學學專業知識,提供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給予孩子內生的學習動力。在雙減政策和高考改革背景下,學生內卷、家長雞娃應成為過去式,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已不是素質教育的口號,我們家長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踐行落實,做到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好好學習、強身健體,溫和謙卑、循循善誘,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另一方面,我們要尋找好榜樣。歷史上與生活中不乏值得尊敬與崇尚的好榜樣,偉大的開國元首、抗疫的醫護人員、英勇的消防官兵以及辛勤的農場園丁等。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勞動教育獨特的育人價值可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私以為為孩子樹立勞動的榜樣十分關鍵,這也是在學校教育中無法涉及的,我們應在家中教育引導孩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公益大講堂觀后感2
孩子是天真純潔的,孩子的大腦發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遺傳作用外,還與孩子幼兒時期的生活體驗有很大關系。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認識到做出貢獻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成不了家長說的哪種人物,就會有沮喪和自悲感,嚴重影響孩子進取求知的信心。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就從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分享一些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1、創造逆境,磨礪孩子的毅力
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可以制造一些挫折,考驗孩子的毅力。
2、讓孩子從克服小困難開始
對孩子的要求要嚴,讓孩子克服困難,逐漸加大,而且必須堅持到底,直到有效為止。
3、發揮榜樣的作用,啟發自我鍛煉
根據孩子的.特點,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電影,參加烈士紀念館,閱讀書籍等,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啟發自我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
4、愛和嚴結合
正確的愛孩子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礎。父母要恰當的愛孩子,必須將愛和嚴格統一起來。父母在行為品質方面嚴格要求孩子,孩子當然會苦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于他們培養良好性格。怕孩子吃苦,過于遷就孩子,可能造成日、他們的任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吃不了苦。事實上,孩子將來幸福與否,更受其性格的影響。
5、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格的核心。理想是通過父母、老師、社會的啟發引導,在孩子的內心逐漸形成的一種自覺追求,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規定目標,確定理想,并強加給他們。孩子單純而幼稚,他們常常會因為讀了一篇令其感動不己的文章而想長大了當作家,因參觀了自然博物館而想當科學家,也可能因為遇到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便立志自己長大以后也要當老師。對孩子這些想法不要輕易否定,要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的雄心壯志,隨著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孩子不同優勢的顯現,再把他們逐步引向適當的方向。
6、注意從日常小事培養
滴水見太陽。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講大道理事不夠的,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公益大講堂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觀后感05-11
暑期平安大講堂觀后感12-01
學生大講堂觀后感03-23
廣西暑期平安大講堂觀后感01-30
暑假平安大講堂的觀后感通用10-31
家庭教育大講堂觀后感12-22
暑期平安大講堂觀后感4篇03-16
《家校共育大講堂》觀后感04-14
心理健康大講堂直播觀后感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