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故宮作文600字合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宮作文600字 篇1
自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走紅網絡后,不少年輕人開始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并且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對于傳統文化不受重視,崇洋外的態度普遍存在的今天,這個現象無疑是令人歡喜的。畢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面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亦要去繼承與弘揚。
作為梅派的傳承人物,梅葆玖,八十多歲的高齡依舊登臺演出且扮相不倒,身段不倒。面對傳承梅派,傳承京劇的巨大的艱難的任務,他積極開辦梅派藝術班,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名家京劇會演,繼承中創新,將京劇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傳承了京劇文化,正是由于梅葆玖對京劇的創新與發展,才使京劇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使我們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繼承與發展。
另一方面,百年老店取洋名的事情又帶給我們思考。“天津狗不理”將自己的百年老店的英文名字從漢語拼音的“gobuli”改為“gobelieve”,譯為“去誠信的地方”。“狗不理”的洋名經公布就引起了社會上的爭議。有人認為很有創意,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使之融入全球化,也有人認為此舉喪失了“狗不理”原本的文化含義,是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是“崇洋外”的心理在作崇。對此,我認為老字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起洋名要體現文化特色,這樣的行為是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長此以往,老店也會失去原有的歷史特色。
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思考,現階段出現的扎堆去故宮修文物甚至去故宮掃地的現象到底是一種熱愛傳統文化想繼承傳統的行為,還是一種跟風從眾的心理。若是人們真的認識到了傳統文物之美,想要去學習傳承,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只是隨大流,一時興起,那毫無意義。
因此,在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我們要喜,因為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想為之作貢獻,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能只是三分鐘熱度。
《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愿大家能夠保持住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將其發揚光大。
故宮作文600字 篇2
北京故宮,是我們一家向往的地方。這個寒假,我們終于如愿以償。
那天,我們來到北京故宮。這古老的宮殿在白雪的覆蓋下銀裝素裹,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我們從端門走進了北京故宮,走過午門,我突然感覺在哪兒聽到過“午門”一詞?爸爸當起了導游,他笑著對我說:“當初,皇宮內有人犯了罪,皇帝就說‘午時三刻,推出午門外,斬立決!’午門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緊接著,我們穿過太和門,來到太和殿。介紹牌上寫到:太和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殿中有72根大柱子,其中6根是鍍金的,上面有金龍盤繞。看到這里,爸爸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自言自語道:“6根鍍金,那值多少錢呀!”說完后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我透過欄桿往大殿里瞧,呵!我才明白什么叫金碧輝煌!皇帝的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檀香木做的,顯得富麗堂皇。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上朝前休息的地方。讓人驚嘆的是中和殿后的一塊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刻的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和騰云駕霧的飛龍,絕對是鴻篇巨制啊!
我看著看著,覺得奇怪,這么大一塊石頭,古代又沒有拖車,那怎么運到這兒來的呢?原來,在冬天,古人們往路上澆水,路變成了冰道后,人們才把石頭拖到北京故宮的。僅運這一塊石頭就用了1萬多人力。
這次參觀北京故宮的收獲真大。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國那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故宮作文600字 篇3
如今已是科技發達的21世紀,但是在中國的這片海黃土地上無處不在存在著古老的文明。在我家鄉——沈陽,就有一座充滿滿族氣息的皇宮。有一天我見到了這座宏偉的皇宮。 在我和媽媽沒到站之前,媽媽向我介紹:“沈陽故宮又叫做盛京故宮、后金故宮。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曾在這座故宮里住過。”
我插嘴問:“那我坐坐龍椅可以嗎?”“當然……不可以,”媽媽說,“你想當歷史上第二個武則天啊!”切,不稀罕。 終于到站了。我們到了故宮的后門,由向導領我們參觀。我們走進故宮,首先看見了一棵槐樹。這跟槐樹根基粗大,枝葉繁茂,陽光從翠綠的樹葉投下斑斑樹影。我好奇的繞槐樹一圈一圈地看。向導說道:“明朝末年崇楨皇帝曾吊死在這棵槐樹上。”聽了這句話,我連忙跳到離槐樹2米遠的地方。這一舉動惹得游人哈哈大笑。我頓時紅了臉,發誓再也不好奇地做事了。
然后我們跟著導游繼續走,繞過御花園我們到達了坤寧宮。導游詳細介紹,說:“坤寧宮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曾兩次失火。坤寧宮坐北向南,面闊連廊九間,進深三間。明代時是皇后的寢宮。清朝時康熙、同治、光緒三位皇帝曾用過坤寧宮作為洞房,但在雍正皇帝然后坤寧宮改作為祭神的場所……”導游還在講解,但我已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了。這里環境優雅,到處翠綠,隨處可見的小花苞。想必待到百花盛開之時,風景將會都么迷人啊!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和殿。因為要保護文物,所以不能讓游客參觀。我站在太和殿前往里瞧,只見太和殿上方掛著一塊匾,匾上寫著“光明正大”四個大字。這四字渾厚有力,而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在太和殿前有很多柱子,每個柱子上都雕刻著龍。每條龍都纏繞在柱子上,有種欲一起騰飛的氣勢。
很快故宮主要建筑參觀完了。在這幾個小時里我領悟到了古老的中國文明,也感悟到如今科技的飛速發展,愿祖國的科技更上一層樓。
故宮作文600字 篇4
在這個喜慶歡樂的春節期間,我有幸乘坐飛機飛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首都北京。
在北京,我深深感受到它的繁華,許多重要的國家行政機關也坐落在此。當走過這些地方,無不感嘆它們的威嚴和肅穆。北京的景點也不少,因為時間有限,此行我只去了水立方,鳥巢,八達嶺長城,天安門、頤和園和故宮。游覽故宮,讓我深深感受到什么是世界最大的宮殿之一。
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里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筑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故宮傳說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每一間都大不相同,用處也不同,有上早朝用的,有睡覺用的,有吃飯用的,每一間的命名也不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太后的乾清宮。乾清宮分為三個大殿,分別是一個大殿和兩個偏殿。正殿里的設施十分合理,床設在偏殿的屏風下,對面有一個窗戶,冬暖夏涼,可見設計宮殿的人觀察多么細致用心。在太后曾居住過的殿中,許多珍貴的文物,有青花瓷瓶,雕龍玉壺,翡翠玉器等,看的我目不暇接,心中感嘆中國藝術之精,之細,之美!
游覽故宮及其他北京名勝,使我眼界開闊,驚嘆不已,不虛此行。
故宮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我和媽媽乘坐火車去北京游玩,一路上,我人雖然還沒到那里,可是心卻早已飛到了那里。
下了火車,我們先乘坐地鐵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可真大,中央聳立著莊嚴的國旗,像一位挺拔威嚴的士兵,堅定地“站”在那兒。我還看到了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我們在那里合影留念。然后從天安門進入了故宮游覽,一進入故宮,我就被它的氣勢所震撼,從講解器中我了解到了故宮是世界五大宮之一,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
順著故宮的中線走過金水橋來到了三大著名的宮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分別是古代皇帝上朝和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整個大殿共用72根巨大的柱子支撐起沉重的屋頂,正中有6根兩人合抱、高近13米的蟠龍金柱,華麗莊重。
隨后我們又走進了內宮,參觀了皇帝和皇后的寢宮——乾清宮和坤寧宮。跟隨著講解器我們又來到了御花園,媽媽說這是皇帝和皇帝的家人休息和游玩的地方。御花園內有假山,松柏和古樸別致的萬春亭,景色真是美麗極了!然后我們又參觀也一些偏殿,故宮可真大呀,怎么走也走不完呀!也不知有多少個宮和殿,故宮內每一處建筑都讓我驚嘆不已。走出故宮,我們來到了對面的景山公園,站在山頂上看故宮全貌,紅墻黃瓦,真是雄偉壯觀!
下午,我們又乘車來到了南鑼鼓巷,逛老北京胡同,了解胡同文化,還在什剎海滑冰,感受北京冬日的樂趣!
不知不覺,天黑了,我的肚子也開始打內戰了,我和媽媽來到了著名的王府井小吃一條街品嘗那里的美食。今天真是既開心又充實的一天!
故宮作文600字 篇6
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終于來到了故宮鐘表館。
沒想到鐘表館售票處前還排著這么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忍不住想打退堂鼓。可是,都說鐘表館是故宮的精華所在,怎么能輕易放棄呢?這時,爸爸不緊不慢地說,我們已經預約好了,不用排隊,直接進去吧。哈哈,科技真是神奇的武器啊!
一進入鐘表館的大門,我就被眼前的龐然大物鎮住了。這是整整一座閣樓,有4人高,2人伸開手那么寬。閣樓有2層飛檐,正面是3開間,正中間依次往下擺著5個銅缸,有方有圓。最底下的圓形銅缸蓋子上有一個抱著箭的小銅人。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來,這是我國最早的計時器之一,名“銅壺滴漏”。正面三個敞口斂底方壺總稱“播水壺”,自上而下依次為“日天壺”、“夜天壺”、“平水壺”。平水壺后面下側有分水壺,前面的圓筒為“受水壺”,壺蓋上的小銅人抱著的箭桿上刻著十二時辰。小銅人坐在小船上,水依次從最上面的銅壺往下流,小船隨著往上浮,顯示的刻度就是時間。古代人為了知道時間,真是費了很多心思。
再往里走,有一個鐘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是一座機械鐘,鐘的底部是一只銅質鍍金的大公雞,雞的兩旁還有兩棵樹,樹頂上有一座精致絕倫的宮殿。乍一看還以為就是一個藝術品擺設,要仔細看才能發現宮殿的頂上還鑲嵌著一個硬幣大小的表盤。這到底是裝飾物還是鐘呢?
往前走,沿著鐘表館的墻壁,展示柜里陳列著無數精美的鐘表。有的是皇宮里的能工巧匠自己做的,有的是大臣們送給皇帝的,也有的是從國外買來的。制作材料也各不相同,有木頭,有金屬,也有陶瓷。不論是哪個鐘,都鑲嵌著珠寶,雕飾著繁復的花紋。最大的特點,是都用上了機械的原理,不再需要依靠水力,或者靠太陽的照射,精確度有了大幅提高。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下午2點鐘。大家都沉浸在精美的鐘表藝術之中,到出了鐘表館,才一個個覺得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了。趕緊找地方吃飯去,把鐘表館的美好記憶留在了腦海里。
【【精華】故宮作文600字合集6篇】相關文章:
【精華】故宮作文300字合集4篇01-20
【精華】故宮作文600字合集六篇01-20
【精華】寫北京故宮作文合集八篇01-17
【精華】故宮作文400字合集6篇01-15
【精華】寫北京故宮作文合集9篇01-14
【精華】故宮作文300字合集8篇01-13
【精華】故宮作文400字合集八篇01-11
【精華】故宮作文300字合集九篇01-10
【精華】故宮作文600字合集四篇01-08
【精華】北京的故宮作文合集六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