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故宮游記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宮游記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故宮游記作文1
眾所周知,古時候所謂的天子的居所是如何的,而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這個華貴的地方故宮。
來到大門口,導游就開始介紹。故宮又名紫禁城城,這里一共有八千多個房間,聽到這個數字,很多同學都震驚了一下。故宮的大門前的橋就有了規矩,中間的橋只有皇上、皇后、狀元才能走,皇后還是只有在大婚時才能走一次,這座橋兩側的兩座橋則是皇親國戚走的,而最外側的兩座橋是三品以上的高官走的。而我們走的是皇親國戚走的那座橋。一共有五座橋,這也說明了皇上乃九五之尊。當然這只是這諾大紫禁城中小小的一部分,這里所有的建筑都十分精致,盡管經過了歷史的遷演,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這里往日的輝煌,但可惜不能夠親眼見證這紫禁城的鼎盛時期。
從進入大門的那一刻起,我與朋友便牽著對方的手,打著一把傘,共同在這一片陰影下行走。一路都是走著的,人很多,導致原本就炎熱的天氣變得更加沉悶,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雖然我們真的很累、很熱,但看見對方,就仿佛有了力量,就這樣,我們互相鼓勵、幫忙,互相扶持,邊談笑,邊觀賞、傾聽,了解屬于這里的故事。這里的每一個宮殿都是如此壯麗雄偉,每個都有它自己的用處,最吸引我的,是那房頂上的小獅子,它們個個形態不同,不過相同的是,它們每一個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木工把小獅子的神態活靈活現的表現了出來,使它們看起來充滿了靈氣。看到屬于后宮的殿宇時,不禁感慨萬分,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的皇上一輩子擁有多少女子?她們將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這寂寥的后宮,縱使這建筑華麗無比,縱使她們的身份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可是,有誰能知道她們在這深宮大院里勾心斗角還得不到一絲垂憐的寂寞,又有誰知道佳人們在夢中落下的淚有幾顆?帝王將自己的權利用到極致,也最是冷酷無情。
我們不斷地向前行著,終是走出了這綺麗的殿堂,告別了這里。
故宮游記作文2
星期天,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故宮博物院。
進了午門,就是太和門,太和門前還有金水橋。太和門在明朝,特別是明朝前朝的時候,是皇帝和大臣們討論,處理國家大事,也就是上早朝的地方。所以,太和門的地位還是相當重要的。
穿過太和門,望見了太和殿,簡單的說,太和殿是皇帝權力的象征,是舉行最高級別的儀式和大典的地方。
三層石臺上共有18個銅香爐,象征著清朝的18個行省,龜、鶴在傳說中都是長壽的動物,在太和殿兩邊擺上龜、鶴,象征著國運永昌。每當大典時,就在龜、鶴的肚子里和香爐里加上香料,然后點燃,于是龜嘴,鶴嘴和香爐一起散出縷縷青煙,使太和殿顯得更加神秘、莊嚴。太和殿東西兩邊分別是日晷和嘉量,在等級最高的太和殿兩邊擺上他們,表明皇帝有規定時間和計量的權力,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太和殿地面鋪著磚,是一種亮亮的帶有一點墨綠色的方磚。那么,它是怎么燒制的呢?首先是選土,工匠們將泥用水浸透,再反復摔打,讓它變得結實,這道工序叫練泥。泥練好后,裝入模具,還要進一步踩實,才能制成磚坯。剛制成的磚坯還不能放入窯中,需慢慢地陰干,再入窯燒制。一燒就是130天,燒出磚,還要用桐浸泡49天。經過這么復雜的工藝燒成的磚,還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才能使用。
鋪磚也很講究。據記載,一個瓦工加兩名壯工,每天只能墁5塊磚。太和殿共鋪磚4178塊,整個紫禁城用了10萬多塊!你能算出這一項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又是一筆多么大的費用嗎!?
后來我們又參觀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宮殿,我在感嘆故宮的雄偉之余,不禁讓我聯想到:這中間既包含著工匠們多少的汗水、淚水和鮮血,也包含著他們多少的聰明和才智!
故宮游記作文3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聽導游說:“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我調查了故宮的全景圖,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余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明清兩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里。1924年北京政變后,被廢黜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后,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的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我了解了祖國的文化,了解了歷史。今我還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只有這樣,我才能了解中國,長大為我的祖國做出最大的貢獻!!
故宮游記作文4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又一次來到故宮博物院,參加《小皇帝的一天》一日營的活動。老師發給我們統一的白上衣,胸前印著“I故宮”的圖案,我們排著隊從午門走進了故宮。
我們先經過太和門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大殿,是舉行最高級別儀式和大典的地方。老師告訴我,故宮宮殿的屋檐上有許多小獸,我觀察到太和殿的屋檐上小獸最多。你們猜太和殿的屋檐上有多少只銷售嗎?我來告訴你們吧!答案是十只小獸。這十只小獸的順序是龍,鳳,獅子,海馬(就是身上帶海波紋的大馬),天馬,押魚,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聽說第十只小獸行什是后加上去的,為的是希望故宮能夠免受雷雨等自然災害。哈,我又長知識了。
我們又來到寧壽宮參觀舉世聞名的九龍壁。我以前見過北海公園的九龍壁,也聽說過故宮里有一塊九龍壁,今天終于見到了。九龍壁是由270塊琉璃瓦拼接而成,但是因為一個小典故,一條白龍的腹位是由楠木做成的。老師還說:“九龍壁上不止有九條龍,同時頂上還有11條龍,屋檐拱下的龍紋墊拱板上各有一條龍,共45塊,所以九龍壁上一共有65條龍。”聽完老師的講解,我感到震驚了,古代的匠人能制作出這么精美、漂亮、細致的九龍壁,真是太偉大了。
最后一項活動,我們來到了皇帝的上書房學做玉璽。皇帝的寶璽叫“皇帝之寶”,我們自己也做了一個印章。先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老師用機器刻完后發給我們,粘上紅印油,等干了以后,粘在印章上面的圖案就做好了,我也體驗了一下“嘉樂之寶”。
下午,一日營的活動結束了,故宮的雄偉壯麗讓我看不夠,許多建筑物的故事讓我學不夠,這樣的活動太好了,長了見識,學到了新知識,我爭取多參加這類的活動。
故宮游記作文5
今天下午,輔導員姐姐帶領我們參觀了世界歷史建筑學的奇跡——北京北京故宮。北京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清、明朝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北京故宮。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北京故宮的正門是午門。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可是走進去轉過頭再看,卻成了五個門洞,這就叫做”明三暗五“。進了午門,就看見五座潔白無瑕的橋,叫金水橋。它們象征五德,就是仁、義、禮、智、信,意思是皇帝集齊所有的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中間的橋最寬,是專門給皇帝用的。
再向前走,只見前邊全都是既華麗、又高大、還古樸典雅的大宮殿。使人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神話故事中一般。然而此時,那一個個擺放在宮殿旁的大水缸引起了我的主意,它是干什么用的,為什么下面還有火爐,是煮湯的嘛?后來聽導游講解才知道,原來當初的北京故宮全是木質結構,皇帝怕著火,才放了這些水缸,至于下面的那些火爐,則是在冬天水結冰時,用來化凍的。之后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富麗堂皇的太和門。以前我從電視劇看到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是太和殿,因此被誤導了,經過導游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就是我面前這高大的太和門。
在北京故宮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門后邊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還有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個北京故宮中最華麗的建筑,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28米高,63米長,35米寬。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玄龜、爐鼎,后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它們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典雅。
過了一道紅墻,就進入了生活區。這里有皇帝住的'華麗的乾清宮、皇后住的秀麗的坤寧宮。北京故宮的最后邊是御花園。里面有挺拔的松樹、常青的柏樹和巨大的榕樹。在御花園里還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湯、雞蛋清把石頭粘在一起堆成的,聽起來容易垮,其實十分堅固。
北京故宮景美物博,我們短時間沒法一一細賞,只能粗略瀏覽,最后戀戀不舍地從神武門出了北京故宮。
故宮游記作文6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到北京旅游。到北京第二天,我們游覽了充滿古代藝術文化氣息的景點——故宮。
故宮在天安門里面,我們去故宮參觀,是先穿過了天安門。進了天安門,就可以看到午門。很久以前,許多犯人受懲罰都是在午門進行的。午門的屋頂上有幾只神獸,提醒皇上不要貪圖美景,要及時上朝。
過了午門,就會看到一條街,前面就是南門。故宮有四扇門,分別是: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南門有三扇大門。中間的門是皇上走的,左邊的門是大臣走的,右邊的門是普通的待衛走的。中間的門除了皇上還有兩種人一生能走一次,分別是狀元和皇后。
進了南門后,就看到三座橋,三座橋大致上跟南門的三扇門的規則差不多。橋的旁邊有一條道路,是剛入宮的待衛或宮女走的。
過了橋,我們就到了故宮的中心部位。我們參觀了故宮的最大殿堂——太和殿。太和殿簡直可以用金碧輝煌來形容。殿的中間有供皇上坐的金漆龍椅寶座,寶座后面有畫有金龍的屏風,寶座兩側各有三根鑲有金龍的巨柱,每條龍都栩栩如生。在寶座前兩側還擺有仙鶴和香亭,據說仙鶴象征著長壽,香亭象征著江山穩固。
在珍寶館里收藏著許多寶物,比如:龍袍、龍冠,各種奇珍異寶也是不計其數。從珍寶館穿過去就到了九龍壁。九龍壁上雕刻的九條龍看上去是那樣的威風凜凜,活靈活現,似乎欲破壁而出。隨后,我們還陸續參觀了許多宮殿,每一個宮殿都是用黃色的琉璃瓦鋪成,紅色的宮墻、柱子,都給我帶來了不同的驚奇。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從神武門走出了故宮。
故宮,這座匯聚了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精華的宮殿,是先祖們留下的寶物,我們要好好愛護它。
故宮游記作文7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有幸來到了著名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沒下車我就遠遠地看到在幾座青山之間座落著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他有著淡綠色的屋頂,白色的墻壁,和我去過的北京故宮完全不一樣,走近一看我才發現原來臺北故宮也是一樣的雄偉、端莊,就像一位和藹的老爺爺盤腿坐在陽明山下,和我們慢慢細說那些幾千年的故事呢。
懷揣著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戴上解說耳機沖了進博物院,這時我卻發現我想看的東西太多了,都不知道該從哪里看起了!這時爸爸提議我們就從本月的特展開始吧,8月的特展是唐寅真跡展,唐寅就是我們熟悉的唐伯虎,他是明四大家之一,是大名鼎鼎的書畫家。
走出本月特展區,我拉著爸爸去看我最想看的青銅器。這個展廳中間是一個很突出的青銅鼎:毛公鼎,它是西周時代的文物,上面有三角形和方形的圖案,聽了解說我才知道這么大的鼎用途居然是盛酒!我覺得這周王造這么大的一個鼎卻不能造福百姓,反而要裝酒喝,由此可見這個文物表現了西周貴族們的奢侈生活。隨后我們看到了越王勾踐劍,勾踐就是我們語文書中提到的那位臥薪嘗膽的君主,注視著這把鋒利的青銅劍,我仿佛看見了那位睡在柴薪堆上、最終擊敗吳國、站在姑蘇城頭上的勝利者手里握的正是這把劍……轉出青銅器區,我們一起觀賞了爸爸最想看的宋瓷,那些玻璃櫥窗里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瓷器,讓我眼花繚亂;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青瓷蓮花式溫碗,出自北宋汝窯,它有著蓮花的外形,在燈光的照耀下有著淡淡的青色,漂亮極了;聽完解說,我知道它經歷了1000年的風風雨雨,竟然能完好地保留下來,靜靜地立在這里,這是多么幸運的事情啊,想想都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還有高大的唐三彩、細膩的翠玉白菜,都是十分珍貴的文物啊!最后,我們看了具有傳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圖,這是一幅好長好長的畫卷,展廳里用六臺投影機投射在墻上,比我們白小的多媒體報告廳里的投影還要長;因為歷史原因,這幅畫的一半在浙江博物館,一半在臺北故宮,據說人們還為此拍了一部電影哦。
時間一晃,三小時過去了,我們不得不離開這里了,這些文物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也越發得讓我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再見臺北,再見臺北故宮,有機會我還會再來拜訪您,再來聽您講述我們的故事。
故宮游記作文8
從暑假之前,我就一直很想要去臺北的故宮玩,而今年媽媽又答應我-只要我把暑假功課都寫完,就可以去臺北玩。因此我一直很努力的寫暑假功課,終于在七月十二號,我們預計去臺北的日子以前寫完了。
因為我媽媽是軍人,所以可以免費搭乘軍機C130運輸機,于是我們就到空軍基地等待軍機。后來我們發現那天正好是空軍的戰斗營,所以派了一架幻象20xx戰斗機做特技表演。我們在欣賞了幻象20xx精彩絕倫的表演后,終于搭上C130運輸機飛到臺北。
為了要讓行程比較順路,所以我們第一天就去了故宮博物院,這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到了故宮,我們就先去美麗的至善園吃午飯。當我們要丟垃圾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故宮的垃圾桶都做的象是古代的青銅器一樣,真特別。我們一吃完午餐就去喂錦鯉,看著池里一條條五顏六色的錦鯉在水中搶食的模樣真是有趣。除此之外,我們還意外發現了一群肥滋滋的黑天鵝。雖然它們因為肚子肥嘟嘟的,所以感覺很笨重,但它們游水的姿態卻是十分輕巧呢!
逛完了美麗的至善園,弟弟和我就隨著媽媽逛進了這傳說中就算是逛上一整天腳都軟掉也逛不完的故宮。我們在門口看到非常巨大的毛公鼎,據說毛公鼎內有著多達三千個的甲骨文呢!進了故宮之后我們就到處的看,其中讓我們印象最最深刻的有,多方格寶盒、翠玉白菜、肉型石....等,多方格寶盒是一個小方盒子,把它打開就會變成圓形的,里頭藏有各種皇帝的玩物。而肉型石才真是絕了,不僅是五花三層肉,還有豬皮的毛細孔呢!
后來我們又逛了許久才依依不舍的離開,我覺得故宮真好玩,希望下次能夠再去玩。
故宮游記作文9
去年暑假,我參觀了臺北的故宮。
按照一句說法:北京故宮有宮無寶,臺北故宮有寶無宮。從外面看,臺北故宮就像一座博物館,走進去果然名不虛傳,里面有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比如: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其中,玉白菜和多層球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玉白菜的諧音為“遇百財”,表示祝福財星高照,財運當頭的意思。玉白菜是由一整塊玉雕刻而成。這塊玉分為白色和綠色兩個部分,白菜頭正好是綠油油的翡翠色,白菜幫子是利用色白圓潤的白玉雕刻而成。更加令人贊嘆的是,白菜上趴著兩只小蟲,一只蝗蟲是由玉石上的一小塊黃玉雕刻出來的,栩栩如生,另一只螽斯被雕在蝗蟲的不遠處,精細玲瓏,不仔細看幾乎難以發現。真不愧為獨具匠心、鬼斧神工之作。
此外,我還看到清代象牙雕的“多層球”。二十幾個鏤空的白色象牙球,每層都雕刻著細致的花紋,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套一層,但不能被取出。最外一層看得最清楚,雕著亭臺樓閣,從鏤空處可以看到里面的幾個球,也都雕著山水人物,再里面的球越來越小,就只能隱約看到了。最有意思的是每個球雖然被套在里面,都能夠萬向轉動,這種巧妙的構思令我流連忘返。當時的工匠怎么做出的這種工藝品?我琢磨了半天也不得其解。回北京后我查了資料,據說宋代就有這種工藝,那時叫“鬼工球”。是從里面最小的球開始雕,依次向外,每個球之間保留連接點,等到全部完工后,再用化學品將連接點熔化掉,就成了我看到的嘆為觀止的“多層球”。
雖然我在臺北故宮看到了很多的獨具匠心、鬼斧神工之作,但這兩件展品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難忘。
故宮游記作文10
上周日我們去了故宮!首先,我們在天安門看到了親切的毛爺爺的照片和華表
接著,我們繞了一個大大的彎走到了故宮,結果發現其實只需要從中山公園穿進來就行了。又積累了一個經驗:要是想快速抵達故宮就買一張中山公園的門票吧,要是想“doexercise”就和我們一樣繞彎吧
我們從西華門進入了故宮,進門之前我就被門前空地上的一大群麻雀給震驚了!從沒看到過這么多的麻雀在一起!還有一點就是現在人少多了了!因為現在是疫情期間,每天只限8000人進入故宮,所以人數驟然降低,比之前我來到故宮時安靜多了,而且來故宮的大部分都是穿漢服拍照的女子
我印象最深刻的景點就是延禧宮的瑾妃觀魚啦。媽媽告訴我,瑾妃就是魏瓔珞的原型啦!這里有一個大大的、被燒毀了的宮殿!這個宮殿共有三層,不過嚴格來說的話其實是兩層。因為一層其實是在地底下的,你應該已經猜到了吧,一層是用來養魚的,你可以在一層看到魚,二層和三層才是在地面上的。媽媽還在這個宮殿的簡介牌上看到了二維碼,她掃了一下,原來是這個宮殿的3D模型啊,你還可以切換以前宮殿沒被燒毀時和現在。其實我就是在這個模型中知道了一層是養魚的,在看模型之前我也在琢磨著這個一層咋建到地底下了
我印象深刻的景點還有一個:御花園。這里有好多花、宮殿還有1、2級的古樹!最老的古樹足足有400歲呢!我當時就被震撼到了!這可是明朝初期的樹!我還發現大多數古樹的品種都是國槐和側柏,這就導致了只要有一點風吹來就會下槐花雨,而且地上還會有一層黃綠色的地毯~這里的花和樹的品種都很多,而且有一種花的香味很濃,可惜我不知道它叫什么我在這里拍了很多宮殿的照片,準備把它們畫下來,但是會用很長的時間,所以這幅作品不會在短時間內呈現給大家。不過,還有一些比較簡單的作品,我在給它們完成上色之后就會出現在我的文章里了,敬請期待哦~
故宮游記作文11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叫紫禁城。故宮是我國古代建筑的精華,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
參觀故宮,感受她悠久滄桑的歷史文化,是我很久以來的愿望。終于在國慶假期期間,我懷著無比激動興奮的心情來到了故宮,一睹她的芳容。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從正門進入,正門也叫午門。除了午門,故宮還有三個門:北邊神武門;西邊西華門;東邊東華門。進了午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橋金水橋。金水河像一條玉帶貫穿東西,這是故宮內最大、最壯觀、最華美的一座橋。
通過導游講解,我知道故宮宮殿沿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分前后兩部分,分別叫做外朝和內廷。外朝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莊嚴肅穆。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與后妃居住的地方,富有生活氣息。
我們先來到了太和殿,這是故宮第一大殿,也叫金鑾殿。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冊封皇后等重大儀式的地方,太和殿外圍是用三層白漢玉做的橋,在太陽的照射下,如同真的玉。太和殿有兩層,塔形,在每一層最邊緣的地方,有立體的仙人騎雞,仙人騎雞雕刻得栩栩如生。在白漢玉橋的前邊,有兩個鎦金大缸,這兩個大缸是用來救火的,古代時候沒有滅火器,一旦發生火災,就用缸里面的水救火,所以在故宮里常常都能見到銅缸、鐵缸、鎦金缸。
按照預設的路線,跟隨導游的腳步,一點點欣賞精致、精美的建筑,一點點感受古代皇家文化的氣息。接著就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面積不大,但氣氛、環境和前館面的可不一樣,亭臺樓閣,池館水榭都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翠竹、山石、花朵,點綴在綠蔭中,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駐足御花園的池塘前,成群結隊的小金魚歡快地游來游去,一會兒探出頭來,一會兒潛入水底,仿佛在歡迎我們。
不知不覺到了神武門,旅游即將結束,我們依依不舍地走出故宮,金碧輝煌的宏偉建筑,讓我驚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故宮悠久的歷史文化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故宮游記作文12
星期天我和老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沈陽故宮。去故宮之前老媽給我講了故宮的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的講解才知道故宮里有這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里的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的故事。故宮里的建筑最特別的要數它的門和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么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的,靠著八旗的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清朝“清”字的來歷。原來清朝的“清”是這個“青”,代表著從草原來的民族。后來努爾哈赤在跟明朝打仗的時候發現明朝的“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的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么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的在“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后來的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的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的故事。沈陽故宮為什么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后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的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很高。到故宮以后,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在了高處,把殿建在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在接見大臣的時候是坐在炕上的而不是坐在龍椅上的。
這就是游沈陽故宮帶給我的收獲。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故宮游記作文13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來了暑假。這個暑假,我和媽媽去了北京旅游,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游覽故宮了。
故宮又名紫禁城,過去是明清兩代皇帝生活起居,怡情養性,上朝覽政的寶地。傳說有九超技藝和智慧,經歷數百年風雨,現在依舊煥發著別樣的風采。
走近太和門,故宮千五百九十九間房子,精調瑰寶處處可見,展示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歷史和古代人民的高的宏偉建筑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墻黃瓦,畫棟雕梁,金壁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劉導告訴我們:故宮是世界最大的宮殿,總面積78000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
要想飽覽這萬屋之城的壯麗景象,可真是不容易。隨意走進其中的幾間小屋,那里面的珍貴的文物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什么古代的戰袍,各種冷兵器,文房四寶,圖書茶具,無所不有。然而,最讓我驚嘆的便是那件古代工藝品象牙球了,別以為它只是小小的一顆,沒什么特別。仔細一看,你便會為它那精細的雕刻,玲瓏小巧的造型而大為贊嘆。看那玉龍金鳳相依相伴,翩翩起舞,不僅是球的表面到處是錦繡圖章,而且一層包裹著一層。我想,恐怕是用上現代最先進的儀器也不見得做得如此精妙絕倫吧。
向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走去。那種氣派就更不用說了,走上那寬大的臺階,看到精美的龍壁,看到那透亮的地板,威嚴金黃的龍椅,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真讓人感到震感。
劉導又告訴我們:殿中就連一塊地板都可以稱為無價之寶,它運用材料之珍貴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首先是選土,工匠們將泥用水浸透,再反復摔打,讓它變得結實,這道工序叫“練泥”。泥練好后,裝入模具,還要進一步踩實,才能制成磚坯。剛制成的磚坯還不能放入窯中,需慢慢地陰干,再入窯燒制。一燒就是130天,燒出磚,還要用桐浸泡49天。經過這么復雜的工藝燒成的磚,還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才能使用。
今天,我不僅游玩了故宮,還了解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我覺得我更愛我的祖國,更自豪我是龍的傳人了。
故宮游記作文14
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去北京姑姑家過暑假,可是來了這么多次我從來都沒有去故宮參觀過,今年暑假我和媽媽約好一定要帶我去故宮好好看看。
今天早上小魏叔叔開車送我們去故宮,一路上我都很興奮,對于即將看到的故宮很是期待。一到故宮我就驚呆了,天哪!這真是人山人海啊!媽媽去排隊買票讓我和奶奶,毛弟在休息凳上等著。售票窗口大約有三十個左右,每個窗口的隊伍排的就像長龍一樣,每一條隊都有一百多人,看來大家對故宮的熱情都很高啊!過了好半天媽媽才滿頭大汗的回來了,然后我們就進入午門檢票口開始了我的故宮半日游。
首先我們來到了太和門,進了午門后就看見了三大殿,一眼望去屋頂上金黃色的琉璃瓦互相輝映顯得金碧輝煌耀眼奪目。第一大殿是太和殿,這里是皇上和大臣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的地方。第二大殿是中和殿,這是皇上上朝下朝期間休息的地方。第三大殿是保和殿,是皇家舉行大的祭祀和慶典的時候皇上更換禮服的地方。每一個宮殿都要從高高的臺階走上去,讓它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最后我們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面到處都是百年樹,每棵樹上都有一塊小牌子表明樹的年齡和品名。我最喜歡的是龍爪槐,它非常高大,枝條就像巨龍的爪子一樣栩栩如生,不愧叫龍爪槐。御花園里面還有許多的假山怪石,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全國各地進貢給皇帝的,它們形態各異,美輪美奐。我們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多么有智慧,多么勤勞啊!
參觀完了御花園我們出了神武門,就結束了故宮的參觀了。
故宮游記作文15
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北京。我覺得北京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我遠遠望去,發現真實的故宮和照片里的故宮一點兒也不像。在我眼前,它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宮殿。
我順著人流擠進了故宮。穿過午門,路過有金色圓球太和門,我們來到了太和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廳中間金光閃閃的龍椅。龍椅上面刻著威風十足的龍,龍瞪著雙眼,揮舞著爪子,栩栩如生。我仿佛看見了皇帝高傲地仰起頭,吩咐著手下的大臣。龍椅周圍是幾根大柱子,又高又粗,非常有氣勢。整個大廳很空曠,地面一塵不染,干干凈凈,甚至能看到龍椅和柱子的倒影。
接著我們來到了鐘表館。鐘表館里的鐘表是乾隆和嘉慶年間在廣州,蘇州和宮內做鐘處制作的。但還有一部分來自于英國,法國和瑞士等國。鐘表館游人如織,人山人海。我拼命地擠過人與人之間的縫隙,就算掃到一眼那些珍貴的鐘表也好。這些鐘表種類繁多,琳瑯滿目,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來自英國倫敦的鐘。我不禁感嘆道:哇!這面鐘太精致了!在整個鐘的最上邊是一個最大的鐘面,在茂密的樹枝下面,有幾個小人站在那里,小人手里的棒指著哪個刻度,就是什么時間。壯觀的故宮遍地是寶,就連踩在腳下的磚都是上百年前燒制的。說不準你踩到了一塊皇帝踩過的磚呢!
游完故宮,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故宮在古今中外都那么有名了。因為它不僅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皇家宮殿,還是一座收藏各種珍寶的博物院!
【故宮游記作文】相關文章:
故宮游記|故宮游記作文08-10
故宮游記的作文06-06
故宮游記05-25
★故宮游記作文07-14
故宮游記作文07-14
北京故宮游記的作文03-27
故宮游記作文10-26
故宮游記作文「精選」09-18
游記的寫故宮作文08-15
關于故宮游記的作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