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作文(必備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宮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宮的作文 篇1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經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墻,城墻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布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的作文 篇2
故宮是是世界上最大而且保存最完整的宮殿。
故宮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上朝和居住、生活的地方。共有8700多間房間。設想一個人一天參觀一個房間,要花三十年才能走完呢!
太和殿試中軸線上最大的宮殿。遠遠望去,金色的瓦,紅色的墻,漢白玉的基座,在藍天白云下顯得高大雄偉、金碧輝煌。走進一看,只見柱子上、門窗上到處雕刻著騰云駕霧的龍。這是皇帝尊貴的象征,在古時候是不允許出現在普通的建筑上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塊鋪在臺階上得龍云石,長十幾米,寬3米,重2500多噸。這么大這么重的一塊石頭,是怎么運過來的呢?聰明的古代勞動人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冬天,北京天氣很冷,水在室外一下就結成了冰。他們就在運輸的道路上,每隔幾百米挖一口井啊,把井里的水灑到地上、石頭上,過一會兒,就結成了冰。路面和石頭只見就會變得很光滑了,然后再綁上繩子,成千上萬的人拉著繩子,慢慢地就把石頭拖到了這里。
出了故宮,我們就登上了對面的景山,在高處遠眺故宮的全景。原來,我們剛才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二點花了五小時才走了中軸線那一小部分,東西兩面還有許多的地方我們沒有去,故宮真大啊!
故宮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故宮的作文 篇3
我是一個快樂的少年,我去過的地方就像來來往往的車輛數也數不清。比如美麗的長城,雄偉的張家界,高大的.西華山,它們我快樂和傷心,最讓我難忘的是美麗的沈陽故宮。
上個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到了沈陽故宮。我們一同走進了故宮,我們來到故宮中心的高臺上,從哪可以看見整個故宮,那里視線很好,向前看,可以看見后宮,那些房子連綿起伏,好像一座座山。邊有門和馬休息的地那里的房子金光閃閃很漂亮。我從右邊看到一個大柱子,我感到奇怪,我們來到柱子旁,導游說:“你們猜,我是什么。”我一看,有幾個洞,底下是廚房,對了是煙囪,我猜對。它是用一塊塊石頭推成的,那時沒有切割機,要找到合適的石頭不容易,它大約有7、8米高。那些石頭滑滑的,石頭是人工搭成,沒有用任何的東西固定,那可是一個大的工程了,我被眼前的景物驚呆了。
這就是美麗的沈陽故宮,在這里我看到了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在這里我找到了快樂,但愿下次我還能再來。
故宮的作文 篇4
自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走紅網絡后,不少年輕人開始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并且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對于傳統文化不受重視,崇洋的態度普遍存在的今天,這個現象無疑是令人歡喜的。畢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面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亦要去繼承與弘揚。
作為梅派的傳承人物,梅葆玖,八十多歲的高齡依舊登臺演出且扮相不倒,身段不倒。面對傳承梅派,傳承京劇的巨大的艱難的任務,他積極開辦梅派藝術班,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名家京劇會演,繼承中創新,將京劇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傳承了京劇文化,正是由于梅葆玖對京劇的創新與發展,才使京劇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使我們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繼承與發展。
另一方面,百年老店取洋名的事情又帶給我們思考。“天津狗不理”將自己的百年老店的英文名字從漢語拼音的“gobuli”改為“gobelieve”,譯為“去誠信的地方”。“狗不理”的洋名經公布就引起了社會上的爭議。有人認為很有創意,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使之融入全球化,也有人認為此舉喪失了“狗不理”原本的`文化含義,是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是“崇洋”的心理在作崇。對此,我認為老字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起洋名要體現文化特色,這樣的行為是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長此以往,老店也會失去原有的歷史特色。
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思考,現階段出現的扎堆去故宮修文物甚至去故宮掃地的現象到底是一種熱愛傳統文化想繼承傳統的行為,還是一種跟風從眾的心理。若是人們真的認識到了傳統文物之美,想要去學習傳承,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只是隨大流,一時興起,那毫無意義。
因此,在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我們要喜,因為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想為之作貢獻,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能只是三分鐘熱度。
《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愿大家能夠保持住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將其發揚光大。
【故宮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宮印象作文-故宮作文01-24
雄偉的故宮作文-故宮作文01-11
北京故宮作文-故宮作文01-25
北京故宮作文 - 體裁故宮作文01-28
游北京故宮作文-故宮作文01-25
(精選)故宮的作文12-17
(經典)故宮的作文11-01
故宮的作文11-05
故宮的作文[精選]11-24
故宮的作文(精選)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