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學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學作文 篇1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檔知識競賽類節目——國學小名士,都是和我們同齡的學生參加的。
國學博大精深,煙波浩淼,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集中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魂和精神內涵。國學是我們心靈的雞湯,作為龍的傳人,今天的我們,應該傳承弘揚國學精神,讓國學這粒種子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生根發芽,并開出如梅、如蘭、如菊那樣高貴品的精神之花。
物欲橫流,精神的式微充斥著當代人的心靈。“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更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少的,也許我們在忙忙碌碌中迷失自己,迷失方向;也許我們歷經一天的勞累之后,所想的僅是洗個熱水澡,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而己。殊不知,有一些人,在另一個地方,就在我們庸庸碌碌極其無聊之時,他們為戰勝逾越自我,為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孜孜以求,上下求索。
國學是古人在生活實踐,精神實踐中所積累下的精神食糧,是先人留給我們豐腴的精神財富。中國文化之所以備受世界人民的青睞和尊崇,就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淵源流長,就是因為國學的博大精深和內涵的豐富。
同一條件下,同一歷史時期,每個人對國學精神理解不同,會意各異。今天,看了《國學小名士》,真的令我震撼,也極令我汗顏。年僅這么小的學生就可以引經據典,侃侃而談,真的令人驚訝,若非親見,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匪夷所思。
國學經典中,有大量記載傳統美德的事例,我覺得如果人們都受到國學的熏陶、教誨的話,我想這世上就再不會有不養老,把父母丟在大街上的人和事了;如果人們的素質修養提高到高層次的境界,那么我們的社會就像古人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的境界就指日可待為期不遠了。
我建議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專門學習和傳播國學經典的組織,或設立一個節日,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國學經典的重要性,以及對社會秩序起到穩定作用。
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做起,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學習國學,提高自身修養,開闊自己的視野。認真學習國學經典可以使我們了解古人的生活,讀懂世事,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質,是自己更加有內涵,有素養;認真的學習國學經典,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你會體味到中華民族精神之髓,你會感受到國學經典魅力之所在。
讓我們與國學同行,讓我們與國學同在吧!讓我們擔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學習國學,傳承國學精神,弘揚社會正能量,而銳意進取努力奮斗吧!
國學作文 篇2
品讀《論語》,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書上的每一個字都凝結了孔子及其弟子一生的心血,帶給人心靈上的一種寧靜,讓人感觸多多。
《論語》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一百多次的“君子”。孔子不正是這樣的人么?對學生,他以身作則,沒有半點虛假,他游說列國,就是想把他的思想散播在人們心中,教給大家做人的道理。《論語》中還特別利用季氏之類的小人來襯托出君子的高大,于是,“君子”成了《論語》中的主角。到底怎樣才算君子?古人認為:梅、蘭、竹、菊代表君子。這就表示“君子”需要有堅韌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堅強剛毅,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能只對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還很長,責任還很重。但是將“仁義”作為自己的責任,會感到無比快樂。“君子”正是如此,往往將“仁義”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一直向前,不論路途多么艱險,絲毫不退縮。
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君子在沒有做成事情之前,不會夸夸其談,而在做了以后也不一定向世人說是自己做的。君子不會向大家夸耀自己的成功,而想著繼續努力,這不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嗎?
“君子”是《論語》中的主角,那《論語》中的配角便非學習精神不可了。
《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確,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惘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肯定。它叫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的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才會更上一層樓。
我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學習要講究方法,不要一個死腦筋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胡同,要經常反思總結。并且時刻提醒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能有所回報,不要坐等花開。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璀璨之星,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一部《論語》,受益終身。
國學作文 篇3
人生天地之間,浮沉紅塵之中,所尋不過兩者:生活之趣味,生活之意義。生活的趣味,如素湍清流,不時激蕩起心的漣漪,惹人遐思。生命的意義如江河湖泊,而國學經典如江河之外的汪洋大海。
唐詩里蘊含著詩人的情懷。“天子呼來不上船,一心只謀三分田”中李白的瀟灑。“回城射雕處,千里暮云平”中王維的激情與豪興。“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中王勃的愁思仿佛一切的一切都蘊含在一首詩上。這些詩把詩人的情感傳遞給我們,我們把這些詩作為升華靈魂所需的養料!
宋詞中,有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對妻子的悼亡詞,有李清照“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中凄清寂寥深秋懷人的境界,有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后名。可憐白發生。”的有志報國志不伸的悲憤,這些情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元曲里,有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有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對統治者的憤慨。吟唱的曲,痛徹的心都為人生點亮光明。
《孟子》中說過:人恒過然后能改。一個人經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經受磨練,并且不能退縮,要勇于面對失敗,在失敗、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
《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更是讓我受益。一個人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所以在學習方面,一定要學思結合。
《弟子規》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需要我們人人都能夠做到,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頂嘴,不插話,不做父母不讓做的事。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國學經典,他們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會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國學就像一杯香茶,我們要去細細地品味,汲取其中的精華。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國學經典來充實自己,真好!
國學伴隨著成長,多讀國學經典,得充實的生活。
國學作文 篇4
當我進入一年級后,開始學習國學經典《弟子規》。里面有很多經典名句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為規范。
以前我總是不聽老媽的話,常常惹老媽生氣,做錯了事也不認錯。學習了國學里的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之后,我知道了父母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現在我已經能夠虛心接受批評,知錯能改了。
從小老媽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學習了國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后,我明白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把這種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尊老愛幼從我做起!
我會繼續在國學里學習和體會做人的道理!
國學作文 篇5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游。國學,能讓我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咱們做國學的好伙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咱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咱們為人處事的規范;《孔記》告訴咱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咱們要格物致和。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么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后,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里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接著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么不應該啊!
國學是咱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咱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 篇6
荀子說:“國無禮則不正”,孟子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孔子的“克己復禮”等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淺出。
學國學,懂禮儀,啟智慧,使人彬彬有禮,素養良好,潛移默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且充滿了正能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連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
就像校園里時有的起外號現象:像王姓同學叫人“小王子”還算好啦,可是姓劉呢?能叫人家“小流氓”嗎?還有史姓同學,總不能叫人家“屎殼郎”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這種不文明的外號,就算是玩笑也不應該有流行的土壤。
愛人者,人恒愛;敬人者,人恒敬——做人要有仁愛之心,如果你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敬重你。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有一個叔叔踩到一個阿姨的腳,阿姨尖叫著:“看你!你踩到我啦!”叔叔說:“誰讓你的腳放的不是地方。”阿姨說:“你咋恁不長眼!”叔叔開始發飆了:“臭不要臉的,嫌擠,自己開車呀?誰讓你擠公交啊!”頓時車廂里充斥著謾罵聲,很不和諧。
假設一下,叔叔先說聲對不起,阿姨說聲沒關系你也不是故意的,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是呀!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復禮”,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愛人者,人恒愛;敬人者,人恒敬”,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生出一份關愛,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誤會!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快樂、和諧!
國學作文 篇7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盡管現在家里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于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復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向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實用的國學作文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國學作文400字合集七篇02-11
【實用】國學作文300字合集七篇01-21
實用的國學作文600字七篇01-25
實用的國學作文匯編七篇01-21
實用的國學作文錦集七篇01-18
實用的國學作文300字合集7篇02-10
實用的國學作文300字合集9篇02-08
實用的國學作文300字合集五篇02-02
實用的國學作文400字合集9篇01-31
實用的國學作文300字合集九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