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學作文集錦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作文 篇1
我們知道,國學是一種對我們有利的東西,對我們兒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學們最喜歡的國學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歡的是《論語》因為論語有孔子的一些講座,還有孔子講的做人的道理。
比如第一篇《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這一篇主要是述讀書與做人的關系。強調嚴于律己,仁愛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論語》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兩個字作為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比思想主張在》論語《中多多處可見。
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千萬不能空談浮言,心中不一。這種踏實態(tài)度和質樸的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的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這就是論語,讀了論語我非常高興,因為《論語》是我愛的一本書,這本書里面有一位老師,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學習的道理,讓我從這里看到了許多。
我還喜歡讀的一本書是《三字經》,里有許多的國學故事,還有一些做人的和讀書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之篇的故事是晉代有一個叫周處的人,身高體壯,兇強俠氣。因為父親早死,所以沒有人管教,動不動就打人,還欺負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龍、山中老虎和他稱為“三害”這三害中最讓人頭痛的是周處,一個老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周處去殺蛟龍,老虎,周處便答應了,周處帶著刀來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殺了,又來到了水上去殺蛟龍,他和蛟龍戰(zhàn)了三天三夜,人們還以為可以殺了三害,沒想到三害都殺了。人們紛紛祝賀擺酒,結果周處殺了蛟龍來了,看到人們都還以為他死了而歡呼,于是周處便開如認錯,開始從新做人,他認真學習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兩本書里我還學到了許多知識。
國學作文 篇2
今天我看了一欄節(jié)目————《國學小名士》,它是由3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前兩個環(huán)節(jié)是考你的知識,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考你的美德,通過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大家的品質怎么樣就水落石出了。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愛記詩詞》,規(guī)則是屏幕上出現一個特定詞語,讓你說出里面的含有或關于特定詞語的詩句,看誰積累的最多。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反讓我累積了一些好的詩詞還提高了自己素質,現在寫作文也能常常用到,真是受益匪淺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各家對對碰》,規(guī)則是一些“穿越”到現代的大詩人——蘇軾、李白、白居易,他們手中持有各不同分值的題目,由選手自由選擇,答對加分,答錯扣分。這個環(huán)節(jié)使我大飽眼福————見選手們一個個抓耳撓腮的樣子,我又笑又著急,但也有從中獲益的,分數一路攀升,從中我也了解了許多詩詞的知識。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美德大考驗》,在選手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對他們的考驗。看他們是否樂于助人,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小選手楊震,別人問他為什么要幫助別人時,他的理由沒有國學名句,很簡短,卻一樣可以震撼我們的心靈。他的感人故事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要將心比心,“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從中受益這個節(jié)目不僅增加了我的知識量,也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我以后一定會繼續(xù)看下去的。
國學作文 篇3
似夏日里的一縷輕風,如初春曠野里的一抹新綠——國學經典,你是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融入我的生活中。
從我咿呀學語開始,做教師的父親就常在我耳邊吟誦:“人之初,性本善……”雖然并不懂得其中意味,但也是津津有味地隨著爸爸抑揚頓挫聲調而童聲童氣地念著。不知不覺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誦讀了許多經典作品。
上小學了,爸爸教我學書法,又接觸了許多名詩名句,并在不斷地摹寫、誦讀中逐漸領會了其中的意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告訴我時間寶貴。金縷衣雖然華貴,終有破舊之時,而時間卻一去不復返。大好年華,應當珍惜,才不至于后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這鏗鏘有力的詩句中,我分明看到了作者那堅毅的面孔,感受到了那赤誠的愛國之心。讀著這千古名句,我的眼里已是淚花盈盈……
當我不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時,我就會用《勸學》里的名句鼓勵自己。“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句話告訴我,如果不能堅持做事,即使你面對一塊腐爛的木頭,也不能弄折;但如果你能堅持不懈,就是金石也能雕刻成自己理想的作品。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在未來的日子里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
國學作文 篇4
微風輕輕地走過我們的身旁,留有一絲芬芳;鳥兒快速地飛過我們的身旁,留有一絲交響曲;花兒對我微微笑,留有一絲清香……我朗誦我們中華民族的國學名著——《古詩詞》。
——題記
它主要講述了:詩人通過觀察身邊的事物,再用簡練丶優(yōu)美的語言寫成一首擁有四句話的詩。它的每一句話都十分優(yōu)美,蘊含著詩人給予的.情感,閉上眼,那美麗動人的情景就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我讀了“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我仿佛看見作者看見這一幕的時候。
我看見了:六七里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長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牧童放牛歸來飽飯黃昏以后;牧童不脫蓑衣望著皎潔的明月便睡了。
詩是詩人通過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簡練的語言組成的四句話。你知道嗎?做一首詩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哦!它雖然看似簡單,實際它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啊!如果那個詩有一字不對就要修改一百次。為那首詩錦上添花,使它變得更加“完美”。
我們在五年級上冊的《泊船瓜洲》資料袋中看見詩人王安石因為“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又”不好,曾改為“過丶入丶滿”字最后從一句詩中受到啟發(fā),用“綠”字。王安石的經歷告訴我們:做事兒一定要認真。
這就是我眼中的國學經典。
國學作文 篇5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國學經典。國學,是先人歷盡滄桑后的感悟,是先人對人生的品讀,是先人高尚的情懷,更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凝聚成的靈魂。就像魚兒不能離開水源,大樹不能離開土壤,白云不能離開天空一樣。如果中華文化離開了國學,就沒有了它自己的靈魂,只剩下一具毫無意義的空殼。
國學,對我的爺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字眼。他對國學的喜愛,用狂熱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從小到大,我的印象最深的便是爺爺書房里那些堆積如山的國學經典。爺爺曾經告訴過我,在我小的時候,他經常抱著我在搖椅上坐著,一邊念著口中詩句,一邊逗著我玩兒。而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聽到那些詩句,總是會樂呵呵地笑起來。
“守孝不知紅日落,思親常望白云飛。想見音容空有淚,欲聞教誨杳無聲。”這是爺爺經常念的一首詩,小時候也許是還小,還不懂得這首詩的意思,只會在爺爺身旁咿咿呀呀地叫著,絲毫感受不到當時沉悶的氣氛。長大后,才明白這首詩真正的含義。現在回想起那個場景,才發(fā)現,每當爺爺念起這首詩時,總是在紅日落于西山時坐在門口,呆呆地看著遙遠的天際線發(fā)呆。我似乎記得,當時,他那雙眼里似乎沒有了以往的光彩,但是,又好像有什么東西在他眼里緩緩流動,是什么呢?我有些看不透。那雙眼里擁有的情緒太多,讓我不知道如何解讀。
也不知道是因為自幼在爺爺身邊長大而受到的熏陶,還是因為國學自身對我的吸引力。我從小學開始便漸漸喜歡上國學。比起外國詩人那些極富生活情趣的詩句,我更喜歡國學里蘊含的深刻奧秘。當同學之間都開始流行起用外國詩人所寫的詩句當座右銘時,我卻與眾不同的用了孔子在《論語·為政》中寫到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希望用這句話警醒自己,讓自己做一個勤學好問的人。
不只是孔子,我還喜歡李白。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飄逸的詩風毫不做作,一切都顯得那么瀟灑、自然,夸張而真實。他的詩常常給我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感受。不僅僅是他的詩歌,他傲然不屈,蔑視權貴,鄙夷庸俗,渴望自由的精神,也使他的人格充滿了魅力。我喜歡李白,正是因為李白偉大的人格魅力和他飄逸浪漫的詩風深深吸引了我。他那充滿哲理的詩句,總是讓我懂得許多道理。
國學經典總是讓我們不斷的領悟到生命的意義,讓我們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明辨是非。國學經典猶如我們的精神食糧,凈化了我們的心靈,升華了我們的靈魂,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
國學作文 篇6
輕輕地,捧起一本名著;靜靜地,品味著生動優(yōu)美的文字。我,不斷地在心中追憶著它——國學。
年幼的我們是懵懂的,不理解這些文字隱藏的深沉含義,只是在家長與老師的要求下,背的滾瓜爛熟。在記與背的過程中,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著我們不斷領悟著這些文字中隱藏的道理。于是,我們不再調皮,不再年幼無知,一步一步,不斷上升。國學,是陪伴著我們成長的。
國學,是古人經一生風風雨雨,嘔心瀝血的結晶,是對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傳至今,它,經歷過千百年的滄桑,每一個文字,都布滿歷史的痕跡,我能看到它流傳至今的不易。國學,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則是經典,經典必然家喻戶曉。它教我們明辨是與非,在圣人與智者的教誨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從而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jié),言行舉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從國學故事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都能感受到無比高尚的情懷。這些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使我們受益終生。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讀過不少國學經典,每一篇,都教給我無比實用的道理。成語故事教給我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讀著《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么的思念家鄉(xiāng),不禁潸然淚下;捧起一本《三國演義》,我佩服起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又為劉備的又一次勝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覺沉浸在國學的世界當中。
國學,也存于生活當中。學習上,我們會“溫故而知新”這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了解新的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才可以收獲新的知識;做人上,我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嬖V我們要向別人不斷學習,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業(yè)上,也能運用到《孫子兵法》中的種種計謀。寫到這里,我不禁感嘆:中國國學經典真是無所不能!
暢游在國學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國學,將伴我一生成長。品國學之經典,奏中華之樂章!
國學作文 篇7
有人說,國學死了,那個有井水處皆歌柳詞的時代不復存在了,因為我們不需要再考取功名,拜謁王侯,那曾經是文人最美麗的素羽,現在卻無人欣賞,那美麗遙想再無人續(xù)尾韻而和之,可于我而言,她仍能把心燈燃起,把心香焚起,讓心中有細雨閑花,靜靜繁華。
國學讓我一日看盡人間花,沒有車馬,沒有舟楫,有我,有心,有國學。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萬千的力量蓄積,頃刻爆發(fā),便站成了永遠不倒的脊梁,天地造化的垂青給了他挺拔的身影。秦皇漢武的封禪給了他無邊的威儀,文人騷客的手筆給了他豐厚的底蘊,誘人的神奇。風吹風止,云起云飛,泰山飽覽風云,你帶我飽覽狀景。“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麗景,遐邇聞名。晴日好,麗日照壁水,碧水映藍天,清風徐來,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雨也罷,若隱若現中牽動你的心扉,時暗時明中沁入你的心脾,朦朦朧朧中契合你的心意。西湖似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得你心。國學啊,這壯麗也好,溫柔也罷,陪伴我的,總是你。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意在告訴人們,對人生觀的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隨時跳出思維的局限性,國學者,便是如此收放自如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哀吾生之須臾,可老先生同樣對曾皙的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的詠而歸贊一聲“吾與點也”這可說是得意須盡歡了。莊子寫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讀過莊子《逍遙游》的人,想來多會被他那不受約束追求絕對自由的思想所折服吧,可若仔細想來,鯤無法上天而鵬無法如海,這是否也是現實中的一種理智與清醒,也許他所向往的自由,表示夢中的迷蝴蝶一般的不受約束了吧。是國學,給予這種種恰如其分,對立面間的的相輔相成,被演繹得如此完美。泱泱中華五千年,國學便是這歷史皇冠上璀璨無比的明珠。洋洋大觀,中國國學之美,四書五經人生感悟,唐詩宋詞平平仄仄,又有何國可與比。
國學,乃一國之學,已是千年蹤跡千年心,也許有時她被人淡忘,但依舊有更多的人愿去暢想,愿去領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壯烈,愿去體味“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閑情安然,愿去看秦淮河畔煙雨微茫,看塞外長城下黃沙驟起,聽琴聲中水止云停。國學于每人都是不同的,是一人體味,是旁人無法走近的心境。
于我,你洗滌我布滿塵垢之心,擦亮我渾濁迷茫之眼,沖刷我紛雜塵世之心給我以真趣,賦我以真情,教我以真理,我愿把我的滿腔熱愛,盡數與你。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精品】國學作文300字集錦七篇02-12
【精品】國學作文集合七篇03-06
【精品】國學作文300字合集七篇02-05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六篇03-05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9篇03-02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5篇03-02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6篇02-27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五篇02-27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八篇02-26
【精品】國學作文集錦九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