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時間:2022-07-07 16:23:35 國學 我要投稿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集錦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誦讀國學經典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集錦八篇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1

  星期三,我們穿著整齊的校服,來到學校參加古詩經典誦讀比賽。

  比賽前,陳老師讓我們演練幾遍,并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眼睛要看前方,動作忘了,可以看小主持人怎么做。

  比賽開始了,我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刷”地站了起來。此時,我的心像一只小兔子“撲通撲通”地跳著,但是想到陳老師的叮嚀,我挺直胸膛,目視前方,跟隨音樂節拍,用最洪亮的聲音,最濃厚的感情唱完了《相思》。小主持人領讀后,我們一邊做動作,一邊一字一句,抑揚頓挫,很有感情地誦讀了《清明》和《游子吟》。

  比賽結束后,我心里那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心想:我們得了第幾名?當陳老師告訴我們得了一等獎,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通過這次比賽,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認認真真地對待,付出辛勤的努力就會有好的回報。這次誦讀的成功,正是陳老師和同學們努力的結果。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2

  諾大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優秀的文化是我們的老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它們流傳了成百上千年,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自這學期以來,學校里掀起了一場國學經典誦讀的熱潮,每天一到午間會時期必定是此起彼伏的朗朗讀書聲。常是《弟子規》讀完后緊隨著《三字經》就來了,從不間斷。從“弟子規,圣人訓。”到“勿自暴,勿自棄。”再從“人之初,性本善。”到“勤有功,戲無益。”讓我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感受其中的儒家風范——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完美人生理想;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處世修身原則。在這里,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傳統美德;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更多能人志士努力的詳細過程;在這里,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平常不曾有過的領悟。例如,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心?我們平日里外出時有沒有什么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會讓父母擔心?

  我們可以從經典中學會做人處事的人生哲理,也可以從中品味人間百態。或許你現在讀不出,理解不到,但,晉朝的陳壽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不理解,現在或許差的是時間的洗禮和社會的閱歷,但,這不代表著以后的我們也不能理解。

  經典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把誦讀國學經典堅持下去,能使我們提高自身修養,道德品范,還可以使我們的氣質更高貴。經典能使我們內心平靜,淡泊明志。這是修養,是氣質,是境界,也是我們獲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因為,只有這樣,不論處在何種境界,不論面對何種情況,也能以最冷靜的頭腦,最優雅的姿態完美解決。理想,志氣和勇氣固然重要,但,如果總是毛躁的處理事情,也成不了大事。這時則需要閱讀國學經典時的平靜,靜下心來把事情一件一件的仔仔細細的做好。

  國學經典是我華夏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鑄就了許多偉人,成就了許多輝煌,締造了許多盛世,它們是我們的民族魂。讓我們一起習讀國學經典,傳承中國文化,實現民族復興。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3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先輩們為祖孫后代留下了許多國學經典,如:《唐詩》《宋詞》《論語》等,都是我國文化中的瑰寶。

  小時候,我住在老家時,爺爺也總是坐在竹椅上教我讀《唐詩》和《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這一老一小的聲音總是從老家書房里傳出。后來,在我四歲時,父母把我接回了城里。我在那里沒有朋友,爸爸媽媽怕我寂寞,便給我買了很多少兒版的書籍。從此,書成了我童年時期的重要伙伴。隨著年歲的增長,讀書已成為我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我讀過的書越來越多,逐漸也把書從少兒版變成原著。孔子曾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讀書要懂得復習,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學習更深的知識。我小時不動這個道理,經常看書只是一看而過使我對這些知識映象并不深刻,但在看《論語》時明白了這個道理,讓我從書中得到了不少東西。

  《唐詩》是唐代的一部詩歌總集。里面的詩歌首首都富有哲理。單看這里面的詩就可以看到大半個中國的宏偉景象。

  每當夜晚我站在窗前,望著一輪明月,便會不禁念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看看小路上散步的爺孫,孩童看到了月亮,大喊道“爺爺,快看快看!盤子跑到天上去了。”那位爺爺聽了孫兒的話大笑了起來也不作解釋。看到這一幕我也想起當年的我亦是如此。正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大概每個小孩子小時候都會把月亮當作盤子吧。

  詩描繪了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象。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都是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的《春夜喜雨》寫出了春雨無私奉獻的精神。“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見到了江南春天花的紅,水的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都是描寫夏天荷花的詩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寫出了洞庭湖的美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從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秋天的楓林要比二月盛開的花朵還要紅,還要艷。

  “忽如一夜春天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樹木的葉子已經落完,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當一場飄飄灑灑的雪花落下來,那細小的雪花落在樹枝上,仿佛是梨樹一夜之間開滿了雪白的梨花。

  國學是進步的階梯,使我得到明白道理,得到知識;國學是一杯香茗,讓我品嘗到知識的香甜;國學是一位良師,教會我做人的道理;國學是一本教科書,讓我提高寫作能力,開闊視野……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周三的讀書節經典誦讀比賽,我、李葳、佳琪、小未,從周一開始想動作,經過一番改動,在周二開始緊張地排練,并期待著比賽……

  周三,雖有小雨作伴,經典誦讀比賽還是在第三節課時成功舉行。也怪,沒上臺前我還萬分緊張,可一上臺,那些緊張、害怕都一下子泡沫般地消失了。

  隨著二班的表演結束,我們緩緩上場。佳琪、小未兩位女生上前一步,開始了我們的表演。不知為何,心中突然平靜了許許多多,注視著臺下的觀眾。“女慕貞潔,男效才良”,她們后退一步。我與李葳梯形上前。“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復,器欲難量”,伴隨著我們優雅的動作,后面的兩位女生也一并上前,與我們排成直線,齊讀“墨悲絲染、詩贊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圣。德建名立,行端表正。”最后,我們用一個抱拳和一個揮手,結束了表演。然后坐下觀賞其他班的表演。并在最后,四年段六個班合為一個大集體。不知為何,這次,我竟有了一種奇特的、說不出的感覺。或是自豪,也或是開心,與上臺時的平靜完全相反。

  那朗朗上口的千字古文,在我退場之時,在幾天之后,依舊映在了我的心上。這會是一個有趣的回憶。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5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學習國學經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

  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6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里,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國學經典,文化蘊含豐厚,蘊藏著豐富的文明禮節和做人道理。如《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的許多循循善誘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為至理;也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說法。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令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這件事講了白圭總自以為是,自私自利,只圖個人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現。孟子則用和藹的態度、尊敬的言辭批評了白圭自以為是、以鄰國為壑的錯誤做法,體現了孟子的仁愛思想。主要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處理事情的時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鄰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母愛如空氣,陽光和水,擁有他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么也不能換取,她卻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母愛神圣、淳樸,只求給予,不求回報。但我們一次次的辜負她,只求索取,不求報答。可惡的我們卻將母親一聲聲甜蜜的問候當做一次次煩躁的嘮叨,將母親一次次的關心當做是一種施舍……蒼天無情,世間萬物,唯獨將母親漸漸變老。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此孝順的孔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知道孝順和謙讓。孝順是一個人的品德,謙讓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當今社會發展較快,但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低,都遺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現在一個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會做到孝順和謙讓。好聽的話語誰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所以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的。經典文學都是易學難行。放眼望去,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的財富戰勝了生活的貧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財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氣。

  《三字經》運用事理并舉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蘊含了我們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經典詩文感人肺腑,中華美德動人心玄,《三字經》就是教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怎樣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標,如何培養道德情操的。

  “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是《三字經》中兩則多么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呀。當我讀到這兩句時不禁感慨萬千,在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網絡游戲、電視,很多的孩子都成了熒屏兒童。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奮發學習的決心。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為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經典誦讀可以提高我們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通過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了解中華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讓經典浸潤人生,傳承國學文明。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7

  或許風只是稍縱即逝,但湖水知道它來過,給行人帶來了清涼;或許花只是絢爛一時,但泥土知道它來過,給世界帶來了芬芳;或許人生只是短短數十載,但很多人知道他來過,因為他們筆下的書籍早已成為經典,流芳百世。

  每一縷星光都閃爍著如歌的往事,每一個清晨都預示著無限的啟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回頭望,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如同沙灘上的腳印,真真實實地刻在心頭,時刻提醒著我:我們在成長。

  人生,就是一節在鐵路上飛馳的列車,而我,則是那個懷里抱著書本的乘客,瞳孔里紛飛著黑玫瑰般的鉛字,望著窗外那飛舞的人生,不停地轉動的時光,我陷入了深思……經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開書本,一切的煩惱憂愁,都離我而去。在我的腦海中,只剩下那壯闊浩瀚的故事,一次次沖擊著我的心房。

  讀到《大學》,我懂得“大學之道,在于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善”。只有現擁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革舊圖新才能達到最好的境界。在文章中,“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稱為解決自己浮躁的方法。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八目”包含著“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只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實質,只有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確立正確的目標。只有確定目標,志向堅定,才能鎮靜不燥的心安理得的思慮,進而得到收獲。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呼?”我相信,每個人在努力之后,都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大甲》曰:“顧是天之明命。”“天之明命”是指上天平等賦予每個人的德性。它強調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導致了人們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異。因此“皆自明也”,是說要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行。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個目標,低著頭去努力,也許某一天,當你抬起頭的時候,目標就在咫尺之間,不要遠望目標,那樣只會讓自己感覺遙不可及,要“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做學問的時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樣,反復琢磨,就能將自我修煉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成長的旅程中,我們需要的是從容地經歷,平靜地感知,勇敢地面對。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若成長是一篇著作,那么煩惱便是藏在段落深處的錯字;如果成長是一張白紙,那么煩惱便是附在背面的一個瑕疵。

  在成長的歲月里,我一直享受著讀書所帶來的快樂。翻開書本,我默默地成長,合上書本,我看見百變的人生。

  一本本經典讓我們成長,看懂人生中的花開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長的腳步。

  經典,伴我一生!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8

  文化乃民族之本,國學乃文化之基。國學可以開啟一個人的智慧,培養一個人的性格,給予一個人通往知識殿堂的階梯。

  我近期讀的國學是《唐宋八大家》。翻開這本厚厚的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韓愈的《馬說》。看著這字字珠璣,我面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手拿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邊被抽打的一匹馬,卻在不停地哀鳴。這可是一匹千里馬啊!可是,它為何看起來卻顯得瘦弱無比呢?原來是馬夫沒有給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馬吃不飽,力氣不足,越發被當作了普通的馬來對待。“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但是千里馬何時能等來伯樂?又何時才能盼來脫穎而出的機會呢?假如世上已無伯樂,已無擅于洞察的慧眼,那么世上的千里馬也會隨之“消失”。

  我領悟到了,韓愈所講的千里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樂,是暗喻發現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并不是高深得讓人難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

  再看下面這篇《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看到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老師們經常囑咐的:“如果課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課再問老師”。可是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嗎?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動請教他人為恥!被動接受和主動請教,都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對于我們來說,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多么一語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誰那里,誰就有資格成為老師,而不論他的地位和名氣。如果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就會“惑”到永遠而一事無成。韓愈的《馬說》讓我明白了伯樂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他的《師說》則讓我懂得了學習求知的態度和解疑釋惑的方法。國學總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滌了心靈,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豁然開朗。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誦讀的作文08-06

誦讀國學經典02-28

國學經典誦讀的熱潮作文05-27

國學經典誦讀作文11-23

國學經典誦讀優秀作文12-23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12-23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作文03-31

國學誦讀作文04-11

國學誦讀作文04-11

國學誦讀作文04-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 特级精品三级AV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 日本在线a∨在线网站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