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故鄉行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故鄉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年初二早晨,我和爸爸一起驅車去老家余東古鎮。
進入古鎮,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牌樓,上面寫著“余東古鎮”4個大字。爸爸說:“余東,是一座有13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傳說古時候一只鳳凰飛累了,降落在余東休息,于是人們稱余東為鳳城。”梧桐鳳凰自來棲,難怪家鄉是個風水寶地。
穿過牌樓,來到了一條由長板石鋪成的古街,左右兩邊的'民宅有點破舊,但是青瓦屋頂、木板門墻散發著令人心醉的古香古韻。每家每戶門上都貼著對聯,屋檐下掛著紅燈籠,年味氣息撲面而來。向北走了大約200米,來到了“南城門”。“南城門”共有兩層,由青磚搭成,非常別致。站在城墻上,可以俯瞰整個古鎮。聽說“南城門”早已毀于文革時期,是近幾年才按照原樣重建的。盡管如此,眾多的游客還是非常喜歡在此駐足、拍照。
又往北走了約100米,來到了“姐妹井”。兩口井以老街為中軸線左右對稱,是明代兩姐妹同嫁東城后開鑿而成。兩井口徑雖小,但常年水量充沛,水清如鏡,味道甘醇,被列為海門市保護文物。仔細看,兩口井幾乎一模一樣,真是名副其實的“姐妹井”啊!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江村故居、鹽店弄、震豐恒布莊、鳳城醬園、武進士故居。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故事,爸爸就像導游一樣給我講解,我聽得津津有味。
最后,我們來到了“泰安橋”,爸爸告訴我這是后來重建的,原來的橋已經毀于戰火,現在的橋上只有兩只沒有頭的獅子是原裝的。它們矗立橋頭,仿佛正在訴說鳳城一段段滄桑的歷史。爸爸說這里是他長大的地方,他小時候經常在橋上和小伙伴跳水、游泳、抓魚,我羨慕死了!
老街很長,但我們走得一點都不累。
【春節故鄉行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行作文(8篇)12-27
故鄉行作文共6篇12-27
春節故鄉作文02-10
故鄉的春節精選作文12-23
故鄉的春節作文8篇01-27
故鄉的春節作文(精選20篇)02-18
故鄉的風俗春節作文(通用18篇)12-24
故鄉的春節作文集合15篇02-22
《故鄉》故鄉12-20
西岳行作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