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味道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鄉的味道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鄉的味道作文1
列車在飛奔,我帶著對故鄉的無限依戀,踏上了求學的征途。耳邊又傳來了母親的呼喚,母親扯著嗓子呼喚我的乳名,帶著濃濃的故鄉的味道。母親的呼喚喚醒我內心深處塵封的美好片段,魂牽夢繞的故鄉一點點地延展在我的眼前。
忘不了故鄉春回大地時節,萬物復蘇,野花、野草紛紛探出腦袋,好奇地望著悠然而逝的溪水和唱著銀鈴般歌聲的鳥兒,柳枝在風中搖曳,燕子銜泥筑巢分外繁忙。春天是小伙伴們的天堂,我們在春風中追逐打鬧,我們挎著籃子挖薺菜,我們在麥地里放風箏,比賽誰的風箏飛得更高,歡樂無比。忘不了盛夏家鄉那一望無際的荷藕,“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分明是對家鄉荷花的禮贊;雨后,青草池塘處處蛙鳴,我們盡情的欣賞這大自然的交響樂。忘不了金秋九月,大豆咧開了嘴,玉米棒子金黃燦爛,柿子掛滿枝頭,像一盞盞紅燈籠為故鄉增添豐收的喜慶。忘不了故鄉冬天的雪景,白雪覆蓋了大地,鳥兒時而飛到這里,時而飛向遠方,它們在辛勤地覓食;路兩旁的白楊樹,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在風雪中傲然挺立;小麥在雪下暖暖地睡著,吸足了養分,為來年的豐收積蓄力量。故鄉的味道融合著泥土的氣息,草兒的清新,花兒的芳香,豐收的喜悅。
故鄉的味道是濃濃的親情。有多少次,爸爸用他那又粗又硬的胡茬扎我的臉蛋,逗我開心,又有多少次高大的他趴在地上給我當馬騎。媽媽總是用她那靈巧的手,給我做出可口的飯菜,我在一邊吃,她在一邊欣賞。有多少個夏夜,她坐在我的床邊,用芭蕉扇替我驅趕蚊蠅;有多少個冬天,她親自給我暖被窩。長大了一些,要去縣城上學,每次出門前爸媽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我在他們面前永遠都長不大。每次周末的傍晚,媽媽總是站在村口的路旁等我回家。爸爸媽媽,我從你們的疼愛中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故鄉的味道是淳樸,是友愛。那年夏天,天氣酷熱難耐,小狗耷拉著腦袋,伸著舌頭,無精打采地趴在路邊打哈哈。我和幾個小伙伴從河邊打鬧歸來,口干舌燥,這時李大爺家的瓜田映入眼簾。長勢正旺的西瓜又大又圓,惹得我們心里癢癢的,真是饞涎欲滴呀。幾個小伙伴經過商量,每人摘一個抱著從屋后跑回家。回到家,我正準備美美地享受,卻被下田回家的媽媽發現了。她嚴厲地訓斥了我一番,拉著我去給李大爺賠不是。李大爺笑著對媽媽說:“小孩子懂得啥,瓜桃梨棗,見面就饒嘛!”他不但沒有怪罪我,反而低聲對我說:“瓜還沒有熟,摘了怪可惜的,等瓜熟了,大爺一定送兩個給你嘗嘗。”瓜開園后,李大爺真的送來兩個大西瓜,看著我甜美的吃相,他開心的笑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故鄉的味道里又有了現代文明的氣息。耕田種地已經現代化,不需要牛耕馬拉,種田不僅不收農業稅,政府還發放種田補助款,種田收入不斷增加。搞養殖,搞承包,更多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多種經營,致富道路多種多樣。村民們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著美好的生活。許多家庭磚瓦房已經變成小洋樓,手機、電視、網絡樣樣不缺,有的村民已經把轎車開回了家。村里有衛生室,有閱覽室,還有集健身、娛樂于一體的農民文化之家,物質豐富了,精神生活也不比城里差。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故鄉會越來越美,故鄉的味道中現代文明的氣息會越來越濃。
故鄉是我人生的小小港灣,當遠行的船兒遭受風浪的打擊,故鄉定會用她寬厚的肩膀為我支起一方溫暖的天堂。故鄉是我人生的航標燈,當漂泊的游子在都市中迷失了方向,迷惘彷徨,她定會閃著亮光,指引游子人生的航向。
列車繼續在飛奔,故鄉漸行漸遠。即使我與故鄉遠隔千山萬水,故鄉的味道也會與我如影隨形,伴我奔向夢的遠方。
故鄉的味道作文2
我的故鄉是西昌河西,一個坐落在安寧河邊的小鎮。它是我一年到頭的期盼。
回鄉路上
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回西昌?”其實那時候也說不清楚為什么想要回去,就只是天天盼著,等到出發前的那一個晚上,又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長大了,只能過年才回去一次了,那份期盼卻沒有消減一絲一毫。我才知道,這,是鄉土情。
回家有很多種交通方式,我卻最喜歡坐火車,尤其是凌晨六點到的火車——這個時刻,剛好可以迎接新的一天。我和我姐有太多的事可做了:吃零食、看電視、玩游戲……只有這時候大人才不過問我們的學習,我們才能正大光明地玩兒。我不是貪玩的孩子,但跟著我姐,就好像天性被激發了似的。
和旅游時的堵車不同,坐在回家的火車上,心是安寧的。我喜歡在火車停靠站臺時,看那蒙蒙天色下月臺昏暗的燈,喜歡看路旁孤獨地亮著光的小房屋。而快要到目的地時,廣播里一個平穩又柔和的聲音報著站,黑暗里突然出現一大片燈光,閃閃爍爍的,遠處的樓宇高高低低隱在靜默中,這時,我就知道,西昌城,到了。我喜歡看,故鄉的萬家燈火輝煌。
鄉土至味
我貪戀故鄉的食物。
大年初一,是我們上街吃東西的好日子,印象最深的是冰粉和卷粉,成都的冰粉,通常會加冰、山楂、葡萄干之類,冰粉的味道倒不那么突出了。西昌的冰粉不一樣,首先,粉是手搓的,喝起來更為柔和;其次,佐料只有兩樣:紅糖水和酸角汁(本地人叫它“酸棗兒”),入口酸酸甜甜的,解暑又可口,過年時成都還冷,西昌卻已經很溫暖了,甚至還有些熱,當內心急躁又靜不下來的時候,猛喝一大口冰粉,清涼感瞬間傳遍全身,絕對讓你有飄飄然,即將羽化而登仙的感覺。
再有就是卷粉。卷皮是西昌特有的貴朝米做的,嚼起來綿軟而富有彈性。皮里面可裹十多種原料:油面絲、海帶絲、酸咸菜、油辣椒、大頭菜顆粒、花生粒……可裹著吃,也可涼拌吃,但就一個字一辣!第一口下去,還沒什么感覺,第二口,覺著辣了,第三口,額頭上開始冒汗了,然后就控制不住了,越辣越想吃,越吃越香,不怕辣的,加些小米辣,最后的感覺就只剩下了“爽”。卷粉如此強烈的味覺沖擊—現在想來,都不禁垂誕誕三尺。
還有大姨爹炸的酥肉,金黃色的,肉是白半肥半瘦的,又酥又脆,香噴噴的;外婆做的甜水鎮漠,厚實又柔和,咬下去還有甜汁冒出,是我最甜密蜜的夢小舅的火盆燒烤,麻聲辣牛肉土豆片,包漿豆腐烤茄餅,平菇韭菜肥腸串……
鄉情小趣
在故鄉,還有好多有趣的事情可做。
第一是放煙花。年三十的晚上,小輩們都拿上小煙花到院子里來玩,有一種點燃后可以學進出金色小星星的煙花,顏色暖暖的,卻一點也不燙,還有一種大約半米長的煙花,在被點燃的一瞬間“滋”地冒出火花,彩色的燈星,隨著風兒飛走,格外好看。我喜歡用一支煙花畫圈圈,看黑暗中循環的色彩,拿在手里的煙花是屬于孩子們的,飛到天上的煙花則是屬于大人們的。十二點剛過,家家戶戶都開始放煙花,收麗的花朵爭相綻開,天空頓時熱鬧了起來。
第二是看春晚。春晚在哪里都可以看,但和一大家子人看的感覺總歸是不一樣。十幾個人坐在沙發上,嘴里吃著東西,看到好玩的地方就對旁邊的人說:“你看!”,然后一起開懷大笑。那種幸福感,無可言說。
西昌還有一大特點——風大。你總能看見一排倒向一致的樹,那就是長年累月被風摧殘的結果。有一次我剛洗完頭,站在風口上,頭發一下就豎起來了,隨后就跟著風亂舞,不一會兒——就干了!神奇吧?還有一次,門被鎖上了,我只好翻窗戶,當時穿著裙子,一瞬間就走光了……
那些趣事自然是我們一年里反復咀嚼的故鄉的味道呀!
故鄉永遠是我的期盼,它的'味道悠悠的,暖暖的,也是火熱的。
故鄉的味道作文3
食五谷,品五味。唯有情味最釋懷,唯有鄉味最解愁,唯有年味最濃厚。——題記
我的故鄉七房村,是一個普通的村莊,深藏著許多不平凡的故事。故鄉是一個童年的搖籃,載滿了無限的思念;故鄉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勾勒出青山綠水;故鄉是一壺醇香的酒,甜醉了幸福而美好的夢鄉。
臘月二十八日,從縣城出發,回故鄉過年。一小時半的行程,我在車上昏昏欲睡,卻抑制不住回故鄉過年的喜悅。在我急切的目光下,可愛的故鄉出現了。記憶中,這是我第三次回家過年。
從村東進入故鄉,首先進入眼簾的是故鄉的笑臉。一幢幢樓房大門兩側,貼上了紅春聯,門前掛上了紅燈籠,村邊的村丫上飄揚著彩旗。兒時的玩伴哼著曲子向我打招呼,一點都不陌生。童真而稚嫩的臉上掛滿了燦爛的笑容;溫馨而純樸的話語表露出真誠的情懷;好奇而精妙的提問顯現出無比感慨的疑惑。我斜視了一下父親,父親正與幾位叔叔握手交談,從交談的氛圍中可以肯定,故鄉是多么的熱情!我聽不見正面的母親與阿姨們聊什么,但從談笑舉止中,從大聲拍手中,我清晰地分辨出故鄉熱情的味道。這味道,如清泉,潤入心田;這味道,如桂花,清香入鼻;這味道,如蜂蜜,回味無窮。
年味,是煙花爆竹的狂歡,帶著喜慶與火辣;年味,是采辦年貨的急切,帶著喜悅與幸福;年味,是洋溢著春的氣息,帶著芳香與向往。“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年味。故鄉的年味有其獨特的一面。
臘月廿九,故鄉的大年。追隨故鄉的習俗,一探故鄉年味的面紗。傍晚七時許,我來到去年建好的"七房村文化娛樂中心",也稱“祠堂”。這幢建筑雄偉、壯觀,寬大,具有東方文化古韻。它凝聚了故鄉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團結與奮進的信心。絡繹不絕的親人向"祠堂"而來。門前擺放好的爆竹形成一個“心”圖形的模樣,圖形“心”的上端為數字“20xx",下端為“牛”字,其中的寓意可想而知。隨著爆竹的點燃,鄉親們紛紛在祠堂朝拜,以感恩對先祖的懷念。
隨著三發火炮的響聲,八點準時過年。餐桌上早已擺滿了豐盛的年宴。開席前,有的長輩還要求晚輩先許愿,以渴望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孩子自然抵抗不住年宴的誘惑,紛紛大開胃口,盡情享受年的味道。大人們也放縱自己,互敬團圓酒,毫無顧忌地暢飲高歌。我激情昂揚地感嘆故鄉的年味:這味道,純香,香香入鼻;這味道,純甜,甜甜入心;這味道,純醉,醉醉入夢。
年三十,除夕。喜歡看孩童們拿著長輩的紅包,那瞬間興高采烈的神態;喜歡看阿姨們除夕夜歡歌笑語的姿態;喜歡看除夕夜間沖起的煙花,那七彩絢麗顏色。幾聲雞鳴,驚醒了我沉醉的夢鄉。幾縷陽光從窗外閃入,透過窗戶,我感受到春的明媚。大年初一,歡樂的一天又開始了。
你看,不知誰一早就放起了風箏?一個“牛"的風箏在空中飛舞。精妙的“春節愉快,牛年大吉”八個彩色大字寫在“牛肚子”上清晰可見。這是給故鄉新年的第一聲祝福。我深深地感受到“放風箏的人”那種對故鄉的深愛是如此熱烈!“新年好,拜年了,向你拜年!"的話語成了大年初一最美的字句。
在故鄉過年,讓我體會到故鄉的情味,故鄉的風味,故鄉的年味。這些味道只有切切實實品味,才會嘗到精髓,才會留住美麗,才會永遠深愛。我愛我的故鄉七房村,鄱陽縣油墩街鎮的一個普通村莊。我愛故鄉的味道,這味道芳香潤甜;我愛故鄉的山水,這山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而純樸的鄉親;我愛故鄉的神態,這神態斗志昂揚,團結奮進。
故鄉的兒女,品故鄉的味道,創“最美故鄉”而一起攜手前行。
【故鄉的味道作文3篇】相關文章:
故鄉的味道作文(通用14篇)12-20
春節的味道作文02-14
老師的“味道”作文02-15
詩人的味道作文05-12
冬天的味道作文01-04
夏天的味道作文12-31
年的味道作文12-31
福建廈門中考滿分作文賞析:品味故鄉醇香的味道-中考滿分作文12-21
成長中的味道作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