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作文

時間:2024-12-13 13:01:36 故鄉 我要投稿

故鄉的作文實用(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鄉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的作文實用(7篇)

故鄉的作文 篇1

  尋求著一滴滴滑落的淚痕,尋覓一處處思念的土地,滿天的花蕾綻放開它的心扉。踩在這片深厚悠遠的大地上,在地平線的交點,埋葬下我的深愛。

  你曾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鎮,悄悄地在這邊扎下深根。瑟瑟的風吹著一樽樽矮矮的小樓閣,路旁歪歪斜斜的小樹枝。深褐色的泥土地上,我們踩下一串串不曾動搖的`腳印。

  你曾是茫茫土地上的一墩矮土,黯然卻又堅定。傍著歲月的蹉跎,伴著年華的流逝,卻自始至終,沒有停下追逐的步伐。

  多年后的你,正以驚人的,令人稱贊的速度,一點一滴的,展開了夢想的旅程。

  迅速崛起的高樓大廈,仿佛一顆顆茁壯無比的萌芽,正以蓬勃,生機的形式,怒放著生命。

  筆直交錯的公路,像一條條灰白色的綢緞,瀟灑地在這片土地上編織最絢麗的舞蹈。

  郁郁蔥蔥的樹木,好比鱗次櫛比的守護者,用閃爍著堅毅的目光,直直地眺望著地平線上第一絲灑在這片土地上的陽光。走進精致的綠博園,看著綠色風景,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故鄉的作文 篇2

  離開故鄉并不是很久,可思鄉之情一刻也沒有間斷過。離開的時間越長,思念就越濃,像有一根長長的線牽著你,一只無形的手推著你,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仿佛在向你招手,睜眼閉眼都是那熟悉的一切一切,就像慈愛的老母親站在村口路邊,眺望著遠方,期盼著你的歸來。

  我的村莊座落在一個小山坡上,朝陽的地方錯落地分散著百十戶人家。多條小溪流在村中匯成池塘,沿著小河歡快地向西流去。兩岸的河堤上種著高大的白楊樹,春風一吹,楊絮雪花般漫天飛舞。地里的麥苗綠油油的,一大片一大片,綠毯似的招人喜愛。地邊的野花啊野草啊,都卯足了勁地生長著,爭奇斗艷。遠處的水庫四周被枝繁葉茂的樹木籠罩著,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氧吧。我的村莊就沐浴在這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里,深吸一口氣,沁人心脾的清香剎那間充滿你的肺腑,淡淡的麥香,清新的花香,滿滿的全是新鮮,令人迫不及待地要吸第二口。田間時有勤快的.農人在鋤草施肥,迷路的小羊調皮地蹦跳著,尋找著家的方向,遲歸的大白鵝一拐一拐蹣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最熱鬧的要數夏天,這是小伙伴們的季節。用自制的魚網河溝里抓魚,跳進大水庫里暢快地游上幾個來回,最得意的還是粘知了。瞪著眼睛,兩手舉著長長的竹竿,伸向一只正在鳴叫的知了。知了似乎發現了什么,正欲逃走,說時遲那時快,雙手猛地一伸,粘粘的面筋一下粘住了它的翅膀,看著嗚哇亂叫的知了,就像打了勝仗的將軍。把幾長串戰利品交給母親,母親把它們剁碎,放上辣椒一炒,哎呀!那個香呀!炎熱的午后,趁著護蓮人不注意,幾個小伙伴便潛到村中池塘里,折幾個蓮蓬,末了還掐一個荷葉戴在頭上。等到護蓮人發現了,小伙伴們已經嘻嘻哈哈地跑遠了。傍晚,家家戶戶飄起了炊煙,村子里彌漫著誘人的飯菜香。饞嘴的孩子來不及擦掉嘴上的油膩,搶一個馬扎,來到村中大槐樹下,聽鄰家老爺爺講好聽的故事。也有大人們打著手電,在樹林里尋找“知了龜”。無數的光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長大以后竟厭倦了這里的生活,想看一下外邊世界的模樣,生怕被泥巴粘住了手腳。等真正來到了外邊,沒有多少精彩,更多的卻是無奈。吃盡了百般苦,受盡了千般罪,最窮困潦倒的時候,身上只剩下五毛錢。饑寒交迫,這才想起了故鄉的好,哪里是家呀!這時候,哪怕有一碗母親熬的菜糊糊也好啊!菜糊糊是那樣香甜,含在嘴里都舍不得咽下。這一刻,才真正體會到了母親的溫暖。多年打拼下來,如今在上海廟這塊熱土上站住了腳跟,然而,閑暇時還是思念著故鄉!

  將故鄉的味道扯下來,揉碎了,放進嘴里慢慢咀嚼,就像煎餅卷大蔥,抹上自家釀制的黃豆醬,咬上一口,滿滿的香,里面包容的全是故鄉的味道,每咬一口都熱淚盈眶。故鄉的味道,永遠地縈繞在你我心頭,揮之不去,不管身在何方,故鄉,永遠是你我們思戀的地方!

故鄉的作文 篇3

  什么時候起,我的視線里一直有你。

  ——題記

  少時曾跟隨父母踏上離開江南的火車。火車開動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種失去你的惶恐。那“嗚嗚”作響的汽笛聲似乎喻示著,從此我的視線里再也沒有你。

  既而,我來到了那片黃土地——西北。自小適應能力超強的我,卻也抵御不過那漫天的黃沙、嗆鼻的煙塵,嚴寒的冬季里整日在緊張、無措、難過中度過,我便更加想念你了,我的故鄉——江南。

  許是睹物思情,看著鄉間隨風搖擺的小麥,便想起了江南綠油油的水稻農田,一望無垠:吃著那終年如一日且食不知味的粗糙面條,便想起了江南香糯可口的米飯;瞅著滿大街衣著樸素、頭裹白巾的婦女,便想起了江南身著旗袍、撐著油傘的佳麗。不知什么時候起,我的視線已不局限于以瞳孔接收的風景,而更多了內心向往的景色。這些念想,像水沒著火,像夜伴著明,一幕又一幕地呈現在視線所及之處。

  歲月無情地扯著我向前走,全然不顧我的頻頻回頭,恍惚間,早已是白駒過隙。我的視線不堪忍受這片黃土地的干燥,騎上白馬接近千里之外的水鄉。

  江南水鄉,溫婉潮濕的地方。初春,蔚藍的天際盡是飛揚的紙鳶,在和煦的春風里放飛著童年的夢想與希望。依稀能見幾只麻雀棲在電線桿上嘰嘰喳喳地歡唱。仲夏,穿著白色背心的花甲老人,腆著略微發福的肚子靠著竹椅,搖著蒲扇,倚在斑駁的樹蔭下看著兒孫戲耍,垂暮的微笑是最美的祝愿。深秋,行人過客踩著細碎的楓葉,踽踽而行;戀人們依偎著感受彼此的溫暖,攜手坐看云卷云舒。殘冬,盡管沒有紛飛的大雪,卻有一輪揮灑溫暖的太陽,陽光傾瀉而下,點綴著江南水鄉的美好。

  我的視線在江南轉悠了一圈,它告訴我,從此以后,它的所及之處只愿容納古老的江南。即使四周的荒野,妄想著用現實熨平我朝思暮想的心,我的'視線里,始終只有你。

  我們像竹子那般逐年拔高壯大,視線所觸碰到的地方也逐年綿延。我以為長大后的我,視線里占滿的該是親人,該是朋友,該是老師。我以為成熟的我,視線里早該沒有你。可是現在,我發現無論地老天荒還是滄海桑田,我的視線所及,無一處不有你。

  時間擁有能將一切撕碎的力量,只是,它摧毀不了我的視線,抹滅不了我視線中始終有的你。

  幾年后,我從那片貧瘠的黃土地回到這濕潤的水鄉,我的視線才真正地,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故鄉的作文 篇4

  金秋十月,是農村一年當中最為繁忙的季節,也是最為熱鬧的季節。鄉下人就喜歡這份熱鬧,更喜歡場院里老老少少忙忙碌碌那歡快的場面。

  過了中秋節,天氣就開始變涼了,起初是漸變的,但不知哪一天,仿佛一夜之間,西伯利亞吹來一股冷空氣,于是太陽公公就吝嗇地藏起了暖氣,讓早起的人們看到房屋的茅草上,大地的植被上都披上一層潔白的霜花。于是人們不得不在瑟縮中添衣加褲,于是黃綠相間的景色了又添了一道景致,一個一個的人們變得臃腫起來。

  這樣的時候,大田里的莊稼大多已經被割倒或收進場院,偶有一些玉米的秸稈雖然三五成捆的堆在地里,但上面的玉米棒子早已被掰下來運走,間或還有一小片一小片的綠色在那里倔強地與冷空氣抗衡,那大多就是大蘿卜、胡蘿卜和秋白菜,蒼黃和凄白已經成了大地的主宰。

  這樣的時候,學校就會放農忙假,讓孩子和大人們一道去收秋,于是我們在和大人們并肩勞動中收獲快樂收獲成熟。

  這時候多數勞力都集中在生產隊的場院里,我們這些半大孩子也不例外。男勞力們大多忙著給谷子脫粒,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在谷糠和塵土的飛揚中,人們穿梭忙碌著,機器不停,人們的手腳也不停,好像誰也不知疲倦似的。一垛垛小山一樣的谷個子眨眼之間在變小,谷粒從谷穗上一一分離,瞬間由谷粒堆積而成的金黃色的小山就聳立起來,并不斷加大加高。望著那不斷增高增大的金色小山,人們由里到外露出的都是豐收的喜悅。在脫谷機稍遠一點的地方,一部分大人在揚場。這大概是秋收中技術含量最高的活計了,一般都是由年歲稍大一些的老把式充當。你看他們用一塊布口袋將頭和脖子罩住,以防谷糠和塵土的侵襲,特別是谷糠,鉆進人的衣服里會讓人發癢。罩住頭和脖子,扎好褲腳,揚場就開始了。老把式手持一把木锨,彎腰鏟起一锨谷子,迎著風向上一揚,那些谷粒很聽話地撒開,里面的秕谷、糠皮和灰塵隨風向下邊飄去,成熟的谷粒乖乖的落在老把式的腳下。這一套動作基本上就分三個節拍,第一是彎腰、第二是鏟谷粒,第三就是頂風向上揚,步驟不多也不復雜,但是非熟練工是難以把成熟的谷粒分離出來的。搞不好一锨上去,下來仍然是一堆,谷粒和秕谷谷糠還是分不開,有時候揚上去時雖然散開了,谷粒落地時卻四面八方都有,很不集中,最好的把式楊出去時是天女散花,落地時谷粒集中在一起,秕谷和谷糠集中在一起。還有一部分大人在給豆類植物脫粒,那種方式比較原始,是一些老農們高舉著木制連枷,一下接一下地想豆類秸稈拍去,隨即爆出啪啪的聲音,豆莢便張開嘴,藏在里面的豆子便一粒粒的跳了出來。還有一撥人比他們略顯得先進一些,是用一匹馬或騾子拉著石制的碌碌繞著中心一圈圈的'在豆類秸稈上碾壓,后邊跟著三兩個老農,手持鋼叉把壓在底下的秸稈再翻到上面。我們這些學生娃娃和老年人、婦女們組成一個集團,主要任務就是扒苞米。所謂扒苞米就是把包在玉米棒子外面的葉子剝掉。這時候雖然仍是大集體,但扒玉米卻實行的是包干記件制,即按車計量,多勞多得。這活計多少有些枯燥單調,所以能耐得住性子坐在那里不停地扒下去的多數為老年人和成年婦女,像我們這樣的學生娃大多是負責運輸,就是把扒好的玉米一筐一筐的運到玉米堆上。這活計雖然有些累,但是爬上高高的玉米堆上可以飽攬整個場院風景,心情自然要比坐在玉米堆邊、埋在玉米葉子中無休止地重復一個簡單動作要愉悅得多。

  給玉米脫粒大概是場院里最熱鬧的時候了,生產隊一般要把這活計安排在夜晚。似乎沒人特意安排,只要下午收工的時候隊長說一聲:晚上給苞米脫粒。于是一個一個就傳開了,大家趕快回家,匆匆忙忙地吃完飯便又回到了場院。這時早已架起的七八盞馬燈把場院里的黑暗驅逐出境,用來作動力的柴油機的轟鳴聲也讓場院不再寂靜。經驗老道的隊長三言兩語便把人員分配得當,于是幾個經驗豐富,辦事穩妥的老農守在脫粒機前,其他人員從脫粒機到玉米堆之間排成一路縱隊,一筐筐、一簸箕一簸箕的玉米棒子從大家手中輸送到脫粒機的口中,玉米粒便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那些身強力壯的小伙子們便用自己的銅臂鐵肩將玉米粒一袋袋的運走。似乎沒有人偷懶耍滑,隊長也不刻意監督檢查,按說幾十號的人馬有三五個溜號的也看不出來,可是大家真的都很自覺,只是我們這些小家伙們畢竟覺多,很難扛到最后,實在熬不住了就躺在谷堆中或玉米葉子上伴著機器的轟鳴進入夢鄉。大人們也都不計較,本來人家也沒指望我們干多少。半夜的時候,有時候甚至到凌晨兩三點,收工的大人們才將我們從酣睡中喚醒,這時機器已經停止運轉,震耳的轟鳴聲已經遠去,后勤人員早已把熱乎乎的飯菜挑進場院,主食是帶豆的玉米碴子,副食一般都是極具東北特色的豬肉燉粉條,當然還有大白菜老豆腐。勞累了大半夜的農民們你一碗我一碗的吃得格外香,我們這些學生娃雖然沒大人們付出的多,但同樣也會與他們一起分享這不一樣的夜餐。

  如今,土地早已由個人承包,大集體已經埋進了歷史,那個盛滿莊稼盛滿收獲和歡樂的場院也已經不復存在,可場院里的一幕幕場景卻時常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不能忘懷。

故鄉的作文 篇5

  故鄉,是我記憶最深的地方。故鄉的小河,在我的記憶里,則更深。在故鄉的大多時光,我都是在那里度過。故鄉的小河,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流經幾個村莊,由上游水庫到下游水庫。我的家鄉,就在兩個水庫的中間。那條小河從來沒有干涸過,是小孩子和婦女們的必爭之地。

  春天,小河剛化開冰,農民伯伯就將它帶到田地去了,讓它擁抱大片大片的土地。

  夏天,小孩子們告別雪糕,因為他們要擁抱這條小河,從白天到晚上,除了睡覺,他們絕不回家,連吃飯都省下了。他們去摘幾個紅色的`桃子就滿足了。上午,孩子們安安靜靜地玩耍,下午則要和洗衣的婦女們大吵一架,因為孩子們在下游玩耍,而婦女們卻在上游洗衣服,上游的泡沫全都游到了下游去了。孩子們一生氣就往婦女身上噴水,而婦女們就把整包整包的洗衣粉都倒進水里。這場戰爭沒完沒了,沒有贏家。

  秋天,孩子們都帶著自己的網兜和鉤子去河中捕魚。幸運的孩子能捕到十幾條小魚,而那些不怎么幸運的孩子卻捕捉不到什么,但他們也不是空手而歸,因為他們捕到了快樂。冬天,孩子們仍然在這條小河里。他們找到一塊冰厚的地方,穿著自制的木頭鞋滑來滑去,滑著快樂

  兒時的我,總是快樂的,每天總是大手挽著小手在街頭走著,每天當夕陽落下還不忘跟夕陽說聲再見,每次回家也不忘去小河邊走走看看。小時候的回憶,總是最清晰的,但現在的小河卻變了,它變得干涸了,不再干凈了,里面到處都是渾水和垃圾,再也沒有人喜歡在那里玩了,也沒有人在那里洗衣服了小河變臟了,成了一個天然的垃圾場,里面存著成堆成堆的垃圾。

  現在的人們,不加節制地去破壞小河,小河還能好起來嗎?大人們不加節制地去河里捕魚,河里沒有魚了;農民伯伯不加節制地從河里抽水,水干了;那些懶惰的人,為了節省自己的氣力,把垃圾扔到了河里,小河臭了,不再有家鄉的味道了;

  現在,兒時的小河已成了回憶。因為沒有節制,我們失去了太多太多了。毛澤東先生說過:“嚼得根菜根百事可做。”難道我們吃著噴香的飯菜,還不夠嗎?幸福是什么?我覺著,幸福就是限制自己的生活需要,養成節制的好習慣。

故鄉的作文 篇6

  黑夜理不出頭緒,剛剛進入夢鄉,就被母親的咳嗽驚醒。

  最近,母親的咳嗽聲總是縈繞著生活, 讓我恐懼不安,坐臥不寧,

  心被牽扯著,暗自替她用力,像是要讓她咳出一生的苦難,還她一個好身體,讓生活如從前一樣平靜。

  突然有一種不安存在,突然感到不知所措的慌亂。

  一種無以名狀的疼痛涌上心頭,不覺眼眶模糊。

  故鄉的夜晚格外寂靜,這寂靜隨著夜慢慢伸展,偶爾能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片刻就停止了。

  母親依舊沉沉的睡著,我也似乎也放下了很多心事,心里輕松了些許,

  因為她睡了,我就可以知道她此時不痛了,可我怎么卻痛呢?這疼痛如花朵般綻放在黑夜,清香四溢。

  此時的故鄉如同黑色的胎記,慢慢在身體中擴散,似乎隱喻著某種憂慮,讓人無法預測,無法辨別,

  感覺到一股無法阻止的力量,正緩緩的逼近生活......

  干旱無雨的故鄉如同我瘦弱的母親,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令陽光的微笑都變得苦澀。

  突然感到,平日被忽略的'事物,如今變得那么珍貴,珍貴的讓人再也沒機會看到和擁有。

  我柔弱的雙手竟不能打開生活,趕不走苦難。

  無奈的目睹一些生命走遠,一些事無消失,

  就像看著眼前的花朵,在烈日中卷曲了花瓣,淡去了顏色,

  轉動著毫無光彩而早已淡瞄的眼睛,讓人如此的心疼。

  多么讓人無奈啊!

  無奈的發不出任何聲音,看不到任何顏色。

  失去生機的萬物,有誰會為它們指點方向呢,

  失去靈魂的故鄉,誰會拯救它逃出苦難呢?

  人們仰望著天空,為一些將死的生命,早已放下了最后的尊嚴。

  多么大的反差啊!

  與現代文明相比,與繁華塵世相比,與和諧的現代相比,那么格格不入,

  苦難倒像是生活的背景。襯托著虛偽與縱容。

  而我的故鄉?我那疾病中的母親呢?

  早已被陰云覆蓋,再也看不到光明......

  有誰會發出聲音,唱一曲能喚醒靈魂的歌聲呢?

  一貧如洗的天空下,大地仿佛套著沉重的枷鎖在舞蹈,

  生命有如一盞忽明忽暗的燈火,被黑暗引領者,走向深淵與毀滅,

  可是,那其中有我的母親啊!

  我那枯瘦的,發不出聲音的,沒了眼淚的母親!

  我無法再抑制內心的酸楚,任憑眼淚奔涌,演繹著故鄉的疼痛。

  一片又一片陰云飄過,我絕望的閉上眼睛。

  因為我不知道,期望已久的甘露,還要讓我等多久,盼多久......

故鄉的作文 篇7

  我的故鄉是地處西北的一座很普通的小城,小時候冬天的小城總是被那種很大的雪掩蓋,蕭索而荒涼,我周圍的村落就一直這樣孤單地生長著,也許從出生的那天起,生命就同那方水土血脈相連了。那片土地上的春種秋收,那塊生長過我的希望和幻想的地方,那塊孕育過我的生命元素的故土,總在我心目中有著不可釋然的情懷。

  然而,生命是躁動的,生長著希望和尋覓。稍長之后,遠行的希冀,文化的誘惑,生命的底色在不斷地涂抹著幻想。生命被創造出來后,既有堅執的篤守,又有無定的漂泊,更有苦苦的追尋,一端連結著故鄉那方水土,一端又同現代文明的風景接通。

  于是,選擇了從故鄉走向遠方,是那樣的毅然,帶著年少的叛逆不羈,輕裝急行,雖然背負著老輩的叮嚀,但義無反顧。因著文化的差異,我漸漸懂得了故鄉的貧乏和單調,我不忍心說她幼稚,說她淺薄,說她陳舊。然而回望她的時候,心懷的是多么復雜的情感啊!我們尋找精神的家園,我們皈依靈魂的故鄉,這并不是回顧過去的出生地。在大城市喧囂的日子里,我向往故鄉村頭淡泊靜謐的柳蔭。可是,我們的這種情感又不能與他人分享。

  故鄉是無法詮釋的辭目,那種囿于本土的故鄉觀念只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在今天的城市化進程的浪打下已經奄奄一息,現代人被綁在工業的車輪上,早已遠離了自己的故鄉。詩人里爾克因此不無神傷地說,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異鄉,所有的故鄉都杳無人跡。無奈的情狀中,人或許只有一種平衡的選擇,那就是“反認他鄉是故鄉”。

  其實,我們人生當中,故鄉既是一個特定的地理方位,又是一個抽象的無定居所。在我們所謂的家園尋找中,我們從當代文化的種種精神現象中,剝離了故鄉和家園的'真實存在,追求向往的是一個虛擬物,一個文化的生存空間。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需要慰藉的時代,我們生活在熱鬧和躁動中,尋找寄托之物,我們的文化現狀造就和培植了尋找主題和漂泊的精神。我們面對著今天令人興奮而又不盡如人意的競爭和創造,我們懷想往昔,追念真情,這一切是生命的必然,也視這一切為故鄉的給予和饋贈。我們的故鄉情感實際上是現代人的一種生命過程,或者可以看作一種精神源頭的對接。

  繁華褪色,心境歸于平靜。一路走來,我不會忘記我在故鄉小城的歲月中領悟到的許多人生精髓。這些精髓已融化在血脈里,成為我延續生命的精神食糧,也是我敢于不斷去愛的生命動力。如米蘭·昆德拉所言,“在夕陽的余暉下,所有的一切,包括絞刑架,都被懷舊的淡香所照亮”。

【故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故鄉02-25

故鄉的作文【經典】10-14

故鄉的作文[經典]01-29

[精選]故鄉的作文03-03

故鄉作文[經典]05-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 午夜福利在线亚洲视频 | 午夜福利在线91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色老大综合久久综合热 | 日韩成人AV片在线观看 |